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積累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從而更好地成長和發展。那要怎么寫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呢?這里提供一些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1
星期五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觀看了少兒頻道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觀看了這個節目之后,不僅讓我受益匪淺,還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孝。
這個節目播報了徐佳琦姐弟,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7歲女孩楊峻熙,16歲茶園少女王夢佳,“棒棒男孩”冉俊超,王森洋,11歲男孩石培昊,“棉花女孩”任立春,姚沁雯,黃詩桓這12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并且為他(她)們都頒了獎。他(她)們都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了孝的含義。
他(她)們給予給父母的或許沒有那些給父母一次就是好幾萬的人奢華,或許沒有那些讓父母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人貴重。但是,他(她)們這些平凡的舉動,卻恰恰體現了剝去華貴外衣的,最原始的,最單純的,最樸實的孝啊!
孝是什么?孝就是對長輩的敬愛與尊重。就是在媽媽手有殘疾的情況下幫助媽媽賣烤串兒;就是在爸爸身患高位截癱時夜夜都起來為爸爸翻身。孝,卻就在這看似平平常常的舉動中,切切實實的體現了。古有黃香溫席、扼虎救父,今有十大最美孝心少年,他們都體現了孝。能給予長輩豐富的物質生活固然好,但卻不如這些平凡的舉動更能打動人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同學們,不要等到父母雙親都不在了才后悔自己沒有盡孝,那樣你會抱憾終生的。從現在開始,真心地去愛自己的父母,努力地去盡孝道,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2
教育部要求我們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視頻,“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電視臺的公益活動,在民眾中間選出十個孝心少年。讓他們的孝心、善行感動我們所有人,讓感恩之心風靡人間。
看了這個視頻后,我非常感動。這些少年,他們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都住在大山里。他們都盡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順父母。“古圣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基。”這是《跪羊圖》中說的。“孝”這個字,先老后小,小輩要尊敬長輩,孝順長輩,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再孤獨、寂寞。
我最感動的人是第一個出場的女孩。她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爸爸癱瘓了,身上完全沒有知覺。媽媽離家出走了,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身上。當時他只有六歲,她請電焊工給爸爸焊了一個大鐵床,聽說上海的醫院醫術高明,有救治的希望,她便不顧艱辛推著爸爸一路走到上海,路上有不少好心人給她們吃的,讓她們搭順車。終于到了上海,上海的醫生們全面會診,認為病情嚴重,束手無策。但她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最后,他們輾轉到了北京,在北京醫院醫生的精心治療下,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終于讓她爸爸病情有了好轉。
她這樣急切的想醫治她父親的病,足以表達她的孝心。我希望她離家出走的母親可以重新和他們團聚。她的這份孝心感天動地。
后面讓我流淚的幾個孝心少年,她們幾乎都是在上節目的前幾天母親離世。他們的父母都有重病,是自己一手托起家庭的重擔,面對這么大的壓力和困難,他們依然忙里偷閑,刻苦學習,成績仍名列前茅,我和他們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生活,想想真是慚愧。她們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榜樣。我想,以后我的父母老了,干不動活了,我要像他們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孝順他們。
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母子倆賣烤串的那個女孩,環境是非常的艱苦,為了幫媽媽多買一點錢。燒烤時稚嫩的小手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傷,媽媽還患有疾病。這個小女孩賣的時候很低調,害怕被同學看見嘲笑她們。為了維持生計,她依然每天幫媽媽做烤串、賣出……烤串香噴噴的十分誘人,但為了那三毛錢的利潤,她至始至終沒有吃過一個。她的這份孝心,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那個叫邵帥的男孩更令我感動,他從小父母離異,自己住在徐州。聽說自己的媽媽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便不遠千里的去見她,然后獻出了自己的骨髓救媽媽,一個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害怕,所以編歌為自己壯膽,不禁讓我潸然淚下。
這些孝心少年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現在,他們再也不用受窮困的干擾,再也不用怕病痛的折磨,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們為父母付出了那么多,收獲的應該是人間的親情,社會的關愛!他們的孝心、善行將是我們前行的`明燈。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3
今天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它講的是幾個優秀的鄉村少年的故事。
看完這段視頻,我的感悟很大,最讓我感動的是在那些孝子們為長輩“服務”時的片段中,讓我差點哭出聲來。幾個少年,他們生活在鄉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們都很刻苦學習;對比我們,都生活在城市,我們的學習不如他們用功。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更可以反映出他們對學習多么的珍惜、多么的喜愛!他們比我們更懂得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他們非常孝順。他們的長輩有的已經離世,有的生患疾病,但是,他們并沒有失去自信心,并開始用學習成績來報答父母,也在慢慢地減少父母的負擔。我突然認識到,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的人。雖然我們平時都曾幫父母做一些家務事,但這還不算是真正的孝順,太微不足道了,怎么能和他們相比呢!
