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觀后感范文
寫觀后感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避免使用過于專業或者難以理解的術語。那要怎么寫集結號觀后感范文呢?這里提供一些集結號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1
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反應了那炮火紛飛的年代戰士保衛祖國奮不顧身,用生命換回的和平顯得無比的難能可貴。在現在和平的年代觀看那個時代戰爭的場面,給我們的觸動很大,現在的和平時代是那時多少戰士用生命換來的,作為我們現在的莘莘學子該如何把握,如何銘記歷史,如何把握現在,如何展望未來。
影片的高潮是這一個連的戰士頑強抵抗,敵人的狂轟濫炸,始終堅持下去,服從上級下的命令-----沒有聽到集結號不可以撤退,在看著一個一個戰士都倒下的時,有些戰士違心的說聽到了號聲,因為他們明白這樣下去整個連都會全軍覆沒,他們只是想留下一些人不至于沒有一個存活,可是連長卻肯定說沒有吹,號聲沒有吹,得繼續堅持作戰下去。他們是軍人始終保持了軍人最崇高的品質,最后這個連堅持作戰四十多個小時,終于完成了使命。
可是最后也只有谷子地一個人活下來了。但是在戰爭結束后,才知道號角聲從未吹響過,犧牲的戰士也以失蹤人士記入,這對作戰到最后保護軍隊撤退做出重大犧牲的戰士是多么的不公平啊,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最后那些犧牲的戰士還是得到了應有的榮譽。他們犧牲換來了大部隊的安全撤離,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人民感謝他們,也會永遠的記得他們的。在四十多名烈士的墓碑前吹響了那嘹亮的集結號,戰士們你們可以休息了,你們的使命完成了,可以安息了。
影片中的場面真實,音樂極具震撼力,生動的反應了那個時代,戰士用血肉之軀換和敵人的英勇作戰的場面。這個真實的戰爭例子,將歷史生動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要忘記過去,銘記和平的來之不易。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2
從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集結號》這部電影的名字,但從來沒有主動去看過。只知道它是一部戰爭片。
這次通過影視欣賞課終于是看了這部片子。只能用震撼和感動來形容了吧。
知道只要是戰爭片就必定有死亡這個概念,可是這個以少對多的敵對狀態,也太是不公平了點吧。1948年的淮海戰役,身為九連連長的谷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為命,只有聽到號聲才準撤退,若是沒有號聲,哪怕只戰剩下一名戰士也要拼死戰到最后一刻。在一座廢舊的窯場里,47名戰士們奮勇對敵,廝殺非常壯烈。但最終還是因為寡不敵眾,戰死戰場。只剩下連長谷子地一人。他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卻無能為力。有一位叫作焦大鵬的排長死前對谷子地說他聽到了集結號的聲音,叫谷子地趕緊帶弟兄們撤退。可是,此時,另一些人認為不能就此離開,產生分歧。而谷子地自認為沒有聽到集結號的號聲對死去的兄弟感到內疚,繼而帶著弟兄們再戰。結局是慘烈的。
僅剩的谷子地卻被解放軍當成了敵軍的俘虜。后來,他才知道自己的原先部隊番號已經被取消,導致他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并且連戰死兄弟的尸首都無法找到。上層人員降他們視為失蹤。谷子地無法接受如此的結果。他設法加入了解放軍,跟著解放軍的部隊南征北戰。他一心只想著要為死去的戰友們討回應有的榮譽。他與兄弟們之間的情感,哪怕時間過得再久再久,哪怕周圍的一切一切都已經時過境遷,也不會動搖。后來又遇到了一直在尋找丈夫的指導員王金存的妻子,孫桂琴。谷子地為孫桂琴與趙二斗牽線,促成了一段佳緣。
他們一同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窯場,如今卻變成了煤礦場,面無全非。
除了谷子地,沒人相信在煤礦場的下面會躺著壯烈犧牲的戰士們。為了給戰友們討回榮譽,谷子地瘋狂地挖著堆積如山的煤礦場,就算被旁人阻止,也堅決不停下。
本以為到鏡頭的最后,會有谷子地挖出他日夜思念的戰友們的尸體,結果不是想的這樣,畫面就這么結束了,放出來的是一段話,“最終汶河修水利時發現了這個舊窯,里面的47具遺骸確認是中原野戰軍獨二師一三九團九連的全體戰士。”這樣,谷子地和他的戰友們一同被授予了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谷子地的堅持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回報。這是我們都非常感慨的。
戰斗真的是太可怕了,子彈不長眼睛,炮彈也無情。沒有戰爭的時代真的可以是無比幸福的了。朋友間的感情也沒有什么可以比得過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很真切,很真切。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3
一聽《集結號》這名字,本來感到很好笑,感覺仿佛是一艘船的名字。但當我再一次觀看完這部影片后,我卻笑不起來了。我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時刻能夠逆轉,把我們這些整天自以為是的人都弄到汶河戰場上,那又會怎樣呢?
