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你需要回顧和總結自己所觀看的內容,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里給大家分享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寫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時參考。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1
翻開書頁,心中涌上沉重,卻也交織著欣慰。作者近乎冰冷的筆調洋溢著樂觀,同時印證一個年代的艱辛、坎坷與蒼涼。一次次生離死別,委婉卻凄涼,展現著生命的渺小與短促。家道中落的悲哀,強征兵役的凄慘,雙親逝世的痛楚接踵而至,在為“活著”而“活著”的信念的支撐下,次次打擊后福貴依舊繼續堅持著。孤苦伶仃的晚年里,他只能與一頭同樣名叫“福貴”的牛作伴,回首曾經,他需要多大的勇氣。“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活著是一種歷練,活著是一種幸福。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活著是任何人也無法逃避的,有的人在歲月中感知到活著的意義,于是得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永恒。可是有的人活著,失去了追尋的方向,活得迷茫;失去了的奮斗的理想,活得可悲;失去了美好的期待,活得艱辛;失去了腳下的路途,活得愚昧。其實活著,并非要名垂青史,轟轟烈烈。過分追求名望,常常是身心俱疲卻也無所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過于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淡然面對,積極把握,珍惜當下。
生活是人生一片廣闊的田野,而苦難亦是一種希望的播種。它在落寞時滋潤枯竭的心靈,在迷惘時指引前進的方向,在無助時鼓舞失意的靈魂,它能夠使人在逆境中堅強,在平凡中不凡。
這樣一句俗話被人們口口相傳:“好死不如賴活。”的確,人們總是在探求生命的實質與活著的意義,認為人活著是為了理想、奉獻、青春、奮斗,諸如此類,卻忽略了人生中最真的東西——“活著”,不管處境如何,不管堅持著是為了什么,我們都應該為“活著”而好好活著,這是人生最基本的信條,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加有價值。就如人生旅途上的朵朵小花,我們日積月累地采摘,那些樸實無華的花朵,也會變成生命的花籃。
人生中沒有什么幸運或是不幸,生命只是靜靜地、平淡地活著。善待自己,珍惜生命,把握人生。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2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主人公以前嫖賭輸光了家產,但是親人并沒有拋棄他,這令他悔悟。這時候他明白只要活著貧窮未必不好,只要有愛,有關懷。然而妻子得病,兒子被害,女兒難產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孫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杯具接連發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著,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應對自己的過去能夠冷靜的回憶與論述。他在剩下的日子里與老牛為伴,寄托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與對生活的感激,盡管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慶幸自己以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無遺憾!作者沒有發泄,沒有控訴或者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那里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完美,而是對一切事物明白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先后離他而去,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潛質,對世界的樂觀態度。當他發現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難與共的春生是他選取了埋葬仇恨,他們之間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誰亞無法拋棄地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著,只要活著,只為能夠活著。
我們此刻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每當我想當福貴他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就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無法在經歷這些苦難之后得到內心的升華,然而我卻能夠透過對福貴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3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的人。
福貴正是這樣一個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實是幾萬萬人的縮影,中國近百年來經歷的所有苦難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來,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但你絕對不會希望擁有那樣的傳奇。
福貴當年是個二世祖,每日揮霍家里的積蓄,不知哪修來的福氣討了個賢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貴依舊吃喝嫖賭,不僅輸光了家產,還氣死了爹,老婆連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萬幸的是,家珍在產下福貴的第二子之后帶著兒子有慶回到了他身邊。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貴在為病重的母親抓藥的途中被人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后來也因為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貴經歷文ge、大躍進、自然災害,鳳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鳳霞產下的一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貴一個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遠,頗有些孑然一身的蕭瑟。夕陽的余暉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駕著牛漸遠,沙啞的`歌聲在土地的盡頭緩緩升起——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這本沉重的藍皮書,淚已濕眼眶,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經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象的范圍。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的人。但是,正因為如此,生者才要更堅定地生活,那是因為他們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4
