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等參與配音。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那么該如何寫相關的觀影心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1
國產第一部IMAX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7月26日就要公映了。這部電影是繼《大圣歸來》之后,又一部可以引爆輿論的國產動畫電影。
哪咋之魔童降世的制作班底就是大圣歸來的制作班底,這部電影,是由業內1600多人花費了三年多時光獻給大家的一部視覺盛宴。餃子表示這部動畫電影的每一針每一幕都是他們精雕細琢的,力求做到。希望把這部電影做到的一種狀態獻給大家。劇本從定初稿到最后定稿,經過了66版的改編。
作為第一步國產IMAX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呈現給大家的一種視覺感官,是有著一種非常大的進步。因為這種制作不但耗時耗力,更體會花費巨資制作資金。但是為了奉獻給大家的觀影效果。團隊用了的技術手段。以及把自己做到力所能及的極致。就是為了奉獻給大家一部不一樣的魔童降世。
這部電影的配音也是和以往中國動畫電影的制作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以往的中國動畫電影制作是先配音后制作,而這部動畫電影是先制作后配音。是所有演員通力合作獻給大家的禮物。每位人物的配音以及每個人物的性格都顯得特別的貼合實際,這樣的配音就把人物的性格給塑造了。所以我們看起來也會非常的舒服,感覺不僵硬。特別感謝這群配音演員,是他們才讓制作優良的動畫電影有了靈魂上的一種升華。
而且這部電影的點映場也是異常火爆。并且大家在觀看了這部動畫電影之后,對于他的評價都是非常的高。認為他是繼《大圣歸來》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圣歸來》讓我們看到了國漫的一種態度,一種崛起力量。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第一步IMAX3d動畫大電影,并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讓我們大家對于國漫有了一個更大的期待和更好的印象。國漫也逐漸的走向了一種正常化。
其實這部電影帶給大家的除了一正一反、一善一惡這種角色的鮮明對比之外還帶給了大家非常多的一些感性的內容。比如李婧夫婦對于哪吒的一種關愛。李靖就像極了現實中的父親一樣沉默寡言,但是那種愛卻是在骨子里的,那種愛是默默付出的一種父愛。而殷夫人的一種愛,更像是現在所有母親對于孩子一種無微不至的關懷,這種母親式的愛更注重于陪伴。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2
首先要表揚編劇兼導演餃子,為3D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觀感良好的美術畫風,將哪吒還原(絕對不是“魔改”)為惡少和“臭小孩”形象,為“封神宇宙”的故事新編夯實了第一塊磚頭,2020年《姜子牙》將繼續封神演義。《魔童降世》將道家的陰陽哲學鋪展的淋淋盡致,色彩飽滿、角色熱血沸騰、精神怡然自得,在絕對意義上超越了《大圣歸來》,尤其是對于《山河社稷圖》的跌宕起伏妙筆生花如馬良再現。本片的喜劇表達和暴力手段,不影響主題的深度思索,創造了國漫不斷摸高的記錄。
《魔童降世》基本上便是魯迅式改編,取自觀眾耳熟能詳的舊故事,注入新酒發揮出帶勁的迷醉來。本片的核心內容,就是如何應對人生的宿命感,接受還是反抗,如何在命運的羅盤上走出自己的路。哪吒的故事橫跨《封神榜》與《西游記》,在民間還有諸多異彩紛呈的傳說,這是桀驁不馴、與其的父親托塔天王李靖處于高度緊張的“頑童”,哪吒與孫悟空、楊戩都是令建制派頭疼的“造反派”,他們秉持的信念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且最終又在體制內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在21世紀講述哪吒和他的家庭,必須緊密聯系當前中國的變化。
