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1
在觀看過的電影里面,其實《釜山行》也不算是那么震撼的一部。喪尸片早已司空見慣,無論是拍攝水平還者是我們的觀影水平都朝著無限的高度發展著,所以《釜山行》的出現,沒有說那么特別地抓住我。甚至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往這篇影評里面跳(其實這是不對的,第一次觀影是要跟著導演提供的情緒走下去,不管電影好壞,這應該是觀眾能給予的起碼的最低限度的尊重)我跳戲是因為我當時想著一個問題: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一本喪尸類型電影的人物關系“教科書”。
我們來捋一下電影人物角色。利欲熏心遭離婚的單親父親、單親小女孩、保護懷孕妻子的丈夫、心情容易煩躁的孕婦、慈祥的老婦人、老婦人的妹妹、崴腳的流浪漢、談情說愛的打棒球男女、打棒球的小伙伴、遵守規章制度的列車長、列車長的下屬、金代理以及大家都很痛恨的巴士公司常務、還有一班附和巴士公司常務的群眾... ...這里面已經包含將近全世界的主流人物關系:家長孩子,丈夫妻子,兄弟姐妹,朋友朋友,青澀戀人,上司下屬和無親無故的人。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價值取向(后面細說),導演都很戲劇地將這一系列的人和關系都安排在了一個車廂,唯一沒在車廂的金代理,也通過電話聯系的方式一直在劇中頻繁出現。這都是很教科書的安排,特別精心的設計,似有若無地商榷著親情,談論著愛情,認清著自己.。站在導演角度,一方面是保證每個不同觀影人最大限度地獲取共鳴;另一方面將故事走勢的可能性盡可能擴大,在無限種結局的方向中,用各種人物關系和情感,命中注定地確定一種結局。電影就像一次宇宙航行,探索的領域更多,才有可能探索更多。人又像無盡的宇宙,人物表現涵蓋得越多,留給我們想象的就越多。
盡管導演已經很努力地給我們呈現各種人物品種,畢竟人嘛,人太多,人太復雜,所以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雖然是冰山一角,但導演讓我從冰山一角里看到了世界......
親情和自己的最終選擇。證券基金的父親,一開始與金代理的對話很明顯表現出是個無利是圖的人。但在親情方面,表現是讓觀眾溫暖的,良心未眠的伏筆和后文的浪子回頭的覺醒,這都稱得上是無冕之王,雖然最后對于他的個人也是悲劇收場,可能這也是導演對這品種人的一種態度,安排小女孩活下去了,是實現了男主角最大的心愿,也是對男主角莫大的恩賜。如果說只是單純利欲熏心的人,我們一般都是判死刑,但男主角對親情表現的那種大愛,是能引起我們同情,讓天下人為之動容,也讓同樣身為父母的人產生共鳴,這說起來輕易,好像是人之常情?然而并不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同樣是親情關系的老婦人的妹妹,在影片中老婦人妹妹暫時脫險而與老婦人聯系不上下落不明的時候,可能你會說,這個妹妹壓根就沒聯系過老婦人,她好像早就自以為預示到什么?抱著一副失去親人的態度?也許是知道自己無能為力拯救,還是知道沒人會相助拯救,亦或是真的沒有一絲想拯救的念頭呢?究竟怎樣我們不得而知,觀眾看在眼里,公道在心。當這個妹妹看到老婦人出現在另一側車廂時,心情是單純的激動嗎?應該是有自責的,內疚的。眼中含著淚,看著老婦人因為車廂其他群眾的阻止而錯過得救的機會,在那一刻,這個妹妹或許終于得到與男主角一樣的不過已經是遲來的覺醒。很多東西錯過了,也許一輩子都回不來......接著嘴里的念念有詞然后打開門放出喪尸......她痛恨車廂里的人,其實也就是她自己。
以德報怨和恩將仇報。保護妻子的丈夫(正義男)和巴士公司常務(自私邪惡男),這二人的形象以及對比就太明顯,不用多說。開頭的第一句就能概括。我們來留意另外的細節。他們的遇害順序察覺了嗎?在影片中,無疑是真正足夠自私的人活得更久。在這個自私的人倒下來的前面,還有著更多正義化身先倒下,棒球隊小伙們,棒球情侶,列車長,列車長手下,流浪漢,老婦人......也許你會認為這是戲劇必然的機緣巧合而把這自私的人留到最后?絕不是,電影從來不存在真正的巧合,這是一場精密悉心的策劃。不只是單純地對這個社會一些規律的諷刺,不只是停留在“無恥則無敵”的思想高度,更為可怕的是,導演要我們接受這個現實,無力改變的這個現實。當然并不是推崇我們成為這種人,只是痛心地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已經沒有變改的資本,包括青春的棒球男女,懵懂年代遇見美好愛情的我們,遍身正義能量的我們,終究也被這個世界自私男這一大類人送上斷頭臺,還有遵守規章制度的列車長,原來還有點正義的列車長下屬,自己選擇結束的老婦人妹妹,與惡勢力對抗的肌肉男和男主角,崴腳的流浪漢......所有的所有,最終都淪成了喪尸,行尸走肉地我吃你,你撕扯我,實在讓人毛骨悚然,不得不深思。但我們并不是毫無機會,影片中留下的小女孩和孕婦,她們寄托著正義力量的希望,不管是覺醒后的正義還是一如既往的正義,她們是正義眾人保護下唯一的存活,她們是天堂照耀下的希望。寄托著導演的思想,即便我們甚至無法去相信去接受這個現實:我們對現狀已經無能為力。這句話適用在影片中或是現實中,喪尸的情況已經無法控制,對于現實中的作奸犯科,人性的自私,也是無能為力的狀態。等待,無盡的等待。哲學家說過,人性的發展是很緩慢的。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是對人性看得非一般的透徹。幾千年過去了,我只需在一個安靜角落寫一遍文章就能給予全世界看,我們很多方面都發展得快,快到停不下來,除了人性。
