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
英雄在我的心中總是那樣的高大,而又可望不可及。今日當我手捧一本《名人傳》細品其華之時,才領悟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貝多芬伴著失聰的雙耳譜寫出了千百名曲;米開羅琪羅在歲喪母的悲痛下雕琢百千佳作,終逝世于工作室中;托爾斯泰在戰爭的烈火中釋放滿心怒火;
他們的巨大痛苦和孤獨磨煉了他們堅強的意志。成為“心靈”偉大的英雄。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著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斗,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只要我們體會到《名人傳》給我們心靈崇高的升華,使英雄的鮮血呈現在我們面前,英雄的紅旗在我們的頭頂上飄揚,我們就慢慢地感受到,在這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我們的靈魂也被所升華為一種崇高。
《名人傳》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對世界有貢獻的名人。看了這本書,我體味出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的。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2
故天將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題記
《名人傳》寫了三位偉人的故事,一位是失聰音樂家,一位是病痛纏身的雕塑家兼畫家,還有一位是身處不如意境地的小說家,三者都有自己的園地,努力為人類帶來真善美的杰作,即使受盡了折磨。他們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正如楊絳先生對三位的評價:貝多芬供大家享樂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樂朗琪羅留給后世不朽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同遭不幸,為何他們卻能在逆境中捍衛自己純潔無瑕的心靈,堅守自己的高尚情操,無私奉獻有限的生命和精力,甘為人民的仆人?他們雖是三位不同職業,興趣愛好各不同的人,貌似無共同之處,實則關系千絲萬縷:有自己的夢想,努力拼搏奮斗,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
所以他們才如此絢爛,如此讓人驚險。因為有夢,所以披星戴月。他們同經受難以忍受的痛苦,他們知道前方是布滿荊棘的道路,但他們仍義無反顧的去追隨。人生之路,或許風雨會不期而至,我們不敢邁開前進的腳步,猶豫不決、害怕嘗試、害怕失去、害怕坎坷。但前行的路上,哪有一帆風順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格局,不同的人,會造就不同的人生,正值青春的我們,應當努力,不斷前行不停下追夢的腳步。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追夢之路,或許坎坷,或許失意,或許辛苦,或許彷徨,但不要放棄,不要停止前行,不為自己找借口,不忘初心,始終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對手。我們正值花樣年華,有足夠的熱情與精力去挑戰一切,但自己往往不能發覺。一味地羨慕他人的風光、他人的幸運。但后來我才知道,所謂的幸運,只不過是天道酬勤。他們付出了足夠多。沒有捷徑,不可能一路平坦,既然有夢,就鉚住了勁去實現,不畏意外突襲,能經得住詆毀、扛得住風雨,無法預知未來不可怕,只要你心中寄存希望,懷揣夢想,就一定能看到光明,哪怕迷失也不要害怕。夢想如北斗七星,會為你指引方向。歷來名人,哪個沒有夢,哪個沒有付出努力,哪個沒有拼搏,正值青春,應當努力,努力為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與夢想執手,與青春偕老!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3
在這兩個星期里,我看了《名人傳》這本書。這本書寫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成長事跡。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米開朗琪羅了。
米開朗琪羅是一位雕塑家。他小時候拜了一個師傅,曾鑄了一座青銅雕像《大衛》。之后,米開朗琪羅出師了,也雕了一座石雕《大衛》,這還不算他最厲害的作品呢。他不僅僅是一位雕塑家,還是一位畫家。他在步入中年時,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在一所教堂里,畫了一幅巨大的畫作,這幅畫上一共有數百個神,幾乎耗費了他畢生的心血。他在步入晚年時,也留下了不少未完成的雕塑和畫作。
雖然沒有人能與米開朗琪羅相提并論,可是我依然要向他學習一個東西,那就是在每時每刻都要有自信心。記得前不久,英語教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背誦Unit3Holidayfun的課文,星期三背給教師聽。我和幾個同學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有兩個大膽點的問教師能不能背給組長聽,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第二天,我鼓足勇氣,開始背書,誰知,我流利地背完了書,還得到教師的一句話:“背得不錯,很熟練的。”聽到這幾個字,我都快昏過去了,要明白第一天的兩遍課文算是白抄了呀。
讀了這本書,我必須會重拾自信心,讓自我的一切都變得有自信。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4
我們感恩每一滴水珠,來把我們滋養;我們感恩每一只花朵,帶給我們芬芳;我們感恩每一位長輩,指引我們方向。我們總是向那些美好的事物殷殷道謝,我們又何嘗感謝過挫折呢?不如讓我們的感恩拐個彎,去謝謝那些激勵我們成長的人和事吧!