1979年版動畫版電影《哪吒鬧海》,哪吒是堅定的革命者。哪吒采取暴力手段痛打不按時降雨的龍王,是革命的正義行為,對于龍子則是抽筋剝皮,最終慷慨就義則是報答人民,宣布與三教合一的禮教家庭切割。必須指出的是,托塔天王和哪吒都是來自印度的角色,而李靖則是大唐名將,他與托塔天王都有降雨的神功,在民間傳說中被合二為一,到《封神演義》小說中他的性格被降維,民間傳說中更是壓住不住哪吒,是一個懦弱平凡無能的老官僚。《哪吒之魔童降世》則高度忽略了階級屬性,本質上采取了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全家歡模式。哪吒從革命浪漫主義的反抗封建家庭到享受嚴父慈母的“封閉式關照”,敖丙從惡人到向善的少年,與哪吒成為彼此的好朋友,開啟相親相殺的宿命,一同承受天劫。哪吒與李靖、太乙真人甚至龍子敖丙,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在戰斗中形成了友誼和互信。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會讓哪吒與敖丙惺惺相惜,是建設性創造了他們的前生。混元球吸取天地之靈氣和濁氣、能量非凡無可名狀,被元始天尊馴服并提煉為靈珠和魔丸。本來計劃書是將靈珠與哪吒結合,意料之外的是申公豹搗鬼,設計攪了師兄太乙真人的局,于是魔丸給了哪吒,而靈珠則贈予了敖丙。哪吒與敖丙都不是凡夫俗子,他們近乎于見風就長。本片里哪吒的造型,就是高度還原了《封神演義》所描寫的“面如藍靛,發似朱砂,甚是兇惡”,而其性格則與《西游記》紅孩兒仿佛,都是鬧騰歡快的頑童。哪吒本來是佛教故事,在《封神演義》中又被道教截胡,本片則又將李靖夫婦渲染了現代城市中產風范。哪吒的情商大幅度提高,他只是羞于在人前表現出普通的孩子與父母的撒嬌賣萌的品相,實則內地里還是對父母和街坊的態度看得很重,他的成長就是與父母、街坊和解。即便是龍王、敖丙和申公豹,他們的焦慮本源也是身份的認同,龍族試圖從煉獄般的公務員生涯中掙脫、敖丙希望成為真正的“人”、申公豹則迫切想成為真正的仙班成員。
哪吒與精衛、盤古、刑天等屬于中國浪漫神話譜系,本片和原著故事和舊版動畫中“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的壯懷激烈大不相同。原著小說講的就是“商周革命史”,1979年版動畫是革命年代敘述傳統,哪吒要反抗父權。如今的創作,太乙真人從瘦子變成了豬八戒一般的胖子,鄉親/人民則成了群氓,嚴父轉變為慈父。父愛如山的李靖,上天入地尋找解救哪吒的方法,甚至不惜為代替兒子犧牲。為了給哪吒慶生,向其擔保哪怕是一家家請求也要找街坊來熱鬧熱鬧,這分明就是當前社會上退居為家庭二線的父親形象。李靖成為英雄,母親殷夫人更是慈愛,這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哪吒的造反精神,不過卻也更接近了當前中國城市家庭的現實,那就是一切從孩子出發,以下一代的幸福為奮斗方向。敖丙在利令智昏時試圖以從天而降的巨壤來謀殺全體,極度殘酷的描寫了擁有巨大力量的神仙的破壞力。哪吒和敖丙在宿命中覺醒,如何實現改寫命運和拯救,則是未來的故事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3
電影中的哪吒是一個三歲的孩童,紅肚兜、齊劉海、大眼睛,濃濃的煙熏妝透露一絲邪惡,笑起來一口大板牙,雙手插在褲兜、走路吊兒郎當……說實話這個形象比我們之前接觸到的哪吒都要丑,但是眼神步伐之中又透露著古惑仔痞帥之感。
不僅僅是哪吒個人形象的創新,在人物關系上,電影也擺脫了之前的固化印象。敖丙不是勢不兩立的敵人,而是和哪吒有共同心跡的朋友,甚至他們身上的互補性讓二人充滿了CP感。母親殷夫人不再是傳統的慈母形象,而是活潑開朗、神經大條的女性,可英勇的除妖降魔,也可大大咧咧的和吒兒一起后院踢毽子。李靖也不是那個昏聵、冷血、高高在上的父親形象,有了更多的溫情。所以電影中的哪吒不是那個反抗父權的哪吒,也不存在“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悲情,電影所表達的重心并不在此。