又看了一遍電影《活著》,這部94年的片子總能讓我內心掀起波瀾。余華寫在書中的結局是福貴孤身一人趕著老牛福貴,在落日的余暉中留下一抹憂傷的身影,讓人看讀后心里久久不能__靜。而電影的結局有家珍,有二喜,有饅頭,也算是個比較讓人放心的結局吧。而我想說的是,生命可貴,世事無常但卻一環連著一環,命運讓人唏噓不已。
憂傷的開始,似乎冥冥中決定了悲哀的后來。電影的開頭就是紈绔子弟福貴不聽妻子的勸告輸掉了全部家產,父親氣死在搬去破舊的房子的當天。之后福貴決定好好過日子,但卻被抓走,在福貴終于活著回到家時,發現母親已經去世,而自己的女兒只會看著自己笑卻再也不能說話。后來,福貴的兒子有慶被好友春生開車撞倒的墻砸死,不知道是命運的捉弄還是巧合,__時,他的女兒鳳霞在那間曾經放過有慶尸體的病房生孩子難產而死。
影片的結構非常清晰,片中的人物深深受到了當時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時代氣息極強,是時代讓福貴這種小人物的命運變得悲慘,其中也深刻反映出當時時代的現狀,也反映了他們的生存狀況。當時的內戰,建國后的__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__讓人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慘的是__民百姓。而讓我最感動的就是,被抓去當壯丁,然后又稀里糊涂的被__抓去當俘虜的福貴,一直沒有放棄生存的欲望,他是踩著別人的尸體活了下來,為得就是與家人團聚。當一個人求生的欲望如此強烈之時,可知當時連生命都不能保障,人的生命更顯得珍貴。妻子家珍一直對福貴不離不棄,為的就是和福貴過安生日子,這種堅持讓人感嘆,她是福貴的精神支柱,生活雖艱苦,悲劇一再重演,但是他們對未來仍充滿期待,堅信著日子會越過越好,這種心態,實在令我佩服。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不知如何定義自己的命運。我不相信宿命論,我相信我們每走一步路都深深影響我們的未來,即使外部因素不可護忽略,但命運是最終是自己把握著。那就認真生活吧,用心過好每個或__淡或轟動或無奈或驚喜的日子,去做想做的事,去追未完成的夢,即使沿途會受傷流淚也不要輕言放棄,就像鳳凰涅盤,至少痛過之后是重生。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5
活著!為誰而活著?為什么要活著?《活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反復去思考的一本書,一本小說。
這本書讓我讀后,難以忘記,至今記憶猶新。
這位中國最享譽世界的作家——余華,他通過這本書敘述了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活著》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生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本書記述了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和“我”講述自己年輕時無所事事,然后賭錢輸光家產,一夜之間從富人變為農民,脫下綢衣換上麻布衣服,從一個游手好閑的闊少爺變為一個親自耕種的苦丁,然后家人的死不斷的向他襲來,自己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家珍,萬二喜,孫子一一離他而去,可是他自己卻承受住了這些突如其來的打擊,最終買下一頭老牛,伴自己安度晚年,悠閑的回味自己的一生,看破這滾滾紅塵。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福貴身上,他被剝奪了許多東西,但唯一不能被剝奪的'也只有活著的意志。這本書暗示著我們每個人無論受到怎樣的災難,都要勇敢的活下去,學會放平心態,看淡一切。《活著》確實被賦予太多的內涵,無疑是一種享受,它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也許是終生受益吧。
合上書,我似乎明白了許多,即使不能明白那些大人口中的哲理,但我知道不管發生什么,都要活著,即使不能看淡一切,也要活著,因為我是為自己而活著,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也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6
因為我曾經兩次看過余華的小說《活著》,故事中的主人公富貴一生的悲慘遭遇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這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但富貴在親人都離他而去之后,在忍受親人離去的巨大悲痛之后,在自己只身一人的情況下,仍能以老黃牛為伴,好好活著,這是令讀者感動的地方,對于我來說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那是今年的3月11日早上7:14分,還在學校的我突然接到了母親打來的父親病逝的電話,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我默默辦理了請假手續,搭車趕回了家。父親在臨走之前,我都沒能見他最后一面,這是我一生的遺憾,我也將自責和愧疚終生。在送走父親的那一刻,我摸著父親冰涼的手,看到父親還有一只眼睛沒有合上,我想父親在臨走之前一定很想見我最后一面吧,我后悔沒什么周末沒有回家看看父親,我多么希望母親在父親臨走之前能夠告訴我,讓我見父親最后一面,可是,父親臨走之前仍未能見到他這個不孝的兒子,只能在走后睜著眼睛看我了。我知道父親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的,就像奶奶和五叔那樣,留給生者無盡的痛苦和悲傷。雖然在父親臨走之前,在親人面前,我忍著不哭,但誰比我心里更加痛苦難受呢。在父親走后第二天,睡醒之后我忍不住哭了,就偷偷地跑到屋后的角落,淚流不止,我是不想讓爺爺和母親看見我流淚痛苦的樣子。我知道,很多人都會有我相同的經歷,也忍受著親人離去的痛苦。在往后的.幾天里,我想到了余華的《活著》,就看了根據余華的《活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活著》。該劇的主人公富貴經歷了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先后離開自己的痛苦事實,雖然在余華的《活著》里還有他的老婆、外孫等親人也離他而去,遭遇更加悲慘,但誰不希望好好活著,但生活總是這樣,讓我們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使我們一次次遭受痛苦的打擊,使我們沉浸在傷痛之中,但親人已去,活者就應該好好活著,我想這也是《活著》給我最大的教育和感悟吧。最后,愿父親一路走好,在那邊要好好照顧自己…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7
