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1
近期,我觀看影片《太行山上》后心情澎湃,心中感慨萬千,《太行山上》這部電影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1937年7月7日,凌晨,宛平城外盧溝橋槍聲驟起。日寇盤馬彎弓,鐵騎直進,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接連丟失東北三省,日寇囂張狂叫三個月亡我中國。我黨通電全國發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在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與國民黨再度攜手合作,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由總司令朱德率領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我黨中央,中央軍委定下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平型關地勢險要,伏擊戰斗極為有利,同時這也是板垣師團進入山西的必經之地。
平型關戰役打得異常艱苦,我軍彈藥打光了。大家都抽出大刀來要與日軍肉搏。最終平型關之戰我八路軍取得大勝,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輜重部隊1000余人。“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破產。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首次集中圈套兵力對日軍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節節后退的形勢下,八路軍首戰告捷,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士氣,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并贏得了國際輿論的稱贊和好評,有其重大的政治意義。平型關大捷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挫傷了日軍的銳氣,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忻口作戰贏得了準備時間。同時,有效地鉗制了日軍第5師的行動,支援了平漢鐵路友軍的作戰。平型關大捷雄辯地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確有戰勝任何敵人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它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樹立了八路軍的威信,對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華民族處在谷底的時候,都不能被最兇悍、最猖狂的敵人打敗、嚇倒和征服,難道我們擁有了全系列的核武器、宇宙飛船上天、聯合國里大權在握的時候,我們能再甘作某族、某國的臣虜嗎?不,絕對不是!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永遠不可戰勝!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2
我們此刻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沒有硝煙,沒有炮彈,但自從我看過《在太行山上》這部電影后,我才明白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英雄豪杰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給換來的。這部電影它反映了當時新四軍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
記得這部電影它主要講述了在甲午戰爭時期,新四軍在周恩來同志的領導下,在太行山上英勇抗戰,一舉殲滅了可恨的皇軍,取得了在甲午戰爭史上的第一次戰斗的勝利。
每當我回想影片中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總有令人憤恨的一幕搶先浮此刻我的腦海中。記得當時,皇軍在太行山周圍大肆做虐,幸好新四軍及時趕到。就這樣,太行山上一役便爆發了。我軍實行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戰略:先由一個師在前面走,引誘皇軍出來,等皇軍出來后,潛伏在山坳里的軍隊沖了出來,與皇軍展開了激烈的搏斗。到之后,眼看我軍就要勝利了,皇軍使出了看家本領——飛機轟炸。頓時,槍炮聲,喊殺聲,還有飛機的轟炸聲響徹山谷。皇軍的轟炸機不斷地在太行山上空盤旋著,我軍恨之入骨,但又拿它沒辦法。
到了晚上,我軍的一批人帶著手榴彈到皇軍的人民機場大鬧了一場,把他們的轟炸機全給炸了。這一炸可真是大快人心,因為這樣一來,皇軍就沒了靠山。而另一方面,戰斗已經持續了好長時間,一時沒了靠山的皇軍霎時處在了下風。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軍的子彈耗盡了,但新四軍沒有所以放棄,他們扔下槍,和敵人進行近身肉搏。
一場激烈的搏斗之后,我軍死傷上千,但皇軍已所剩無幾了,我軍勝利了。周恩來在太行山上大聲宣告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剩余的人都舉起武器歡呼起來。
從這部影片中,使我了解到了我國史上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明白了無數熱愛祖國的英豪戰死沙場,才取得了戰斗的勝利。周恩來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勝利,由此能夠看出這次勝利來得是多么不容易啊!它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一個扎實的基礎。所以,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以此來鞭策自我要努力學習,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大后將新中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擁有先進科技的國家,再也不讓外國人來欺負我們。讓我們做一個熱愛祖國,有抱負的人吧!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3
《太行山上》講述的朱德同志在太行山地區率領八路軍主力在1938年到1940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9月10日,我們在教師節這一天觀看了這部影片,重溫抗日將士的英勇與無畏。
這部影片給我的最大的震撼是,它沒有照舊模式,把日軍塑造成兇殘無道只知殺的愚蠢者,在八路軍、游擊隊的伏擊下馬上就崩潰了。《太行山上》,無論是平型關伏擊戰還是保衛最高點的保衛戰,都有日軍的主動對抗。日軍對中國是早有圖謀的。日軍擁有的山地圖,比中國人繪制的還要詳盡細致!他們對八路軍游擊隊也深有研究,知道共產黨員善戰游擊戰,靠地勢取勝,于是派出了他們所謂的“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田秀。而且他們還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敵人啊!想到這些就不禁讓我毛骨悚然!影片以它的硝煙彌漫向我們透露著:我們的敵人是強大的!由此我對中共黨員的英勇機智是肅然起敬,升起一股親切的感激之情。
平型關伏擊戰上,鬼子進了伏擊圈,日軍的重輜車輛也進入伏擊圈了!我軍還沒有任何行動,指揮員還在耐心等待尋找最佳的開火時機,指揮部里的林彪毫無表情的臉上只有冷酷與堅決。觀眾們感到大戰前的壓迫心理越來越重急不可耐的時候,指揮員才命令開火。一下子就是雷霆萬鈞的萬炮齊鳴,手榴彈可勁兒往下招呼,輕重機槍鐵掃帚一樣猛掃,步槍是打一槍隱蔽觀察一下。當鬼子叫來飛機轟炸助陣的時候,林彪命令:“沖下去,跟鬼子纏在一起,看他怎么轟炸!”高明!
