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
觀后感是你自己從那一集的內容中得出來的感受,經常寫能讓自己的思想更加豐富,容易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優秀的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1
現在已經看完這部片子一個多小時了,可是心情還是不能平靜,還是很堵得慌~片子里的血腥、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折射……都給我的心靈強烈的震撼!總有那么幾個片斷,我都不忍看,下意識的把頭別開。很佩服斯皮爾伯格,他找的切入點都令我感觸頗深……
戰爭,永遠是最殘酷的!它使平常的百姓也被無辜的牽連。在燭光下,當幾個大漢露出他們的柔情的一面時,我忽然發現,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會八卦開玩笑,他們談論的生活片斷和我們的是那么相似!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為了某些人的野心,卻讓大批大批的無辜者受害。
當瑞恩和隊長在談論和哥哥們在一起的生活時,我感到很痛心。從那么幸福的場景,一下墜落到死亡邊緣,那種對心靈的沖擊力,連我這個旁人都不忍看。很多人害怕死亡,我想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恐懼吧~其實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哪天會突然消失,畢竟時間還有那么多你留戀的東西啊~或許很多人咒罵那個不敢開槍的家伙,若是他敢在關鍵時候開槍,可能就不會釀成那么慘的悲劇了,可是,這也是最真實的地方啊~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關鍵時刻成為英雄的,人性也有脆弱的時候!
都說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是啊~若是他們不放過那個德軍,他們的隊友就不會死在那人的槍下了??稍趹馉幹?,沒有誰對誰錯,成王,敗寇!
我們現在的生活雖然是沒有硝煙的平靜的,但是二戰依然給我們了許多的啟示,《拯救大兵瑞恩》同樣告訴我們什么是愛,像愛親人一樣地愛自己的戰友,自己的同學,這是最高的境界,也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領會了二戰這個血的教訓!
最后,人應該懂得感恩。電影首尾由大兵瑞恩去墓地形成呼應,實則是一種感恩教育。瑞恩只是一個代表,他感謝周圍的人,尤其感謝米上尉。生活中的每個人應時時地地懷有感恩之心,在生活中低調生活,不要認為什么都應然,不要認為一切都是上帝對自己的厚愛。只要我們懂得感恩,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美好。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2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諾曼底登陸無不被描繪成盟軍的全面勝利而被套上了那迷人而又光彩的光環。但自從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我對二戰浪漫的向往一下子被擊碎了,電影以密集的炮火和亂飛的子彈,帶我進入了那殘忍、邪惡的戰爭世界。
電影一開始就把我拉進了1944年的諾曼底。在這里,沒有溫情,只有殺戮;沒有憐憫,只有死亡,還有的是黑洞洞的槍口與一個個彈坑。在電影中,有的士兵還沒到陸地就已被罪惡的子彈射中,有的被猛烈的炮火炸成一片片,一個士兵正在尋找他那被炸斷了的手臂……在這里,沒有對錯,只有生死。死人,躺在那里;活人,則要為生存而拼搏。
人類自始至終都在控訴戰爭,控訴它對人類所造成的災難,對生命的輕視,對國家與人民所帶來的痛苦。我們控訴戰爭,我們反對戰爭。
“報米花姐姐”點評:小記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很強,通過你的語言,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過的這部電影?,F在上初中二年級的你,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希望你繼續努力,勤思考、多寫作,給小記者訓練營中的弟弟妹妹做好榜樣!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3
昨天晚上看了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看的時候十分投入,被里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今天早上起來之后,腦海中仍然回蕩著電影里的情景。
總的來說,看過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幾個詞,而且總是不停地閃現,那就是:國家,榮譽,親情,友情,正義,邪惡,母愛,善良,責任,人性。