特別關注上面推薦了一部紀實電影,是一個日本籍的華人耗時十年完成的一部片子。名叫含淚活著,記錄了__人,尤其是__留學生在日本打拼的事情。據說這部片子在日本引起很大轟動,很多人因此改變了對__人的看法,覺得__人原來可以如此了不起的努力工作,而在這以前,他們眼中的__人是懶惰的,現在,這部片子甚至成為一部勵志影片。
這是一部系列片,其中一個故事是講一個叫丁尚彪的男人,__借款3萬,撇下妻子和上小學的女兒獨自去日本學習,92年通過打工還清借款后,又產生了新的目標,就是要掙很多錢,讓女兒能出國留學,去最好的學校。于是他每天打三份工,刷碗、掃地、廚師,每天晚上工作到點,沒有地鐵了才步行回家。深夜在一個8__米的小屋吃著最便宜的飯菜、用塑料布圍起來當澡堂洗澡、沒有買過新衣服、不敢亂花一分錢。他最高興的事就是每月給家里寄錢。20__年!他這樣堅持了20__年。這期間他與家人僅有兩次會面,一次是與女兒終于考上紐約州立大學,在日本中轉停留了24小時。第二次是與妻子相聚。因為妻子要去紐約看望孩子,在日本停留72小時。這時,他已經整整20__年沒有看到妻子了。當妻子看到他拿出結婚用的紅枕套時,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20__年后他的頭發稀少,牙齒稀松。儼然一個老頭。此時孩子終于學業有成,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他可以回家了,上飛機回國的那天,他的淚水才第一次暢快的流淌下來。
電影的結尾是字幕,說現在他們在上海買了新房子,和妻子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也哭了,但是心里有點不舒服。第一,老渡以為家庭奮斗,但不需要這么多年,至少后來的5年我認為沒有意義。就像他女兒說的,別的孩子都是靠自己打工掙學費,為什么他要犧牲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僅僅為了幫女兒實現目標?那么。自己在哪里?這是女兒還真爭氣,如果女兒不爭氣呢?意義在哪?第二,這只是少數的__人。我的生活圈子里,就從來沒見過打兩份工的人。一份工作,他們都不夠盡力。尤其是年輕人,對金錢的渴望好像沒有那么強烈,或許他們有父母,可以張嘴要。我和朋友說起我的感受,他們說是由于__國情的原因,在__,打這種底層的工累死也不可能有豐厚回報的。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8
今天,我媽讓我看電影,我媽推薦看《活著》電影,我開始不太情愿,到后來才覺得挺好看的,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起來。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況?好,我現在就來給你講一講吧!
從前啊,有一位少爺,叫徐福貴。他呀為了賭博,輸光了家產,輸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氣死了,他媽身體不好,而且沒有家產,真是在福貴少爺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福貴呀,什么家產也沒有了,只好出去要飯,福貴立即從少爺的寶座上跌到了一分錢也沒有的窮光蛋,真是可憐。反對賭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貴一個人過日子,他靠皮影戲勉強生活。過了幾年,他的妻子回來了,生了個小男孩,叫有慶,有一天,福貴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進來,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沒過幾天,八路軍就把福貴救了出來,他和妻子相見的時候,有慶已經五歲了。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給你們說了,縣長拿著剛煉成的鐵,說:這一塊鐵,可以造三顆大炮彈,一顆打到蔣介石的床上,一顆打到蔣介石的飯桌上,還有一顆打到蔣介石的毛坑里,讓他睡不了覺,吃不了飯,也拉不了屎!“這句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有一天,有慶去練鋼,說區長要來檢查,結果區長的車撞在了墻上,把墻對面的有慶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區長親自來看,福貴說了他幾句,他從此就不開車了。以后,區長經常來送禮物,又過了幾年,鳳霞出嫁生了個小子,可是她自己卻大出血死了,現在就剩福貴和他妻子小孫子了,最后福貴逗他的孫子說:”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牛長大了就變成新社會新時代了。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好,人類不也是一點一點進步才到新時代的么?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福貴不應該同情他,因為他不孝,變賣家產來賭博;又覺得他很可憐;沒有住處,兒子死掉,女兒死掉……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的家庭,不能放棄我們家中的哪一個成員。并且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艱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對一切苦難和不幸。
觀看活著觀后感800字篇9
《活著》這本書太過沉重,它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線,那些曾經鮮活,最終變的死寂的生命卻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書作者余華用冷靜的令人發怵的筆調記述著這個故事。
在我看來余華是冷漠無情的,他何以讓那么善良的妻子,那么聰明伶俐的兒子乃至更多人相繼離福貴遠去。只留下我內心無聲的嘆息和淚水。
福貴的兒子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有慶對生活充滿無限的向往和希冀,即使貧苦艱難的生活,即使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他都那么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他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面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衷心的笑了,因為我似乎看見了有慶的希望。可是令我無法接受的是有慶的突然死去。就像今天我們知道的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有慶的死冤枉而荒謬。由于血型與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被逼著去獻血,他竟因為抽血過多而夭亡的。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不禁有些戰栗。全書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更多難以承受的苦痛,我們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或許就是生命的力量,這或許就是活著的呼喚。
余華這么說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