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頭號玩家》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頭號玩家》觀后感1
來勢洶洶的電影《頭號玩家》,讓我一度懷疑是商家在炒作,但是當我買票觀看過后,就覺得票有所值,下面就來談一談我的《頭號玩家》觀后感吧。
首先就場景來說,除了《阿凡達》外,《頭號玩家》的電影場面可以說是我看過電影里最棒的了,故事的梗概就是在2045年,現實世界在經歷大蕭條后衰退破敗,人們沉溺在虛擬的游戲世界里尋求慰藉。而起中有一個游戲的創始者去世了,他放出了一個“讓所有用戶尋找彩蛋”的視頻,找到游戲中的三個彩蛋便能獲得他價值5000億美元遺產,從而引出電影的整個情節
可以說整部電影有別樣的情懷在里面,當我看見Halliday葬禮上所有的殯葬物品被做成了“星際迷航”的logo,當我看到《周末夜狂熱》的迪斯科舞池,當我看見庫布里克《閃靈》里奔涌的血漿與237房間,當我發現男主的座駕是《回到未來》里的跑車,當我看到虛擬男主為隱蔽身份而扮成“超人克拉克”并順帶調侃一下,我忍不住狂喜驚叫!當然更別說小丑與小丑女,機械戰警,夜翼,高達,忍者神龜,異形,甚至還有HelloKitty 。當然我知道的彩蛋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服務本片的并不僅是令人心生雀躍的情懷彩蛋,而是同樣上乘的影片質量。
斯皮爾伯格不愧是著名導演,他并未像其他游戲漫改類電影簡單推進故事線,而且巧妙的導入簡單的推理與陰謀的沖突,伶俐的鏡頭,配合驚人的視效,把故事變得妙趣橫生,最終把死宅們的感動推向高潮。
這是一部當代流行文化編年史,承載著大家的青春與愛,斯皮爾伯格把他那純真不變的心投向電,放置在如此時代感的作品中。作為一位光影特效造夢的師祖,71歲的老牌導演,以如此青春爛漫,技術藝術的魄力拍出充滿現代氣息的電影,不禁感嘆“有電影,真好”。
《頭號玩家》觀后感2
本文并不是不愛看科幻片,主要是近些年的科幻片除了大場面、大明星、大制作,故事結構和內涵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聽朋友說這部《頭號玩家》很不錯,于是愚人節來到電影院看了一下,下面就談一下個人的觀后感吧。
首先這部電影的時間定位就非常的獨特,也就是27年之后,距離我們很近,而且故事也十分的“熱門”是關于VR的,其實像這類片子,我并不感冒,然而《頭號玩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這部片子從思想上就很科幻,內容也非常的深刻,所以讓人有一種看不夠的感覺。
直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把它的核心內容定義為“初心、友情和愛”,聽起來也許有點老套,但是看完電影以后我的直觀感受是這部電影劇情毫不拖沓,并且代入感非常強。所以我認為這一部讓我從頭緊張到尾,仿佛置身2045年一刻都不掉線的電影完全可以彌補它在內核方面的不足。如果再加上對大師的崇拜、對游戲的熱愛、對劇中彩蛋帶起來的情懷,給電影五顆星我完全贊成。
最后說一個點吧,觀影之前我對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一無所知,就是非常盲從的典型了。沒有看任何關于彩蛋和鋪梗的介紹和匯總,導致有些地方不能很好地產生共鳴,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說來也讓我不帶任何濾鏡的客觀的去看這部電影。
電影結尾Halliday在離開房間時對男主說“謝謝你玩我的游戲”,老實說當時這個點我真的沒有很好的理解到,我單純的以為這純粹是為了刻意強調主題。在回家路上,我重新惡補了關注這部電影和導演臺前幕后的故事,我的反射弧終于傳遞出了感動訊號。
電影中的Halliday不就是導演本人嗎?他對男主角說的那句話,仿佛就是導演在對著觀眾說:“謝謝你們來看我的電影”,電影名字“頭號玩家”不是也在感謝那些一直以來對追隨他的“頭號影迷”嗎?回味起來,我才意識到導演用如何一種高級的方式致敬了他最鐘愛的事業。喜歡不是喊口號,也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即使是對斯皮爾伯格毫不了解的我,也被他傳遞出的“初心不改”所打動。
