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神話的觀后感
《神話》是由中國香港導演唐季禮執導,成龍、金喜善、梁家輝等主演的今古交錯,神話愛情影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神話的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電影神話的觀后感1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一個空前的大王朝;他地位最高、權利最大,因此秦朝周邊的小國家被迫需要討好這位皇帝,進貢、和親、送美女。
電影《神話》的故事就建立在這個背景上。玉漱公主由于是韓國人演的,加上保護她的士兵用的兵器不像是中原所產,我就把玉漱公主理解為高麗人、朝鮮美女。
玉漱公主為保護國家免遭秦王朝的入侵,被迫下嫁給衰老的秦始皇。護送她進入咸陽城的任務交給了大將軍蒙恬的弟弟,蒙毅。
玉漱公主與秦始皇相處怎么樣,電影沒有說。
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靈藥找到后,自己不先吃,讓身邊的人試吃。玉漱公主又成為了犧牲品。
但好消息是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在驪山中的地宮里生活了兩千多年,直到有一天,一位長得很像當年的蒙毅將軍出現了。
金喜善穿著白色的衣服,像仙女一樣翩翩起舞、搖曳生姿,在地宮里飛翔、漂浮,美到難以描述......
穿越的故事、感人的愛情,等一個人等了兩千多年,這是我聽說過的最長的時間了,并且當她知道杰克不是蒙毅的時候,又回向地宮,一定要等到蒙毅將軍再離開......
秦,從秦孝公開始,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秦國的軍事、法律、政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能夠掃滅六國,實現大一統;修建長城、阿房宮、兵馬俑,至今依然能夠看到、觸摸到的當年輝煌。
但是一場戰爭,死亡人數達到萬、十萬、更多,生命變成數字被一語帶過,殘酷啊。要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玉漱公主跟蒙毅這樣的愛情故事,不知道要拍多少部電影才可以拍完
電影神話的觀后感2
驍勇善戰的秦朝大將軍蒙毅,受秦始皇所命,負責護送朝鮮公主玉漱入秦為妃,路上竟遭丞相趙高暗中指使的叛軍伏擊,蒙毅為保護玉漱公主,二人緊握著手隨戰車墮入萬丈瀑布。
同一個夢境,已纏繞考古學家Jack多年,
夢中容顏脫俗的白衣女子─玉漱公主,更使他神魂顛倒,越發令他對秦朝古物著迷。一天,Jack的好友,熱心鉆研超自然能量,誓要名留青史的科學家William又帶來了新發現,他邀請Jack一同前往印度參與研究神秘漂浮力量。在帝沙的圣殿中,信眾膜拜懸于半空的靈棺,二人看得目定口呆,William斗膽摘下祭壇上的寶石,靈棺立即失去浮力墮地粉碎。Jack與William被守墓侍衛與信眾窮追,二人分頭逃命,失魂落魄的Jack遇印度少女 Samantha帶他到高僧師父處暫避,高僧感應到Jack被一段前世緣分困擾。Jack急于解開夢境之謎,決定離開Samantha回中國,到前秦帝都西安。