面對失聰,貝多芬可以放棄創作樂曲,但他仍堅持不懈地創作;面對壓迫,米開朗琪羅可以反抗到底,但他仍無怨無悔地雕刻;面對皇權,托爾斯泰可以選擇妥協,但他仍不屈不撓的突破自我。他們都應該感恩挫折,因為沒有經歷過一番尖銳的歷練,是不會有輝煌的成就的。是磨難激勵了他們的成長,是糾結洗禮了他們的心靈,是痛苦換來了他們的成功。他們沒有選擇抱怨,取而代之的卻是感恩。
沒錯,雖然《名人傳》中沒有提到“感恩”兩個字,但我卻從這本書中讀到了感恩。如果一個人一遇到點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么就注定這一生平庸至極。相反,我們應該感恩挫折,因為它們注定要成為我們攀上高峰的絆腳石。
“感謝那些曾今不看好我的人,是你們的打擊讓我更加努力”這是當今華語樂壇流行天后蔡依林在金曲獎上所發表的,也正是這樣的一句話,她成功了,但背后卻包含了她無數心酸。
她的努力,她一路來的改變,如電影放映一般,無不顯示在了她身上的傷痕,她腿上的瘀青,她腳上的繃帶……她同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一樣,也是一位為了藝術而獻出自己所有的精力、時間的藝術家。她手中揮舞的彩帶,緊握不放的吊環,挑戰極限的鞍馬,翩翩起舞的芭蕾,婀娜多姿的舞蹈不僅靠的是她自身的努力,更關鍵的是他人的打擊喚醒了她那顆好勝心。于是,她做到了,站在萬人矚目的舞臺上,讓那些打擊過她的人大跌眼鏡。
我們總是埋怨生活,埋怨他人,有的人面對挫折便一蹶不振,有的人卻是越挫越勇,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最終走向了成功。那些總是活在抱怨中的人,不妨讓自己的感恩轉拐個彎,勇敢地面對現實,說不定在下個拐彎處,你將會看到同樣令你流連忘返的風景!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5
我最近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扎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撓地抗爭著,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煉!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樣的熱情,先后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地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愈,并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著他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多么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后期能寫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著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并沒有讓她失去失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努力,最終成為十九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貝多芬和海倫凱勒在生活中遭遇著不同磨難,但他們卻有著同樣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這不僅讓我敬佩,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作為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的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是!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6
我從貝多芬那里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異常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的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的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貝多芬的童年是艱苦的。人生對他來說是悲慘而殘暴的。他的父親急于想開發他的&39;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各樣的樂器。當貝多芬長大了一些,噩運又一次降臨到他身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他只好寫信向朋友哭訴。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人們能夠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后的歲月里,性格過于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地遭到了感情的否決。在遭受到這些精神的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一種痛苦。
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盡管如此,他從未放棄過音樂。因為他要應對這么大的困難,貝多芬卻絲毫不動搖,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貝多芬28歲的時候,聽力就有些受到了損害。他寫了很多作品如《田園》、《合唱》、《英雄》、《命運》等。
當然了,貝多芬還有一本書的題目是《名人傳》。貝多芬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7
讀完《名人傳》,我對其中貝多芬的記憶尤為深刻。
這個矮小結實、獅子鼻的德國音樂家在雙耳失聰的情景下,仍堅持創作,為人類留下不朽的樂章,給人們感動和力量。
他這種偉大的力量正是來源于他像獅子一樣的勇氣。費德說:“成功是勇敢的兒子。”因為勇敢,貝多芬獲得了成功。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蘇聯毫無準備的情景下,希特勒發動了“巴巴羅薩”行動。數周后,納粹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軍民以極大的勇氣保衛了首都,堅持了幾年后轉入戰略反攻,直至攻人柏林。
諾貝爾以極大的勇氣,在死亡線上夜以繼日地工作,最終發明了安全炸藥。
富蘭克林用足夠的勇氣揭開雷電的秘密,成為電學的奠基人。
但在我們身邊卻有一些人,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叫苦連天,輕言放棄。
勇氣是處于逆境時的光芒。讓我們在逆境中發出耀眼的光芒,產生偉大的力量吧!
讀名人傳有感心得感悟篇8
每當聽到誰誰談論某個名人,每當在課本上學習某個名人,我的內心都發自內心的透出一股向往與敬佩。如今,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后,讀書筆記摘抄,我更加敬佩他們了,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作為一個名人,他們身上承擔了多少!《名人傳》生動形象的描繪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三個名人的人生,他們是幸運的,但同時也是不幸的,上帝賦予了他們聰明的頭腦,出人的才能,卻剝奪了他們的美好命運。
他們當中我最敬佩的是貝多芬,因為他身上那種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意志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身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卻雙耳失聰,要知道,雙耳失聰對于一名音樂家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但他并沒有消沉,氣餒下去,而是在這個情境下創造了許多偉大的作品。
《名人傳》教會了我許多,教我遇到困難,要堅忍不拔,迎難而上,而不是退縮,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名人傳讀后感:看著自己青年的肌肉,他以為這是時間問題,這勢必能達到的一個志愿與目的,絕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