看了影片后,我覺得從現在起,我們也要像他們那樣用行動來報答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首先,我們在學習方面要向孝心少年學習,像他們一樣,喜愛學習,快樂地學習,讓自己變得卓越無比。就像變形記中的少年一樣,因為接受了艱苦的鄉村生活鍛煉,懂得了生活的意義,各方面都變得很優秀起來,非常的愛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學習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階段,我們只有把學習成績搞好,考上好大學,才能報答父母。
我還認識到,樂觀是世界上最好的品質,它對學習能力的推動作用巨大,能起到百分之九十的作用。因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樂觀的狀態,就能勇往直前、不斷進步!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4
“爸,飯做好了,藥也給你放好了,一會兒你吃完放床上就行,等我下學回來再收拾。”說完,她背起書包,匆忙奔向學校,時間是5點40分。
她叫陳金輝,13歲,承德縣三家鄉松樹底村人。對不少孩子來說,是躺在父母懷里撒嬌、賴在家里看電視的年齡。然而,13歲的陳金輝可沒有這樣的幸福,由于父親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忍受不了生活重擔悄然離去,自20_年起,幼小的她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
為照顧好父親,她堅持每天5點就起床,給父親洗臉、倒便盆;為了給父親看病,她大冬天推著輪椅小跑5里地,甚至累癱在醫院門口;為了省錢,她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
那一年父親遇險媽媽離去
20_年秋,陳志武外出打工,拉貨物時突然遭遇了車禍,當場就昏死過去。經醫院搶救,命是保住了,卻造成了胸部以下癱瘓,完全失去知覺,從此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
“那時候,我感覺天塌下來了,孩子才幾歲,我殘了,家里也失去了生活來源。”說起往事,這個北方的漢子潸然淚下。可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在賠償問題還沒有談好的時候,妻子卻又突然“消失”了!
“我不怪孩子她媽,她也有她的難處,只是可憐了孩子。”陳志武說,直到現在,也沒妻子的&39;音訊。從此,家里的重擔落在了年僅7歲的小金輝一個人的肩上,她開始用幼小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家。
那一年變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奶奶的離世,再一次打擊了她幼小的心靈。“奶奶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那時爸爸病了,媽媽走了,是奶奶陪著我,和我一起照顧爸爸。”陳金輝說,奶奶走后,家里只剩她和父親相依為命。
為了照顧父親,每天早上5點多,天才蒙蒙亮金輝就起床,先問爸爸舒服不舒服,給爸爸擦臉、捶背、倒便盆,然后燒水、下面條。做好了飯,先端給父親,自己再吃飯、上學。中午放學了,一路小跑回家,給父親做飯;晚上放學后,金輝先照顧父親吃飯,父親入睡后她才寫作業。
為給父親看病,金輝“當家”能省就省。她在作文中寫道:“我和爸爸依靠斷斷續續的救濟生活,平時不買油和米,因為它們太貴,我們只能腌點咸菜、吃個面條。”
吃住能勉強,可護理高位截癱的父親不是件容易事。陳志武肩胛骨以下沒有知覺,只能依靠胳膊挪動身體,在女兒的幫助下坐上輪椅。而導尿、沖洗膀胱等都需要金輝上手。每隔兩三天,金輝都會熟練地拿起注射器,提取藥物,注入生理鹽水瓶,再高高舉起,幫父親“洗膀胱”。
金輝儼然成了父親的“貼身護士”,她的技術都是被逼出來的。“女兒8歲時的那年冬天,剛下雪不久地上還很滑,我的導尿管突然出了故障,把我折磨得臉都青了。”陳志武說,見此,金輝推著他奔到5里之外的村衛生所。到了衛生所,金輝累得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撫摸著金輝凍麻的手,醫生感動得直流淚。
那一年多虧了愛心人士的幫助
獨自照顧了父親3年,10歲時,金輝和父親的故事受到了愛心人士的關注。在志愿者的幫扶下,金輝入讀了鄉里的中心小學,不用每天奔跑在家和學校的路上。“看著孩子,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心疼’。”愛心人士雅吧晚霞說,現在金輝的性格開朗了,臉上也有了笑容。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村里為他倆辦理了低保。如今,金輝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中學在離家幾十里外的鄉鎮,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帶著父親一起去外地上學,可生活費用卻難住了她。
