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欣賞本民族的文化作品,從而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寫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下載,供大家參考。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1
今天觀看了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7》專題節目讓我感觸深刻,人們常把有高風峻節,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贊譽為“榜樣”,學習榜樣,能夠讓自己更加清楚前進的方向。
《榜樣7》以“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主題,以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組織、一線技術工人為原型,向大家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榜樣故事。勇敢無畏,奉獻于祖國航天事業的航天英雄王亞平,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焊接專家艾愛國,為山區人民辦實事的“全能型”教師張玉滾,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冰上博爾特武大靖,開辟了菌草科學研究與應用新領域的科學家林占熺……這一個個身邊的榜樣讓我肅然起敬。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增強看齊意識,向優秀人物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積極幫助他人,成為大家爭相學習的榜樣。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2
朱歡捷:
榜樣就是旗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觀看《榜樣7》專題節目后,我深深被觸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以優秀黨員干部為榜樣,學習、傳遞正能量。在工作中,自己應當盡職盡責,勇于創新,廉潔從教,腳踏實地做好日常工作,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3
今天晚20時,我觀看了CCTV1特別節目《榜樣7》。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振興鄉村的福建農業專家林占熺、兒科專家路生梅等優秀共產黨員榜樣實實在在的先進事跡感動我、激勵我、鼓舞我,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真人真事,使我很好很生動的上了一課。
通過觀看學習,我認識到:我們要學習他們嚴謹認真、腳踏實地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們開拓創新、知責盡責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職業操守,立足本職,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辜負這個美好時代寄予我們的厚望。對照先進人物,檢查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否正確,檢查自己是否廉潔自律、克己奉公,檢查自己工作是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進一步增強黨員先鋒隊意識,努力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4
12月8日晚,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在會議室共同學習了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6》(____特別節目)。本期節目重點宣傳“____”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典型事跡。
節目一開始,伴隨著激昂的音樂背景,主持人緩緩走出。通過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崇尚英雄。黨員觀看《榜樣6》后心得如下:
12月8日我觀看了CCTV專題節目《榜樣6》,這場節目令我深有感觸,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崇尚英雄。我們不能忘記先人前輩走過的路,更不能忘記自己加入共產黨的初心,我們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勇于擔當重任,磨礪意志品質,鍛煉過硬本領,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作為青年黨員要從榜樣中吸收奮進力量之光,自覺扛起歷史使命,挑起時代擔當,以“不忘初心”的堅守、“逢山開路”的本領,披荊斬棘,譜寫新時代青年黨員之歌!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5
一
觀看了《榜樣7》,身處靜謐生活的我們,更加要提高憂患意識,增強專業潛力,增強自身本領,在有限的人生里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不負榜樣們的負重前行,不負自己的青春韶華,不負黨和國家精心的培養,讓青春在為國家奉獻添彩,讓年華為人民煥發榮光。讓我們更加堅守自己未來的信仰,認清自己肩上的責任,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用實際行動把平凡事業的星星之火一一點亮!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疫情時代的我們默默將疫情防控的重任手提肩扛,疫情過后的我們繼續為病人服務積聚力量。感謝黨和祖國,感謝人民至上,學習英雄,學習榜樣,責任在肩,敢于擔當;不忘初心,只為黨旗在胸中飄蕩,牢記使命,困難面前,黨員不上,誰上!
二
榜樣力量催人奮進,先鋒標桿激勵前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醫生,一名黨員,我深深的被路生梅前輩的事跡觸動,別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我要去,別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我要干!作為沐浴新時代陽光雨露的新青年,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更加需要追尋榜樣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今后我也將在工作生活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專業水平,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把解除患者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在祖國的建設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6
我們小時候都唱過這樣一首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在歌聲中我們的潛意識里就會萌生一個觀念:我們要學習好榜樣。那么,什么是榜樣呢?榜樣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或者精神。
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榜樣?
