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心得體會
當我們看完一部影片或者書籍后后,相信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這時可以選擇一篇讀后感記錄下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少年的你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1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這句話在成年人的眼中看來是有多么的可笑?世界那么大,我們又不是海王管的了那么多?長大后自己都無法照顧好,還有時間去保護世界嗎?但在那么一想,是真的很可笑,不是笑他們,而是笑我們自己!
曾經的年少無知,我們說了多少類似的話?“如果沒有你,我就會死”“我要和你一輩子”“我這輩子非你不嫁/娶”……我想很多人都說過這些話,那時說出這種話肯定也是信誓旦旦,肯定也是抱著對彼此未來的無限幻想,對以后的無限祝福而說出的海誓山盟吧?然而呢?期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很殘酷。當感情中的甜言蜜語期一過,當彼此的新鮮度一沒,當最后都變成無止境爭吵的時候,這些還留下些什么?大家又還記得些什么?《少年的你》熱播之后,很多網友說想做小北一天的女朋友是多么的幸福?可是又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曾被這樣的保護過?有多少感情其實都是始于美好,而終于平凡!電影時間很短,他不可能將生活的瑣碎給描述出來,好比我們回憶過去的感情之時,只留下那些曾經的美好,卻不曾想過,如果回到過去你真的還會喜歡嗎?
回到我們自己,已經長大了,習慣了用所謂的成年人心思去思考問題。計較得失的利弊,算計利益的多少!連親近的人,都會揣摩猜忌。小編還記得一個曾經很火的視頻,父親和孩子通電話,父親想要孩子的錢去買一個按摩椅,孩子答應了!掛完電話后孩子卻哭了,他說“曾經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向父親要錢,而現在父親找我要錢還要求我!”同樣的,長大后的無論親情,愛情都是要試探開始,考慮對方態度,考慮最后的結局會如何。愛的背后有很多考慮和負擔。有誰能想《少年的你》中小北那樣扛殺人罪?有誰能像陳念那樣被騙知道死刑之后,也把自己供出來?多少人口口聲聲的說向往愛情,可誰又記得當初那份愛情的美好?當初那愛情真正的模樣?電影的最后,沒有人贏也沒有人輸。少年只是長大了。我們的青春不也是這樣嗎?沒有贏也沒有輸,有的只是曾經懵懂的少年慢慢的長大了,我們的青春結束了,可!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那些初心呢?
最后用電影主題曲《我們好好的》作為結尾。
你想堅強,我可以讓,你要逞強,我陪你裝。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2
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園欺凌話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未成年保護法大修、增設校園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電影畫面把校園欺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直觀展現,直擊人心。在揪心痛心之余,也讓公眾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中國,為應對校園欺凌,保護青少年不受侵害,全國人大代表已多次提議推動相關立法,法制工作者也在不斷努力,希望明確界定校園欺凌行為。
20__年10月21日,在著眼于校園暴力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前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已提交至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四次會議,進行審議。
修訂草案將“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等校園欺凌等行為首次明確列為偏常行為,并對家庭監護責任、學校管教責任以及相關部門,尤其是公安機關的保護責任,有了進一步規定。
在《少年的你》片中,遭受校園欺凌女主角引用了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劇作里的一句話: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也許清理校園欺凌這個“陰溝”,真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無論是教職人員、父母還是孩子自身,都要更好地認識“校園欺凌”這個概念。
同時,法制工作者也應進一步推動立法,并用創新措施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還青少年一片觸手可及的純凈星空。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3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
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后。“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每天的上下學,陳念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高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溫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高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拼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么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么,你為我去犧牲什么,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里,我去哪里,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說什么“想和你牽手在白天里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溫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溫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里的那個人。
幾年后,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后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4
影片《少年的你》播出后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我去看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影片中的主角都是很受觀眾喜歡的明星外,更主要原因是聽說影片反映的內容與校園欺凌有關。
電影中的女主角陳念出身于單親家庭,母親生意失敗,四處躲債。而陳念自然也成為了家中的希望,她是學校里的優等生,雖然性格內向,但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男主角小北則是一個小混混,從小缺少父愛,母親在13歲時改嫁,他目光所及,沒有希望與未來。
高考前夕,陳念的同學胡小蝶死于校園欺凌,陳念因為給她的尸體蓋上一件外套,就此陷入校園欺凌之中。陳念遭受著被砸球、被孤立、被踢踹、被圍攻拍照……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大人都“消失”了,對大人的失望使他不得以去求助小北,而小北也在盡全力的保護著她。
欺凌者魏萊因害怕陳念報警而糾纏陳念,陳念失手將魏萊推下臺階致死,小北為了陳念的前途而替她頂罪,經過人性與現實的掙扎,陳念在高考后選擇了面對現實,好在最終一切都回歸正軌。
電影中有幾句話讓我有所感觸:“這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如果”。是啊,如果陳念沒有遭受過校園欺凌那么她的心中就不會永遠的留下那一片陰影;如果小北的父母可以多關心小北,多與小北相處,那么小北就不會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只會吸煙打架;如果魏萊沒有欺凌過任何一個同學,如果其他同學在看到有人被欺凌時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眼旁觀,那么校園欺凌又怎會發生呢,可惜真的沒有如果!