金輝懂得感恩,她說,從來都不恨媽媽,“因為媽媽給了我生命。”她把《隱形的翅膀》歌詞裝在兜里,每天都哼一遍,“我知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金輝說,她的希望就是,和爸爸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5
“爸,飯做好了,藥也給你放好了,一會兒你吃完放床上就行,等我下學回來再收拾。”說完,她背起書包,匆忙奔向學校,時間是5點40分。
她叫陳金輝,13歲,承德縣三家鄉松樹底村人。對不少孩子來說,是躺在父母懷里撒嬌、賴在家里看電視的年齡。然而,13歲的陳金輝可沒有這樣的幸福,由于父親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忍受不了生活重擔悄然離去,自2010年起,幼小的她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
為照顧好父親,她堅持每天5點就起床,給父親洗臉、倒便盆;為了給父親看病,她大冬天推著輪椅小跑5里地,甚至累癱在醫院門口;為了省錢,她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
那一年 父親遇險 媽媽離去
2010年秋,陳志武外出打工,拉貨物時突然遭遇了車禍,當場就昏死過去。經醫院搶救,命是保住了,卻造成了胸部以下癱瘓,完全失去知覺,從此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
“那時候,我感覺天塌下來了,孩子才幾歲,我殘了,家里也失去了生活來源。”說起往事,這個北方的漢子潸然淚下。可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在賠償問題還沒有談好的時候,妻子卻又突然“消失”了!
“我不怪孩子她媽,她也有她的難處,只是可憐了孩子。”陳志武說,直到現在,也沒妻子的音訊。從此,家里的重擔落在了年僅7歲的小金輝一個人的肩上,她開始用幼小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家。
那一年 變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奶奶的離世,再一次打擊了她幼小的心靈。“奶奶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那時爸爸病了,媽媽走了,是奶奶陪著我,和我一起照顧爸爸。”陳金輝說,奶奶走后,家里只剩她和父親相依為命。
為了照顧父親,每天早上5點多,天才蒙蒙亮金輝就起床,先問爸爸舒服不舒服,給爸爸擦臉、捶背、倒便盆,然后燒水、下面條。做好了飯,先端給父親,自己再吃飯、上學。中午放學了,一路小跑回家,給父親做飯;晚上放學后,金輝先照顧父親吃飯,父親入睡后她才寫作業。
為給父親看病,金輝“當家”能省就省。她在作文中寫道:“我和爸爸依靠斷斷續續的救濟生活,平時不買油和米,因為它們太貴,我們只能腌點咸菜、吃個面條。”
吃住能勉強,可護理高位截癱的父親不是件容易事。陳志武肩胛骨以下沒有知覺,只能依靠胳膊挪動身體,在女兒的幫助下坐上輪椅。而導尿、沖洗膀胱等都需要金輝上手。每隔兩三天,金輝都會熟練地拿起注射器,提取藥物,注入生理鹽水瓶,再高高舉起,幫父親“洗膀胱”。
金輝儼然成了父親的“貼身護士”,她的技術都是被逼出來的。“女兒8歲時的那年冬天,剛下雪不久地上還很滑,我的導尿管突然出了故障,把我折磨得臉都青了。”陳志武說,見此,金輝推著他奔到5里之外的村衛生所。到了衛生所,金輝累得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撫摸著金輝凍麻的手,醫生感動得直流淚。
那一年 多虧了愛心人士的幫助
獨自照顧了父親3年,10歲時,金輝和父親的故事受到了愛心人士的關注。在志愿者的幫扶下,金輝入讀了鄉里的中心小學,不用每天奔跑在家和學校的路上。“看著孩子,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心疼’。”愛心人士雅吧晚霞說,現在金輝的性格開朗了,臉上也有了笑容。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村里為他倆辦理了低保。如今,金輝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中學在離家幾十里外的鄉鎮,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帶著父親一起去外地上學,可生活費用卻難住了她。
金輝懂得感恩,她說,從來都不恨媽媽,“因為媽媽給了我生命。”她把《隱形的翅膀》歌詞裝在兜里,每天都哼一遍,“我知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金輝說,她的希望就是,和爸爸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6
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少年”這個節目,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還非常孝。孝,是最重要的,百家性,孝為先。老在上,子在下,每個中國人都要尊老愛幼。