作為偽影迷,我需要惡補一下斯皮爾伯格的其他作品,因為這部片子里的許多彩蛋都是其他影片里的,在看的過程中,有一些沒有產生共鳴,這不是影片的原因,而是本人才疏學淺,建議大家看之前,有空看一下斯皮爾伯格的其他作品,然后再看,保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
頭號玩家》觀后感3
《頭號玩家》里面出現的游戲角色和經典游戲,都是《頭號玩家》給玩家們最浪漫的情書,我是真的有被這些煽情到,看到男主角開著回到未來的車,隔空吧金幣吸進車里我真的是笑成個250斤的胖子。這部電影讓每一個喜歡電影、動漫、游戲的人集體高潮,而那些對科幻世界、虛擬現實以及ACG不感冒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所帶來的爽點就很難像影迷、動漫迷和玩家那樣興奮。
只看劇情的話,確實中規中矩。電影講述中二少年X戰警鐳射眼在虛擬游戲中拯救虛擬世界的故事,最后教科書般的收獲愛情和金錢走上人生巔峰。電影的最后強調虛擬的世界很精彩,但它僅僅是虛擬的,在我們陷入虛擬世界的同時,不要忽略這個令人煩惱重生的現實世界更需要勇氣去認真生活。現實中的朋友需要認真對待。所以看完電影一定要和陪你看電影的人一起去吃個小龍蝦再拍個抖音
真是佩服斯皮爾伯格能把這么多的版權搞定,無縫銜接到一部電影里。友情提示小白們就算你找不到這些梗,也絲毫不影響對電影故事的理解,影片不挖坑不留梗,整部電影做到了現挖現埋,耐心解釋、不留后患。給觀眾一場清晰完整的饕鬄視覺盛宴。
《頭號玩家》觀后感4
一、對未來社會的精準預言
《勇敢者游戲》一樣背景是電子游戲,但那部電影的魔幻故事,我們都知道不可能真正發生。
《頭號玩家》是目前已經存在的虛擬現實,玩家在游戲的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中切換,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我從來不玩網絡游戲,但我相信影片準確預示了未來社會的發展。霍金說過,“生命的意義不在外面某處,而是在我們腦海里。” 拒絕承認自己在真實世界中的失敗,而把希望和喜悅寄托在創造虛擬世界中的成功,估計這樣的游戲玩家會越來越多。
如果技術發展到人類將來大部分的活動都通過網絡才能實施、大部分感受都通過網絡即可獲得;如果技術發展到已經分不清虛擬和現實,就像索倫托以為自己已經下線,不知道自己其實還在游戲中。那時,我們會不會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網絡中?現在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似乎是個不太好的跡象。
二、強者只會跟強者聯合
成功者永遠需要結盟,只有強者才有資格結盟。由男主韋德·沃茲、女主薩曼莎·庫克和朋友們組成的正義聯盟,分列游戲榜單上前五名。
弱者是一盤散沙。就像片尾“疊樓區”的大批人群包圍著大反派索倫托,看似隊伍雄壯很有力量,其實只是烏合之眾。索倫托一舉起手槍,人群就默默讓出一條路,讓他可以繼續作惡。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里寫:"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時代,他們在看我們流血。我們成功,他們會鼓掌參與;我們失敗,他們會袖手旁觀。我們來救他們,他們不能自救,如今又眼睜睜看著我們亦無以自救。”
三、角色安排的“政治正確”
由男、女主和朋友們組成的正義聯盟,不但考慮到性別、種族的平衡,還仔細選擇了國籍。他們在游戲中角色的結局也很耐人尋味。
日本人(演員長得挺帥)變身高達與索倫托搏斗,變身時間耗盡后沒有及時撤離,身軀縮小,被索倫托消滅,第一個掛掉。這是寓意上世紀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貌似強大,實則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美國黑人在打敗索倫托的戰斗中立下大功,最后用身軀為韋德和周搭橋通過深淵,最終掉落滾燙的巖漿,第二個掛掉。感覺在西方人眼里,他們骨子里還是有種族歧視的,而且這種歧視非常微妙。
中國小男孩(因為影片里名字叫“周”,故作此推測)跟隨男主一同進入敵人大本營,跟男主一同站在最后一關面前。掛掉的原因是索倫托引爆了能滅絕整個星球的大殺器,與女主以及千千萬萬玩家一同在游戲中灰飛煙滅。是在映射中國雖然年輕,但前途不可限量?