雖然早就知道說美國人人情差啊,貪生怕死啊什么的都是片面之詞,雖然以前也看過幾部十分經典的美國拍的反應二戰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還是最深的。當諾曼底海灘上成群的士兵還沒上岸就被打成蜂窩煤,當幾個醫務兵冒著生命危險在沙灘上搶救幾個可能有救的傷員,并不顧別人的“危險”的提醒,回應說:“他還有救?!边@就是責任。當馬歇爾向幾位軍官念出瑞恩母親已經失去了五個兒子時,幾個久經沙場的硬漢眼里全都含著眼淚,再沒有一個人對拯救瑞恩提出反對的意見,這就是人性。當軍方的車開到瑞恩家門前時,瑞恩母親當即癱坐在地上,這就是母愛。當戰友們在一場又一綢戰中相互扶持,在失去兄弟時悲痛欲絕,這就是友情,也許超越了友情。當一位士兵在極其危急的時候卻想要救下一個德國女孩時,這就是善良。當瑞恩不愿離開陣地,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看到了責任。當米勒上尉為了打勝仗甘愿冒著危險和犧牲,并深深知道戰爭的意義時,又看到了正義對邪惡的挑戰。當上尉通知瑞恩他自己的兄弟全部陣亡的消息時,不管是對的那個還是錯的那個,他們悲痛的反應,看到了什么是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最后,當美國國旗出現在片尾,輕輕飄蕩,知道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有一個共同的終極目標——為了國家。
美國政府,體制也正是憑著對個體的尊重和保護,收獲了最大的集體效益。
這些情景中也許很多選擇不是最理智的,但是,包含在這些情景中的人性中最美好,最光輝的東西,卻是不能缺少的,那些,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4
《拯救大兵瑞恩》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二戰中的故事:美軍三軍參謀長馬歇爾親自下令, 派一個八人小分隊深入敵后, 將已在二戰中死了三個哥哥的列兵瑞恩救回祖國。為了一個而可能犧牲八個, 值得么?不僅中國人會發出這種疑問, 影片中的小分隊成員萊賓也說:誰都有母親,憑什么瑞恩媽媽的喪子之痛要比我媽重要?
影片用一個小小的細節回答了萊賓的問題:為了一個空降師將軍的生命安全, 有人在他乘坐的飛機上焊了一塊鋼板, 飛機嚴重超載, 降落時出了事故,造成了22人喪生, 駕駛員悲痛地說“為了他一個”
同樣都是“為了一個”, 這“一個”是列兵, 那“一個”是將軍, 誰的生命更有價值?透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出,導演斯皮爾伯格已經毫不猶豫地將天平傾斜到列兵瑞恩一邊。如果有人要問“為什么”, 那么請看“泰坦尼克號”將要沉沒時, 婦女、老人、兒童優先上船, 沒有人對此發出疑問,難道紳士的生命不如婦孺重要?
與之相對的, 新疆某地一個劇院突發火災, 有人高呼:“讓首長先走!”為什么?因為首長對革命貢獻大啊!這口號似乎天經地義。
兩種價值觀, 對照如此鮮明, 西方國家奉行的大多是人道主義,而我們從小接受的卻是集體主義思想,在需要做選擇的時候,永遠要遵循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當國家、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是,個人利益應服從國家和集體的利益。
這其實和老師讓我們做的鐵軌的選擇相類似,雖然我也是從小接受集體主義思想的教育,但是我的選擇應該是什么都不做,不轉向,也不直行,任其前進,也許在這一小段時間里還會出現轉機呢。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論幸福還是苦難的生活著,我們都是平等的,我無權決定任何人的生死,也無權剝奪他們生存的權利。因為不是我給了他們生存的權利,既然不是我給予的,那我怎么能剝奪呢?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5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影片主要是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時,米勒上尉率領一支8人的小分隊深入敵后,去尋找空降部隊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相繼陣亡。美國軍區參謀長馬歇爾將軍怕這顆獨苗再出意外,使悲痛的母親絕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唯一的兒子送還母親身邊的決定。
8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人,投入大海撈針的搜救行動,迎接他們的將是戰火的洗禮和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在犧牲了兩位士兵之后,有人寧愿坐牢也不愿參加這項任務,但米勒上尉的故事感動了大家,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艱辛的尋找,最終完成了任務。但事情并沒有就此終止,他們反而投入了更加激烈的戰斗,只為保家衛國,反抗法西斯主義,拯救千千萬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但在敵人的強烈攻擊下,寡不敵眾,大部分人壯烈犧牲,米勒上尉是其中之一。
