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
觀后感是你自己從那一集的內容中得出來的感受,經常寫能讓自己的思想更加豐富,容易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供大家參考。
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篇1
“巾幗不讓須眉”,聽到這句話,在我腦海里出現的第一個人物便是花木蘭。她在我心中是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中豪杰。今天下午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觀看《花木蘭》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回顧了花木蘭這個角色。
在電影中,花木蘭從小接受父親和子厚師傅嚴格的訓練,她的武功、射擊比男生都要強,她也沒有像普通女子矯揉造作。正因為這樣,在她父親年老力衰、不能從軍的時候,她決定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從軍。從她這種行為中就可以體現出木蘭有責任感,孝順父母的品德。再看看與木蘭相比之下的我們,哪一個不是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可是就算父母寵愛我們,我們也沒有任何回報父母的行為,相反,在父母的寵愛之下,我們變本加厲、得寸進尺,越來越“無法無天”了。不用說別人,我與父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家里,我與母親的矛盾是最多的,而我和母親的矛盾總是發生在一些小事上。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雖然我跟母親說了要出去玩,可我卻沒有跟母親說幾點鐘回家。當我回到家時,我還沒來得及跟母親說“我回來了”,母親便開始說我了:“這么晚回家干嘛去了?你知不知道現在幾點了?就算跟朋友出去玩,你也要注意時間啊!一個女孩子家的,玩到這么晚回家,你不知道會很危險嗎?你不知道我們會擔心嗎?……”母親越說越起勁。終于,我忍受不了母親的啰嗦,就回了一句:“我不就是跟朋友出去玩回家晚了嘛!你用得著這么啰嗦嗎?”母親聽我這樣說,藏在心里的火氣像是全部爆發了一樣,一直在說我,最后我直接對母親說了一句“我的事不用你管”,就跑回房間了。
當時我想著母親的話越想越生氣,像是冤家對頭似的。
第二天,我依然沒有忘記這次與母親的爭吵,而母親卻像是忘記了一般,沒有提起此事,對我的關心也依然像往常一樣。我當時并不理解母親為什么忘了此事。當我事后去問母親時,才理解了:原來那時母親并沒有責怪我的意思,其實母親當時只是因為太擔心我、太關心我,所以在說話時,她才會那般著急。仔細想想,有哪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只是她們關心自己孩子的方式不一樣,有的母親像我們說的“慈母”,而有的母親則是嚴厲的。其實無論母親關心我們的方式是怎樣的,在她們心中必定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那么反過來,身為子女的我們是否應該理解父母,回報父母呢?像木蘭那般代父從軍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們能否在一些小事中回報父母的恩澤呢?
總而言之,父母有恩于我們,那么我們就應該回報父母,人人都有父母,那么人人都應該有一顆孝心。
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篇2
孝,乃中華之傳統美德。
古時。人們都以“孝”為美。而如今,“孝”又在何處呢?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父親承擔起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為家族爭光,為祖國效力。她本可以在待在家中,做些女工,打掃家務等一些力所能及,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用為了榮譽而去拼搏。但她卻選擇了一條更艱辛的路程——替父征戰沙場。
也許,花木蘭在這個每天都在飛速運轉更新的世界里,人們都有一種新的概念,對事物都持有“利己而行”的看法,她還是會選擇替父出征嗎?這個問題將永遠的畫上了問號,因為花木蘭已不復存在,沒有人能替她回答。而我們活著的人更應該去思考什么是“孝”。
幼時。我們還會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去為父母洗腳、捶背,只為了在第二天能受到老師的表揚,拿到那朵期望已久,令人羨慕的小紅花。隨時間的流逝,我們慢慢的長大。本應越長大越懂事,可我們現在卻是離懂事越來越遠。總覺得與我無關,我可以不做,能省既省。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百般推脫,媽媽嘮叨幾句便像機關槍一樣的“反駁”。當我們“反駁”成功時,我們還會沾沾自喜略帶得意,絲毫不會想到這對媽媽的傷害有多大。
我們為媽媽倒一下垃圾,收拾收拾碗筷,在爸爸媽媽勞累不堪的時候,給他們捶捶腿,聽他們發發牢騷,說幾句暖心寬慰的話,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就像幼兒園中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贊賞。
其實,我們才是孩子。自以為長大了的小孩子。自以為離開爸爸媽媽能生活的更好的小孩子。然而我們根本離不開爸爸媽媽,短暫的分別都會讓我們很想念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感覺,他們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又嫌他們嘮叨,小題大做。但我們卻不知道這滿滿的都是愛,他們不舍得我受到任何傷害,他們是希望我能擁有一個美好人生的人。
是他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是他們給予我們世界上最寶貴的生命,是他們把自己的余生都獻給了我們,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
而我們呢?