可惡的小日本在地勢上明顯受虧,就采用了空戰,轟炸我方。依我軍現有的裝備,還沒有能力與日軍的敵機作戰。朱德總指揮分析了兩方的力量對比,派遣129師先遣團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搗了他們的后方陣營,摧毀了日軍的空軍優勢。
另一處,雁門關大戰,雙方力量懸殊,國民黨私自撤兵,見為難而不救。民黨愛國將領郝夢齡以身殉職!八路軍獨臂團長賀炳炎殺得渾身是血,雁門關依舊告急!日軍占領太原城。已經取得良好開端的抗日形勢發生了逆轉。八路軍奉命向南轉移。同時,八路軍在晉東南發動群眾,建立敵后根據地,主力部隊跳到外線打擊敵人。朱德、彭德懷、左權等只帶少數警衛連隊與敵周旋,處境十分險惡,幾次與敵遭遇,但都化險為夷。
我們每次觀看一部紅色電影,都會重思中華民族的復興,重識“英雄”的概念有,重感中國共產黨人的英勇無畏和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朱德在替新兵小戰士站崗時,幽幽地緩緩吟出“貯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戰士仍單衣,夜夜殺倭賊”。片尾,站在雄渾的黃河日落前,朱德再次感嘆:“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都是內戰,這次終于和日軍面對面了……為了我們的民族,盡到一個老兵的責任吧……”。這都值得我們深思啊。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4
《太行山上》這部電影怒斥了二戰時期邪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的種種惡行,也贊揚了當時為國捐軀的勇士們,并且展示了日本鬼子來臨時中國底層人民生活貧苦的場景。
《太行山上》這部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鬼子開著坦克進城的那一幕:冷酷無情的日本人連眼睛都不眨,就把千斤重的坦克無情地從人們身上碾過去——不論死活,甚至包括自己的軍隊!
是的,戰爭就是這樣冷酷無情。當日本人“光臨”中國時,有多少人民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家人?有多少孩子的學習機會被永遠地剝奪?又有多少人無家可歸,生活毫無尊嚴可言?不計其數!那些因為戰爭而失去一切的人,太多太多!當時的人民見了日本人就早早躲開,關窗、鎖門,把家里一切珍貴的物品藏起來,還要從他們少得可憐的'食物中分一大半給日本人,居住的房子也破爛不堪。
好在當時有我們舍己為人的革命烈士們,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現在中國來之不易的和平。
相比之下,現在還有一些國家飽受戰亂的折磨,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里的人民每天都要害怕自己的家園被侵占,食物補給被中斷。我們的和平,是那些國家所夢寐以求的。
我們應該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寶貴和平。正是因為處于和平的狀態中,我們的學習資源才那么豐富,我們的食物才那么美味營養,我們居住的環境才那么舒適……
身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我們,應該發奮學習,在未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5
民族危難、國家危機,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中華兒女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是誰在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拋頭顱、撒熱血?是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他們砍碎了日寇的鐵蹄,在神州大地上譜寫出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別是在太行山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保衛祖國而英勇奮戰,眾志成城,一心抗日,他們的精神永駐在巍巍太行山上,他們的鮮血灌溉了華北平原這片肥沃的土壤。
1937年9月,日寇侵略我們中國,全國各地頻頻告急。在這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在平型關戰役中,朱德總司令親自指揮。雖然我們的子彈很快就用完了,但是八路軍戰士們手持大刀,同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將日軍擊退。為了徹底打退日寇,在陽明堡戰役中,朱德總司令親自指揮,八路軍戰士浴血奮戰,將日寇殺得落花流水。可是好景不長,1939年,國民黨與日寇內外勾結,讓八路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115師的八路軍們浴血奮戰,終于打退了日寇,還將日酋的“軍國之花”阿部規秀中將在黃土嶺擊斃了。1940年5月,八路軍終于打退了敵人,在太行山上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太行山上》這部影片充分表現了中國八路軍115師的將士們英勇善戰,還反映了指揮戰斗的朱德、左權、林彪等人,若沒有他們的果敢睿智和沉著的指揮,焉有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巍巍太行山,滔滔黃河水,中國的八路軍戰士在太行山上給日寇好好的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中華民族有著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要——
重溫歷史,向烈士致敬并時刻警醒自己;
珍惜現在,好好學習并堅定信念;
展望未來,奮發圖強并成為國家之棟梁。
我堅信,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會和日月同輝,與山河同壽,才會永久的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顛!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6
近期,我觀看影片《太行山上》后心情澎湃,心中感慨萬千,《太行山上》這部電影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1937年7月7日,凌晨,宛平城外盧溝橋槍聲驟起。日寇盤馬彎弓,鐵騎直進,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接連丟失東北三省,日寇囂張狂叫三個月亡我中國。我黨通電全國發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在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與國民黨再度攜手合作,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由總司令朱德率領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我黨中央,中央軍委定下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平型關地勢險要,伏擊戰斗極為有利,同時這也是板垣師團進入山西的必經之地。