最美的少年,帶給我們一次次信心、感動和震驚。
一個少年,年僅六歲,父親不慎從樓上摔下,造成殘疾,而母親離家出走。少年叫黃鳳,年幼的她,用柔軟的肩膀扛起了家。黃鳳打聽到青島的醫院可以治好爸爸的病,便千里遙遙、風餐露宿的來到了五百里外的青島。剛開始,沒有醫院同意讓他們治療,而黃鳳一家一家的問,終于感動了青島總醫院,免費給黃鳳爸爸治療。回家以后,黃鳳每隔兩個小時給爸爸翻個身……就這樣,堅持了十年!
還有許多最美少年,為了他們的家人,可以付出一切。他們的愛,比山還高,比地還深,他們的愛,如同汪洋大海,太多了。在他們心中,有一個字永遠堅持著他們的信念: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報答不盡。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7
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非常感動。“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這意味著孩子要孝順長輩。古人不但創造了字,還創造了中華的傳統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有許多,悉心照料93歲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應志、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給漸凍癥舅舅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周蕊、為患病母親唱歌進入《音樂大師課》的向小康、和繼母共同撐起六口之家的堅強女孩遲凱琳、跑遍深山為爺爺采藥的“小大人”張釗、替父母分憂悉心照顧年邁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鵬,
最令我感動的是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 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里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員。
看到了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里,我不是吵著買這個買那個,就是偷懶。在他們面前,我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學習。
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動著所有人,祝愿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簡短篇8
今天我們在付老師的帶領下看了,觀看了有關20_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電視節目,里面講述了12位孝心少年的故事。還沒看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都感動的痛哭流涕,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震動了,他們在艱苦處境下還這樣堅強的面對生活,他們對父母真的做到“孝”字為先!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徐煜岑。他的媽媽因為從樓梯上滾下來而喪失了說話、寫字能力,可他不放棄,依然教他媽媽說話、寫字。功夫不費有心人,終于他的媽媽學會了說簡單的話和寫家人的名字了。在頒獎時,他媽媽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徐煜岑,你真棒!”
另一個是王帥康。他父親逝世,母親改嫁,奶奶生病。他和他的爺爺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因為有遺傳,他的左眼視力0.1,右眼幾乎看不見。可他仍靠自己的力量養家糊口。他撿瓶子時很困難,常常看錯;讀書時眼睛離書要很近才看的清楚,但從未叫過累。家務活搶著做,不讓爺爺奶奶傷心。
看了這個節目,我十分感動。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像他們一樣孝順父母呢?我們是溫室里的花兒,享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無憂無慮,但我們還有時讓父母煩惱,還抱怨父母。而這些少年像是在苦難中存活的野花,但他們依然向父母傾注著自己的愛,他們從不抱怨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家人,孝順著父母。我們應該以“最美孝心少年”們為榜樣,應孝順父母,應學會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