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抵抗元軍因勢孤力單兵敗,被囚禁三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從容就義。臨終揮筆寫下彪柄千古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他寧死不屈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他就是我們愛國的榜樣。
“緊緊追逐著頂點,朝最高目標進發”的日本花樣滑冰運動員羽生結弦也是我們新青年學習的榜樣。他四歲開始學習滑冰,十二歲就把成為世界冠軍定位自己的目標。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在20_年索契冬奧會中奪取了男子單人滑項目的冠軍。賽后,他并沒有因為獲得了冠軍而滿足,反而在總結自己的失誤與不足。他說這場比賽他有一種沒能讓自己的實力完完全全在大舞臺上發揮出來,心有不甘,像是輸給了自己。
為了在四年后的平昌冬奧會中不留遺憾,羽生結弦繼續著他對頂點的追逐,他覺得花樣滑冰與人類工程學有相通之處,就修習了人類工程學課程;為了讓競技更有藝術感,他自己編制舞蹈,勤加練習,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次呼吸都和音樂合拍。
正是平日里的刻苦付出,羽生結弦的花滑水平日益精進,終于,在20_年平昌冬奧會上,他再次站在冬奧會花滑男子單人滑領獎臺上的最高點,成為66年來第一位蟬聯男單冠軍的花樣滑冰選手。
我們要學習的榜樣還有很多,但是,學習榜樣不是幻想著擁有榜樣一樣的光環,而是學習榜樣的精神,學習榜樣之所以成為榜樣的過程。我們要做行動的巨人,不要讓學習榜樣成為一句空話!有一句話說得好:若想摘星,就得自己一步步搭建通天的橋梁,然后腳踏實地,扶梯而上。
觀看榜樣觀后感簡單篇7
3月25日晚上,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榜樣7》專題節目。
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黨的__代表展示了榜樣的力量。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英雄航天員王亞平,有鄉村振興的“領頭雁”王傳喜,有大國工匠艾愛國,有“扁擔校長”張玉滾,有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武大靖,有“菌草之父”林占熺,有“京城最帥交警”孟昆玉,有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路生梅……他們行業不同、經歷不同、事跡不同,但是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榜樣,崗位平凡,而事跡不平凡,事跡很感人,值得我們學習,也給我們增添了前進的力量。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扁擔”校長張玉滾的事跡。
在張玉滾的學校——黑虎廟小學,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這根扁擔很不平凡。在黑虎廟不通車的那些日子里,張玉滾用這根扁擔為學生們挑來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
從學校到鎮上,沿著山間小路需要行走十多個小時,中間還要翻過一座1600米高的大山,遇到惡劣天氣,來回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有一次,天還沒亮,張玉滾就帶上扁擔,帶上編織袋、手電筒,帶上路上用的干糧和水,踏上了去鎮上挑書的行程。這天,路上正遇到大雨,他不顧夜黑路滑,連夜趕路,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趕回學校。這是一天一夜的趕路,讓人不可想象,難以忘懷。張玉滾的腳趾磨出了水泡,他的肩膀被壓出了紅印。請問,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支撐?連續6年,張玉滾就靠著這樣一根扁擔,徒步從大山外為自己的學生們挑來了所有的教材和生活用品,也給孩子們挑來了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張玉滾被孩子們親切地稱之為“扁擔”校長。
學校蓋新校舍,搬磚頭,運水泥,挖砂土,平地基,一磚一瓦,好多都是張玉滾挑來的,用這根扁擔,挑來了新校舍的順利完工。
師資短缺,張玉滾把自己修煉成了“全能型”教師,什么學科都能教,什么學科都會教,什么學科缺就去教什么,數學、物理、英語等學科都教過……
為了工作,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兒,為了工作,他的妻子受傷,他不顧得管,還讓妻子放棄掙錢的機會來給學生做飯……他把學生當成自己最親最近的人,把自己的愛都給了學生,卻唯獨虧欠了自己的家人。當然,也虧欠了自己。
張玉滾,靠一根扁擔,挑出了63名大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大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再苦再難也要把學校辦下去。”這是張玉滾的莊嚴承諾。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改變山村學生的命運,張玉滾一干就是20年。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向張玉滾一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