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觀后感1000字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小編給大家分享傾城之戀觀后感1000字參考,方便大家參考傾城之戀觀后感1000字怎么寫。
傾城之戀觀后感1000字篇1
《傾城之戀》敘述的是一個寄居在娘家的離婚女人,白流蘇,遇上了一個原本是介紹給她七妹的男人——范柳原。范柳原對流蘇有一點點愛意,但這點愛不足以讓玩世不恭的他承擔起婚姻的責任。而流蘇恰恰卻只要一紙婚契。她知道愛情不能天長地久,而婚姻能提供給她生存所必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的好一點而已!在纏綿的情話營造的虛幻的氣氛中,展開的確是一場無聲的戰爭,就像故事所處的大背景——太平洋戰爭!他們各自設立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著獲獵對方,卻都不能如意,流蘇滿懷著惆悵回到上海,以退為進,期盼著范柳原能妥協,能給她一份尊嚴,去生存!
然而,一個秋天,流蘇已經老了兩年———她可經不起老。于是范柳原的一個電報又把他牽回了香港。滿懷著無奈何失敗的心情,流蘇已甘心于情婦的身份……
戰爭成全了白流蘇,使她得到了范太太的身份。而范柳原卻不再和她鬧著玩了,他把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在一般人眼里是張愛玲擅長寫悲劇小說里難得的喜劇,但在我看來,《傾城之戀》是徹頭徹尾的大悲劇———傾城之悲哀!她從人的劣根性與道德觀的殘缺揭示了這個徹底的大悲劇。城之將傾,國將不國,一個封建的離過婚的女人的生存又要建立在一個不想締結婚姻的自私男人的不長久的愛情里,一切的一切危如累卵,可竟還有人羨慕,視流蘇為榜樣。悲哀的年代!悲哀的城池!悲哀的男人和女人!
張愛玲筆下的雙城,在地理上,是流蘇和柳原來來去去的那兩座城:上海與香港。白流蘇的兩城之間的歷程反映出心境的起伏。上海是流蘇家人的所在地,代表著一傳統守舊、充滿壓力的世界;香港則是一個冒險的新國度,代表著所謂的現代文明,是白流蘇打算放手一搏的賭局。
雙城,在心理上,又是流蘇和柳原心中各自構筑的城。柳原的城建筑在對自由無拘愛情的渴求上;流蘇的城卻是建筑在所謂的經濟利益上,她需要一紙婚契作為保障。最初,內心一樣孤獨的范柳原只想戀愛,他需要一個紅顏知己;白流蘇想結婚,需要一個體面的丈夫,好讓她出凈胸中一口惡氣。兩個人于是展開了一場愛情攻防戰。范柳原想攻破上海女人白流蘇期待婚姻的心城,而白流蘇則想攻破范柳原只要愛情的心城,一對現實中的自私男女,于是這場心戰就顯得旗鼓相當精彩萬分。而對他們的愛情攻防戰而言,太平洋戰爭是一個轉折點。
傾城之戀觀后感1000字篇2
20--年5月6日,寫完論文初稿的我終于有時間再讀了一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書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蘇因為被前夫虐待而離婚,帶了財產回到娘家。娘家人因為貪圖她的財產便收留了她,直到娘家人把她的錢都拿去炒股票輸掉以后便開始嫌棄她,用冷言冷語攻擊她。張愛玲說“一個女人如果得不到異性的喜歡,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這是女人們賤的地方。”那個時代的女人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就連女人自身也是這么想的,正如白流蘇的四嫂不滿她的丈夫嗜賭,但也不敢離婚,因為她看到了白流蘇離婚的下場,可是她并無同情心,自己不敢離婚便對敢于離婚的白流蘇冷言相向。白流蘇因此在家中變得崩潰,但因徐太太的一番話讓她認識到自己還并不老,還有好好重新生活的希望。
白流蘇的命運也因徐太太的出現而發生轉機,徐太太本想給年齡不小卻仍待字閨中的七丫頭介紹對象,這個對象正是男主人公范柳原。他是商賈在英國的私生子,回國繼承了家產。在常人眼中性格古怪的范柳原并沒有看上七丫頭,反而看上了同去的白流蘇。他看中了白流蘇的冰清玉潔與挑逗性,冰清玉潔是對于其他人,富于挑逗性則只是對他自己。在他眼中,這是一個好情人的標準,因此,他托徐太太借故把白流蘇帶到香港,自己也偷偷去了香港。
白流蘇在去香港之前便疑心這是范柳原的詭計,但她決定拿自己的命運賭一賭。到了香港見到了范柳原,自然知道了這是范柳原的安排,但故意裝作不知道,不愿失了身份,跌了身價。在香港的這段時間,范柳原想辦法和白流蘇一同出入,讓別人誤認為他們已成夫妻,甚至消息傳到了上海的白公館,目的就是要白流蘇不得不向流言妥協,乖乖做他的情人。可白流蘇偏偏頂住流言,離開范柳原回到了上海。她覺得范柳原只要還沒得到她便有可能再回來找她,這樣便有了更優的議和條件,就有可能靠婚姻抓住范柳原。
不出白流蘇所愿,范柳原果然又請白流蘇到了香港,這一次,他們第一次接了吻。之前那么多次合適的場景、合適的情調,他們都沒有邁出那一步,都是為了對自己更有利。這一次的重聚只有一個禮拜,范柳原便要出海到英國。不曾想到,香港發生了戰爭,范柳原經歷一番周折來接白流蘇到了淺水灣,在那里他們共同躲避槍林彈雨,直面死亡的威脅。在死亡面前,那些如意算盤打得都毫無意義。他們在不能選擇的事情面前決定了可以他們可以選擇的事情——他們結婚了。正所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