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
寫觀后感可以是一種社交活動,可以和其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寫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1
卡車司機方大強,妻子李云妮,龍鳳胎姐弟方登,方達,一個幸福美滿的四口之家,在這一瞬間被摧毀了。大強為救孩子,死了,方登、方達被一塊水泥預制板壓著,一頭壓著姐姐方登,一頭壓著弟弟方達,設備簡陋,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此時,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母親做出抉擇,“救弟弟”,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方達的左臂沒了,方登在大家都認為死了時,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方登因為對母親狠心放棄自己的行為感到憤怒,她選擇遺忘,選擇離開,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她從大學退學,當外教,打工,和大自己10歲的外國男人結婚。她移居加拿大,希望能忘記母親,忘記那份復雜的感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了。此時,方登移居加拿大,而方達已成為一家國企老總,他們紛紛前去救援災區,在災區見了面,之后家人意外團圓,方登心中的裂痕得以撫平,一句句,一字字,都在訴說著當年那一段慘痛的災難與回憶,讓她知道,母親還是愛著她,深深地愛著她。
是啊,天災無情人有情,經歷過,并且感受到了他的殘酷,就應該去幫助和你的過去一樣的、可憐的人兒,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人們內心的這份溫暖,這份真誠之心,忘掉過去,像剛開放的花兒一樣,向著太陽,堅強地走下去!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和平社會嗎?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說“有的人在黑暗中為自己折了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心靈的對岸;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活在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由死亡的黑暗吞噬自己的靈魂。人生中怎么會沒有挫折和失敗,只有自己將自己擺渡到對岸,才可以生存。”
我愿做折出的船上那個撐船的人,幫助他們,讓他們從黑暗的過去中走出來,找到新的自我!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2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于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于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起來,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
之后,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并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發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后,他們卻沒能享福,養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3
1976年7月28日的那個夜晚,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7。8級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圍多達14個省、市、自治區。整個唐山市在23秒后變成了廢墟,共造成24。2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人民幣,地震罹難場面為世界罕見。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發后,面對即將倒塌的樓房,丈夫方大強與妻子元妮搶著去救被困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自己卻在營救時不幸遇難。這一切都發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們發現了廢墟下的龍鳳胎方達與方登,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若要營救,必定會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救弟弟”。而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婦收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喜歡說話,因為方登擁有一段痛苦的記憶,并不是她不記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并與研究生楊志產生了感情。
方達雖然被救但卻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親無私的愛撫養方達成人。成年后的方達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業。
32年后,汶川地震讓這家人再次相遇。
在國外定居的方登聽說汶川地震,作為一名醫療志愿者只身前往。身為企業老板的方達也帶領員工參加了救援隊。在救援現場,姐姐在一旁聽弟弟與救援人員的述說后,姐弟終于相認。身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現場親眼目睹了一位母親,不忍心看到救援隊員再次受傷,忍痛鋸斷了女兒的.雙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當年“救弟弟”三個字的痛苦與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這個家庭,卻讓壓在水泥板下的女兒方登怨恨了母親32年。
影片的結尾,敘述母親得知女兒死而復生時內心的激動與感情的糾葛。當女兒踏進家門時,母親低垂著頭不敢正視女兒的眼神,包餃子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兒時照片下依舊擺著幾個碩大的西紅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親答應第二天買西紅柿給她吃。而這一天卻足足等了32年。母親最后對自己當年的決定給親生女兒下跪認錯。
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子女,將最無私的愛給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時候,父母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但絕對是最無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訴說生命的真諦。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4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于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于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起來,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
之后,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并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發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后,他們卻沒能享福,養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5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唐山大地震》,雖然看過八天了,但是一些場景一幕幕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禁不住想寫下來!在這里,我只想說說里面的情誼!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幸存者陷入一個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地震是個特殊的時代背景,它牽連出了一串串催人淚下的故事。
和弟弟被壓在一塊板下的方登聽到了媽媽在兩難選擇下,選擇了弟弟的時候的失落、悲傷和無奈,后來轉化為怨恨!
方達奶奶和姑來接方達去濟南,李元妮依依不舍地送方達、婆婆和大姑上公交,公交車上大姑的一句話,改變了方達的命運!也讓李元妮還有個相依為命的人!(看看人家的女兒在媽心目中的位置!)失魂落魄的李元妮目送漸行漸遠的公交車,突然車停下了,接著從車上下來了一個獨臂小男孩!此情此景,久久難忘......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6
大地震以前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愛,馮小剛將使唐山人得到全國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僅能夠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能夠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唐山大地震》挑戰你的淚腺!
