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對影片的看法和感受,從而促進人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1
昨晚看了《唐山大地震》,一夜沒有睡好,眼前總是浮現電影里的場景!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一個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只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跡般生還并被解放軍收養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
我哭了幾次已經記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樣的情緒醞釀,不是為哭而哭,而是細膩體味某種苦楚后,發自內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達要被奶奶帶走,媽媽目送汽車漸遠,流下了無助的淚水,兒子跑回來后抱著唯一的骨肉痛苦失聲時;比如小登的養父大吼:“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與母親重逢時的欲哭無淚以及后來在墓地的那次痛哭。幾乎所有的哭戲都在精準把握人物命運的脈搏以及觀眾的淚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讓人感同身受。
劇中媽媽元妮斷然拒絕追求者,而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觀:誰能拿命來對我好?甚至放棄了搬進樓房的機會,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兒的魂兒回來找不到家。也許只有經歷了那樣的生死場景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愛,才會甘愿從一而終。震后的家園幾年間就建好了,而且越來越好,而經歷了地震的人們心靈的重建卻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心靈的重創都難以愈合!
由于時間背景,影片中許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別有感覺:冰棍是用紙包著的、冰棍箱子是當年我媽媽用過的那種、暖壺、茶缸子、電風扇、縫紉機、自行車、自行車把上掛著的籃子(是用包裝條編的)~~~~~~把思緒帶回到了童年!同事玥玥說:走出電影院馬上給在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突然之間特別想念他們。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感,親人永遠是親人,家,永遠是你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就像劇中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沒了!23秒可以改變一切,要珍惜現有的幸福,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
在近幾年里,自然災害不斷發生,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發生的青海玉樹大地震,馮小剛此時拍攝《唐山大地震》具有時代意義,使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殘酷性和破壞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能激勵更多的同胞以各種方式去抗震救災,不僅是劇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僅是經歷過地震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隊,更多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電影結束了,觀眾寂靜的離開,面對最后一個鏡頭:20多萬逝者名字的紀念碑,我相信大家都會陷入自己的沉思,——活著 真好!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2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跟我最愛的人說聲“我愛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為不說的理由。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做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雖然有句話說出來,肯定會顯得冷漠,但事實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萬多條生命被吞噬,除了對心懷大愛,趕赴現場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來施以救援的人們會產生永遠的痛之外,對那些在相鄰城市里生活著的人們來說,只是一時間的震憾和悲憐,除過當時努力提供有限的幫助之外,事后,大多數個體的生活其實與此再無掛牽;對于那些距離更遠一點的人們,二十四萬多條生命的消隕,不過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傷嘆的大事故。
《大地震》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當然罪惡的一類除外)。
《大地震》也讓我理解,現代的好些“愛情”,為何可以隨手而棄,因為好些人以為愛可以輕易得到,或者感覺自己喜歡的比比皆是當然也可以隨手拈來,可悲的是,他們不知道有一種愛暗藏于平靜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叫無可替代,有一愛叫牽心動魂,有一種愛是用生命來譜寫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輕與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才能夠明白一顆心一旦傷了將是不可彌補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執著于自己的愛情。
有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3
媽媽單位發了幾張《唐山大地震》的電影票,因為媽媽要參加市里的培訓班,不讓請假,所以我就和哥哥的同學,還有姑媽一起去圖書館的放映廳去看這個大片。
這個故事是講: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個女孩她和她的弟弟同時被壓在了巨大的石板下時,當時只能救一個人,這時她的媽媽選擇了弟弟。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為此,這個小女孩恨死了她的媽媽。
還好,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這個小女孩活了下來,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并且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她的養父母為了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給她留了一大筆錢,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在汶川地震時,這個女孩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作,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到了弟弟家,她的親生母親跪在地上,請求她的寬恕。女兒通過這次汶川救援工作,體會、理解了母親當時無奈的選擇,原諒了她的母親。
這部片子帶給我的震撼不僅只有這些,還有那些在影片中,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奮不顧身,英勇拼搏,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卻從沒發出怨言,這些人更值得我們尊敬、愛戴。
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
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勝災難!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4
對于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可以說看讓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當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摸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事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單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悲劇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只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領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面對困難大態度卻可以是永遠的。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5