也許在座的我們沒有人會回答這個問題,但它確實存在。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在那樣的槍林彈雨中“頭頂飛____,腳底下滾地雷”,若你是連長谷子地,若你是戰士姜茂財,若你是九連中的一員,你還以為會有生存的期望嗎?你會戰斗到集結號吹響的那一刻嗎?
不用想,不用說,我們默認了,我們都不能。但他們卻能,我們九連的戰士們卻能!他們是____,他們對有著無限的忠誠,他們對戰友有著無限的關愛。在戰場上,他們絕不會丟棄每一個生死相依的兄弟,他們寧可戰死,也要和戰友們共命運,就像劇中姜茂財(王寶強飾)的淚水一樣。那一時刻,我堅信,所有在場觀看的人都會為之感到辛酸吧!
我們確實有必要去談談九連,去談談那四十七個為國捐軀的英勇的烈士們。不錯,他們是____,____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像那位團長說的那樣:“只要集結的號聲沒有吹響,就是打剩下最后一個人,也要打下去!”他們知道自己會____,但是他們絕不會撤退。英雄?什么是英雄?他們就是英雄!英魂無私,無淚,無悔,只有一片鮮血灑遍疆場,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他們都死了,他們寧可轟轟烈烈地____,也不會窩窩囊囊地活著。他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的烈士們也能夠瞑目了。
就像前面所談到的,九連的戰士們同命運,共生死,他們的這種對待友情的態度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啟迪。再想想我們,我們所謂的友情時常只是純粹的利益朋友!我們不是只堅信“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嗎?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們難道不覺得我們都錯了嗎?是的,我們是大錯特錯了!九連的兄弟們之間的親如手足般的情誼,真是感天動地啊!
還有,也不是任何人都會那樣的頑強,如此英勇的恐怕也只有九連了。就連一個文化教員,一個一上戰場就“尿了”的懦夫,都能那樣地英雄,“誓死不做俘虜”。那樣的連隊,該是什么樣的啊!那必是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英武之師!
