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1
缺啥補啥。電影里的瓦坎達是個高度發展擁有領先世界黑科技(關鍵是武器——電影里極其凸顯這點)的先進國家,同時又仍然保留了自己古老的傳承和具有原始生命力的信仰。那里資源豐富磁懸浮隨處跑那叫一個有錢,艾瑪人間天堂流著奶與蜜的地方。而且電影里頭把超酷炫的先進科技和古老的傳統結合的很好,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效果都極具沖擊力。
但現狀是怎樣呢?這背后的思想與現狀的區別?黑人國家仍然大多數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國家,他們的經濟科技依舊是處于不發達的地位。而他們古老的信仰在逐漸被侵蝕滲透,被其他宗教信仰所取代。所以,為什么要塑造一個強大完美的瓦坎達?因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這就是它被塑造的價值。
你看敢塑造一個強大完美的東方國家嗎?不,頂多在世界屋脊所在地做做文章,不管是有關還是非關zz。老美,或者嚴謹點說美國白人對于黑人真的有種奇怪的憧憬情結。這種感覺,在逃離絕命鎮里頭表現得更是格外明顯。
黑豹里也是同樣具備這種情結,只不過被審美化了。從整部電影來看,雖然瓦坎達具備絕對先進的黑科技,但從頭到尾做為重點描述的永遠是對原始力量的夸耀、對抗、撞擊。無論一開始黑豹與白猿的比武還是后來奪回王位大戰中的群戰,武裝到角的重裝犀牛……暗示意味太明顯了。
這種極度強烈的原始生命力對于白人來說簡直有著無與倫比的沖擊力。所以大概能明白這電影為什么在美國很受歡迎,并不僅僅是因為政治正確。它會受黑人兄弟所喜愛,這簡直是繼奧觀海之后的新一個黑人夢。
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2
周末去影院看了《黑豹》,看完后總體感覺并沒有太多驚艷的地方。非洲風情和黑人超級英雄比較新穎之外,藝術設計、打斗、特效都維持了漫威的一貫水準,但是故事本身劇情比較老套,簡單粗暴總結就是一個非洲版哈姆雷特和非洲真人版獅子王的結合體,敘事方面過于平直鋪敘,因此對見慣了漫威英雄電影的觀眾而言,并沒有新的嗨點,就整體而言我覺得可以打7.5分,算是一部在平均水準之上的中規中矩的英雄電影。
主人公和反派同為王室成員,都穿著黑豹裝互毆,有一種雙喵互撓的既視感。我喜歡最后那個反派死前說:不自由,寧可死。喵喵永不為奴!!也是表達了黑人對以前黑奴制度的憤怒和堅決抵抗。
男女主人公其實一開始兩者理念上有沖突,女主人公事希望能夠去接納那些難民到這個國家,而已經成為國王的特查拉有自己不同的立場,但是最后這些觀念并沒有引起沖突,而是進行了融合,不是要去拯救全世界,不去進行武力輸出,而是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在力有能及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優勢高科技和振金在其他國家那里幫助別人。這里其實是有對現實社會里歐洲接受難民的有一種溫和的反思。
這些通過影片傳達的觀念還是不錯的。結尾智者造橋,愚者造墻其實有稍微懟一下特普朗的感覺。
淺談《黑豹》觀后感,為何此片國內和北美會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反派喵設定有點獨特,是每殺一個人就會在身上弄一個點,這個真的是讓人看了有密集恐懼癥。
這部片子的女性角色都很強勢,妹妹超級高能夠改造武器和裝備,女朋友志向高救苦救難救難民,能打架還能臥底做間諜,還有旗下的武力值超群的女將軍,在賭場那一段打戲,女將軍揮舞長矛,身著紅衣從回廊追趕著跳下一樓,簡直就是一團憤怒的火焰兇猛地撲向對手。
從影片本身的質量來看,藝術設計是真的不錯,主演的顏值和身材都在線,特效很棒,這些都算是以往漫威電影的強項,因此并沒有給人特別驚艷的感覺。背景展現非洲風情算是比較有新意,然而這些有點并不能掩蓋劇情上的老套。從劇情上來說,這基本就是一部非洲版的哈姆雷特,或者說是非洲真人版的獅子王。但是劇情本身明顯的bug確實沒有。在兩人都穿著刀槍不入開掛般的黑豹戰衣互毆的情況下要如何戰勝對手呢?影片在前面埋下了伏筆,因此最后這一點也解決的合情合理。
然而北美那邊傳來的票房超過了美隊系列,口碑也很高,導致中國觀眾在《黑豹》沒上映前抱了很高的期待度,帶有一種起碼又是一部《美隊2》質量級別的大作的錯覺,抱著這種期待度去看《黑豹》,結果就是有一點點的小失望,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看。那為何北美口碑會如此之好,中國觀眾卻并不買賬。真的是眾口難調嗎?我覺得這是由于多方面造成的,那就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方面試著分析一下吧。
