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總結自己的觀影體驗,從而更好地吸收電影中的營養,提升自己的影視文化素養。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快來學習吧!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1
夜晚,萬籟俱寂,二更已過,三更將至,我卻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心中總想著他。小時候,他的母親,用一根包含著母愛的絲帶,與他緊密相連,一心一意的照顧他,任勞任怨;長大后,母親已老,他又用那根早已破舊的絲帶,飽含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將他與母親又一次的緊緊相連,像小時候母親照顧他那樣照顧母親,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無論多么艱難,他都不會丟下母親,正是風雨孝心,感動一個又一個人,他,就是《感動中國》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陳斌強。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孝心不是一種形式,不是讓別人看的,而是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上學,難道我們忍心看著他們辛勤勞作而不管,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為我們累白了雙鬢?古時候的人可孝順了,你們知道從前有個叫王祥的孝子嗎?有一天,他的母親病了,母親說她想吃魚,可是大冷天的,上哪找魚呢?他看見家旁有一座被凍的小河,他靈機一動,把身上的衣服脫掉,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塊,來取得水中的魚,讓媽媽吃上魚。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王祥為了媽媽不惜自的身體令我感動,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王祥的這種精神嗎?有很多人放棄利益,跑回家伺候父母,縱然風雨多大,利益多豐,也沒有摧殘那顆孝心。這些人,他們把那暴雨視作潤如酥的“天街小雨”,為了母親,勇敢拼搏,努力前進!
風雨難摧孝子心!一個孝敬長輩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勤奮工作,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我身邊就有很好得榜樣,他是一名醫生,每天工作很繁忙,尤其是成為科主任后,工作量更是加倍,加班加點是常事,經常半夜因為急診病號被叫到醫院。雖然工作忙,但他從沒忘記孝敬他的父母,風雨無阻,每天抽出時間去看望他們,為了更好照顧他們,他省吃儉用,把積攢下來的錢幫助他們在城里買下房子,當他的父母生病時,他會在工作之余不分晝夜地陪在父母身邊。他就是我的父親。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該在發展,尊老愛幼不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然而在今天有很多人忽略了它。我們同學中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有誰為自己的父母穿過衣服?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現實中有許多人重視金錢、地位、名聲、利益,而忽視孝心。許多人為了利益而死,卻不知年至古稀的雙親還在家里餓肚子,利益在暗中腐蝕著孝心。對照陳老師我覺得我對父母的孝心很差,有時還惹父母生氣。跟父母鬧別扭。為此我很愧疚。以后我一定尊重我的父母,好好學習,健康成長,這也是我對父母的一份孝心吧。
我們要盡孝心,不僅要像陳斌強那樣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生養我們的母親,給予我們溫暖與關懷,還要孝敬我們的祖國母親,我們的祖國母親是我們強大的后盾支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給生養我們的母親當雨傘,給祖國母親添磚加瓦,不論風雨多大,我們都要努力報達我們的母親!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2
《感動中國》是一個催人淚下的節目,它給我們講述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觸動我們的心靈,給我們最深處的感動。
在觀看的過程中總讓我淚流滿面。獲獎者,有的是為了國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結束,令大家敬佩;有的為家人,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玥。
2012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腦膠質瘤,當她得知自己只有三個月的生命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去,但她的爸爸罵了她一頓,因為按老家的習俗,死后尸體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說:“我希望能盡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時10分,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了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著何玥的故事,我熱淚滿眶,我為何玥惋惜,12歲正是花樣年華,她卻悄然離開;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無私,面對死亡她不但不懼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際還想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這樣的舉動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樣飛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間照亮。
