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
看了電影《太行山上》后,感受著血腥慘烈的戰爭場面所帶來的強烈的視覺沖擊,經歷了一遍又一遍的人性正義與邪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1
我們重溫了六十多年前那段歷史。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保衛這片熱土浴血奮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我們也經受了一次彌足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軍官在奄奄一息的時候,看見一個日本軍官在肆意的殺害我們的戰士時,他努力使自己站起來,舉起手中的刀向那個日本人砍去,沒有想到卻被敵人從后背插了一刀,鮮血猛地溢了出來,他再次倒下,又再次站起,手顫巍巍的舉起,載著八路軍對日本人的深仇,中國人對日本人的大恨,使勁向那個日本軍官刺去。把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仇恨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我不禁為那位軍官氣吞山河的壯舉所感動,從心底里為他叫好!因為有了無數個像這位軍官的英雄壯舉,才創造出我們今天的幸福、安逸的生活,這時,我深深地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這些無名的戰士前仆后繼、戰死沙場,就是為了自己祖國能夠和平,為了家人、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不惜拋頭顱,撒熱血,艱苦抗戰,誓死保護國家,時刻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跡讓我們感到多么驕傲和自豪!
如今我們過著平靜的生活,可誰曾想過美滿的生活是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而許多人卻不好好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環境。想到我自己平時碰到一些小困難,就灰心喪氣地總想依靠別人。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我就想:“別費心了,明天去學校問問同學或老師不就……”;在家里,爸爸媽媽讓我幫忙干點家務活,我也總是厚著臉皮不去做,總想能靠多久算多久,再說爸爸媽媽也拿我沒辦法,只好自己動手了。日久天長,我變得既懶惰又膽小,干什么事都沒有信心,比如去年學校舉行大隊會,老師叫我上臺講家庭禮儀故事,剛開始我不去,老師不知做了多少的工作,我才上去,結果可想而知,給老師和班級丟臉了……在偉大的八路軍叔叔面前,我是多么的懦弱和渺小啊!我一定要學習八路軍叔叔勇于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他們將激勵我前進!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輝煌貢獻自己的力量,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一只叫“中國”的雄獅響徹云霄,震驚全世界。
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2
《太行山上》講述的朱德同志在太行山地區率領八路軍主力在1938年到1940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9月10日,我們在教師節這一天觀看了這部影片,重溫抗日將士的英勇與無畏。
這部電視劇給我的最大的震撼是,它沒有照舊模式,把日軍塑造成兇殘無道只知殺的愚蠢者,在八路軍、游擊隊的伏擊下馬上就崩潰了。《太行山上》,無論是平型關伏擊戰還是保衛最高點的保衛戰,都有日軍的主動對抗。日軍對中國是早有圖謀的。日軍擁有的山地圖,比中國人繪制的還要詳盡細致!他們對八路軍游擊隊也深有研究,知道共產黨員善戰游擊戰,靠地勢取勝,于是派出了他們所謂的“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田秀。而且他們還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敵人啊!想到這些就不禁讓我毛骨悚然!影片以它的硝煙彌漫向我們透露著:我們的敵人是強大的!由此我對中共黨員的英勇機智是肅然起敬,升起一股親切的感激之情。
平型關伏擊戰上,鬼子進了伏擊圈,日軍的重輜車輛也進入伏擊圈了!我軍還沒有任何行動,指揮員還在耐心等待尋找最佳的開火時機,指揮部里的林彪毫無表情的臉上只有冷酷與堅決。觀眾們感到大戰前的壓迫心理越來越重急不可耐的時候,指揮員才命令開火。一下子就是雷霆萬鈞的萬炮齊鳴,手榴彈可勁兒往下招呼,輕重機槍鐵掃帚一樣猛掃,步槍是打一槍隱蔽觀察一下。當鬼子叫來飛機轟炸助陣的時候,林彪命令:“沖下去,跟鬼子纏在一起,看他怎么轟炸!”高明!