首先,從觀影人群來說一下這部影片造成這部作品口碑兩極化的原因。
《黑豹》做為一個起源電影,這部是漫威首部以黑人為主要角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而且里面女性角色非常搶眼,因此北美觀影的人群中黑人比例和女性比例是漫威各系列電影中最高的。
電影所展現的非洲的風土人情一方面大屏幕上很少出現,因此很新穎;另一方面對于黑人群體來說,非洲風情和黑人文化能天然地形成共鳴,這是她們熟悉的風味,因此接受度很高,外加是以黑人超級英雄的電影,動作和特效也都到位,對黑人群體來說很有帶入感。
前面也提到了黑人群體是主要觀影群體之一,而本片盡管劇情一般,但是非洲背景、強勢的女性角色設定和首部黑人超級英雄這些討好了北美兩大觀影群體,自然北美口碑節節上升。
而縱觀國內主要是喜歡漫威系列電影的年輕人去觀看這部影片,對于非洲風情和黑人超級英雄并沒有天然的情感上的偏好,沒有共鳴方面的加成,因此他們更看重的是影片本身的劇情和質量。在北美票房和口碑上面提到的加分不會影響到中國的觀影群體。
其次,由于地域原因,片子里表達的一些想法其實是北美觀眾可能更為感同身受,因為他們身處其境。比如反派最后那句不自由,寧可死也是表達了黑人對以前黑奴制度的憤怒和堅決抵抗。影片中也有隱約地表達了對種族歧視的憤怒,還有關于難民問題處理都稍稍帶到了一些,這些都是歐美國家一直在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他們感受度會更強一點。看到主角最后說智者造橋,愚者造墻這句時,北美觀眾大概都會心一笑吧。這些觀點的認同度也確實會影響到人們對于片子的評價度。對于中國觀眾來說,可能會覺得那些觀點不錯,但是由于自身并不在這個環境中,認同感和程度都不會那么強,畢竟事不經人不己知。
再者,從時間上來說,北美是率先上映的,而中國是延后上映的,中間有個時間差。當北美的高口碑和高票房發酵到中國時,也吊足了中國漫威迷的胃口,變相提高了他們對這部作品的標準。給中國的觀影者帶來了對此片過高的期待,然后觀影過后確實是覺得劇情上比較一般,過于平直鋪敘,實際感受和期待的落差,還有此片的風格還是和以往的漫威電影有些雷同,觀眾對于大場面的漫威電影其實是有些審美疲勞,也是導致此片在中國口碑走低的原因之一。
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3
一直不怎么喜歡漫威的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當然,DC的也基本一樣,他們兩家的電影電視劇都有點對不上我的路數,要么覺得節奏感不搭,要么覺得劇情有點幼稚,有一些并不是那么合理的地方。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漫畫本身的年代有點古老的原因吧。
就這部電影自身而言,還是挺熱鬧的,打斗的場面不用說,里面關于高科技與原始部落的混搭也挺有反差的。不過,有一些場景的特效還是顯得五毛了一些,攝影棚的感覺太明顯了。
我覺得看這種類型的科幻電影,完全沒有必要糾結于劇情的合理性與人物的塑造,看的就是個場面,整體來說《黑豹》的場面可以打到百分制的70分以上,不過我個人覺得黑豹的塑造和鋼鐵俠還是有點差距的。
如果真的有外星科技降落在地球,如果真的被某個看上去荒蠻的地區和部落、國家把這些外星科技隱藏了很多年,那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至少我會向往這樣的地球。
《黑豹》之后,我覺得漫威的電影更是可看可不看了,主人公最終是必勝的,如果看,也要拋開結果,去看更精彩的過程
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4
我覺得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很矛盾,瓦坎達這個國家也是,擁有這頂端的科技城市也很像一個未來之城,可里面生活的人們,還過著放牧的生活,還有些地方很原始,在斗爭中,雖然很多高科技,卻用最原始的力量進行打斗,非常的矛盾。
在我看來特查拉(查德維克博斯曼飾)作為瓦坎達新繼任的國王,在電影后期做出的決定,那是非常的愚蠢,你見過那些發達的國家分享自己的高科技?尤其是武器方面的。
當然,我理解的是,那是動畫片,所以都是理想模式,不需要智慧的。
所以,當一般電影中,智力不足時就靠那些奇異的畫風來彌補,對吧?就比如瓦坎達國王來的到來自于黑豹的力量。這屬于科幻片中來一段玄幻情節,這樣真的好嗎?