Jack在西安秦俑博物館重遇大難不死的William,他興奮地向Jack透露,發現靈棺寶石可抵御地心引力,遂將浮力寶石據為己有,William 更投向假借學術盜墓走私的古先生,依附對方的財力,繼續進行研究,Jack痛斥William自私的行徑;一對曾出身入死的好友因信念回異決裂。
Jack乘直升機到酈山上空,冒險跳入峽谷中的瀑布,情景一如夢境;另方面William一直借助高科技儀器尾隨跟蹤,二人同時闖進一條通往「懸浮天宮」的隧道,夢寐以求的玉漱公主,活生生的出現在Jack眼前,守候了數千年的玉漱,終于等到了,信守承諾的蒙毅將軍回來找她。
此時,古先生竟以武力接管「懸浮天宮」,要當長生不老的皇帝。著了魔的William在混亂間撬出機關上的寶石,天宮頓時失去浮力,成千上萬的兵馬俑從空中直墜而下,水銀涌出
電影神話的觀后感3
整部片子現在來看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過多過于明顯的穿幫,生硬的轉折,反派尷尬的演技,等。但的確算國產大制作里的良心。蒙將軍戰死毫無疑問是我心中的全片精華段落之一,兩軍對峙。
我看過幕后制作特輯,這段真的是有一大堆群演上陣的,就算變陣形都是實地拍攝的,于是即便加了后期特效渲染也沒有顯得很虛。頭頂插個毛的確不符合歷史(當時沒有這樣的頭盔|再者那個頭盔很丑|再者那個頭盔的制作程度也超過了當時的金屬冶煉水平了,對比我小時候在樹上看到的實物插圖而言),但是用毛色簡單分出了兩大陣營,讓觀眾一目了然,也是為后面的綠營倒戈做鋪墊。把行軍列隊中大隊人馬從一片荒涼中沉默地緩緩行進,揚起塵土,不用說任何臺詞,就是震撼啊,悲壯雄渾啊。我喜歡。
2鼓點配合。鼓點在這里主要是發揮傳令功能,但造勢也相當成功,很好地帶出了對峙中的張弛和節奏。
3反派醬油孟,這段的出彩過場人物1號。孟這個人物從顏色看雖然屬于綠營,但只表現為上下級隸屬關系。一開始綠boss趙下令攔截男主手下徐,孟是有懷疑的。當男主出現,孟就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還質問了趙。趙也是執行上頭命令,當然不會更改命令。于是孟干脆站到了男主一邊。一共也沒幾句臺詞,但成功表現了孟對問題認識的轉折和情緒轉折。可以發現孟這里有至少兩個轉折:第一處孟在執行趙攔截徐的命令時有遲疑,可以發現他懷疑這里有陰謀,但此時并沒公然違抗上級,體現的是他對紀律和上級的尊重,這是他堅持原則的第一重體現。第二處男主出現孟意識到真相,真相就是趙一派要陰謀害死男主,于是出于正義感他放棄了紀律違抗了上級,帶著男主跑路了。也是他作為趙同一陣營的人,耿直地跟男主道出“他們要害你”的真相。由于背叛他被找一箭射中落馬,還在回頭對男主喊“快走” 。孟雖然只是一個過場角色,這幾個細節卻成功刻畫了他道義高于紀律的古代軍人的形象。同時,孟對趙的背叛除了能體現他自己的正義性格,也烘托了一下男主的正面形象:能讓孟這樣的正義之士不惜生命維護的,也是個具有正面人格魅力的人。同時孟的結局也給男主最后的悲劇結局打了個底。從此開始,幫男主的人無論正反方面的被反派一個個干掉,男主最終孤軍奮戰,身上的悲劇色彩開始積累。最終爆發時候就更悲壯感人。
4男主和他的馬的互動。馬當然沒臺詞,但對馬的忠勇的表現也是成功的。馬兄和男主非同一般地默契(對此電影里有一些近乎幽默但又不壞氣氛的表現),也無怨無悔載著男主拼命奔逃。時候累到嘴巴留下鮮血倒地不起,眼角還流著淚,仿佛在擔憂男主的命運。(我小時候看這里就腦補過男主和馬兄的番外,比如馬兄還是小病馬的時候奄奄一息,別人都放棄它了,只有男主堅持要救活。然后男主和馬兄一起成長相處很多什么的,這樣不僅二者的默契有了解釋,也能再挖掘一下男主的性格。馬兄累到要跑不動了的時候,男主看了一眼身后要撐不住的徐,然后又稍微湊近馬兄的頭小聲呼喚它名字。這一聲略帶遲疑的呼喚里混合著擔憂和心痛,但聽到這聲的馬兄頓時又強打精神加快了腳步。[淚] 這段對馬兄如何力竭而死展現得比較多,我看檀木也是有一大批人在心疼馬兄。但這段馬兄的死更近一步烘托了男主的英雄末路無力回天,這是編導想借馬兄騙觀眾眼淚從而達到的效果。很好很好