瑞恩,這個八條命換來的年輕士兵,當他得知所有兄弟都為國捐軀時,他沒有立刻轉移撤退以保全自我,而是留下來和這群熱血男兒共同作戰。這是一種高于生命的職責。他無法扭轉什么,他活下來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提醒自我好好的活著,活的有意義,不單為自我,還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個忠魂,這是貫穿他一生的動力。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偉大的戰爭片,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戰爭使士兵所遭受的傷痛會留在那些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記憶中的深處。我們都應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沒有戰爭就沒有傷害,世界需要和平,人類需要和平。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6
今天晚上集體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不知在平安夜看這么讓因心痛的片子是不是一種諷刺。
現在已經看完這部片子一個多小時了,可是心情還是不能平靜,還是很堵得慌!片子里的血腥、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折射……都給我的心靈強烈的震撼!總有那么幾個片斷,我都不忍看,下意識的把頭別開。很佩服斯皮爾伯格,他找的切入點都令我感觸頗深……
戰爭,永遠是最殘酷的。它使平常的百姓也被無辜的牽連。在燭光下,當幾個大漢露出他們的柔情的一面時,我忽然發現,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會八卦開玩笑,他們談論的生活片斷和我們的是那么相似。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為了某些人的野心,卻讓大批大批的無辜者受害。
當瑞恩和隊長在談論和哥哥們在一起的生活時,我感到很痛心。從那么幸福的場景,一下墜落到死亡邊緣,那種對心靈的沖擊力,連我這個旁人都不忍看。很多人害怕死亡,我想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恐懼吧!其實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哪天會突然消失,畢竟時間還有那么多你留戀的東西啊!
看到片末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在咒罵那個不敢開槍的家伙,若是他敢在關鍵時候開槍,可能就不會釀成那么慘的悲劇了,可是,這也是最真實的.地方啊!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關鍵時刻成為英雄的,人性也有脆弱的時候。
都說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是啊,若是他們不放過那個德軍,他們的隊友就不會死在那人的槍下了??稍趹馉幹?,沒有誰對誰錯,成王,敗寇。
現在,我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
看一部好片子,凈化一次心靈,真好……
拯救大兵觀后感瑞恩篇7
每一個故事都能帶來震撼,都能帶來心靈的富足與發自肺腑的感慨。昨天看了一部影片,名字叫《拯救大兵瑞恩》,這部戰爭片,深深地震撼了我!
故事從諾曼底登陸開始……
當美軍攻擊德軍時,面對城墻上的機關槍突突的不停,美軍冒死沖了上去,沙灘上是無數的尸體,而一波又一波的潮水全是紅色的!有的人是在海底被射死的,有的是在沖鋒時死的,一位年輕的米勒上尉,帶領他的部隊,利用鏡子,發現了敵軍的數量,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兵,火力掩護后,攻占了城墻!
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
一個家庭有著四位兄弟,可三位兄弟都戰死了,只剩下最小的瑞恩被運輸機投錯了地方,生死未卜!
此時的陸軍參謀長得知此事后,人道主義精神使他毅然決定,派搜索小隊搜索瑞恩,可他的部下卻不解,于是,他拿出了林肯給南北戰爭中一位因戰爭而失去五個兒子的母親寫的信來說服大家,于是,派出了米勒等出動……
這部片子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在武器面前,生命是那么渺小!在那一眨眼的瞬間,但在戰爭的背后,多少是有點人道精神。生死只在一眨眼,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人類只能靠自己的運氣,與經驗!
這部影片讓我深深的感覺到其實外國的“抗戰”也挺艱難!甚至比中國死傷的還厲害!原本以為諾曼底這一仗盟軍打得很歡死傷很少的我徹底改變看法。
最讓我感動的是瑞恩,他恪守職責,不因個人生死而拋棄隊友!與大家共進退!這讓我看到了美國軍隊的精神,他們是那么有責任感!最終撐到了大部隊的來臨!
我徹底感悟了:一場戰爭的贏與輸,其實并不重要!正如那句話所說的,耕耘了,不一定有收獲,但不耕耘就一定沒有收獲!責任感對于一個人來說多么重要,愛拼才會贏,只要敢拼博,勝利一定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