且不討論我國動畫制作技術上的精進,在整個劇情的編排上,也是充滿了笑點和槽點。太乙滿嘴的四川方言、哪吒一口一個小爺自稱、輸入密碼指紋解鎖等,這些詼諧的現代表達方式、互聯網式的段子使前半場的觀影感受輕松了許多,直到中間巨大的矛盾沖突才讓人多了些思考。這樣的電影表達方式,有點像開心麻花團隊的風格,笑中帶淚,哲理不經意間流出。
好的電影作品,總有幾處直擊內心的場景或臺詞。
你應該相信你什么,你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
申公豹說,哪吒是魔丸,是即將給這個世界帶來災難、受到天雷懲罰的人。可敖丙在海邊認識的那個哪吒并不如此,雖然脾氣暴躁,但也有著救人的善心、除魔的正義和朋友的真誠,甚至救過自己一命。
敖丙困惑了……
這一幕有點打動我,當下便在手機記錄下來這句話“你應該相信什么,你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因為只有自己的感覺才是最真實的,是自己實際接觸過程中的真實評價。每一個人都會來描述這個世界,描述其中的人和事,但是那并不是你自己真是看到的聽到的,跟著感覺走似乎聽起來是很不靠譜的一件事,但是往往感性的判斷才是最直接的。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全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揣測著應該也是編劇最想表達的主題。成年人的世界,都活在成見里。哪吒的出生便帶著不祥和怪異,鄉鄰遠離他、孤立他、唾棄他,甚至誤解他除妖救人的好意,讓哪吒的孤獨感和戾氣越來越重,“既然我是大家都說我是魔童,那我就當好這個魔童吧”,所以哪吒所到之處,無不是雞飛狗跳亂作一團……
成見這座大山,神仙也搬不動。
龍王和申公豹也背著這樣的成見,天帝對妖獸心存成見,故不重用申公豹,安排龍王鎮守龍宮。活在成見中的人,總是深受其苦。而我們,也應該摒棄對別人的成見,從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和事物的本質來看待和評價。
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既然不能改變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充滿成見的世界,那么就不去在意和理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著證明自己。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哪吒的這句臺詞及當時力挽狂瀾拯救陳塘關的場景,顯得分外熱血,場面燃爆。哪吒最終做到了,主宰自己命運,敖丙也最終也選擇走向善的一面,改變自己的命運。
命運是什么,之前聽到一個答案,命運是你所有選擇的總和。
如果你愿意去努力改變命運,那么一直以來的這種選擇,就真的會改變你的命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4
就說說我觀影期間的幾次落淚吧!
第一次,看到年幼的哪吒被眾人排擠,只有尚不懂事的兒童敢與他接觸。眾人皆知他是魔丸所附,卻無人知他也曾以一顆單純的心嘗試著與這個世界溝通。
第二次,看到暴露身份的敖丙被眾人唾棄,前一秒還在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后一秒就罵到他祖宗十八代,好似剛剛救了眾人性命的人已不是他。眾人皆知他要活埋村莊,卻無人知他是被世人激怒,為了護他的龍族而行的無奈之舉。
第三次,是敖丙飛入天雷,與哪吒共受那天劫。問緣由,因為你是我的朋友。世人皆不懂我,只有你明白我的真心,若你也死了,那我活著怕也不會再有人真的懂我了。好似伯牙子期,“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你是我的朋友了,只有你能以一個公平的態度對待我,我怎能不珍惜。
若哪吒不曾回頭,那村莊亡了,我覺得這罪過也不能全怪敖丙,如阿房宮賦所言:“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眾口銷金,這快節奏的社會,又有多少人愿意坐下來耐心的了解完事情的原由,又有多少人能不受輿論的影響,冷靜公平的做出自己的判斷?