5正派醬油徐,出彩的過場人物2號。徐是男主手下,男主過來接應他+救他突出反派包圍。和孟少加區別的是,徐一亮相就宣告了他是個徹底的正派人物。他說靈藥只能交給男主,亮明了面對反派拒不同流合污的姿態。被反派圍剿身受重傷也沒放棄抵抗。男主救他這段,一個飛身上馬、男主扯過一面旗把徐綁住防治他墮馬這里,一上來音樂的音樂是緩慢凝重的(后面才加快變為緊張激烈風格),頗有英雄一去兮不復還的氣勢。男主和徐在一片箭雨中落馬,被趙帶人包圍無路可走,徐更是自殺式沖了上去,最后一次宣告他對反派的陰謀的蔑視。死前還不忘蘇一下男主([doge]),也倒合情合理,不肉麻,OK啦。徐和孟是一體兩面,暗示正反兩派都同情和敬佩男主,從而營造了一種“我們內心不愿意殺你但不得不殺”的反派情緒,(寫到這莫名起人家評價瞿秋白的一句話,內心突然一緊)這樣男主最后的死也有了更雄壯的內核,體現他雖然身死但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是精神上的勝利者永生者。
6男主死那段。男主死這里也沒幾句臺詞,但效果一樣足。可以看出本質上還是舊港片拍功夫戲打-停-打經典手法的運用,風格鮮明。1)一挑一 先殺掉叉了徐的綠軍醬油,為自己人報仇+立威+示威。2)一挑多 一人撂倒多人,結尾依舊把棍往地上一戳。這時給了許多奇兵勒馬返回的鏡頭,表現他們的恐懼畏怯。男主此時配以怒目圓睜的表情。3)一挑一群 段落2)結尾男主撂倒眾人后槍頭朝下定格,此時給一個仰視角,表現男主氣勢不減,也暗示“這樣的策略一直使下去打不贏男主”,于是下一秒趙就換了策略,改一群步兵上。步兵第一排統一整齊地槍頭上挑指向男主,同時喊口令,是宣戰姿態。作為回應男主也槍頭上挑。這里多槍齊挑的整齊的聲音和男主一根槍舉起來擦過空氣時孤零零的回音之間的對比,暗示較量進入第三回合,男主勝算不大,表達實力嚴重不對等男主處于明顯劣勢,但仍舊表達得節制而不失尊嚴,充滿凝練的悲劇感。1)和2)維持了男主的神勇正氣的形象,但一挑一群就不行了,寡不敵眾,受傷、體力不支、渾身是血。中間一群士兵圍住他使他動彈不得,借機勸他,也是表達反派陣營的不忍;對此男主用行動表示了拒絕。4)關于綠營對男主的態度的表現也是十分有意思的。可以發現綠營除了統領趙都在不懈地直接展露對男主的崇敬,對你而言趙卻始終冷冷的不動聲色,側面烘托了趙作為領導者的老成沉著和冷酷。趙也是綠營中對男主痛下殺手時最當機立斷不留情面的一個,每一波攻擊也都是在趙的命令下發生的。趙一開始就接到了弄死男主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執行的,且作為一名老練的指揮官他也不像手下小兵那樣感情用事,不會因為同情就放男主一條生路。但最后趙也被男主的氣勢氣節震懾,產生了惺惺惜惺惺之情,對不得不殺死男主很惋惜遺憾又無奈。如果說之前趙和手下對男主在情感態度上是分裂的,到這里反派陣營關于男主的感情終于達到了統一。而影片處處不忘點到的綠營士兵對男主的敬佩同情,都盡收趙眼底,換個角度言之也是在表現趙態度一點點的軟化和動搖。5)男主膝蓋中了一箭之后的反應。不忍描述,太讓人心疼了 6)震撼的細節:男主表情趨于凝固,臉上卻不斷流過鮮血。7)最后那個主觀鏡頭 最后定格了一下男主的英姿,加強了英雄末路的悲壯感
