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觀后感200字
這本書是以戰馬喬伊為第一人稱來描寫的。故事講的是一位農夫買了一匹紅栗馬,他的兒子艾伯特給它取名為喬伊,從此他們成為了的伙伴。有時艾伯特會牽著它去散步,有時會騎著它去放羊,有時也會唱歌給它聽。每當艾伯特吹起口哨,喬伊就會飛快地向他跑過來。可是后來農場沒錢了,這時戰爭也爆發了,農夫把喬伊賣給了軍隊,艾伯特只能和喬伊分開了。臨走前艾伯特對喬伊說:“我一定會找到你的。”在軍隊里喬伊成了一匹戰馬,它先成為了尼科爾斯上尉的戰馬,后又成為了騎兵沃倫的戰馬,經歷了種.種磨難,最后竟成為了一匹拉車的馬。戰爭中喬伊始終沒有忘記艾伯特,也沒有忘記他的口哨聲。最后他們終于團聚了。
我覺得,這本書中的友誼十分珍貴。喬伊和艾伯特都分開十幾年了,但雙方都始終記掛著對方。喬伊很勇敢、堅強,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危險,它一樣挺了過來,就為了找它的伙伴——艾伯特。自從喬伊賣給了軍隊后,艾伯特就想參軍,可是因為年齡沒有達到參軍的要求,當時沒有如愿,長大參軍后還在不停地尋找喬伊。他們的友誼真的像山一樣高,海一樣深,十分感人。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2
昨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名叫《戰馬》這本書詳細地寫敘述了一匹叫喬伊的小馬從普通的小馬變為一匹威風凜凜的戰馬的過程。
喬伊的第一個主人叫艾伯特,他對喬伊格外喜歡。戰爭開始了,喬伊被賣到部隊變成了戰馬,它交了一個好朋友-----托普桑,是一匹最威風,大的戰馬。戰爭中,喬伊的表現令人驚嘆不已,可它的第二個主人尼科爾斯上尉犧牲了,在后來的戰爭中,托普桑也不幸的身亡了,喬伊非常悲痛。艾伯特為了找到自己心愛的喬伊便去參軍了。喬伊為了尋找食物辛運地與艾伯特重逢。可它腿部受了重傷,得了破傷風。在艾伯特的請求下,馬丁少校治愈了喬伊。戰爭結束了,馬丁少校卻要把經歷過洗禮的戰馬賣掉。曾細心照顧過喬伊的艾米麗的爺爺高價買下了喬伊,低價賣給了艾伯特,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照顧好它。艾伯特和喬伊過上了幸福美滿和快樂的生活。
這本書告訴我們即使是人與動物之間也是可以產生感情的。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友情的可貴,也真正體會到了戰爭給人和動物帶來巨大的危害和打仗時期的艱苦。朋友們,好好珍惜和平生活帶來的友情吧。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3
今天,我讀了《戰馬》這本書。《戰馬》這本書非常感人,告訴我的道理也很多。
《戰馬》這本書主要內容:農場的夏天,艾伯特騎著喬伊去放羊。喬伊漸漸熟悉了教區的每個巷子、每棵樹葉婆娑的橡樹、每扇咣咣作響的大門。喬伊和艾伯特會在水花飛濺中穿過因諾森特矮林下的河流,還可以以電閃雷鳴的速度飛奔到遠處的弗爾尼山的山坡上。艾伯特不和喬伊說話時,就一直吹口哨或者唱歌。艾伯特的歌聲永遠不會拒絕,也永遠不會忘記。喬伊一聽見艾伯特吹口哨變跑過去,這樣做并不是出于順從,而是因為喬伊總想和他待在一起。
但是他倆分開了,因為戰爭開始了……
喬伊從一匹脾氣狂野、膽小怕事、依賴母親的馬,在艾伯特的馴服、愛憐、照顧下變成了一匹威猛的戰馬。
我完全被里面的情節所深深的吸引,把自己完全置于故事里了。讀到難過時,我會跟著傷心流淚;讀到開心的地方時,我會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太大了。
我喜歡喬伊的乖巧,和忠誠。佩服他堅強的毅力,我多么想擁有一匹這樣的馬呀。我欣賞喬伊的勇敢,它從樹林里開始跑,過了一條小河,穿過空無一人的農莊,不知被多少荊棘拉傷,躍過多少個門檻、溝渠、以及廢棄的戰壕,又經過幾個已被遺棄、滿是廢墟的村莊,跨過了多少個無人區,又被多少鐵絲網拉傷。可它依舊在跑,他只有一個愿望就是快點回到主人的身邊。喬伊還是一匹勇于克服困難、不放棄的馬,由于被鐵絲網拉傷,導致傷口感染,可它配合治療,不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有那么多優點的良馬我真的好喜歡。
《戰馬》是一本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它呼吁和平,聲討戰爭,讓我們感覺到活著的幸福與快樂!從喬伊的身上同時我還體會到了遇到困難不要放棄,為了夢想,不怕付出的精神。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4
《戰馬》是一部描述一戰時期的電影,不僅以唯美的畫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人心。一匹戰馬一生的遭遇和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環境緊密相關,與這匹戰馬相關的人和事反映了這個時期社會的特征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整個社會的風情風貌。電影細膩的描述,驚詫的不僅是觀眾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們的心靈。