只是一味的接受他們的愛。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回報他們。即使想過,也是在多遠的未來。對于眼前,我們沒有任何的回報,連幾句話都不愿意跟他們說;連一點點小事情都懶得做。其實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家庭并不是責任,而是愛。他們想為我們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們的孝順,要從現在開始。以前沒有做到的,現在要加倍補償,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后悔不已。
花木蘭觀后感一千字篇3
如何愛國是我們一生的課題,更是永恒的課題。愛國之情,想必人皆有之。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總隱隱有股愛國之情,它有時像將要噴發的火山,在不經意間流露了出來,有時又像蠢蠢欲動的溫泉,越發抑制不住。
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沒有了國,哪來的家?更何況只有更愛國才能更愛家。
現在,許多農民已奔上了小康,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這些生活全是靠過去的戰士保衛下來的。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關于戰爭的動畫片——《花木蘭》。
動畫片《花木蘭》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畫面,花木蘭的父親花將軍要出兵起征,卻在回家騎馬途中,馬絆到石頭跌倒,花將軍從馬匹上摔下來,使其不能走路,對于率兵大戰這件事可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花將軍覺得自己甚是給家族丟臉了。于是木蘭跑到山頂上,她的子厚師父托夢給她叫她去當兵,開始了女扮男裝的當兵之路。在木蘭去當兵的途中,遭遇了三四個劫匪綁架劫糧,好在木蘭功底深厚,從小訓練有素,即便在蒙眼的情況下,打敗了劫匪。他們驚慌失措,逃走了。
這一幕,也被去當兵的劉剛看見了。他們成為了好兄弟。一起打了長達十多年的戰爭。果不其然,木蘭成為了大將軍。看到這,我心中暗暗想到:木蘭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后來,在叛軍偷襲木蘭他們的軍隊時,劉剛差點死于叛軍,多虧木蘭相救。
與此同時,在戰爭間隙,劉剛教木蘭寫字,而木蘭教劉剛射箭。
接著,木蘭與劉剛受到漢帝的指示,深入地方,尋找證據,證明了內奸——方丞相這件事。最后掀開了黑幕,方丞相的真面目被——揭穿。即使沒有看到結尾,我也知道,木蘭他們肯定勝利了,因為“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在動畫片的后半部分,木蘭得勝返朝。可她并不接受漢帝封賞給她的官職而返鄉。
要知道,像木蘭這樣有勇氣,有孝心的人已經很少了。現在的人把利益看得太重寧愿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能把人的價值很好地發揮出來。我自己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怎樣讀書?怎樣做人?表面上在讀書,其實是為了別人而讀。不是自己真心想讀。我們周圍的人都是如此。我們把這樣的不正常的現象,當成了平常。我們能夠有為了祖國而讀書的莊嚴使命感嗎?我們將來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建設家庭的使命嗎?
我們中,好一點的學生就是要考個好分數,沒有更高的追求;更有一些同學把混日子養成習慣。
面對木蘭這樣的巾幗英雄,我們只有汗顏啊!
愿木蘭喚醒我們的愛國心!喚醒我們的奮發圖強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