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觀后感150字
觀后感不僅是個人感想和思考,也是對作品或場所的一種分析和解讀。寫好《集結號》觀后感150字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集結號》觀后感15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1
在《集結號》這部影片中,我感到作為一名戰士他們的那種誓死服從命令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影片中,連長谷子地堅決地服從上級的命令,在僅有47人的情景下,面臨很多敵軍,臨危不懼。當時,許多戰士以已經聽到了集結號為由,要求撤退。但連長谷子地仍然堅守著對團長的諾言,在聽不到集結號的情景下,即使打到最終一個人,也不撤退。但事實上,并沒有人給他們吹號。在幾次交火之后,除了連長谷子地外,全連所有的人都犧牲了。即使此時,谷子地都在堅持戰斗,最終被炮彈擊中,昏了過去。影片中那真實的戰斗場面,戰士們潑灑的熱血,都給人一種強烈地震撼,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熱血沸騰的感覺。
在生與死的考驗下,他們堅守著陣地。這就意味著他們選擇了死亡。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意志?對此我不敢妄加評論。對于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說,我是無法想像他們所應對的究竟是什么。我對于戰士們敢于犧牲的精神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敬佩之情。
影片中,幸存下來的連長谷子地,歷盡千辛萬苦為戰友討說法的事讓人敬佩不已。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他的行為實在讓我佩服。在證明戰友們烈士身份的當天,部隊安排了一個相當莊重的場面,卻讓我的心里涌起一些傷感。影片中充滿了濃厚的兄弟般的戰友情誼,使得影片更不缺乏感情色彩,讓人覺得蕩氣回腸,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
這部影片開啟了我對我們中國軍人的無比崇敬的感情,我為我們的祖國擁有這么出色的部隊,這么出色的軍人而感到自豪!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2
《集結號》這部電影我很早就想看了,一向等呀等呀,國慶假期,最終有幸讓我一睹馮氏戰爭片?!鸷?
有人說《集結號》這部電影,類似《拯救大兵》《兄弟連》??蔁o論人家說什么,自我眼見為實——在戰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說到戰爭片,讓我厭惡的就是中國戰爭片,連長頂著炸藥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那里有我頂著!”….…好假!在這戰爭片里,許多地方采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傳統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表,寬溝找到手表后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這不是當活靶子嗎?可是從中也許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我置身戰場也是人性流露。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于非戰斗性減員。
可見《集結號》并不是傳統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爭怎樣怎樣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不被政治和某種特定目的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十分佩服導演敢這么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似乎在《戰神》里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場上的,這樣的人注定了之后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在烈士陵園,老谷明白集結號沒有吹響,明白了大部隊早就撤走留他們牽制敵人,其實這種以大局為重的事情戰場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明白了以后就是發怒了——“你們怕大部隊被咬死,就不怕我們被咬死這個時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為要明白,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不會以“自私”的,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樂于犧牲一人拯救全軍的。自私的老谷,難道就不是一個可愛的人嗎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幾個弟兄都當成親兄弟對待,他答應過他們的媽媽把他們平安的帶回去,他已經對他們一半食言了,他要他的那些兄弟們死也不能落在敵人手里。誰敢對這樣一個“自私”的軍人做正面宣傳誰敢對一個“畏敵”的連長做正面刻畫呢那些傳統戰爭片的導演都不敢,唯有馮小剛!也僅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里那么拍!”他說:“我可是是把一個人的經歷給拍下來。”哪來什么教條哪來什么英雄主義有的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