電影從始至終沒有一個達官顯貴級的人物出現,沒有人在那里長篇大論地說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角色都成了觀眾心中的主角,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很感動人。
好喜歡電影中農舍里的那只大白鵝,跟在主人后邊叫著并扭來扭去,還會殷勤地給主人開柴門,看到家中來了不受歡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后又是叫又是咬……可愛極了。
在戰爭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蕓花一現,美麗卻短暫。那個農場主漂亮的小孫女,為了保護戰馬不被德兵搶走,竟把兩匹戰馬藏在自己閨閣中,這樣一個善良活潑美麗的生命正值花季卻終止于這場戰亂。電影沒有說她是怎么死的,留給觀眾去想像……
面對一場殘酷的戰爭,有時一個士兵也只是一匹戰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還沒搞清楚一場戰爭的意義就丟掉了寶貴的年輕生命。在這里為那兩位德國親兄弟娃娃兵短暫的生命而祈禱,他們一個14歲,一個16歲,因犯了“逃跑”罪被他們的長官給斃了……
驕勇的英純血寶馬也曾被迫給入侵的德軍拉運大炮,但這絲毫無損于它作為一匹優秀戰馬的英雄形像,也絲毫不影響主人對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對它的喜愛。
陣地上當英、德兩國士兵解救被鐵絲網穿肉纏綁的筋疲力盡寸步難移的戰馬時,人性的暖流暫時緩解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怖。當那兩個年輕的士兵以擲硬幣方式決定這匹戰馬歸屬時,頓覺年輕是多么美好,連他們的做事方式都可愛的讓人莞爾一笑!
當這匹戰馬歷經風險與它的主人重逢在戰地搶救所的時刻,它的主人何以在兩眼受傷看不見的情況下憑心靈的感覺知道那是它的寶馬呢,而這匹寶馬與主人分離了四年多竟能記得主人的呼喚聲!電影告訴我們,人與動物(牲畜)是完全可以溝通的,只要付出真情,聽不懂語言也可以讀懂心。
渾身傷痕累累又掛滿泥垢的戰馬得救了,銀幕內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淚流滿面。在大家的傾囊幫助下,這匹戰馬終于和它二等兵的年輕主人團聚還鄉,天空依然布滿厚厚烏云,但霞光卻穿越云層照耀四方……
看完電影《戰馬》,對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壯,這分悲壯來自于電影中的每一位角色,每一個場景。當戰爭來了,連牲畜都要背負一定的責任。我們要感謝的不僅是那些為了保護和平而犧牲在戰場上的戰斗英雄,要感謝的還有在戰場上默默奉獻的一匹匹戰馬。
從電影院出來,心情仍在激動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護和平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你年輕年老;保護和平更是生命的責任,無論你是人還是一匹戰馬!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5
本來是不想去看這部電影的,覺得關于一匹馬的電影有什么好看的,但最終還是去看了,一是因為導演是斯皮爾伯格,二是老公說非常好一定要去看,所以就看了。看了以后才知道,確實是部好片子,值得一看。
影片的大概內容是:一戰前夕,在英國的某小鎮,男孩艾爾伯親眼目睹了小馬駒喬伊的誕生,從那時起,他就喜歡上了這匹小公馬。當小馬駒喬伊漸漸長大后,就被拉到集市上售賣,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貧窮的父親用僅有的30基尼買到,雖然埃爾伯的媽媽很生氣,但這阻止不了艾爾伯與喬伊在嬉戲玩耍中漸漸產生的濃濃的情感。但是,好景不長,農場主登門要租子,稱如果他們還不起租子,就讓他們全家離開農場,而且要弄走喬伊喬伊。艾爾伯被逼無奈,為喬伊套上了馬鞍,強迫它犁地,喬伊不負眾望,將一片石頭地開墾成菜地,正當一家人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德軍來襲,一戰開始了。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雖然心中不舍,可拗不過父親,只能含淚送別喬伊。在戰爭中,喬伊的主人不停在變,從英俊但短命的英國上尉,老農場主的美麗孫女,到德國的小騎兵,喬伊很幸運,遇到的這些臨時的主人都是善良的人,愛馬的人,他沒有受到什么虐待,但是戰爭中,人況且生死未卜,何況一匹馬呢,在喬伊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之際,它終于見到了他的主人艾爾比。最終埃爾比將喬伊帶回了家,與父母相擁而抱,非常溫馨的結尾。
不得不承認,名導演就是名導演,拍出的影片就是耐人尋味,一匹戰馬都能拍得如此傳情,令觀眾無不為之動情。觀影過程中,總能聽到旁邊有人在唏噓,有人在抽泣,有人在輕輕的嘆息,當然我的紙巾也是濕了一張又一張。
