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
寫觀后感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同時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好的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供大家參考。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1
殯葬一直是我們諱莫如深的一個話題,但《人生大事》卻用真摯的情感直面避之不及的忌諱,在市井煙火氣的生活里用人情味將本無瓜葛的兩人,完成了彼此間雙向的救贖。正是這種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彼此依靠的羈絆,使電影雖不乏刻意的煽情,卻仍舊令本自沉重的話題變得治愈感動。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鮮少會去討論死亡,連同著涉足殯葬行業的人,也成為了不少人眼中的不詳之人。《人生大事》里作為主人公從事殯葬業的莫三妹同樣不喜歡這個行業,只不過因為犯事坐牢,出獄后找不到工作,也為了能繼承家里的房子,才迫不得已選擇了子承父業,此時的他對這個行當既談不上認可,內心更充滿著抵觸,這不僅是莫三妹的看法,電影里大眾對殯葬從業者也大多認為是不吉利的。
小文的出現,改變了莫三妹。電影里莫三妹安葬了小文過世的外婆,年幼的小文尚不能理解死亡,認為是莫三妹把外婆藏了起來,兩人因此不打不相識,而莫三妹發現除了外婆,再沒有親戚愿意收養一無所有的小文,同為天涯淪落人,從未當過父親的他居然動了收養她的善心,因為在小文的身上莫三妹仿佛看到了自己,電影也從這一刻起,將他們之間的羈絆衍生出了細膩動人的情感。
收養了小文的莫三妹開始學著給女孩扎辮子,接送小文放學,還去參加家長會,透過生活點滴的凝聚,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原本脾氣火爆的浪子,也能變成體貼入微的奶爸。莫三妹身份的變化也使他理解了父親的苦衷,而面對曾經嫌貧愛富,如今有孕在生的前女友來請求他能去給意外離世的老公整理儀容,此時的莫三妹心中更多的也只是同情,他逐漸明白了殯葬這一行的意義,體會到了這個職業同樣能有著被他人尊重的地方。
透過一波三折的劇情,《人生大事》看似說了很多事,但其實電影的主旨只是在闡明一件事——生死面前無大事。人一生總會犯錯,生活也總會遇到挫折,但只要生命不息,那么我們便不應該失去愛與被愛的能力,正如同電影中開始渾渾噩噩的莫三妹,最終懂得了如何去愛去尊重生命。不論是對故去的亡者,還是對在世的親人,只有好好活著,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才是對故去親人最好的慰藉。
當然談到劇情,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人生大事》并非完全的褒義,過多且不合時宜的支線劇情稀釋了電影的主題,例如小文母親的突然出現,看似意外,實則只是讓劇情變得突兀,而電影又沒有足夠的鋪墊和經歷來支撐這一情感延續,最終只是顯得畫蛇添足。同樣的原因也造成了電影對殯葬行業的聚焦,更像是電影的楔子,而缺乏真正具有現實意義的深度。從這部電影雖然能看出導演能對人物情感以細膩的駕馭,卻還不懂該如何取舍提煉。
作為一部新人導演自編自導的處女作,《人生大事》在我看來是瑕不掩瑜的,對每個人來說,死亡固然不可避免,但我們卻可以決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向死而生,向陽而活,才不枉這人世間。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2
昨日上午同學選了4D電影《侏羅紀世界3》,我則選了看起來不那么鬧騰的《人生大事》。
初聞其名,我聯想到古人的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看完電影,個人認為,名字改為《種下滿天星》,或是《種星星的人》,可能更妥帖。
電影用的是四川方言,莫名有些親切。
主角名字是莫三妹(朱一龍飾演,孫大圣),實際是三哥。另一位主演是小文(楊恩又飾演,哪吒),父女情深。
電影中的哪吒,孫大圣,有傳統,也有童趣。
電影中討厭的舅媽,懦弱的&39;舅舅,木偶般的哥哥,讓人反省現實生活中的麻木。
幾處哭點,止不住的眼淚,也只是聯系到自己的親人,心有遺憾的映射。
看電影,何嘗不是觀自己?