就像組委會授予她的頒獎詞一樣:“何處春江無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這個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兒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何玥來過這個世上,但,她不曾開!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3
看完感動中國,我早已熱淚盈眶。朱彥夫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他是人民楷模之一,是當代的"最美奮斗者",是守衛祖國的一棵松,是堅韌不拔的一種魂。
戰場上的他,不畏嚴寒與危難,殊死搏斗,為戰友贏回了信心,為國家贏回了尊嚴,與死神擦肩而過。退伍后,他一心為民,帶領群眾同甘共苦,不懈奮斗,硬是把一個“連地瓜干都吃不飽”的窮山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與其腐爛,不如燃燒。”朱彥夫還用自己的殘臂,寫下了一本又一本人生之書,將他的精神代代相傳。
他用一生奮斗,告訴了我門什么叫做勇敢與毅力,什么叫做責任與擔當。他的名字,點亮了革命的歷史,更點亮了后世青年的精神追求。我們學生應當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自己的夢、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4
_年2月3日晚,中國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節目又開始了,我看到了十位評選出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的事跡讓我非常感動。比如:舍己救人把從十樓跳下來的小女孩從死神手里拉回來的吳菊萍阿姨、已年事九旬白禮方老爺爺本該在家中養老卻義無反顧地去蹬三輪車賺錢捐款支教、油廠失火卻知難而上、置生死于身外的消防戰士__伯伯等等。他們品德高尚、救人時只想幫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吳菊萍阿姨。
吳菊萍阿姨的光榮事跡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從十樓掉下來,當時她直接沖了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她,小孩沒有大礙,可她自己卻左手嚴重骨折,骨頭砸成三塊,醫生還告訴她:“這種傷只有在嚴重車禍和機器絞傷中才見到,而且只要偏一點,她就要高位截癱了。”而她知道了這件事后卻在記者采訪中顯得那么天真和冷靜,“我當時什么也沒想,只想到一條鮮活的'生命在我面前,我一定要去救。”
我特別欣賞吳阿姨在微薄中寫的一段話:“當災難降臨時,我們要不顧一切地去施救,不管代價多高昂,也不能遲疑、袖手旁觀,要盡一切可能去做。”如果我們人人都能這樣,我們將不怕任何困難,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的幸福、美好。
推薦閱讀: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5
今天,我們觀看了20__年的《感動中國》,那里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感動英雄事跡,讓我們熱淚盈眶。在其中,有著熱愛祖國的程開甲、堅持教育事業的張玉滾、扎根邊疆守衛邊疆的王繼才和王仕花、愛崗敬業的其美多吉、英勇無畏的杜富國……而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不畏疼痛,保護家園而勇戰匪徒的呂保民。
他是一名退休的戰士,在市場上賣雞蛋。一天,一名越獄的匪徒因搶了錢包與人爭執,而用一把極其鋒利的彈簧刀將那人捅了數刀后殺死。這一幕呂保民看在了眼前,心里想也沒有想,就向前阻止,卻與匪徒發生爭斗。當自己已經被捅了好幾刀后,他依舊沒有管任何疼痛,結合著自己的幾位老戰友終于將其追捕。而這時候呂保民才發現自己已經中了很多刀,鮮血侵透了整個衣服,自已也就倒下了。經過數日的搶救之后,終于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呂保民在采訪的過程中說:“我當時就沒有時間去考慮疼痛,我就是想趕緊抓住匪徒,不能讓他再去傷人,在去破壞市場了。”在醒來后,想的卻是自己為什么在一開始的時候失手了。這就是他,一個勇敢無畏的他。
現在的我,別說是被人捅一刀了,就算是手指被劃破,都得擔心個還一會兒,有時候受到一些比較重的傷,哭哭嚷嚷的時候都有。而且,我有他這種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嗎?當哪天步入社會,遇到了匪徒,我有勇氣去與他搏斗嗎?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氣概,長大后,盡管自己不是那么的出人頭地,也要保衛家園社會,驅除那些非法分子。
今天的觀后感,我明白了很多的東西,但是,我還是特別的感動。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6
窗外的春風帶著一丁點兒冬的氣息吹拂在我那微微有些濕潤的眼角,大屏幕上的一幕幕真實的畫面逐漸映入眼簾,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
“_《感動中國》人物——王寬!”