當駿馬喬伊不愿意淪為一匹耕田的馬,而拼命掙扎不肯套上馬鞍,可是當它看到小主人艾爾比為了能留住農場,留住自己,而辛苦所做的一切努力,它還是任由主人為他套上馬鞍,做了主人想讓他做的一切。在大雨中,在田地里,不愿犁地的喬伊回頭看了一眼滿臉無奈,眼含熱淚,大聲喊著“喬伊,走,喬伊,犁地”的小主人,仿佛是明白了艾爾比的心思,突然一揚蹄,拼勁全力,將所有的石頭地犁成了菜地。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喬伊必須要跟隨軍隊去打仗,艾爾比抱著喬伊的頭久久不愿放開,買了喬伊的那個英俊的軍官對艾爾比說,“我知道這匹馬的價值遠不止30基尼,但是我身上只有這么多錢了。我以一個軍人的榮譽,向你保證,如果我活著,我會安全的把你的馬送回來,送到你手里!”可是,那位軍官卻沒有兌現諾言,因為他死在了一次戰役中。但是,臨死前,他卻托人給艾爾比帶來了一封信,信中有他為喬伊畫的素描,因為他知道喬伊的小主人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他的喬伊,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通過一匹馬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喬伊在戰爭中受驚,飛奔在戰場上,最后被鐵絲網纏住不能動彈,最終倒在地上,這時,正在對峙的兩軍中卻分別走出來兩個人為這匹良駿解圍,他們兩個仿佛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他們一邊給喬伊剪斷鐵絲網,一邊聊著家常,甚至女人,當喬伊終于站立起來,他們竟然像朋友一樣握手道別,互相說“祝你好運”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嗨,低著點頭,躲著點子彈。。。”,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流了出來,要是沒有這場戰爭,他們也許可以成為摯友,因為這匹馬的存在,他們有了這短暫的緣分,也許過一刻,他們又互相開火,不知誰會死在誰的槍下。
最后,當奄奄一息的喬伊,聽到主人艾爾比熟悉的哨聲,一下就將馬上要倒下的身軀站立了起來,向著艾爾比的方向看去,當被毒氣熏瞎了眼睛的喬伊,踟躕的從人群中走出來,憑借曾經與喬伊在一起的印象,對著眾人述說喬伊的體貌特征,苦苦哀求軍醫,希望軍醫相信喬伊是一匹戰馬,而不是敵軍的馬,希望他能夠救活喬伊的時候,我的眼淚不禁又掉了下來。
這是什么情感,在這世間,唯有純純的不帶任何雜念的情感最能感動人心,而《戰馬》正是利用這一情感,擊中了我們的軟肋,讓深處快節奏的生活而無暇顧及內心世界的我們,用眼淚濕潤了我們干枯許久的眼睛。讓我們的眼睛以及我們的心靈有了片刻的清亮。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6
在風光靜謐的德文郡田園里,一匹名叫“喬伊”的小馬駒誕生在這里——這就是影片《戰馬》的開端。
影片講述的是在1914年,在集市上主人公阿爾伯特的爸爸以30基尼天價將幼駒喬伊“收入囊中。阿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聲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就要將其立刻帶走。父親泰德只好賭上全部家當。于是,在阿爾伯特的強迫下,最終靈性的喬伊領會到了主人的苦衷并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開墾了出來。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最終辛苦換來了收成,可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與此同時德軍襲來,親被迫將馬變賣給了軍官,換來了30基尼。阿爾伯特也只能含淚將它送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戰爭激烈,喬伊在這段顛沛流離的過程中換了許多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和孫女,再到德國騎兵……他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和戰爭帶來的創傷。
導演始終以馬的視角出發,讓馬的經歷夾裹著人物的境遇一起向前發展。我們看到了一匹不知疲倦而又勇敢堅毅的戰馬,也看到了人類對非人種的惻隱與憐憫之心。影片中有幾段高潮對馬眼珠做了夸張的特寫,馬眼里影射出的世界既夸張又真實。戰火浮華,卻身不由己,溫情與慘烈夾雜著流進了我的心窩。
最讓人潸然淚下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承諾。阿爾伯特對喬伊說“我們一定會再相遇的”,軍官對阿爾伯特的承諾,德軍兄弟之間肝膽相照的承諾,爺爺對孫女的承諾,還有英德兩軍之間的承諾,最后有一阿爾伯特對馬兒失而復得的承諾。整部電影似乎在和我們玩一個真情兜圈的游戲,但這樣的處理細碎卻不做作,細化但有不斷強化,感動似乎一觸即發!
