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或場所的特點和意義。怎么寫出優秀的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1
原以為,電影對觀眾的觸動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觸及眼球和耳膜,以完美的視覺修養和聽覺體驗愉悅觀賞者的視聽神經;第二層,觸及大腦,富于邏輯的思辨劇情不斷引發觀眾的思考;第三層,觸及心靈,用深處傳達的哲學理念直擊觀看者的內心,最終達成在精神上升華的效果。然而在欣賞了兩遍電影《盜夢空間》后,我意識到導演在試圖邁向更深的一層——觸摸我們的潛意識。
《盜夢空間》上映后,出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一部分觀眾被電影緊湊復雜的敘事邏輯繞暈,熱衷于在網上尋找影片背后的各種答案;另一部分觀眾則自信掌握了該片的全部真相,用一個又一個驚人的解讀把影片推向了無限可能;而對電影主題的深度剖析,更是多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部由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商業電影,展現出了其在影院之外強大的生命力,好比影片當中的意念植入理論,一個簡單的想法被植入潛意識,會如同病毒一樣在你的腦海中迅速擴大和傳播影響。當你為這部電影轉起思想的陀螺,開始思考影片當中的邏輯是否存在問題,懷疑我們的現實世界是否真實可靠,并且沉浸在這些問題中欲罷不能,導演對你的意念植入就已經完成了。
作為拍攝懸疑片起家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有著自成一派的拍攝風格。如果把懸念電影比作猜謎,大部分導演更加側重于謎底的巧妙與顛覆,用一個足夠震撼的結局來彌補前期創意和拍攝技巧上的不足。而諾蘭則是側重于謎面和解謎過程設計的少數派,作為好萊塢敘事流的先進典型,以其詭譎的故事劇情和精巧的鏡頭剪輯而著稱。經他拍攝的電影,故事通常散發著強烈神秘氣息和敘事張力,情節在層層遞進的過程中被逐漸推向高潮,看得人大呼過癮。
不管你是否接觸過他的電影,都無需顧慮自己是否能看懂這部《盜夢空間》。相比以前諾蘭電影在剪輯手法上的天馬行空,《盜夢空間》顯得更加平易近人。多線敘事被合理的安排在劇本所創造的夢境世界中,原本難以拼接的各個劇情碎片,因為場景間的巨大差異而變得異常清晰。觀眾所要做的,就是上緊大腦的那根發條,緊緊跟隨電影的節奏,接受前期細致講述的各項設定,享受其后多重夢境交叉演繹帶來的視覺快感和無窮樂趣。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2
這是一部要在電影院看的電影。因為它非常的電影化,其他任何觀看方式都會損害到你的感受和體驗。這個電影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劇情、畫面、音樂、音效等,所有電影元素都極其豐滿,同時恰到好處,構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電影院環境下觀看,很多電影細節你可能就會忽視,隨后就會帶來觀影體驗上的損失,甚至會影響到你對故事的理解。
當然,說到這里,我要強調一下,《盜夢空間》的故事絕對沒有之前謠傳中的那么晦澀難懂。作為一部在北美3億美元票房,全球6億美元票房的暑期檔電影,它的故事能難懂到什么程度呢?《盜夢空間》雖然在劇作結構上相當復雜,但從觀眾體驗角度來看,這個電影的表層故事仍然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類型片:一幫人為了完成一個貌似不可能的任務,深入險地經歷一番冒險,最后完成任務的同時,達成個人心愿。其中槍戰、追車、爆炸、打斗等等商業元素一應俱全,僅僅只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盜夢空間》仍然是一部很具娛樂性的暑期檔電影。
但是對于一部分影迷觀眾群體來說,這部電影除了具有以上娛樂元素外,因為它精巧的故事結構和幾近完美的電影元素構成,《盜夢空間》還具有了多種解讀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讀這部電影,則完全取決于你個人的觀影經驗,以及你自認為從電影中獲得了什么樣的信息。就這個層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這部電影的問題,只是每個人都會有獨一無二的私人感受,難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3