劇中不僅僅用鏡頭語言表現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鐘,還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類極端狀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
方達的姑姑善解人意,說服了奶奶,讓方達從遠去的長途車上下來,回去找媽媽。從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沒有了,如果接走方達,元妮的唯一期望就沒了”,當觀眾們看到長途車停下,方達下車跑回媽媽的懷抱的時候,全場流淚!
片尾處,方凳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我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樣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不說這些情節對淚腺的挑戰,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狀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當然,劇中陳道明飾演的養父同樣以豁達和愛心讓觀眾的眼淚縱容。
劇中僅表現了方達、方凳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后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對唐山、對唐山人肅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驚天動地的矛盾,在我心里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單位里的紛紛擾擾變成了早該飄散的煙云,生活常態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應對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怎么寫篇7
“沒了,才知道啥叫沒了”。
這是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在經歷了那場浩劫后常說的一句話。一道藍色閃電過后,天崩地裂的23秒間,整個唐山市化作一片廢墟。丈夫和她在室外,她的龍鳳胎姐弟倆方登和方達正在屋里熟睡。那一刻,救孩子的欲望讓她不顧安危沖向樓里,他的丈夫一下把她推開而自己沖進去,樓房瞬時倒塌,丈夫救了她而自己被掩埋。
地震過后,姐弟倆被同一塊水泥板壓住,救援人員告訴她只能救一個,她哭喊著說兩個都要,救援人員再三讓她必須做出選擇時,她選擇了兒子……
倒塌的樓房可以重建,痛失丈夫和女兒,卻是一輩子難以愈合的傷疤!
孩子的奶奶和姑姑從山東來唐山接孫子回家,李元妮哪舍得,兒子是她在地震后留下的唯一親人。再三爭執后,她作了妥協,送她們上車后,看著車慢慢遠走,自己幾乎要癱坐在地。奶奶看到這些,理解了她,對女兒說:“我們把孩子帶走,這是要了她的命啊!”
車停了,孩子的一聲“媽”,母親的一聲“達”——撕心裂肺,母親與兒子抱在一起,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生離死別,偉大的母愛作了最好的詮釋!
丈夫用生命詮釋了對她的愛,她說她要為丈夫當一輩子媳婦;舍棄女兒是她迫不得已的選擇,是她一生都無法原諒的罪過。幸運的是,方登被一場雨水澆醒,后來被一對軍人夫婦收養。她在廢墟的掩埋下奄奄一息時,聽到了那個對她來說就是“生”與“死”之間一念的選擇。那一刻深深地烙在她的內心,長達32年。她的養父母多次讓她回唐山尋找親人,她都無法原諒過去。
2008年汶川地震時,方登從加拿大回到災區參與救援,她親眼目睹了一個母親在救女兒時要求救援人員截肢時的那種痛苦,那一刻,她從內心深處開始理解母親當年的選擇。晚上休息時,她恰好遇見了也來參加救援的弟弟。她和弟弟一塊兒回到了鳳凰涅槃后的新唐山,母女重逢,32年內心的糾結與心痛在那一刻釋然。
“我給你道個歉吧……”母親見到自己在內心悔恨并掂記了32年的女兒活生生的回來時,“撲通”跪下,用這樣一種沉重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愧疚,而方登也早已淚如雨下,跪在母親面前,同母親抱在一起……
——她本來是可以早點回來的,她記恨了母親32年,她給母親帶去了32年的心痛……
最后全家去掃墓時,當方登看到自己的墓穴里整齊地放著她當年的書包和母親每年給她買的課本時,早已泣不成聲,她跪在母親面前,連連說出“對不起” “對不起”……
——這是一部帶著真情的溫暖而催人淚下的電影。
地震時天崩地裂的巨大聲響,恐怖而絕望!大自然對生命的催殘,血腥而無情!生命的脆弱,常常讓我們猝不及防!看完電影,懂得了擁有便是幸福,擁有就當珍惜!包括親人、朋友、工作、生活……
淚水伴著心情釋放,那是對至愛親情的感動,是對自我 和反思。
如今,處在社會轉型期的我們常常在繁雜的生活壓力下感到迷茫和困惑,內心日益浮躁,很少能夠靜心坐下來。當我們習慣于虛度光陰、渾渾噩噩、無所事事、怨天尤人時,這部電影,如一劑強心針觸痛我們的內心……
淚水中滌蕩了我的心靈,像獲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