死是人生大事,但人生處處的過程,其實也是結果。
且蹲下身來,沉下心去,保持善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3
最近網評不錯,口碑不錯的《人生大事》吸引了我,從劇情介紹到電影畫風讓我想到了《入殮師》,最開始我猜測可能是一部《藥神》味道的《入殮師》,對電影抱著期待,踏進了有幾個月都沒有踏進的電影院,看完電影之后發現,說實話浪費了一個很好的題材。
近幾年因為《藥神》誕生讓內地電影市場涌入了很多同類型電影,都想在拿獎的同時把票房也賺到手。但是從18年到現在沒有一部可以超越《藥神》。
《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剛開始我認為國內院線還沒有一部關于喪葬行業的電影出來,我相信很多觀眾會和我一樣對于這個行業充滿了好奇。我一開始認為這部電影可能可以彌補內地電影缺少的行業話題性,但是看完之后發現我真的想多了。
群里有位小伙伴總結了幾個字簡直是一針見血,“功利性太強”,確實整部電影給我感覺就是太過于商業,已經可以是把商業兩個大字刻在臉上給你看,整部電影也更像一個“童話故事”。
電影中手持攝影部分很多,請問為什么要用手持攝影?手持攝影不就是為了拉進觀眾嗎?反而這部電影把觀眾越推越遠。
整部電影節奏把控問題很大,節奏太快,快的我們觀眾都快要吸氧氣瓶了,幾乎每個節點都給你安排一個小高潮,淚點也太密集了,當一部電影淚點太密集的會造成一種廉價感,反而多次淚點的密集轟炸會讓電影本質存在的情緒基點化為烏有,觀眾失去耐心,也讓演員的表演失去精彩點。
中間有一段就是,女兒剛走,父親馬上去世,父親剛做完道別,女兒馬上失蹤,這樣密集的轟炸真的讓觀眾都還來不及欣賞演員的表演就開始切場,說實話有點拉胯,我都懷疑這部電影的成片上映前有沒有請一位專業的老師觀看和指導,這種低級的錯誤還可以出現在2022年說實話有點難見。我承認朱一龍在這部電影里能看見一位演員對于電影表演的渴望,但是電影敘述節奏讓我來不及欣賞朱一龍的表演確實有點遺憾。
觀看電影時我們觀眾對于角色,嚴重缺乏共情點,甚至有些不理解的行為,為什么可以去幫助傷害過你的人?還要去幫助小三?沒錯角色可以有動機,但是能不能讓我們感受到角色為什么要這么去做?
另外為什么莫名其妙就接受小孩?為什么莫名其妙的讓“女兒”跟著不負責的媽媽回去?
為什么莫名其名的又讓小孩的母親加入你這個行業?因為需要HappyEnding?
最重要的就是主角反感這個行業,但是通過一個“二哥的故事”就接受了這個行業,也太過去兒戲,沒有成人世界的思考。
電影中也在這種沒有感情的觀影下結束了。
其實以上我對于電影中的幾問,導演可以通過兩個點解決,第一就是“匠人精神”行業匠人精神在這部電影里我根本完全感受不到,導演寧愿花時間去填充淚點也不愿意花時間去講“匠人精神”這個思維就是錯的。
第二也就是,電影中缺乏男主對于家庭觀念的改變,收留女兒思想轉變缺乏說服力,太過于兒戲,這里完全可以通過情感羈絆去提升觀眾的理解,但是導演卻不這樣去做。
整部電影其實就只需要兩個淚點,第一就是父親的離去,第二就是與這位女兒的羈絆,其他的只需要交代好人物、工作這兩個點就夠了,真的不需要太多密集笑點與淚點。
如果你沒有文牧野、寧浩這類對于類型片把控的能力,其實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就好了。
而且與女兒的淚點,也不要用母親來搶奪撫養權這種俗套的方式可以嗎?真的太老套了,你看見這一幕就能猜到接下來會發生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整部電影對于我個人來說真的沒有太多可以夸的了,浮于表面的電影,擁有華麗的外觀但是內核卻什么都沒有。
商業片也請認真對待電影,對于流量演員為主角的電影,老觀眾們踏進電影也就是對于題材與演員抱有希望,但是一點誠意都看不到。
我不會去說“新人導演已經很不錯了”這類的話,因為我看見了太多的優秀電影處女作。
抱歉整部電影我只看見了電影流水線的一面,并看不見所謂的“電影精神”。
可能導演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為資本問題導致電影應該這樣去拍,不倫是哪一種理由,都只能展現出目前電影行業可悲的現狀。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4