1976年7月28日的那個夜晚,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7。8級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圍多達14個省、市、自治區。整個唐山市在23秒后變成了廢墟,共造成24。2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人民幣,地震罹難場面為世界罕見。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發后,面對即將倒塌的樓房,丈夫方大強與妻子元妮搶著去救被困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自己卻在營救時不幸遇難。這一切都發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們發現了廢墟下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若要營救,必定會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救弟弟”。而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婦收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喜歡說話,因為方登擁有一段痛苦的記憶,并不是她不記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并與研究生楊志產生了感情。
方達雖然被救但卻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親無私的愛撫養方達成人。成年后的方達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業。
32年后,汶川地震讓這家人再次相遇。
在國外定居的方登聽說汶川地震,作為一名醫療志愿者只身前往。身為企業老板的方達也帶領員工參加了救援隊。在救援現場,姐姐在一旁聽弟弟與救援人員的述說后,姐弟終于相認。身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現場親眼目睹了一位母親,不忍心看到救援隊員再次受傷,忍痛鋸斷了女兒的.雙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當年“救弟弟”三個字的痛苦與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這個家庭,卻讓壓在水泥板下的女兒方登怨恨了母親32年。
影片的結尾,敘述母親得知女兒死而復生時內心的激動與感情的糾葛。當女兒踏進家門時,母親低垂著頭不敢正視女兒的眼神,包餃子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兒時照片下依舊擺著幾個碩大的西紅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親答應第二天買西紅柿給她吃。而這一天卻足足等了32年。母親最后對自己當年的決定給親生女兒下跪認錯。
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子女,將最無私的愛給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時候,父母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但絕對是最無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訴說生命的真諦。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6
一棟棟房屋震動起來,灰塵揚起,燈關掉了下來,房屋開裂,人們從甜美的夢境中驚醒,朝外看看,天已經紫了,心中閃過:難道是地震了?猛然間,開悟,連忙往地下跑,可是,地震懂得太劇烈了,跑不了幾步,馬上就摔了一個跟頭,這一摔可慘了,馬上就是一根鋼筋砸下來,緊接著,一些碎石和水泥也跟著砸下,這個活生生的人馬上就變成了一個“小山堆”了,但這可要沉重的多了。
以上,就是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上的一個開頭,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原本十分美麗的唐山頓時成為了人間地獄,人們的尸體遍地都是,熱鬧的城市變得鬼一般的寂靜。也就在這時,救援隊也馬上到來了,他們救死扶傷……
就在這時,一位母親也面臨一項十分重大的選擇,就自己的兒子還是女兒?在十分悲痛之中,她還是選了兒子,但是他失去了一只手,成了殘疾人。她安頓好了兒子,有抱住女兒的“尸體”,內心百感交集,悲痛萬分。他現在已經失去了丈夫,成了寡婦,又失去了唯一的女兒,自然很悲痛了。
但是,在她走了以后,她的女兒又奇跡般的還生了,但是她以找不到父親,心中也有些許對母親的仇恨,之后,她又被另一家收養了,就這樣,兩個孩子成長起來。
他們十分孝順父母,就在他們長大了,有一番事業之后,四川又發生了特大地震,倆人聞訊,馬上自發去救援,他們經歷過地震,知道地震給人們帶去的悲痛,要用更多的愛去給那些受過“傷”的人,給他們帶去精神和物質上的幫助。再一次聊天中,分散幾十年的姐弟又找到了,他們接著去找了自己的母親,敘了敘舊事,算個好結局了。
在這部電影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人世間愛的力量,不僅是電影的主人公,還有無數的救援官兵,平民百姓們,他們一起去抗擊天災,讓本來冷酷的世界充滿了愛的溫暖,我要感謝他們和我們的父母、老師,為我們辛勤付出,我們也要用自己的一點力量,讓世界充滿愛的溫暖,聚沙成塔,積水成河,讓愛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篇7
今天閑來無事,與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傳,但看網友給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嘗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帶甜,苦中又有著微妙的快樂。
它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它來的就是那么強烈,那么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豈能一個痛字了得。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關觀眾體會到個中滋味。一個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丈夫在危機關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舍,對丈夫的感恩和忠貞,女兒對母親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軍人的博愛無私這種.種微妙微翹的動人心弦的描述,給現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個休憩的港口。
在這個情感逐漸缺失的時代——愛情就像快速消費品,親情猶如寫了據條的支票,友情也變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塊墊腳石——突入其來的真情的呼喚,猶如沉睡已久的心靈忽然間業已發生了八級地震。
當心靈開始酸痛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整天圍著我們身邊的已經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彌足珍貴!
我很欣賞那句臺詞:"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這句讓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話,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她真正的含義。是啊,沒有人想自己去親自實踐這話的真正含義。因為當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過去里。好好的珍惜現在才是珍貴的。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如果我們看過后只是流幾行淚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嘆一生:悲矣!將恐怕是對這部影片的糟蹋。
從這里,我更加體會到哈佛校長的那句話:在醒著的時間里,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生命短暫而又脆弱,我們又豈忍心虛度年華啊。看到這里,請不要忘記,回到家給妻子一個溫馨的吻,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給父母一句溫暖的問候,給朋友一個真誠的祝福!
讓每一天都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