我小的時候看這個片子,當看到士兵們喊“誓死追隨”然后在男主的率領下大隊人馬絕塵而去,正巧配以那段叫Politics at Work的BGM雄壯激昂的結尾,某次突然就冒出個想法:男主在這個節點死去有種此生無憾的感覺,明知是去送死,是走向不可挽回的悲劇,但還走得瀟灑坦然;而且帶著公主的期盼祝福和愛、同儕的信任愛戴追尋忠誠的使命而去,就算是戛然落幕也是在這么一種壯懷激烈的氛圍中,于是沒必要過多哀傷。我當時突然有就有種“人能活到這個份上很值,是真正的沒有虛度”的感喟,這是真正的英雄式的收場了,雖然詩化了點但就是令人熱血沸騰…事實證明這也的確是影片高昂情緒的頂點了。很多地方都透著真正東方式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這是讓我最舒服的地方。總而言之,這個片子的確相當不理想,但也真的沒到爛的地步,只是有點野心過大塞進來的東西過多又沒統籌好。作為一部商業片質量及格線以上了
將軍和公主的故事既浸透了人性又超現實地浪漫,這大概是為什么它如此令人神往 也就是說它代表了人性中向善(the good,不局限于道德意義上的與惡相對的善)的本能,也揭示了激發了看客向善的意愿 總而言之它代表了一種對人性的期許,所以雖然表面BE了但仍能給人以希望,以美的感受。
電影神話的觀后感4
十年前看的,至今記憶尤新。
電影有許多有新意的地方,即使現在來看也還是不過時。兩條線路說故事,愛情貫穿全片,讓人不能自拔。但這也是電影給人詬病的原因:不能讓兩個故事都顯得飽滿,讓人覺得倉促。稍微想吐槽的是,這幾年國產電影連一個故事都講不好,何況要把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說清楚呢,所以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挑戰,放在現在也是。另外就是最后秦宮最后的特效給人印象深刻。懸浮的地宮頗有外太空的感覺,第一眼真的記憶很深,尤其是其中還能看到金喜善出來的那一幕,對比之下的跨度很驚喜。最后是帶給人最后的感受。當時看完很心塞,覺得這怎么能結束了,還好不能接受,算是契合美麗的神話,殘酷的現實吧。
以上,是回憶當年初中看的神話吧。現在能留在記憶里的就這么多,有不斷自我潛意識加強記憶的過程,所以算是自帶加強版的影評。
電影神話的觀后感5
好吧,我承認邏輯bug真的太多了,已經不想要一一去數了。而且大哥飽經滄桑的臉也實在有點對不起金喜善的顏,但還是蠻感動的,感覺拍的也很用心。說一個自己很強烈的感受吧,結尾地宮的場景里,服裝真的是太用心了,教授平時都是黑色衣服可是到那里之后卻是白色長袍,玉漱公主也是一襲白衣,而大哥和其他人都是黑色衣服,最后大哥逃了出來而教授和公主卻永遠留在了地宮,我不知道這里的服裝設計是否如我所想真的有什么深意,但是當第一次教授接近玉漱兩人同框的那一霎那我真的被震撼到了,色彩、服裝的視覺效果真的太棒了。
另外,配樂真心太棒了,居然極罕見的看到了最后一秒,只為了聽完片尾曲,聽了那么多年的《神話》現在再聽依然還是很感動,好吧,其實是更感動了。
影片最后大哥拿的自己做的那本書就是《THE MYTH》啊,本來就是神話嘛,還有什么合不合理的邏輯可言呢?讓我想起《桃花源記》本就是世外之處,自然“不復得路”啊~所以啊,這個故事本來就是用愛支撐起來的神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