我認為看電影應帶著自我感情色彩去看,否則就沒幾部好電影了。影片里的老谷、是馮導手下的老谷,是個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漢子!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3
寒假組織的活動中,印象最深的便是看電影《集結號》。
劇情所講述的是一名九連連長,為了堅守陣地,等待著集結號的吹響,能夠返回,可是,12個小時過去了,連長還是沒有聽到集結號的吹響,但是連中47個弟兄死傷慘重,其中最勇敢的焦大鵬說聽到了,但是連長說沒有聽到,就這樣,一直堅持到敵人撤退,而連中47個弟兄全部壯烈犧牲,連長谷子地聽說47個弟兄都被判成失蹤,于是決定來為自己的戰士討回公道。最終如他所愿。故事圓滿結束。
電影結束了,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心里被一種東西所震撼著,一種一切紀律聽指揮,堅決不以個人利益為首的崇高精神。那些戰士完全可以自己逃命,放棄堅守在炮風彈雨中,可是戰士沒有一個退縮,其中有一個細節,使谷子地對弟兄說,誰愿意逃就逃吧,可是沒有一個戰士丟下自己的戰友和連長,都堅守在陣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沒有放棄。其中膽子最小的指導員竟在最后時刻點燃了手榴彈,讓自己與敵人同歸于盡。這種高尚的革命精神令我十分感動。
反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開始忘記了規則,忘記了紀律,而是自顧自的生活。比如,在斑馬路口,經??梢钥吹疥J紅燈的人,而他們一副大大咧咧、拽拽的樣子,以鄙視的眼神看著旁邊耐心等綠燈的人。從這一常見的社會現象就可以看出紀律和規則在人們眼中是如此的不可一擊。
小時的我調皮好動,經常把父母的'話拋在耳邊,曾經的我,看到火就十分開心,因為那黃紅相間的火就好似仙女的裙邊,美不勝收,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夠去觸摸一下,感受一下。但是每當我要去觸碰時,父母都回嚴厲的呵斥著我讓我離開,這反而讓我更加好奇。到底或是什么感覺的呢?于是,一天陳父母的短暫離開,我悄悄地把手伸向了火焰,近了,近了,當觸碰到火的一剎那,我感受到了一陣鉆心的疼痛,手指上已經起了一圈燎泡。
后來我漸漸明白了,紀律和規則雖然在約束著我們,但卻又是在保護著我們,讓我們遠離危險。而很多人卻都不知道,依然以生命的代價來闖紅燈,違反一切規則。
其實,我從電影中學會了:遵守紀律。為自己的未來添一份華章。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4
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看過一次《集結號》,那時只是覺得谷子地和他的九連太受委屈了,他們沒有得到應得到的榮譽和公正的待遇。但這次從頭到尾,認認真真重地新看了一遍《集結號》,心中的感受和第一次不一樣了,心中想的更多了。也許人對一件事物的認識要經過全面的多次的重新理解才會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吧。
重溫經典,少了對他們委屈的過分在意,而是重新思考他們為什么選擇那條路,為什么受苦卻又要堅持。我覺得谷子地和他的九連的每一位戰士都很偉大,他們甘愿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也成全自己心中的夢想。
谷子地的遭遇正像每一位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一代人的縮影。他們為了推翻地主的壓迫,為了國家的和平,為了政治上的信仰,背井離鄉,投入到革命隊伍中。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和命運作斗爭,每一刻都可能犧牲掉自己的生命。
王金存一開始害怕上前線是因為他害怕犧牲,更害怕讓自己的母親和媳婦擔心。但他選擇了為共產主義獻身的道路就不該畏懼犧牲,雖然殘忍,但集體理想的實現沒有個人的犧牲是無法達成的。當他目睹了自己戰友一個又一個的犧牲之后,他變得勇敢,堅強起來了,將個人情感置于一邊,真正的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信仰而敢于沖鋒了。他的選擇是對的,他的犧牲是他生命中最絢爛的的時刻。
谷子地是個有血有肉的鐵血男兒,本來他也會死的,但他僥幸逃脫了,他的余生不為自己而活,為了給自己死去的戰友一個證明,一個歸宿!讓社會認同他們的付出,認同他們的生命是有意的!當他在朝鮮戰場上為趙二斗接過地雷的時候,他又為集體做了一次犧牲,因為他不能讓他的炮兵連失去眼睛!他放不下自己的使命,就委托趙連長幫自己繼續找尋自己的組織。他的選擇再一次體現了他的無私,他的偉大!
當谷子地又一次死里逃生后,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四處奔波,不畏艱難險阻,執著的要為戰友和他們的連隊找到組織。當他走在無名烈士公墓的時候,他的心情是難過的,有名的孩子沒了名字,有意義的生命卻得不到認同,這更堅定了他尋找組織的執念。無論風吹日曬,無論旁人唏噓冷落,他都一直在挖,讓戰友們重見天日!黃河終有澄清日,當戰友的尸體找到的時候,谷子地愣了,他終于等到那一天了。那一天,九連的戰士們聚在了一起,接受了榮譽的授予和革命隊伍的肯定。集結號響了起來,英雄們可以安穩的走了。
活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是我們的幸福,但我們不能忘掉老一代革命分子為我們所做的犧牲,我們也要繼承前一代人的夙愿,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讓革命火種永遠傳遞下去!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5