平型關戰役打得異常艱苦,我軍彈藥打光了。大家都抽出大刀來要與日軍肉搏。最終平型關之戰我八路軍取得大勝,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輜重部隊1000余人。“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破產。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首次集中圈套兵力對日軍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節節后退的形勢下,八路軍首戰告捷,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士氣,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并贏得了國際輿論的稱贊和好評,有其重大的政治意義。平型關大捷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挫傷了日軍的銳氣,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忻口作戰贏得了準備時間。同時,有效地鉗制了日軍第5師的行動,支援了平漢鐵路友軍的作戰。平型關大捷雄辯地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確有戰勝任何敵人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它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樹立了八路軍的威信,對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華民族處在谷底的時候,都不能被最兇悍、最猖狂的敵人打敗、嚇倒和征服,難道我們擁有了全系列的核武器、宇宙飛船上天、聯合國里大權在握的時候,我們能再甘作某族、某國的臣虜嗎?不,絕對不是!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永遠不可戰勝!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7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在太行山上》,看完影片,我仿佛走進了那個戰火紛飛,濃煙滾滾的抗日戰爭歷史中,眼前不時閃現出我們中國人民與日軍斗智斗勇的場面:八路軍為了新中國,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拋頭顱、撒熱血!
抗戰時期八路軍和一起保衛太原。當時戰火如荼,八路軍和合作反日,力保山西省。朱德總司令命令林彪率領一個師團在平型關攔住日軍,打伏擊戰。而的軍隊就在側翼攔住日軍的退路。在發動伏擊戰前一天晚上下了大暴雨,使山上發生了泥石流。泥石流砸死砸傷了我們好多八路軍戰士,可這絲毫沒有阻擋他們的決心。在第二天,在林彪的率領下,我軍成功殲滅日軍1000多人。由于的軍隊貪生怕死,沒有攔住日軍的去路,使得日軍逃走了。
朱德領導的八路軍是智慧的:日軍的飛機對我軍的威脅很大,在沒有辦法把敵機擊落的情況下,我軍悄悄潛入日軍機場,用手榴彈﹑炸藥包炸毀了停在機場上的所有飛機,還炸死日軍上百人,日軍自作聰明,把我軍電臺密碼破譯以為這樣就天衣無縫,我軍臨危不亂,巧妙地用明語對話,氣得日軍直跺腳,也無可奈何,氣急敗壞的日軍把村民們關進一間屋子里逼問朱德在哪,電臺在哪,村民們一聲不吭,沒人性的日軍向屋子里投放毒氣彈,村民們沒有為自己的生命而泄漏半點機密。
在我軍首長英明果斷地指揮下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給日軍以重創,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日到底的決心!八路軍,用鮮血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比以前優越多了,我們也不要忘記老一代革命家的生活樸素﹑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革命精神,充分地融入生活中。
太行山上的觀后感300字篇8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慘烈悲壯、扣人心弦的一部抗戰影片——《太行山上》。看過之后,我惆悵滿懷,既義憤填膺,又催人奮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而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奔赴抗日前線,開辟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兵力單薄、裝備落后的八路軍憑借赤子愛國之心和頑強的斗志,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大墳場,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這一戰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熱情,也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
之后,政府卻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和被動防御方針,閻錫山與蔣聯合,給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設置了重重障礙。軍隊據守的娘子關失守,愛國將領以身殉職!八路軍獨臂團長賀炳炎浴血奮戰,雁門關依舊告急,日軍占領太原城……
后來,在河北黃土嶺,八路軍與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展開激戰,最后以八路軍勝利結束,不可一世的阿部規秀,日本的"護國之花",也就此凋零。勝利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上站穩腳跟,鞏固了抗日革命根據地,使這塊戰略要地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脊背。日寇不公殘酷殺害被俘的我軍戰士,還向被八路軍釋放的日本同胞舉起屠刀,何其殘忍!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現在的日本政府依然不能很好地反醒過去,還要不斷參拜,鼓吹中國威脅論。這怎么不叫人緊握雙拳、義憤填膺呢?我是龍的傳人,我要繼續吶喊:中國人民是熱愛自由、和平和英勇不屈的。看,巨龍正升騰高飛!
"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繼承革命先輩遺愿,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