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
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對影片的看法和感受,從而促進人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寫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下載,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1
開學第一天,我們就上了生動的一課。我眼含熱淚看完了《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201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有:舍己為人的最美教師張麗莉;有為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傾盡心血的林俊德;有主動捐獻器官的十二歲女孩兒何玥;有為農民工著想的父母官陳家順……
我被這十個人的善舉深深地打動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教師張麗莉。
2014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老師正在引導學生放學。突然一輛客車失控了,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老師向前一撲,四個孩子成功脫險,但是她卻被車輪碾碎了雙腳,被高位截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張麗莉這樣無私奉獻的好老師。我的語文老師張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她生病很厲害,但還是帶病堅持上課。我們已經退休的數學老師楊老師為教育事業默默付出了三十多年。還有很多老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讓我們向這些可敬的人們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2
感動中國,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
星期五下午,老師讓我們看了《感動中國》中的兩位人物,林俊德,陳斌強,我覺得我最敬佩的人是林俊德。
林俊德是一個中國工程院院長,他在住院期間,只顧著工作,連拖了三次手術,所以,林俊德和死神展看了殊死搏斗。他每天很早起床,坐在椅子上拼命地工作,醫生說他這樣不能坐著,坐著只能讓病情加重,可是他執著的跟醫生說:我能行,我要把工作內容都傳到電腦上。這時,醫生也被林俊德感動了,答應了他的請求。林俊德從早到晚都不休息一次,他的老伴和醫生都勸他快點休息,免得病情加重,可林俊德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勸告。
終于有一天,林俊德再也扛不住了,他同意休息一會兒。可是,當他閉上眼睛就再也睜不開了。
看完我熱淚盈眶,心想:林俊德也太拼命了,從早到晚連休息都不要,甚至連拖了三次手術,還要每天早起工作,我真感動,很驚奇,所以,我要向你學習,以你為榮!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3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萬其珍一家,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農民黨員萬其珍一家,四代堅持在河邊為村民義務擺渡,方便了附近兩個縣市、四個鄉數以萬計村民的農耕和出行。現年69歲的萬其珍是第三代義渡傳人,每天在大沙河上來回擺渡數十趟,已經堅持了16年,并帶動兒子、孫子義渡。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最新】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4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人”讓人感動,在歲月的滄桑中,這種感動讓人為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為之動容。
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淚,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們的行為所激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靜靜的觀看感動人物的事跡,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
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跡或境界。
陳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幾十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上來往,下面就是懸崖,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在習近平接任之時就認識了,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稱她為老阿姨。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來頭。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高官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里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一曲道德禮贊,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么多感人的事跡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5
“人要追求快樂,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創造快樂,苦中求樂。”
這句話出自一位少女之口,她在八歲時就要為生計操勞,獨自一人承擔著侍奉母親的重任。
八歲,正是孩子潑皮無賴的時候;八歲,還對外面新奇的世界感到好奇、一無所知;八歲,卻要支撐家中的生計而四處操勞——是的,她就是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孝女“孟佩杰”。
從八歲到十二歲,整整十二年,四千多個日子里,都對他的母親不離不棄。
“有媽就有家。”為了把媽媽照顧好,小小的孟佩杰,踩著小板凳,爬上了灶臺。年僅八歲的孟佩杰,顯然對一切事物都一無所知。為了方便記憶,加深印象,她還編了一段口訣,“長的是蔥,圓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厚的是盔,薄的是盆,扁扁的.豆角綠瑩瑩。”
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每個兒女都有向自己的父母盡孝的義務,孟佩杰,則是在孝中盡孝,把“孝順”這一傳統表現的淋漓盡致。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孟佩杰就是一個典范,她在如饑似渴地讀書學習,同時,她要四處奔波忙碌維持生活。2009年,她被安徽的一所大學錄取,因為路途遙遠,她帶上了母親,在大學旁租了一間小屋子。“這樣我就可以不用時刻擔心媽媽的身體。”她很欣慰。
看到這里,我不禁有些羞愧,孝順,是每個華夏兒女都應該做到的,而我又做到了幾分呢?我有經常幫媽媽分擔家務嗎?我在媽媽勞累的時候遞上一杯熱水了嗎?我有在媽媽心情煩悶的時候送上一句安慰嗎?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