“路上總會有陰影,抬頭就會看到星光”,“生活在陰溝里也要記得仰望星空呀”。陳念在受到校園欺凌時還對生活抱有希望,依舊憧憬美好的未來。她能扛過欺負,在以后的工作中依舊與人為善,關愛他人,這樣強大的內心讓人敬佩。有人在評價這部電影時也曾說過:“成長的痛阻礙不了未來的光陰,黑暗也遮蓋不了遲到的黎明”。他們經歷了生活的苦與黑暗,但最終他們用自己的堅韌換來了光明與甘甜。
電影《少年的你》反映的主題就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給受害者所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是永久的,我們一定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不去欺凌別人,受到欺凌時尋求正當的幫助,愿少年的你內心充滿陽光和正義,被世界溫柔以待。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5
含淚看完《少年的你》,陳念小北兩個孤獨無依無靠的人,相互緊緊擁抱生存,憑警察如何審問,他們也從未放棄彼此,經典鏡頭,警局內兩人隔著玻璃,二人影像重疊,一言不發,只彼此相視微笑,早已明白彼此,真心佩服倆位演員的演技,只是不是每個陳念身后都有一個小北守護。
感謝導演給了一個美好結局,陳念護送學生,小北保護陳念兌現諾言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不過此時的小北,堂堂正正,不需掩飾的,光明正大的走在陳念身后。
少年的你心得體會篇6
有個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給閑著呆在家的我買了當天上映的《少年的你》。
不得不說,觀影過程是比較壓抑的,畫風和故事的黑暗,我手默默握成拳的時候居多,電影院里四處還傳來女孩子們的抽泣。我不想評論演員,我只想說他們都演得很好,角色到位,我想要分析的是里面的人物。
我從下在學校里面沒受到過欺負,我各個階段的學校也比較明朗吧,我個人成績也還好,作為班委也算得上老師們的得力助手,在同學們之中也算是受歡迎,那時候我沒有受到欺負,也不會去欺負他人。影片中一開始便是胡小蝶的自殺,在校園欺凌中,那些校園惡霸選擇的欺凌對象真的是內向的、沒有朋友的人去欺負,因為他們知道對方沒有人幫、也不敢去告訴老師、家長,更不敢報警,這更加助長了校園惡霸的欺負程度,他們心理愈加脆弱,逐漸走向自殺。現今,自卑內向的孩子真的還是不少,基因、成長環境很多因素導致了他們的性格。而欺凌者魏萊,家境很好,復讀生,家里父母管得比較嚴,對她的要求教育也使得她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后面她提到因為復讀她父親已經一年沒有和她講話了,她比他們那個班里的同學在各個方面都要顯得老熟一些,更像社會人不像高中生,由她可見,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很關鍵。
從警察與各個角色,主角小北沒有父母,十三歲就自己一個人,主角陳念的父親影片里沒有提起過,而她母親也是沒有正式工作到處逃避賣著三無產品。可能我更多的關注點是在原生家庭,所以會覺得原生家庭里面問題很大,學校的教育即使再怎么春風化雨也很難達到一定的效果。
加上高考的壓力,這部電影就更能引起現實意義,它向觀眾看到了影片內容,也向觀眾傳達了它獨特的一種價值。這部電影身在黑暗,卻又給人一道光,結局是理想的,雖然現實中也許有過案底的人可能不會找得到比較好的工作,但影片的結尾卻是美好,陳念送小女孩回家,小北跟在陳念身后,也表現出了小北在劇中說的那句話——“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少年之所以是少年,是因為他們有無限的可能,他們骨子里有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在生長,他們面向的是不確定的未來。所以,少年,需要更多的保護與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