男主韋德為什么能獨自在游戲中幸存?因為他得到一枚“多一條命”的硬幣。暗示美國是打不死的?
韋德得到這枚硬幣,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他超過1001次地訪問游戲創始人哈利德的個人資料館,對哈利德的個人信息比管理員還熟悉。看了這部電影,還認為熟記知識點對學習沒有用么?
另外,影片致敬了許多部電影,《蝙蝠俠》、《超人》、《回到未來》、《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德古拉》、《公民凱恩》、《侏羅紀公園》、《金剛》、《終結者》、《格斗之王》、《異形》、《閃靈》……看到眾多熟悉的角色先后出現,不禁會心一笑。
總之,本片非常精彩,強烈推薦去電影院觀看,最好選擇IMAX的大廳,對3D效果有更好體驗。
《頭號玩家》觀后感5
斯皮爾伯格用這部電影,示范了什么才是想象力爆棚、特效酷炫、完成度滿分的科幻電影。配合影片中全程嗨點的劇情節奏,觀影體驗簡直是在被老導演拽著一起開心的發瘋。感情線更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電影背景為2045年,虛擬現實技術高度發達,名為“綠洲”的虛擬世界有將現實世界取而代之的架勢,故事也在正義與邪惡的對抗中展開。
《頭號玩家》最被人稱道的地方,就是構建起一個由流行文化乃至亞文化組成的烏托邦。在這里不用擔心因為熱愛漫畫、某個小眾音樂或者Cult電影被稱作“Geek”或“Weirdo”;能肆意地表達自己所熱愛之事;
整個電影有一個故事主線,就是哈利迪的三項挑戰,游戲彩蛋,算是哈利迪的幾個遺憾。第一項,是速度競賽。第二項,是電影閃靈第三項,是單機游戲。
長鏡頭跟隨的炫酷飆車賽,高度還原的恐怖片原景,無數ACG人物參與的最終決戰......斯皮爾伯格延續了一貫的超水準,把聽上去俗不可耐的故事怕成了驚艷的視覺盛宴,人物并非粗劣的Cosplay,而是時髦的精細模型。
還有人質疑過那句臺詞——“我來綠洲是為了逃避現實,但我發現了遠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我交到了許多朋友,我找到了真愛”是否過于僵硬。但是因為的確有很多的人在少不更事的時光里,在電玩城和朋友們激情對戰過一整天,有很多的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曾在公會群里得到過安慰與鼓勵。所以,那句臺詞一點也不為過。即使問到我“游戲帶給你什么”,我也會這樣回答。
電影不止一次暗示了主人公現實中的窘迫,甚至一開始他尋找彩蛋的目的也是為了改善生活。當今社會同樣有著一大批夢想通過游戲走向人生巔峰的人。電影中頭號玩家只能有一位,現實里通過玩游戲獲得成功的也是鳳毛麟角。
每個玩家在游戲中都擁有真正自主選擇的自由,呈現出什么樣的性格面貌,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完全由玩家自己決定,你需要做的只是花時間賺金幣并享受快樂,而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資源,它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影片卻在最后點出,生活是真實的,逃避不是重點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生活,現實又不乏溫暖。
”綠洲“里面的玩家哪一個都像極了熱愛游戲的我們,我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我們真實的縮影。而每一個游戲角色都有著我們的一份回憶,這是《頭號玩家》帶給我們的正面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