昨天晚上我一個人去看電影,《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很精彩。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人生大事是死,其他的都不是事”,讓我深感,生活中,我們所遭遇的失戀時的難過、傷心,家人之間拌嘴的`煩惱,亦或是生活壓力帶來的恐懼,和“死”相比,都不是事兒。
電影的開始情節是這樣的.,莫三妹(朱一龍飾演),他的職責是一份特殊的事業,開靈柩車,給火化場的死人穿衣、化妝,他的家庭條件很不好,父親對他嚴格,談一場戀愛,因為女朋友瞧不上他,沒錢還干著這樣一份職業,結果給他戴綠帽子。
面臨種種的壓力,直接快要崩潰了,他有點牛氓,有點耍無奈。
其實,后來他過上了快樂的生活,所遭遇的這一切,與“死”相比,不值得一提。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5
電影故事是以喪葬行業展開的,讓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禮或者如何有體面的離開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電影開頭所展現的那樣,死亡,是人人所避諱但終要面對的話題,就像醫院北面的喪葬店,只是看著冷清而已。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陰差陽錯得跟隨主角從事喪葬工作并且最終接受事實、相互照顧的故事。聽上去有些無聊,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感受到了電影傳達給我未曾想到的——死亡雖然應嚴肅面對,但可能也真的就不過如此。
電影的布景和鏡頭效果也得到了與我同行的學過相關專業課程的朋友的贊賞,他很喜歡上天堂喪葬行和婚慶店拐角相鄰的場景安排。
結婚和死亡是人生兩大事,既能暗示電影名,也在嚴肅中透露著些許玩笑。
除此之外,還有兩段關于小文去留的情節引發了我的思考。
小文被舅舅托付在上天堂的那段時間讓她與三妹的感情發生了巨大變化,當舅舅一家從北京回來,沒有家庭地位的舅舅依舊沒辦法把小文接到家中。
他也正是看出了小文和莫三妹之間的&39;感情變化,于是委婉地詢問小文的意愿,小文自然是選擇了更能帶給她親情的三哥。
但是當小文的親生母親去找三哥表示想帶走小文時,沒人詢問小文的意見。
小文的親生母親認為以自己一顆絕對全心全意愛女兒的心,怎樣都要帶走小文。
三妹或許也這樣認為,覺得這樣一位母親可以給小文更好的生活,反觀自己的職業可能帶給小文畸形的童年。
于是趁小文睡著,將她抱給了從未見過的生母。
沒人詢問當事人怎樣更能感到幸福,都在自以為是地“為了她好”。
這兩位真正愛著小文的人,反倒不如和小文沒什么感情的舅舅更加尊重孩子的意愿。
這兩段情節的對比也體現了當下的社會現實,或許會有觀影的有心人注意到這一點,進行一下反思可能會對自己當前的家庭形勢有更加積極的影響。
電影結束后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么呢?可能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吧。那我現在又在意的是什么呢?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6
今天睡的昏昏沉沉,晚上摸去電影院看了場電影《人生大事》,難得的不做作的電影,笑的前俯后仰,又哭得稀里嘩啦,順便還被朱一龍圈粉了。
“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孟子·離婁下》
我想,這可能是電影名的由來,在中國傳統的觀念里,只有死亡才是大事。
電影里幾乎把人生所有的&39;雞零狗碎都揉到了一起,單獨攤上每一件事,可能的都覺得是“大事”,比如:
準備結婚的你,對象跟別人跑了;
童年的你唯一真正的親人去世了;
新婚不久的另一半在車禍中面目全非;
好不容易剛剛開始理解年邁的父親,他又去世了…………
但把這些放在一起,你可能會發現,那些你以為過不去的坎兒,和下一個坎兒相比,根本都不是坎兒。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7
電影《人生大事》,今天正式官宣了!
