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1
天才總是孤獨的。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也就只有藍天能夠理解他了吧。
“我的追求帶我穿越了物理、形而上學、幻覺,又帶了回來”這是約翰·納什在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所說的話。可是誰知道這位在念研究生時,便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該理論雖只有短短26頁,卻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的數學天才,卻一直深受精神分裂癥的困擾。從小的孤寂,自閉是這些問題的源頭。偉大的天才,內心都住著一個魔鬼。約翰·納什從小便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的世界里只有數學,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一堆堆冰冷的數字,堆砌出了無數的幻像,堆砌出了一個狂妄的自我,一個妄圖在無數的報紙和期刊中找到密碼,妄圖在美國找到蘇聯埋藏的原子彈。
就在約翰·納什一步步地走向地獄邊緣的時候,這時總有天使會出現。她就是納什美麗且極具智慧的妻子——艾麗西亞。在影片中如此,在現實中亦是如此,艾麗西亞幾十年的不離不棄,相依相伴,才使得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能夠分辨得出真實與幻像,逐步從瘋癲中蘇醒,找尋自我。這是全片最感動我的地方。愛情真的有如此魔力?真的可以把人從混沌中喚醒?
電影之所以感人就是因為真實。觀眾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的那份真實,才是電影拍攝真正成功的地方,也是影片與現實接軌的地方。記得影片中有這樣一處情節,納什的病再次發作,這次他差一點殺了艾麗西亞和他那仍在襁褓之中的兒子。之后,納什陷入深深地自責之中并且堅決要求艾麗西亞遠離他,讓他一個人回到精神病院。盡管此時艾麗西亞也受到了極度的驚嚇,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她依舊回來和他待在一起,并且說:“如果你想要殺我的話,我就會打電話給羅森(納什的精神病醫生)。”并且握著他的手,撫摸著他的臉,幫助他記住真實的感覺。就是這樣幾十年的風雨相伴,相濡以沫,艾麗西亞這個偉大的女性用一生與命運進行博弈,她終于取得了勝利。而納什,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所以,納什在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后的頒獎典禮上才會這樣說:“在事業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我才能找到邏輯的來由。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雖然,此時他們都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攜手半生風雨,情定一世姻緣。
當納什的人生方程在只有數字的情況下變得無解時,是愛情的元素使他找到了生命的均衡。而他的均衡理論,也使得世界經濟學的發展能夠更進一步。《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似乎正像電影海報中的一句話:“The only thing greater than the power of the mind is the courage of heart.”愛情就是如此偉大,沒有什么可以比得上一顆充滿愛的心,她超越了理性和邏輯,可以救贖人的精神與靈魂,也可以掙破現實的鎖鏈,達到精神的永恒。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2
在《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并且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這是一個由真實的故事拍成的電影。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叫做納什。納什的行為在其他人的眼里是極其古怪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言語。納什是一位十分天才的數學家,在天才如云的普林斯頓大學里面,異常在數學系里面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他喜歡解決一些折磨人的數學問題。正因為他在數學方面有著獨特和過人的理解,為他在數學方面的陳舊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天才式人物理應在世界論壇中一向閃閃發光,他所走的路應當是陽光大道而不是獨木橋啊!可是,正因為他的獨來獨往,古怪,喜歡沉醉在自我的隱秘的世界里,有種與世隔絕,不理世事的性格,才造就了在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得到了精神分裂癥,要不然憑他的博弈論早就站在了諾貝爾講臺上了。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她的妻子明白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癥時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生活由原先的美滿幸福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可是她從來都沒有說過要放棄,更加沒有離開他,應對納什那種目光呆滯,蓬頭垢面,長發披肩的模樣,是失望更是一種痛心。或許我們沒有權利去埋怨上帝為什么造就一個天才出來,卻無情地讓他受到精神病的折磨,把這個人的一生都毀在心靈上,可知,一個人的性格,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不僅僅是影響一個人的心境,更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事業和家庭,讓你身邊的人為你擔憂,為你難過。