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朝氣驅趕種植恍?在艱難中,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一個細節。
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6
陳陸后頸長了一個血管瘤,已經有幾年了,原本只是一個小疙瘩,2019年突然變成拇指指甲蓋般大小,醫院建議立即手術治療。但陳陸怕耽誤工作,在縣醫院開了幾服中藥服下后,腫瘤變小了,病情暫時得到控制。
“誰知去年底,陳陸頸后的血管瘤又復發了,越來越大,變成像雞蛋一樣大小,還化了膿,醫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療。眼看著汛情來臨,他一直推脫,說等汛情結束之后就去做手術。”說到這里,廬江大隊大隊長方銳抬眼望向了窗外。
舍生忘死、沖鋒在前,是所有熟悉陳陸的人對他的評價。
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是陳陸多年的好友。提起陳陸的身先士卒、沖鋒一線,他敬佩不已。2016年陳陸參加在樂橋鎮金橋村的那場抗洪搶險,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時,1000多名留守老人和兒童被洪水圍困,在外務工的家人在電話中得知險情后,哭喊聲一陣接一陣。
陳陸緊急率隊趕赴一線救援,由于沖鋒舟不夠,只能用橡皮輪胎一個接一個往外運。群眾運完了,陳陸卻暈倒在現場。“醫生讓他至少休養一個月,但陳陸只在醫院待了一周,便又回到工作崗位。”劉書虎說。
陳陸的妻子王璇回憶道,在家休息時,陳陸通常只換上裝,下身仍著制服褲、隊鞋。在家睡覺,脫下來的衣服往床邊的地上一放。“我怪他邋遢,他就笑嘻嘻地說‘習慣了’,這是他常年養成的習慣,為的是聽到警鈴,隨時可以穿衣出發。”
陳陸的時刻沖鋒在他人看來不可思議,但于陳陸自己而言卻是本能反應。
2008年,汶川地震,陳陸第一個寫下請戰書。肥西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還記得,在汶川救援時,陳陸被毒蟲叮咬,全身長滿水泡。在背著30多公斤的裝備徒步行進中,水泡被磨破,鮮血順著雙腿往下流。陳陸咬牙堅持,跟隨隊伍第一個把紅旗插在震中。“當時,陳陸放棄了給他安排的觀察任務,而是堅持深入廢墟開展搜救。”吳勝平說,受災群眾在陳陸心中永遠是第一位,因此他總是帶頭沖鋒。
“陳教總是說,自己是教導員,必須帶頭。”廬城消防救援站指導員邵將說,“我們都愿意跟著他一起干。”
母親最了解兒子:“陳陸說他就是救人的,看到救人就要沖。”
陳陸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沖在一線,難道讓別人的孩子沖在前面嗎?干消防就意味著奉獻和犧牲,陳陸一直銘記在心。
“我喜歡在基層鍛煉,愿意在一線成長”
總是沖鋒在前的陳陸,遇到名和利時卻總是往后退。從事消防工作以來,陳陸有14年扎根基層一線。
2015年,陳陸在合肥支隊紀保科工作1年后,主動提出到基層去。“他當時說,‘我喜歡在基層鍛煉,愿意在一線成長’。”王勁峰說,支隊把陳陸派到了廬江大隊擔任政治教導員,雖然那兒火災形勢嚴峻復雜,但派陳陸去,“放心”。
2007年入伍的曹健,是廬城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長。他至今還記得陳陸上任時的情景。“當時,教導員和時任大隊長坐車來到大隊。還沒下車,他們就接到了警情。教導員立即掉頭,趕赴事故現場。”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7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世界!
隱姓埋名,報國心皎潔的于敏;舍己為人,為霞尚滿天的朱敏才夫婦;率先垂范,量與江海寬的趙久富;無私奉獻,涓滴見滄海的“炎黃”;含辛茹苦,愛子心無盡的陶艷波......他們都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他是一個風風光光的`外交官,她是他的妻子一個小學教師;但是,他們還有一個職業——貧困地區支教教師。放棄了退休后城市的優越生活,他們來到了條件艱苦海拔1300的山區。以前那些安逸的生活似乎從沒出現過,他們住進了與學校廁所“一面之隔”的房子。不管條件怎樣艱苦,他們都用全身心的精力去面對,這從孩子們那一句句話語就足以能感受得到。10年了,為了孩子們他的腿腳不靈活了,她的眼睛也模糊了,他們不舍得看病;他們的衣服破了,就將就著穿,更不舍得買!可是,就是這10年他們一共給學校捐款350萬元!......
她每次回北京都是為了山區的孩子們,自己的兒女也需要父母的愛呀!可是為了大山孩子們自己的孩子她沒有過問一次。她總是匆匆來,匆匆走的時候她都恨不得把保險單給自己的女兒。這難道不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己為人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嗎???
他叫_,她叫_。這些平凡的名字造就了一個個不平凡的的人;而這些不平凡的人卻造就了一起起“感動中國”的偉大事跡!!!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篇8
有一種熾熱的情感不需要用語言傳遞就能感染,這就是感動。
感動!觀看完感動中國,讓我明白這些美妙的真諦,讓我流下一滴火花的淚珠。這些無私盡職的精神,無一不感動著我。有這樣一群樸實的人民,沒有華麗的背景,甘愿為人奉獻。相比生氣,許娟于獎勵庫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的教師盧永根。有用自己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實現的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卻因公殉職的廖俊波。有滅火救援中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花季的成長楊科璋。還有家在哪,國就在哪心之所向是國家的卓嘎和央宗。
在這一位位令人感動,甚至有些奉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平凡人物中的楊科璋尤為讓我感動。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消防人員。在2015年5月30日1:13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為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緊抱住孩子,本來楊科刪掉六一個1.8米的電梯,只要將手臂張開,在網上扒一扒,就可獲救。可是楊科璋并沒有這樣做,他依舊保持抱著孩子不但沒有松開,反而抱的更緊兒,也因此,楊科璋獻出了自己27歲的生命。
“有速度的激情,滿是激情的生命,熱愛這崗位幾回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貴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熱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譜寫的楊科璋的班長時對于我來說,楊科璋雖不如世界頂尖的偉人,但卻以自己平凡的職業守護了幾百條鮮活的生命,他亦是平凡的,但亦是偉大的。
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從容。仿徨的時候,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堅定。懷疑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什么叫相信。奉獻的時候,他們讓我明白了感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