《盜夢空間》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卻有些看不懂,我也是看了兩遍才看懂了這部電影,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現實并不是現實,只是我們深陷其中.也許你有過這樣的感覺,生活中把夢和現實有些分不清楚。多姆?科布(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是一個經驗老道的竊賊。在人們精神最為脆弱的時候,他潛入別人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秘密。在他看來,人類思維所能產生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們靠思維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重新制定社會的法則,人們甚至可以通過思維來進行犯罪。只可惜,面對如此寶貴的財富,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獲取。而科布卻恰巧擁有這樣奇特的技能。他利用人們做夢的時候,從他們的潛意識里盜取秘密。因為往往人們在做夢的時候,精神防線是最脆弱的。科布把自己這種絕技稱作“攝夢術”。不過,雖然科布的特殊技能,令他在這個貪婪的世界中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商業間諜,但他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盜夢空間》觀后感多姆?科布成為企業間諜中令人垂涎的對象,也讓他失去了所愛的人,并成為一名國際逃犯。如今,科布有了一個贖罪的機會,一個最后的行動將給回他原本的生活,只要他能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奠基(Inception)。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多姆?科布和他的團隊的任務不是竊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要讓一個大企業的繼承人自愿解散公司。如果他們成功,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不過暗中的敵人對他們的行動了如指掌,而只有多姆?科布才能看到敵人的到來,因為犯罪現場存在于人的思想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伙伴,要制造出幾乎不可能制造出的3層夢境,在不斷躲避潛意識里的守護者的攻擊中,他們有一些人進入了潛意識最邊緣.為了讓三層夢境更加穩定,多姆?科布需要準備許多條件,并且需要人員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務。在夢境中,人們可以創造任何東西,來做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為了得到這一份滿足而長時間進入夢境.《盜夢空間》觀后感多姆?科布利用這一點創造了一個夢境,給公司繼承人灌輸思想,讓他以為在現實中,回到現實后,然他解散整個公司.
這部電影能夠帶動人的思維,跟著一起去思考,情節環環相扣,沒有什么破綻.因為這部電影中的情節很符合生活邏輯.我們從夢中的無限暢想中醒來,回到這冰冷的世界,確實有些不如意。但是,不管你在哪,都還要生活,無論是平淡還是精彩,都在你的雙手之中,靠自己的不懈追求與努力。也許能做的就是在每次睜開眼睛之后,都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沒有一絲的遺憾。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4
此刻,據說連超級賽亞人都明白本片是有關多重夢境的,但這并非將“1”變成“99”的法寶利器;因為你能夠將夢境結構設計得比本片更復雜,但那種復雜可能只是個空框架,你不會感覺到質感。實際上,片中“夢中夢”的結構,從了解劇情梗概的角度來說,其實是十分線性簡單的,不像《記憶碎片》(Momento)那么機巧,更不像《穆赫蘭道》(MulhollandDr。)那般變幻無形。
也許,正因為《盜夢空間》夢境設定表面上看起來很機械化,部分影評人認為諾蘭哥哥把夢境想象得太理性了,真實的夢境應當是像《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E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那樣充滿了隨機而怪趣的變化,那樣光怪陸離的東東才是夢的本質。專家們說的,顯然是有道理的。包括你我都得承認;至少我個人從來沒做過像電影中“種夢行動”那么“有邏輯”的夢。但是,專家們很可能都是藝術細胞過剩、一聽到“夢”這個字眼就興奮、就認為就應是天馬行空的。可他們忘了,影片中無論是“盜夢”還是“種夢”,都不是個體自由的夢,而是經過設計的、受擺布的夢,當然得遵循事先設定的邏輯。電影中的這個“受控夢境”的設定,對盜夢/種夢對象的控制程度,甚至要超過《黑客帝國》里“人類電池”在“母體”中的狀態:后者允許個體意識在虛擬空間常規的生活,而《盜夢空間》里表現的則是要誘導盜夢/種夢對象的意識走向預先設定的軌道。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5
《盜夢空間》是我看過的最好電影之一,場景的設置十分多樣,而且,我一開始,根本就沒看懂怎樣回事,直到影片進行到一段后,才開始慢慢地有些看懂,就是這個盜夢空間,讓我開始對男主角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開始有了較深的印象,雖然在泰坦尼克號的片段里我就見過他,但是直到盜夢空間,我才開始真正感受到他的魅力,用楓的話說,是:他的眼神,很犀利。