伴隨著主題歌《兄弟》的旋律,影片結束了。九連走了,為了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而走了。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時代的人們,難道不就應醒醒了嗎?人民不需要我們去像當年的九連那樣去廝殺,只需要我們這群后人心中多一些感激,多一份感恩的心。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我們手中的筆作為刀槍,勤于讀書,發奮學習,為祖國的強大奉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
中學生的“沖鋒號”早已吹響。堅信在我們勝利完成我們的學習任務之后,那嘹亮的集結號定會在我們耳邊及時響起!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4
生命對于我們蕓蕓眾生來說,是何等重要的。更何況是如今的太平盛世。對于生命最深的感悟,是源于曾經看過的一個電影《集結號》。
《集結號》將鏡頭對準了這樣一群人。團長讓谷子地堅守一個陣地,必須等到后方集結號吹響才可以撤退。于是帶著他的46個兄弟上去了,堅守了十幾個小時打退了敵人三次進攻之后,他的46個兄弟全部陣亡了,而他那些犧牲的兄弟卻被埋在厚厚的歷史塵埃之中慢慢腐爛變質,變成了老谷嘆息里那一排排刻著“無名”的樹樁,那些年輕的生命灰飛煙滅了,可見當時的戰場是怎樣的殘酷。人的生命是可貴的,戰爭就意味著犧牲,但當戰爭不可避免時,我們仍然需要士兵的信念和勇氣;中國幾千年來經過了無數次戰爭,戰爭不僅僅帶給我們災難,也給我們流傳下來許多不朽的精神,這些精神才是國家不亡、民族常在的保證。可悲的是那些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品格似乎現在忽然不被提倡了,似乎那樣犧牲太傻了。我認為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人們不用宣傳就都懂得“好死不如賴活”的思想了,反而是太缺少對犧牲精神的歌頌。人是需要有一些精神的;我們要告訴這些在戰爭中獻出生命的人我們并沒有忘記他們,他們的生命是何等的高貴。如果人們真的把在戰爭中犧牲的那些戰士當成炮灰,才是對他們生命的侮辱。
這部影片讓我正視了對生命價值的領悟,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何譜寫一曲生命的贊歌,是我們這些青少年應該需要去想,去深思的。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5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看了電影《集結號》。故事主要講了九連的解放軍叔叔們在一次戰斗中,與敵人浴血奮戰。第一次,為了爭奪一個陣地,一百多個人的九連變成了四十七個人,地上的鮮血像小河一樣流淌......此時,我的心在強烈地震撼。
第二次,九連的四十七名戰士在連長的帶領下,要堅守陣地,只有集結號吹響才能撤退。這時,有一位叫王金存的叔叔,膽子非常小,不敢上戰場。但是,這次不同,當他看到他的兄弟一個個犧牲的時候,他終于咬緊牙關沖出了戰場,拿起了槍奮力地向敵人打去。看到這里,我心里非常激動,我覺得在危難關頭,自己也應該具有他這樣勇敢無畏的精神。由于,敵人的數量太多了,王金存不幸被敵人的炮彈打中,壯烈地倒下去了......此時,我的心在傷心地流淚。
過了幾年,在立石碑的時候,怎么九連的戰士都變成了失蹤人口,甚至連整個九連的故事都沒有人知道,只剩下連長苦苦找尋著往日的回憶......給國家和社會留下了無窮的遺憾......此時,我的心在隱隱地作痛。
看了電影以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內心的肺腑之言。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快樂,這一切都是無數的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呀!我們出生在和平的年代里,長在幸福的紅旗下,在天堂一樣的學校里生活,在操場上奔跑、做早操、玩游戲,讓歡歌笑語充滿整個校園;我們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學習......先烈是我們最好的典范,我一定要繼承先烈的遺愿,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好真本領,將來為祖國創造美好的未來而添磚加瓦。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6
今日,我有幸的看到了令我十分感動的一部電影《集結號》。這部電影主要寫一個團結的同志,為了把敵人殺掉,為祖國效力,不惜犧牲自我,這是多么的偉大呀!
當我看到指導員被敵人炸成兩半的時候,我楞住了,同志們趕緊為指導員報仇,同志們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最終,敵人義無返顧地投降,但同志們不肯,其中一個同志向敵人打了幾搶,以解心頭之恨。我真是又高興又悲痛!