應對殘酷無情的現實我們是選擇逃避還是選擇勇敢地應對呢?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的幫忙下,毫無畏懼,頑強抗爭。很多人都明白,在現實中你最大的敵人不是你的對手,而是你自我。如果你自我把你自我給鎖了,僅有你自我才給你鑰匙。正好像中國古代的清朝時期,在應對帝國主義者的堅船利炮和清政府的腐統治,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是敵人的強大的外部設備可怕,還是自我國內人心渙亂可怕呢?無疑,一個不團結的國家最容易受人欺負。當年我們是一個泱泱大國竟然會被一個日本人欺負,東北廣大地區被日本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死傷無數,正因為當時國內在搞內戰啊,使敵人有機可乘。逃避現實,只會顯示出你的懦弱和無能,僅有勇敢地應對,你的毅力是能夠提升的。可見,一個人要成功,必須要正面客觀地對待現實的世界,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要內部團結一致,與時俱進。
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的心靈起到的強大作用,也明白了為什么當年魯迅先生要棄醫從文,孫中三先生要棄醫學從事革命。你能夠身體殘廢,可是你不能夠精神殘廢,身體上的殘廢,那是生理上的一種阻礙,只要你意志將強,你的人生一樣能夠活得很精彩,你的生活一樣能夠充滿陽光。
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四肢發達的人,然而因為一件小事情而患上精神病的話,那么你的人生從此被你涂上了黑暗,是你把自我給填埋了。相信自我,這個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僅有過不去的心靈枷鎖。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3
人生中,有一種東西總會打動著我們,在饑寒交迫的歲月里帶給我們火爐般的溫暖,那就是愛。它如源源不斷的活水,蕩滌著人們的心靈,從此,心靈不再枯竭,渾濁了。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美麗心靈》,我的心就再也平靜不下來了。
影片以患有精神分裂癥的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為原型,記敘了納什從研究生到獲諾貝爾獎這一感人過程:納什是個孤兒,不合群,沒朋友,所以他很孤獨。但他是個數學天才,他21歲便得出了博弈論,推翻了150年來老不刻薄的經濟理論。人算不如天算,正當他事業與愛情雙收之時,他竟被查出早在他讀研究生時便患有精神病分裂癥分裂癥會使無論再聰明的人一輩子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往往幻想出根本不存在的人和事,分別出真假。治療服藥會讓人無法正常思維,這無不相當于給數學家判了死刑。納什每次都偷偷背著妻子把藥扔掉,他的病更重了,他幻想出的人逼他殺了妻子艾麗西亞,說艾麗西亞知道了最高機密,他也險些傷了她。艾麗西亞沒有棄他于不顧,他的同學也紛紛幫助他,他們告訴納什:你有朋友,你有棲息之地。愛逐漸喚醒了納什,他也在此期間得出了許多理論,對經濟,軍事等領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1994年,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鮮花雖美,但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瓜果雖香,但離不開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幕后的工作者。人,更是如此,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獨自成功。最讓我感動的是影片中的一位偉大的女性,艾麗西亞。當我看到患病的納什行舉反常,自言自語,呆若木雞是,艾麗西亞還沒急我就先急得知跺腳。想想整天面對這樣一個人,誰能不著急?誰能受得了?她做到了她一個人把所有的苦都自己扛著,她把孩子交給父母,為了每天能多工作3小時。她支持著隨時都可能傷害自已的納什,在那黑暗且漫長的歲月對納什不離不棄,她也已從年輕變老了。要是沒了她,納什也許就不會有今天,是她用愛為納什撐起了一片天,用愛給他帶去心靈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我不由感慨:愛的力量真是無限的!愛可以改變一個人,使人在逆境中重拾信心,在生活的道路上更加積極奮斗。烈士的犧牲是對國家的愛,醫生的看望是對病人的愛,老師的嚴厲是對我們的愛,父母的教會是對我們的愛。。。。。。無數大大小小的愛便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卷。每個人在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件事,去幫助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努力使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美麗,充實。在別人摔倒時一個主動的攙扶;在別人失落時,一句貼心的安慰‘在別人犯錯時,一個原諒的微笑。讓這個世界上多一份美好,多一份真情。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希望大家做愛的傳播者,毫不吝嗇自己心中的愛,共同建設一個“人間天堂.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4