盜夢空間的劇情進行地十分快速,一開場就把主角基本上都給出場了,此刻回想這個片,我忽然想起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總是有著不少逃亡的鏡頭,即使是狼狽的在逃跑,卻在槍林彈雨中仍然表現地那么能干,有些畫面很滑稽,比如在盜夢空間里,他為了躲過康柏的追擊,被列車夾在墻里的那個難受樣,實在好笑。
那個造夢者的女生的初次面試我覺得很經典,你看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多么的有意思,一副不肯被小看的樣貌,她很厲害,而且十分的有個性,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
其他人物在劇中也是舉足輕重,比如那個費雪小帥,比如那個偽裝者,但是還是主角給我的印象最深,他的那份痛苦,他的那份內疚,還有,在刺客說的那句話:
在泰坦尼克號,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說:你挑我也跳,而到了盜夢空間,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則說:你跳我不跳,看到他成熟了,我們留下了欣慰的眼淚。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6
夢境,一直是神秘的話題。自古便有周公解夢,近代又有“夢的解析”,然而,我們依然對夢的解構十分疑惑。
《盜夢空間》中的夢境,實際上是參雜進了潛意識的人為之夢,主角以及其同伴們潛入別人的夢境,盜取他們潛意識下的秘密。同時,他們也能植入意念進入別人的潛意識,從而徹底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劇中有個場景,很多的人被注射鎮靜劑后,長時間的成眠于夢中。每天對他們的喚醒,于他們而言則是做夢。因為他們已經把夢境當作現實,而現實本身卻成了夢境。很像《黑客帝國》,活在一個意識的世界中,真實——不過是頭腦中的影像而已。現實中我們孤立無助,似乎只是某些人的附庸。夢中我們是思緒的焦點,可以達到夢想的彼端。游走在感知的邊緣,亦真亦幻。
當主角與他的妻子,在夢的邊緣數十年的停留后,已經完全分不出現實與夢境的區別。只有做夢的人在夢中死去,才能從夢中醒來。于是主角和妻子選擇了臥軌自殺。而主角的妻子,卻在返回現實后,仍深深的懷疑現實也是夢的一層,最終自殺身亡。無邊的夢境,竟是無窮的痛苦。當夢儼然成為現實,也便不再擁有真實。
人生虛空大夢,轉眼韶華白首。一覺醒來,一切仿佛曾經來過,又模糊不清。我們走過的歲月,我們執著過的一切,都匯入了我們的意識,潛藏在了夢的深處。每個人都是一個獨有的世界,它們曾有喜怒哀樂,我們帶著各自的記憶,匯于現實——這個共享的“夢境”。誰是世間的醒者?思緒無窮,夢境無窮,意識,也許才是這個世間的本真,一切的源泉。只是我們以為物質才是基礎而已。
夢在繼續,生活也在繼續。夢中之夢,你是否也在其中,卻依舊渾然不知?
盜夢空間觀后感300字篇7
今天終于把盜夢空間看完了,很不錯,忍來不住上來碼點字了。電影通過夢來作為主心骨,夢中夢,三層夢,主人公柯布為自己筑的夢里一直都有自己妻子映射,而且每次妻子都是作為對立面而存在,他不能釋懷,在每個夜晚他在夢里造了一座監獄,想把妻子莫爾困在里面,減輕一些自己的內疚得到一些暫時的解脫,可是夢里出現的場景總是柯布傷心地回憶:永遠看不到臉跑開的孩子,所有他們以前在一起美好的場景但他都無法觸及,因為最后妻子總會憤怒的出現,在對希爾的植夢行動中,他不僅要面對希爾的潛意識反抗,還要直面妻子,面對很多未知的危險,但在最后他始終沒有迷失自己,理性的釋懷了夢中的妻子,回到了現實中,他的圖騰陀螺一直轉著,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也轉著,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夢和現實是相同的,它能轉換成現實你想要的,只要你自己真的想那樣,夢成現實并不難,自己得給自己創造這樣的條件,為自己筑夢。柯布起初不能為自己筑夢就是因為他有對妻子的愧疚不能釋懷,當他放下的時候,他 又可以再次幸福編織。
對于我的而言,我的感受是有些東西得放下,我不強迫自己,我會給自己一些時間漸漸的改變,畢竟這些困擾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就讓我慢慢瓦解她吧。還有就是得做內心更強大的自己,先從獨立孤獨開始,有些事情有朋友知己一起固然好,但沒有也不是不可,自己獨立去完成,就像老弟昨晚說的我真的是一個人在戰斗,這本身沒有什么可怕,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就像我的名字一樣,俊永,做個內心雋秀,勇敢地獨立的姑娘,對于感情不要走心,誰離了誰都能活。做自己,有些事就像狗改不了吃屎的規律一樣,所以當面對矛盾時,讓自己有路可退,不要太逼自己,但是依然有夢,這正是電影里也在詮釋的道理,在夢的路上不忘夢,又讓自己面對矛盾時既能保全夢也能有退路,好好設計自己的夢就很重要,每一個細節和結構都會有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