都說這部影片中最絕的一句臺詞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卻覺得“你是我的朋友”才是正真值得讓大家去反思去領悟的一句話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心得5
高熱度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將于7月26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近日影片發布終極預告,呈現出哪吒“堅守自我、打破成見”的倔強成長經歷:“生而為魔”卻不斷與命運抗爭,“非黑即白”的正反派概念。同時,片方發布一款終極海報,展現出哪吒、敖丙兩大主角亦敵亦友的人物關系。自點映以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直備受關注。影片多次登上微博、豆瓣、知乎等多平臺熱搜,引發觀眾廣泛討論;導演田曉鵬、演員姚晨發文給予影片好評,表示“絕對不容錯過”!距離影片上映還有一天時間,截至目前,影片豆瓣評分8.8、淘票票評分9.6、貓眼評分9.7,口碑位居同期電影前列。
取材神話大膽改編哪吒&敖丙詮釋“不認命”倔強少年
此番發布的終極預告和海報,向觀眾透露了更多包括哪吒個人命運,及哪吒、敖丙人物關系等全新內容,信息量巨大。可以看出,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對傳統神話英雄進行了性的改編。相比于原著中的“惡童”哪吒,無論是79版反抗父權的《哪吒鬧海》,還是此次影片中反抗天命的“魔童”哪吒,都對原著進行了改編,與時代精神相符,有著獨特的現實的意義。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哪吒。導演餃子表示“故事是一個外殼,里面的精神內核需要隨著時代不斷變化。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應該符合當代精神,我們是本著服務當代觀眾的理念,對原著進行了改編。”
命運是會改變的,正反派不是絕對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所有角色都沒有絕對的“非黑即白”。導演餃子表示,片中的反派其實是命運。影片極具討論性的一點,便是哪吒與敖丙對待命運截然不同的態度。片中,哪吒雖是“魔童”,受盡世人偏見,但在李靖夫婦、師父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命運;敖丙雖是“靈珠”,但卻在承受整個龍族翻身期望等多重重壓下,走上了邪路,甚至于“水淹陳塘關”。哪吒、敖丙看似水火不容,實則亦敵亦友。敖丙也正是在哪吒的影響下,學會敢于做自己、不認命,并與哪吒聯手抵抗命運,成為對方“的朋友”。
富含深意的“”設定導演:制作完成是一個奇跡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歷經66版劇本修改,片中許多看似“”的設定都富含導演餃子的深意。比如,影片特意把龍宮設定成“海底煉獄”,因為“煉獄”的存在更能凸顯龍族飽受天庭偏見的委屈與不甘,也讓敖丙拯救龍族的行為更具說服力;對于觀眾熱議的“踢毽子”場景,導演表示,蹴鞠等運動的產生時間與哪吒所處年代不相符,沒有確切產生年代的“毽子”,有趣又與情節相貼合,所以才選用了“毽子”。除此之外,包括說“川普”的太乙真人、沒有“褲兜”的哪吒等,片中不少設定其實都與影片劇情、具體歷史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經過導演餃子的反復研究和確認。
導演對于影片的考究,給觀眾呈現了更完美的作品,也成倍加大了影片的制作難度。導演餃子透露表示,影片制作后期找來一個執行制片,做過很多國產動畫項目,直言影片絕不可能在上映日期之前做完。為了完成影片制作,可以說制作團隊的每一個人“心里都憋著一口氣,加班加點,不是996而是007地全力以赴”。被問及影片制作最困難的地方時,導演餃子感慨表示,“已經記不清哪一個最難了,整個過程都是硬挺過來的,每邁過一個坎回頭看都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