電影《美麗心靈》是一部關于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做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于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影片中納什大學時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出現了幻覺,在他虛構的世界中出現了他的室友查爾斯和查爾斯的侄女。在他進入惠勒實驗室之后他的虛擬世界又出現了一個神秘的長官威廉。帕徹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解開敵人的密碼。他出現這種精神癥狀其實就是因為他已經患了精神分裂癥。
起初納什身邊的人并沒有發現他的異常是因為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只是覺得他的性格孤僻行為有些怪異。但,隨著納什的行為越來越怪異,常常做出常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事情,他身邊的人才逐漸意識到他已患有精神病。
約翰。納什無疑是一個天才,年紀輕輕就在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十分不善于與人交往,對于成功的渴望也十分大,給他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且無法找人傾訴。久而久之,他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在影片中,最能觸動人心靈的無疑就是納什的妻子艾麗西亞對丈夫那種緊緊跟隨的愛情。盡管艾麗西亞在幫助納什治療的過程中,身體和心靈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終都選擇在他身邊支持他,幫助他。影片最后納什獲得諾貝爾獎在頒獎禮后為艾麗西亞披上披肩,兩人相互扶持著向前走,我想這也是對愛情最好的定義。
納什最后其實并沒有完全康復,他依然看得到查爾斯,小女孩,以及威廉。帕徹,但他已清楚他們都不是真實的,并能控制自己忽略他們。他能逐漸康復起來,艾麗西亞不離不棄的支持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他自己戰勝疾病的決心和身邊那些朋友的幫助也是十分重要的。
影片中,納什的性格其實是很矛盾的,他是個勤奮且聰明的人,只是他身上傲氣很重且難以相處,這也是別人對他既欽佩又反感的原因。但當看到納什為精神病所纏身的時候,又不禁讓人感嘆可惜了這樣一個天才。
影片之所以叫"美麗心靈",我想美麗的心靈所指的應該主要是指納什的妻子那種對丈夫不離不棄的那種心靈的美麗,另外,納什自己對抗病魔的決心和納什的朋友們對他的幫助又何嘗不是美麗的呢?
看完《美麗心靈》之后,既感動于影片中的每個動人畫面,又感受到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既要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又要及時排解自己的壓力,更要與周圍的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健康地生活下去。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5
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這不是一部視覺電影,這是一部用心靈來感受的電影。這樣的電影如果用票房來衡量的話簡直就是對影片的侮辱。
影片在傳記和劇情兩種類型中切換自如,當納什最終領取諾貝爾獎的時候,我們不僅能夠完整地看到這個數學天才的一生,更會為影片展現出他如此富有戲劇性的坎坷經歷感到驚嘆。
影片沒有塑造一個高大上的完美人物,但是也有意無意地隱去了納什在艾麗西亞之前有過一段戀情和一個私生子的事實。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些細節加入和去掉并不會對影片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打動我們的不是納什是不是數學家,究竟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他與自己內心做斗爭的傳奇經歷。
美麗心靈根據數學家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年少成名的他21歲就在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即使他連教室都很少進,畢業論文就是后來廣泛應用的納什均衡博弈理論。24歲就在麻省理工教書的他,在事業和愛情似乎雙雙豐收的時候,突然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他幻想出了一個國家安全機構,要求他擔負起保衛國家安全的重任。在妻子的悉心照顧和同事醫生的幫助之下,納什雖然還是不能擺脫自己的這種幻想,但是他已經能夠用自己內心來控制自己無法擺脫的幻想。