可惡的小日本在地勢上明顯受虧,就采用了空戰,轟炸我方。依我軍現有的裝備,還沒有能力與日軍的敵機作戰。朱德總指揮分析了兩方的力量對比,派遣129師先遣團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搗了他們的后方陣營,摧毀了日軍的空軍優勢。
另一處,雁門關大戰,雙方力量懸殊,國民黨私自撤兵,見為難而不救。民黨愛國將領郝夢齡以身殉職!八路軍獨臂團長賀炳炎殺得渾身是血,雁門關依舊告急!日軍占領太原城。已經取得良好開端的抗日形勢發生了逆轉。八路軍奉命向南轉移。同時,八路軍在晉東南發動群眾,建立敵后根據地,主力部隊跳到外線打擊敵人。朱德、彭德懷、左權等只帶少數警衛連隊與敵周旋,處境十分險惡,幾次與敵遭遇,但都化險為夷。
我們每次觀看一部紅色電影,都會重思中華民族的復興,重識“英雄”的概念有,重感中國共產黨人的英勇無畏和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朱德在替新兵小戰士站崗時,幽幽地緩緩吟出“貯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戰士仍單衣,夜夜殺倭賊”。片尾,站在雄渾的黃河日落前,朱德再次感嘆:“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都是內戰,這次終于和日軍面對面了……為了我們的民族,盡到一個老兵的責任吧……”。這都值得我們深思啊。
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3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辟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讓我們重溫了這段震驚中外的戰斗歷史,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在觀看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都以飽滿的熱情觀看著、感動著、思考著。在整個中華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最前面,帶領人民共同作戰。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本的板坦師團,這是繼七七事變和甲午中日戰爭以來給日本軍隊最沉重的打擊,大大鼓舞了中國的抗日戰士,使他們的抗日激情日益高漲。記得在平型關戰役中,日軍沖到我方戰壕,這時的八路軍已彈盡糧絕,唯有用大刀拼死相抗保衛領土。日寇見狀也齊刷刷地換上刺刀,與我們進行了血戰與肉搏,在付出了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我方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拋頭顱,撒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一切的抗戰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篇章,鑄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廣大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氣概,為民族精神的振奮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在,時光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學生,這一點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中華文化延續數千年,民族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們也必須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捍衛革命前輩的革命成果。日本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帶頭參拜靖國神社,企圖為當年的戰犯招魂。今年以來,日本更變本加厲,同時向中國、韓國、俄國提出領土訴求。這種種趨勢,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作為新中國的學生,我們必須學習《太行山上》中的先輩們的“太行精神”,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牢記我們的民族精神! 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為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身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校團委組織我們團員觀看了電影《太行山上》,讓我們有機會在銀幕上得以再一次感受那令人難忘的歷史畫卷。不禁驚嘆電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同時一種對抗日前輩的景仰在不知不覺中升騰起來……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辟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其中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115師打的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而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餡。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日方針的一次輝煌勝利。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后的首次勝利,它表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戰力量。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宣喊。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團員,更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生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后繼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愛我中華!
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太行山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影片通過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展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軍閥閻錫山等各方勢力的周旋,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智慧,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刻了解到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英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今天我們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聆聽老師的教誨,更是深深地感受到這和平穩定的環境來之多么不易,因為它是多少仁人志士浴血奮戰,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每個人應該倍感珍惜,特別是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好好學習,學好知識、掌握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電視劇太行山上觀后感5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一曲激昂的義勇進行曲,響徹廣袤的中華大地,英勇的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拿起刀槍,與侵略者展開了一場艱苦頑強的戰爭。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為使廣大師生能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開創未來,我校決定組織初一初二年級的師生到影劇院觀看描述抗日戰爭題材的影片《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的游擊戰是全國技戰的主要支柱之一。影片著重描寫了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 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偉績。
片中大量八路軍和日寇拼刺刀的情節,讓師生們直面血淋淋的戰爭場面,震撼人心,正面歌頌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情操。
看全體師生都被片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英勇事跡所感動。片中所描寫的我軍一名女衛生員在就日軍傷兵時,被她所救的日軍傷兵刺殺的細節,這血淋淋的事實就足夠向我們展示了黨的兒女為了弱者,為了人民群眾可以犧牲一切的崇高思想。
過去,我們都知道日軍部隊的狂妄自大,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里,現在居然有一支中國軍隊敢和他們拼殺,敢于跟他們作斗爭,這是抗日前線的第一仗,仗打得非常殘酷。恰恰這種殘酷反映了我們黨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了救全中國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不惜拋頭顱,撒熱血,艱苦抗戰,誓死保護國家,時刻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跡讓我們感到多么驕傲和自豪!
“飲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是那些忠于祖國的耿耿丹心的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他們的業績,將傳頌萬世,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景仰。我們要用他們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壯舉來鼓勵自己,我們要永遠緬懷他們,崇敬他們,當好祖國的接班人,繼承他們的精神,同時要去感受戰爭的慘烈,珍惜現在的一切一切。
作為學生的我們,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煥發出來的高昂愛國熱情和偉大的民族精神轉化為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等實踐行動上來,積極投身到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與每一個中華兒女攜手并肩、共同進步,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央精神,堅定社會主義立場,堅持共產主義信念,變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爭取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讓一代代新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我們一起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吧!
愛國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太行山上》中所給予我們的精神永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