當我看到茂盛同志為了炸掉敵人的坦克,不顧一切地接進坦克車,突然,他被敵人打死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又堅強地爬了起來繼續向坦克車走去,他擰開了手榴彈,連人帶彈撲向坦克,把坦克車給炸了。他的舉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這種效忠祖國,不怕死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動,我被他完全征服了,覺得祖國培養了這樣的英雄好漢,我為祖國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
當我看到連長在放炮的時候,耳朵被坦克的炮彈炸聾了,之后,因為打仗的原因,這個團的人數越來越少,最終,全軍覆沒。我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感覺我們此刻好的環境就是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人和人為什么不能和平相處,為了自我的私心而去殺害他人。誰不是爹娘生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必須要好好報效祖國,不會讓那些為我們此刻有好的生活環境而獻身的革命烈士。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7
我覺得《集結號》拍的一個與眾不一樣的戰爭片……過去我們看到的戰爭片多是表現運籌帷幄的將軍。而《集結號》拍的是戰爭洪流中最底層的士兵或最低級的指揮員——像谷子地這樣一個連長。
因為在所有的戰爭中,決定戰爭勝敗的實際上還是他們。《集結號》表現的是常人,是名將身后的“萬骨”們。
這部能讓觀眾在沒有視聽沖擊力、沒有感情、沒有美女的情景下跟著劇情走,這是電影最難的,從目前電影放映的效果來看,最入戲的恰好是后半部分。
最終《集結號》的結尾,谷子地找到了一個證人,證明戰友們是烈士,而不是失蹤人員。《集結號》這樣的電影,會讓觀眾看到谷子地的委屈,跟著谷子地把這一年的委屈宣泄出來,這也是十分有快感的。谷子地這個人性格很開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會單單因為戰爭這件事而感到傷感,只是全連的人都陣亡了而他討不到一個說法,這件事壓得他喘可是氣來。谷子地堅持認為對他的審查不公平,這種不公看似只針對他個人,實際上是針對他的全部陣亡戰友。
這種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么需要啊!
想起前段時間看的《色.戒》,二者相比還是《集結號》令人感動。我覺得電影最重要的還是故事,好故事不需要裸露一樣能賣座,不吸引人的故事再怎樣裸露也可是是噱頭而已,終也挽救不了電影!
集結號觀后感范文篇8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了同是炎黃子孫的兩方戰士以殘忍的方法互相殺戮,子彈鉆入肉體、滋滋作響的聲音始終在觀眾耳邊回響,窄小的巷道里滿是斷肢殘臂,殺紅了眼的戰士甚至冒大不韙槍殺俘虜。特別是還有谷子地在為小我討回尊嚴時所經歷的種種窘境,這一切都讓我感覺到,馮導演實際上是在以一種讓觀眾揪心的手法來提醒我們大家,關愛個人,關愛生命。所以說,稱《集結號》是中國版的《拯救大病瑞恩》,不無道理。
中國歷史是一部崇尚集體主義的歷史。我曾赴某水電廠考察,多年前響應組織號召來到這深山老林的熱血知識青年們已是垂垂老朽,可如今世事已變,他們深為自己兒孫入學就業而發愁。我還曾去過一老國企,廠區外山腳下那一排排建于四五十年前的低矮房屋多屬于當年那些支邊的老員工,比他們晚進廠數十年的則住在旁邊的現代化建筑里。對他們來說,組織靠不住,子女又沒出息,可誰又會來拯救這些老年“瑞恩”呢?
我并非試圖證明小我比大我,或者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局部利益服從于整體,這完全正確。但我知道,觀眾們流淚的主要原因并非47名烈士死得偉大,而是因為整體利益滿足之后,局部利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明明是烈士,卻被認定為“失蹤”;谷子地為烈士們積極奔走平反,除了受害者,卻沒有人真正當回事(劇中提到,老兵尋找部隊的信件有幾十萬封);還有一名受害者,他感到不平的原因卻是,“失蹤”者家屬的補償比烈士家屬要少很多。
所以,我認為,觀眾們的淚水,是委屈的淚水,既為自己,就象活著的谷子地,也為逝去的先人,就象那47位長眠地下的烈士。其實,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向組織要求的并不多。由小紙袋裝著的那一枚金屬小片片,還有那向空中鳴放的槍聲,都足以讓受了多年委屈的國人淚如泉涌,淚如泉涌之后則是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繼續犧牲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