我覺得可能每一個人都在和另一個自己坐斗爭,早上想不想起床就是一個理智的自己和一個懶惰的自己在做斗爭,所幸的是,在我們的腦海中,無論是哪一方失敗似乎對我們都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的這樣的外界條件約束下,我們很清晰地就做出了,周一到周五讓理智的我戰勝懶惰的我,周六周日那么就讓懶惰的我獲勝吧。
當然這只是一個極其小的例子,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我們遇到太多需要兩個我做斗爭的場景,或者是進入自己假設的場景,誰沒有做過這樣的假設嘗試呢?“如果我怎樣,那么就會怎樣。”
所不同的是,無論是我們和內心的自己斗爭,還是嘗試進入自己假定的虛擬環境。我們都顯得不夠專注,我們最終還是會被所謂的現實客觀因素所牽制。我們會不自覺地并不按照我們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去走,而是按照這個客觀環境認為正確的道路去走。我們否定掉了自己,而去迎合了這個世界。
這也許就是普通人和天才之間的差別吧,因為天才往往和偏執狂畫上等號。
男主角羅素克勞,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應該是自己演藝生涯的一個頂峰,2000年前后幾乎每年都會有大獎的提名,怒海爭鋒,角斗士,驚爆內幕都是那幾年的作品。美麗心靈當中,羅素克勞更是很好地展現出一個高傲中帶著些許靦腆的青年到一個迷茫的頹廢中年人再到一個行動蹣跚但眼神堅定的老人的全過程。據說羅素克勞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自我的演員,好電影應該由合適的演員來演,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
羅素和詹妮弗康納利的愛情戲,其實戲份并不多。兩個人的愛情和現實當中一樣,艾麗西亞的的確確是納什的學生,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艾麗西亞和納什離婚了,但和電影中一樣,艾麗西亞并沒有離開納什,而是繼續照顧起了納什,并最終復婚。其實我覺得如果能夠將艾麗西亞和納什離婚的細節還原到電影中可能兩人的感情會更加真實飽滿一些。
美麗心靈1200字觀后感篇6
細細品味“美麗心靈”,覺得它既無花哨的題目,也無煽情的內容,更不像“阿瑪迪斯”那樣充斥著對天才稱頌的贊歌,僅僅是講述一個有關生活的故事——一個真正的天才與幻覺斗爭的過程,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影片讓人看到了納什的勇氣,感受到了艾麗西婭巨大的勇氣,讓人尊敬和感動,那不僅是美國人需要的,而是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必不可少的。
當身邊的同學都相繼發表論文時,他焦急,渴望自己做出成績,只不過他瞧不起任何沒有原創性的理論和解釋。由于得不到世人的認可,這個時候,他在腦海中幻想出了他的葡萄牙室友查爾斯、威廉帕徹等多個不存在的人物。當真相大白的時候,心疼他說芯片不見了時的那種難以接受,感傷他不能滿足妻子的那種愧疚,理解他好多次和“好友”爭辯的那種痛楚。可是,納什沒有自暴自棄,他選擇了面對。他拒絕承認曾經最親密的朋友,放棄了自己的狂傲,當Princeton玻璃上原本白色的幾何圖案編程變成一個個代數方程,我們明白,他連自己最寶貴的研究興趣也舍棄了……正常與幻覺之間,納什在堅持。30年的時光爬上了納什的額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儼然已經不重要!就像納什最后說的那樣,“我依然會產生幻覺,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我選擇不去關注。”他的勇氣令人動容。是他對生活的信念在在支撐著他。也許每個人的生命里總會有一些傷痕殘存著,它們像魔鬼一樣纏繞著我們的心。我們不愿意去觸碰他們,因為只要輕輕一碰,便會隱隱作痛,血流不止。所以我們選擇了回避,選擇了躲閃,選擇了蜷縮在仿佛只有自己的世界里療傷,慢慢失去自信,失去了開拓新世界的能力,長此以往,傷痕便會冰凍我們的情感,令我們無所適從,令我們無力做我們的工作和事情,所以,有些痛楚,我們不得不面對,獲得重新獨立生存的勇氣比什么都重要!
納什的妻子,艾麗西婭,是一個擁有美麗心靈的天使,是她,撐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是她,給了納什鼓勵與支持,讓這個天才受到重大打擊后,依然有安身立命之所,并最終讓偏離軌道的他像恒星一樣高掛天際,重放光芒!我清楚地記得當納什的朋友問她,是否撐得下去的時候,她說:“有的時候我恨納什,恨上帝。但每當看著納什并告訴自己他是我的白馬王子時,我便成了一個愛他的人,雖然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卻足夠了。”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讓人倍受感動。不去計較付出與得到,只知道他是自己深愛的人便足矣!或許,愛是一種特殊的邏輯,是沒法用正常的邏輯來推斷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燈紅酒綠的生活讓我們變得狂躁不安,金錢、權力蒙蔽了我們的心靈。純潔的愛情,似乎已蹤跡難覓。養情人、做小三的現象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常見,成為我們難以言喻的痛,而艾麗西婭的這份愛便更顯彌足珍貴。是她,艾麗西婭,讓我們心靈受到了震撼。這份愛,純潔而神圣。艾麗西婭的堅持是士兵突擊里面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真實寫照,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明白,真愛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