隨著一句清脆的話語,一位年邁而一精一神的老人和他的妻子舉著那凝聚了汗水和仁義的獎杯和鮮花。
王寬,是一位老藝術家,曾任鄭州市豫劇一團一一團一長,國家一級演員。在我的生活觀念里,七十四歲,應該是享受晚年的歲月。但是,他卻是每天奔波于茶樓和戲場。“難道他是去喝喝茶,聽聽戲嗎?”我心里不禁疑惑道。但是接下來的這一幕,令我大吃一驚——那是王寬老先生在茶樓里唱戲的`畫面。“怎么,他退休了還對唱戲這么戀戀不舍?”“難道他每天去茶樓、戲場就僅僅是為了唱戲來消遣時光?”……一個個的疑問激起了我繼續看下去的興趣。可是,更令我震驚的一幕出現了。原來,王寬夫婦倆先后共收養了六個孤兒,但他們的退休金并不多,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穿暖,王寬老先生決定到茶樓、戲場唱戲掙錢。可是,茶樓、戲場不比舞臺,他的“點唱率”并不高,常常坐冷板凳。但他并沒有灰心,而是選擇了堅持。最后,在媒體的報導下,王寬老先生收養孤兒的事情傳開,許多一愛一心人士都特意去點他的戲,茶樓、戲場的老板也經常讓他來唱戲。在那將近十六年的漫長歲月里,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風雨無阻,隨叫隨到。十六年櫛風沐雨,幾個孤兒都已長大成一人,有的有了穩定的工作,有的成了自己的一個“小家”,而且他們每個周末都會聚在他們的“大家”里吃一頓一團一圓飯。我想,這才是最令王寬夫婦最感到幸福與感動的事吧!
有一種一溫一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震撼人心!沒錯,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輩子好事就沒有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應該凈化自己的靈魂,獻出自己的一愛一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那么,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一愛一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一愛一才永恒。因為有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們,世界才會繼續;因為有那些無私付出的人們,身邊才有感動,已致感動了整個中國……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7
觸摸中國是一個不同的項目。它可以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個故事都讓人哭泣,觸動我們的心。其中,陳斌強最打動我。
偉大的老師陳斌強決定把他的母親綁在身后,在她母親迷路并從阿爾茨海默氏病中康復后,每周用一輛電池汽車在30公里的山路上照顧她5年。他的故事廣為流傳后,學校決定將陳斌強的工作地點從鄉鎮轉移到縣。
看到他的故事,眼淚已經在我眼里打轉了。我欽佩他對母親的孝心。盡管有許多不便,他仍然致力于帶著母親上下班。他說了一句給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們可以等,但是我媽媽沒有時間等。"讓我立刻放聲大哭,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善待我的父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讀完之后,我又在網上看到了關于他的新聞。他在QQ空中寫道:“兒子對母親很孝順。世界上最常見的事情怎么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想想看,也許是因為許多孩子在心里假裝是父母,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他們不能孝順父母,所以他們感到內疚,”
張麗麗是一位關心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5月8日,20日,當一輛失控的汽車沖向學生時,張麗麗把兩個學生推到了一邊。然而,他被車輪碾死,導致全身多處骨折,兩條腿被截肢。他逐漸康復了。
最后,我非常感動。這時,我想起一句名言,“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沒有錯。張麗麗先生的班上有一個同學。他不太喜歡中文。張麗麗特別要求他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并在全班同學面前微笑著稱贊他“聲音有磁性,非常好聽”。一段時間后,學生的漢語學習成績顯著提高。我覺得她很偉大,此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不怕危險,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小學觀后感感動中國篇8
感動,它像一束光,帶給我們光明;感動它像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感動,它像……
今天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位:
"你退后,讓線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這句頒獎詞的主人是——杜富園一名排雷戰土。他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然爆作,英勇負場,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平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這段頒獎詞的主人是王繼才,王仕花一一一對守島衛國32年的夫婦。這隊夫婦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空投、平洞,豎井,朔風,野地、黃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隨,黃沙百戰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段頒獎詞的主人是程開甲一一兩彈一星功勛,一名為祖國科技事業做貢獻的人。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我們需要把榜樣精神內化子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你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