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大全
迎著全國各地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我觀看了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看完后真是振奮人心,久久不能平靜。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集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1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于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輝煌中國》全片凸顯有意義、有厚重、有時代的代表性,分為《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六集,把一個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個故事,給人一種串珠為鏈的驚艷。每一集都是有鮮明的主題,講訴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從思緒的回味中體驗五年來的變化,將無數人聯結為最大的同心圓,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是思想共鳴的基礎。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每一個都是歷史的路口,我們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實現發展的跨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如同一條將億萬群眾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在五年間變得更加堅實。鐵腕務實的深化改革、推心置腹的宣傳工作、念茲在茲的惠民情懷,讓全國上下良性互動,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公約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識,正在日用而不知中深入人心,與無數個體的親身感受、情感意愿和心理預期不斷交織、激蕩,構成建設祖國的最美畫面。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五年來,我們面對問題不斷突圍,不斷贏取生活的幸福和安寧,國家社會得到實質性改善。但是未來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挑戰,這也是《輝煌中國》里的“故事”帶給我們的警示。今日之中國,發展很快、問題也不少,我們固然有實現中國復興夢的美好藍圖,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必須要在解決人民的需求中步步前行。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誠不可取,畢其功于一役也絕不現實,這不是天真無知,就是輕浮冒進。從辯證法的視角,觀察我們的社會,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輝煌中國》并不回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把問題放入中國現實語境中去分析,實現與國情對接、跟事實對接,這就是一個“好故事”產生的邏輯前提。有“故事”的中國紀錄片才好看,《輝煌中國》讓我們砥礪前行的五年場景,也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幾代中國人為之奮斗的夢想。圓夢工程,舉世稱道。圓夢有我,奔向目標!看到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祖國強大是我們最偉大的后盾,讓我們更加有底氣,尤其是身處國外的中國人,感受更加實在。
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2
在經歷了上個世紀以來的被列強壓迫的屈辱之后,我們這個民族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更多的更嚴重的是我們喪失了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即使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也依舊沒有自信,那種不自信是從骨子里面散發的,但這一部《輝煌中國》我相信肯定可以讓很多人恢復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自信。這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想法!
在這部紀錄片里,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尤其是近五年來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以看到現在的祖國并不是像很多普通民眾所認為的那樣比不上西方的那些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一集圓夢工程里面,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網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很多的一些工程在其他國家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比如說港珠澳大橋,蘭渝鐵路,全自動化的中國上海洋山港,令外國人羨慕的我們自主研發的高鐵。不僅如此,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此熟悉的購物掃一掃,共享單車,但從來沒有想到我們移動支付是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國家,葉就是說在其他國家你是不可能過上像中國那樣的便捷的生活的,共享單車也同樣如此,試想如果我們國家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這些是我們可以達到的嗎?這些都不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的,只有數一數二的強國才可以做到的東西。我們不僅僅是中國制造更是中國創造。
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3
大型紀錄片《輝煌中國》的播出,讓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歷史性輝煌成就,并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愈加舉足輕重的作用。
《輝煌中國》全片凸顯有意義、有厚重、有時代的代表性,分為《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六集,把一個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個故事,給人一種串珠為鏈的驚艷。每一集都是有鮮明的主題,講訴那些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讓我們從思緒的回味中體驗五年來的變化,將無數人聯結為最大的同心圓,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是思想共鳴的基礎。
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每一個都是歷史的路口,我們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實現發展的跨越。
輝煌的力量是照亮前進的力量。歷史告訴未來,今天照亮明天。十八大以來,我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夢來了,五大發展理念來了,共享小康來了,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來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幸福夢想輝煌燦爛,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輝煌燦爛。我們前程似錦,我們輝煌向前。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一代代的中國人前仆后繼,為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4
從未想過,原本只是為了完成寒假作業而被迫觀看的紀錄片能帶給我如此之深的觸動。《輝煌中國》,短短六集,總共不過五個小時,卻出乎意料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驚嘆與自豪。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新中國無數個壯麗的圖景。無論是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還是鄭萬鐵路、復興號、亦或是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令人驚嘆不已的超級工程,無不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基礎建設的強大實力和輝煌成就,象征著新中國的再次騰飛!
曾幾何時,中國因固步自封等多種原因積貧積弱,泱泱華夏的廣闊大地上灑滿了華夏兒女的血和淚,內戰不休,還有不計其數的外部勢力不斷覬覦。終于,經過一代代愿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者的不懈努力,中國,正一步步遠離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在闊大的世界舞臺上日益閃現奪目的光彩!
自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幾十年間,中國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信在英明睿智且強有力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歷史性跨越!中國會不斷以一個個全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之林!
輝煌中國紀錄片觀后感5
《輝煌中國》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圓夢工程》中,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是工程師以及工人們不舍晝夜努力的結果;胡麻嶺隧道的打通過程十分困難,但工人們并未放棄,而是一步一步摸索,最終摸索出了相關技術,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創新活力》中,提到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年來興起的“互聯網+”不僅給各個企業帶來極大的便利,而且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都得到提高。如移動支付手段能減少現金流量,給人民帶來便利生活;共享單車大范圍推廣,使得自行車這種夕陽產業重新煥發活力光彩。國際競爭的實質就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天眼、天宮二號、FAST射電望遠鏡等航天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讓世界為之震驚。
但在大力發展科技的同時,自然資源也在不斷地消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無論是濕地、海洋,還是陸地、沙漠,凡是曾經受到破壞的自然環境,現在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漸漸得以恢復,治理成效可見一斑。2013年起,中國開始向污染宣戰,“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接連出臺,對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起到重要作用。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我們作為青少年,要牢固樹立環保意識,節約資源,不浪費,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