我想,現在哪還會有這樣人與動物之間深深的眷戀?有太多純真的感情,從古到今,就在戰爭和時間里慢慢被沖刷,直至被扔進了歲月的垃圾桶。
在頗為沉重的電影卻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情節。那只頻頻出現的鵝在看見地主來時總是“毫不留情”地啄他屁股。當喬伊在無人區被鐵絲困住時,英德各一名士兵冒著生命危險走出戰壕,幫它脫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嚴面前,戰爭變得毫無意義。在德軍對他的同伴喊:“我還需要一把鉗子!”戰壕后立刻認出了五六把來,落入水坑中,讓人忍俊不禁,卻又感動不已。
戰爭結束了,一切都告一段落,馬與男孩又回到了家鄉。但故事還沒有結束——曾經收留過喬伊的農民以100基尼拍下了喬伊,阿爾伯特是有多不舍?!就連喬伊眼里也是隱隱地泛著淚光。但最后善良的老人還是將馬爾讓給了阿爾伯特,“它是屬于你的,這也是我孫女想要的結果。”夕陽里投下老人的背影,善良的人性再一次得到了渲染。
片尾懷舊的環境讓戰馬的靈性和坎坷的經歷有了恢弘的.滄桑感。曾經,它在亂世中奔馳而過,曾經,它是一匹佳馬。不過,那也是曾經了。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7
看著家里那幅老舊的奔馬圖,心里疑惑不解,為什么不管是身邊人,還是世界偉人,都喜歡那個被鞭子抽打的笨馬?它們忠厚老實,不自由;它們笨手笨腳,不機靈,它們就是人類的交通工具,是人類的搬運工。
之后,看了劉老師推薦的影片《戰馬》,才對它們有所改觀。在影片中,那匹叫作喬伊的馬,它受到寵愛,經歷戰場,遭到虐待,最終,它回到最初——主人的身邊,那時,它已經從一匹可愛的小馬駒變成了飽經風霜的“老馬”。它瀟灑威風,對于觀影者來說,它是自強不息的駿馬;對于主人來說,它是忠實可靠的朋友;對于國家的戰士來說,它是經歷百戰,與他們同行的烈士!經過無數戰爭,它又像幸運兒降臨在主人身邊,那白雪皚皚的景象,柔和的為他們慶祝。
我看完后,激動的淚水忍不住落了下來,“馬”這個僅三畫的字,再看,就卓然不同了,三畫里包含的不僅是駿馬那壯美的體魄,更是它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堅定,赤膽忠心的信任,人都達不到這崇高的境界,但它,馬,它做到了。
此時再想到家里那幅奔馬圖,它那瀟灑的風神,高昂的脖子,好像是在告訴別人:“我是主人的驕傲”!是啊,它值得擁有它的人驕傲,自豪。從此我愛上了馬,它不再是我眼中那個笨手笨腳的“搬運工”了,也愛上了“馬”這個字,再次寫“馬”這個字的時候,心中無限感慨!
《戰馬》觀后感200字篇8
看著家里那幅老舊的奔馬圖,心里疑惑不解,為什么不管是身邊人,還是世界偉人,都喜歡那個被鞭子抽打的笨馬?它們忠厚老實,不自由;它們笨手笨腳,不機靈,它們就是人類的交通工具,是人類的搬運工。
之后,看了劉老師推薦的影片《戰馬》,才對它們有所改觀。在影片中,那匹叫作喬伊的馬,它受到寵愛,經歷戰場,遭到虐待,最終,它回到最初——主人的身邊,那時,它已經從一匹可愛的小馬駒變成了飽經風霜的“老馬”。它瀟灑威風,對于觀影者來說,它是自強不息的駿馬;對于主人來說,它是忠實可靠的朋友;對于國家的戰士來說,它是經歷百戰,與他們同行的烈士!經過無數戰爭,它又像幸運兒降臨在主人身邊,那白雪皚皚的景象,柔和的為他們慶祝。
我看完后,激動的淚水忍不住落了下來,“馬”這個僅三畫的字,再看,就卓然不同了,三畫里包含的不僅是駿馬那壯美的體魄,更是它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堅定,赤膽忠心的信任,人都達不到這崇高的境界,但它,馬,它做到了。
此時再想到家里那幅奔馬圖,它那瀟灑的風神,高昂的脖子,好像是在告訴別人:“我是主人的驕傲”!是啊,它值得擁有它的人驕傲,自豪。
從此我愛上了馬,它不再是我眼中那個笨手笨腳的“搬運工”了,也愛上了“馬”這個字,再次寫“馬”這個字的時候,心中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