朱一龍在電影中極具顛覆性地出演一位刑滿釋放的刑釋人員,江湖人稱三哥,三哥從事的還是游走于生死邊緣的殯葬行業。
殯葬師、刑釋人員、半道父女……選擇這樣冷門卻極具挑戰的題材,就連角色形象也來了個徹底的顛覆,這真的很朱一龍。不懼挑戰、熱愛冒險、拒絕被定義、不想呆在舒適區的他,又一次默默地用行動刷新了大眾對他的認知。可鹽可甜、可剛可柔、可動可靜、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龍千面,誠不欺我。
中國俗語本有“這世間除生死無大事”之說,電影《人生大事》四字隱喻的,想來跟生死二字也脫不開關系。因為世俗忌諱,從來沒有嘗試了解過殯葬行業,現在想想,刑滿釋放的三哥,在監獄里經歷了社會性死亡之后,又要在殯葬業面對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間游走的他,對生和死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悟?又會如何面對原本蒼涼慘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而因為海報里的暖暖煙火氣和殯葬業給人的凄冷之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也讓我不由想起用熱鬧溫情的方式講述生死離別的《尋夢環游記》,這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似乎也在暗示我,題材雖蒼涼清冷,故事卻仍可治愈溫暖。
戲剛開拍,一切未知,然而期待值已被拉滿。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8
昨日上午同學選了4D電影《侏羅紀世界3》,我則選了看起來不那么鬧騰的《人生大事》。
初聞其名,我聯想到古人的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看完電影,個人認為,名字改為《種下滿天星》,或是《種星星的人》,可能更妥帖。
電影用的是四川方言,莫名有些親切。
主角名字是莫三妹(朱一龍飾演,孫大圣),實際是三哥。另一位主演是小文(楊恩又飾演,哪吒),父女情深。
電影中的哪吒,孫大圣,有傳統,也有童趣。
電影中討厭的舅媽,懦弱的舅舅,木偶般的哥哥,讓人反省現實生活中的麻木。
幾處哭點,止不住的眼淚,也只是聯系到自己的親人,心有遺憾的映射。
看電影,何嘗不是觀自己?
死是人生大事,但人生處處的過程,其實也是結果。
且蹲下身來,沉下心去,保持善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人生大事觀后感經典篇9
電影《人生大事》算是最熱的暑期檔電影了。電影一開頭便是小文外婆的離世,殉葬師三哥做著后事工作。本來小文和外婆相依為命,外婆的去世讓小文變成了孤兒。小文的叔叔從北京回來,叔叔想跟外婆多待幾日,而他的老婆卻不停催促他回北京,她絲毫不在乎小文外婆的去世。就連小文也不想留在家中。小文的叔叔尋不到辦法,只得將小文托付給三哥,從那以后,暴躁易怒的三哥開始從這個“小哪吒”身上感受到親情與歡樂。
但一位殉葬師又怎能避開“去世”一事?即使是活人的要求,他也照做!劇中最荒誕的情節,是一位大爺找到三哥,請他為自己辦一場“皇帝”般的葬禮。三哥和他的`朋友們,以及臨時找來的各路“群演”,搭了戲臺、穿上戲服、賣力地哭,“戲”到高潮,老人的兒女找上門來,一場荒誕戲草草收尾。
原來,老人的兒女為了拆遷費吵到不可開交,這個老父親早已被他們遺忘。對老人的孩子們來說哪是什么大事啊,他們的大事是分拆遷款,又怎會將一個老人的去世放在眼里,不過是形式罷了。為自己辦葬禮,是老人苦澀的訣別。是想喚起兒女對老人的關愛!
三哥的爸爸也是殉葬師,但在他眼里,人生除了死亡,別無大事。人總歸都有一死,名啊利啊都是過眼云煙。正如老莫所說:“人生啊,就像一本書,哪一個都要翻到最后一頁。有的呀,畫上的是句號,有的呀,畫上的是驚嘆號;還有的畫上的是省略號。”
人死后會被燒成煙,飄到天上變成星星,而殉葬師們就是種星星的人;三哥說:“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所以,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好好珍藏。直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好當下,更好地理解人生意義所在,生命的熱浪不會因死亡而消逝。
看了這場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死是大事,活更是大事!這也算是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