至于特查拉與艾瑞克克爾芒戈(邁克爾B喬丹飾)的斗爭,如果處理的好,根本就不需要發展到那一步,那些后來犧牲的族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有點到是還好,那些不是特查拉的支持者被清理了。
最后,我覺得這部電影很一般。
黑豹電影觀后感范文5
《黑豹》是一部由美國漫威影業制作的科幻冒險電影,影片根據漫畫改編,主要講述了黑豹回到瓦坎達擔任國王后再次遇到以前的勁敵從而被卷入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的故事。小編這里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網友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現在我終于能理解這片子為什么能讓全球黑人集體高潮了,我大概也能理解這部片子存在的意義,多少年后回頭看,可能對這個片子會有一些重新評價吧。
片子本身并不是為了正直正確而拍的,國人因為反正直正確而對這部電影進行惡評和詆毀,其實有些過于較真了。我當然承認我對這種美國白左的正直正確也持有很多警惕的態度,而且我對于黑豹這部影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有一種敵意的眼光,但是當我重新來審視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卻意外的發現他并沒有為了所謂的正直正確去影響他在劇本或者故事結構上的什么,他就單純的是一個發生在黑人世界里的故事,而且在這黑人世界中添加了一些屬于他們本種族的人物動機,在這個基礎上這個故事就這樣發生且展開了,又能怎樣呢?
就片子本身來說,漫威確實在工業化程度上做到了當今好萊塢的極致,無論是影片的節奏還是音樂和美術都基本上屬于及格線以上,雖說依然有一些可以更進一步的地方,比如說影片的后半程乏力的問題。但是本身這電影看的是可以讓人high起來的,或者說它處處有燃點在,而且在漫威宇宙完全淪為爆米花和喜劇的基礎上,這部片子很罕見的成為了漫威近些年來氣質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
但是劇作方面的瑕疵仍然太過顯眼。且不說這樣一個王子復仇記的套路,或者說整部影片完全沒有在這個套路上進行任何創新的意圖,哪怕是作品中的種種機緣巧合,也并不能很好的自圓其說。大多數角色走馬觀花,行為動機難以解釋,或者說完全沒有人物弧光。
而且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反派為什么一定要有一個崇高的行為動機呢?而且這行為動機完全不值得推敲。
既然正派和反派都有這兩種行為動機的崇高表現,那么當這兩種東西碰撞并且產生出結果的時候,本質上就已經變成了價值觀和價值觀的碰撞。而影片當中,當這種所謂家園的價值觀和那種普度眾生的價值觀相碰撞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就變成了和平交流的結果,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雞賊的行為,因為原本的那兩種價值觀都是有問題的,有瑕疵的,當兩種有瑕疵的東西碰撞到一起以后,誕生出了這么一個完美的東西,這其實本身也是一種所謂的正直正確吧?
你看瓦坎達為什么有了振金和那么高的科技技術,依然處于一種原始人的狀態,用原始人的方法打架和爭奪王位,正是因為他們慌忙而不開化,不與外部交流,這種價值觀毫無疑問是有問題的。
但是亞洲人和歐洲人一定要為非洲人的落后而負責嗎?當黑人的境遇遭遇到了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責任歸咎到別的國家的人身上嗎?如果你說美國黑人沒有得到很好的公平的待遇,那里進攻香港,進攻中國,進攻亞洲干什么呢?黃種人要為你們黑人的不公正待遇背鍋嗎?這種價值觀無疑是更加錯誤的。
但是影片最后卻硬生生把這兩種價值觀的碰撞導向了一種正確的價值觀,那就是要和平交流,和平交流,當然沒有錯誤,在任何一個國家這都不會指責你犯了什么錯誤,所以這部影片其實非常的雞賊。他把瓦坎達原先的劇作問題,用另外一種問題的引入,將其導向了正軌。所以這受人詬病的王子復仇記的老套路,其實是為了這樣一種最終價值觀的糾偏而產生的,那我們還能說些什么呢?
當這部片子入選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候選名單的時候,我感到無言以對,我當然知道這部片子有很多的好處,有很多的意義,但是這部片子本身存在的問題真的值得得到這樣一個提名嗎?
最后提問一個問題,如果你說振金給瓦坎達帶來了極高的科技水平,那么心型花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東西究竟是什么玩意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