“聽不見號聲,就是打剩了最后一個人,也要給我接著打下去?!?——《集結號》對白
電影一開始,戰斗就開始了。三營九連連長谷子地帶領一百一十七人的部隊進攻國民政府部隊。招降失敗后,谷連長發起了進攻,不料中伏,死傷慘重,幸虧最后還是攻下了。代價就是老指導員等七十一個腦袋。
很快他們就又接到命令了。九連一行人要堅守汶河的一個舊窯場,掩護大部隊撤退。當團長說出:“聽不見號聲,就是打剩了最后一個人,也要給我接著打下去?!蔽业男臑橹徽?,鐵一樣的部隊,鐵一樣的死命令。而團長能給的幫助只有幾枚炮彈和一個名叫王金存的指導員。每個戰士都知道,如果一個營來守四個小時都難,更何況一個天殘地缺的連。
不出所料,這是一場慘烈的戰斗。敵人第一波進攻,九連勉強撐了過去,死傷了十三人。有兩個戰士偷偷出了去,在一個已亡的敵軍將領身上搶了一塊手表。正當他們轉身走時,其中一個被敵軍打中,奄奄一息。當連長問到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時,他們的回答很天真:“為了連長能有手表看時間。”一陣沉沒后,那個受傷的戰士就死了,他毫無怨言。敵人第二波的進攻接踵而來。剩下的戰士頑強抵抗,終于擊毀敵方坦克,擊退敵人。焦排長受了重傷,躺在擔架上。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谷連長他聽見了號聲,并讓他們趕快走。漸漸地,也開始有其他人說聽見了號聲。但谷連長只問第一次上戰場的王金存指導員。他堅定地回答:“沒有!我沒聽見!”……最后,谷連長留了下來,大伙跟著留了下來,沒有人再提離開。結果不言而喻,全體陣亡,谷連長受傷昏迷被俘,得以幸存……
從此,谷子地一直在為自己沒聽兄弟的勸說而自責。直到所有戰事結束,重遇當年的吹號人,才知道當年團長根本沒下令讓他給九連吹集結號,因為九連牽制住了敵軍的主力。谷子地整個人呆了……
看到這里,我覺得自己的眼眶都濕了。影片在莊嚴的號聲中結束,但我的心久久未能平復。這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不是因為戰斗場面的宏偉,而是他們的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那種兄弟間鐵哥們的情義。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只知道我被它感到,我知道我們的前輩就如他們一般,為我們的中國奮力戰斗。他們是英雄。
我不禁回想起電影中的那個片段:整個連只剩下谷連長和受傷的王金存,王問:“我沒給你丟人吧!”谷連長沉默了一陣,說:“下輩子還做兄弟?!?/p>
眼淚終于滑下……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6
我覺得《集結號》拍的一個與眾不一樣的戰爭片……過去我們看到的戰爭片多是表現運籌帷幄的將軍。而《集結號》拍的是戰爭洪流中最底層的士兵或最低級的指揮員——像谷子地這樣一個連長。
因為在所有的戰爭中,決定戰爭勝敗的實際上還是他們。《集結號》表現的是常人,是名將身后的“萬骨”們。
這部能讓觀眾在沒有視聽沖擊力、沒有感情、沒有美女的情景下跟著劇情走,這是電影最難的,從目前電影放映的效果來看,最入戲的恰好是后半部分。
最終《集結號》的結尾,谷子地找到了一個證人,證明戰友們是烈士,而不是失蹤人員?!都Y號》這樣的電影,會讓觀眾看到谷子地的委屈,跟著谷子地把這一年的委屈宣泄出來,這也是十分有快感的。谷子地這個人性格很開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會單單因為戰爭這件事而感到傷感,只是全連的人都陣亡了而他討不到一個說法,這件事壓得他喘可是氣來。谷子地堅持認為對他的審查不公平,這種不公看似只針對他個人,實際上是針對他的全部陣亡戰友。
這種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么需要?。?/p>
想起前段時間看的《色.戒》,二者相比還是《集結號》令人感動。我覺得電影最重要的還是故事,好故事不需要裸露一樣能賣座,不吸引人的故事再怎樣裸露也可是是噱頭而已,終也挽救不了電影!
《集結號》觀后感150字篇7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這次對這部電影有了不同的感受。
《集結號》是以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為題材的電影,是一部實打實的充滿戰爭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
主角九連連長谷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后一刻。然而一直戰到最后一刻的谷子地同志也未曾聽到集結號的響起,并不是由于他的耳朵在戰爭中震聾了的緣故,而是139團的團長劉澤水同志根本就沒有下達吹響集結號的命令。谷子地只能帶著他那可憐的47人奮戰到死。個人對于這種戰友間的背叛行為是十分應當遭人唾棄和鄙視的,然而對于戰爭這種事來說,不能把和平時期的道德觀價值觀去衡量的。
劉澤水這么做完全是出于戰略的需要,并不是他個人想要這么做的(這么想我心里平衡多了)。故事除了走血腥的戰爭路線外,其實不難發現還有條情感路線,是由連長谷子地串起來的,對47個弟兄都被視為失蹤者的憤慨谷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谷子地的腦海里,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鵬,姜茂才,呂寬溝等。故事的結局仍然是令人振奮人心的,谷子地聽見了集結號的響起,全九連的戰友們都聽見了集結號的響起。為本片的片名《集結號》畫上了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