關于金代理、列車長和列車長下屬,他們都是條條框框的守護者,盡管不同性質的職業,但都不能有思想,只能毅然地執行。上文我們說到男主角是無冕之王,但在影片后段我們得知這個喪尸事件的起因好像也是因為男主角和金代理而起,這矛盾嗎?不,男主角他們的職業如吸血鬼,思想如喪尸,他們是一條導火線,責任全世界都有份。然后導演設計著讓系鈴人的男主角來解這場命中的劫,在劫中竭盡全力,盡管最后是付出了生命代價,卻能讓自己女孩看到了自己生命光輝最閃耀的時刻,留下了最好的傳承。這是一個經典完美的“之所以”“是因為”“但是”復合語文句式。就沖著這點,再次由衷覺得這部喪尸片的“教科書”地位。
默默無聞的崴腳流浪漢,但在關鍵時刻義不容辭奉獻自己,成全著正義,保護著延續著希望。似乎在印證著什么:每個生命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價值,小到塵埃,大到宇宙。不需要再舉別的例子,流浪漢已經是很好的表現。
孕婦和小女孩。全片被上著光環的人物。孕婦和小孩絕不能遇害,不然觀眾會崩潰,這片也不能“教科書”了。全文開頭就出現小女孩的歌聲,這歌聲的含義不淺。光環不是誰都能戴上,在影片中的事件里面,這歌聲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我們知道這歌聲重要是因為在影片最后小女孩憑著歌聲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孕婦。但請不要忽略,之前為這個小女孩和孕婦傾盡全部的那些人。他們居功至偉,讓所有人敬佩。比如,小女孩的父親,我自封給他的無冕之王,歌聲一開始是先喚醒了他。直白點引用《少林足球》周星馳的一句對白就是:“大師兄我醒啦!”當然周星馳其實是一直醒著,但《釜山行》里面的男主角是真的才醒過來,才知道什么是珍貴,才知道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去捍衛的。
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2
在一個封閉的列車中,一種不知名的喪失病毒正在蔓延,感染了病毒的人就會成為行尸走肉,攻擊他人。這時《釜山行》中的一幕。在這場災難中,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女兒,盡力逃出困境。但是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因為小人的坑害,他的女兒成功逃出,自己卻犧牲了。
這部電影體現的最多的就是人性。沒錯,父親對女兒的愛,戰友間的患難與共,無疑體現著人性最光輝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性黑暗的一面。影片中有一位常務,為了自己的地位無惡不作,他當著小女孩的面傷害一個流浪漢還義正言辭地說這是為了小女孩好。他還為了自己的生存,把乘務長當作誘餌吸引喪尸便于逃跑。他還把主人公一行人鎖在門外,原因是“不安全”。他偽善,怕死,還用流言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他也是害死男主的人。就這一點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但是為什么其他乘客竟然會成為他的“幫兇”呢?這就是人的共性。這就是自私。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是一種自私的動物,自身的利益高于一切。片中男主小隊想要與大部隊會合,但是被拒之門外。提出鎖門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身上“有病毒”,所以被拒。提出關門的原因是為了“大家”,但是多救一個人不好嗎?他之所以一呼百應,因為“鎖門”的利益是對他們而言的,正中了“大家”的利益。在這個氛圍中,保全自己比保全大家重要多了,所以,大家也高高興興的做起了幫兇。“領導者”為了自己的領導地位,踩著人上位。他們所做的只是導火線,火藥桶里裝著的,是人們心中那種自私。“患難”只是誘因,他會使“真情”顯露出來,讓小人有可乘之機把握住,來控制人心。
自私,更是一個社會毒瘤,只有烏托邦才不存在的東西。誰都有自私,但有沒有被激發出來呢?跌倒老人,自私的犧牲品之一。“患難見真情”,老人為了使自己的跌倒找到平衡,便要在做好事的人的身上敲上一筆,所以便有了一個又一個的`訛詐事件。而“小悅悅”事件,又說明了人不想“攤上事”的問題。這些生命的離去讓人痛心,但是更讓人感到擔憂的是自私冷漠的人心。這些自私的人如同片中的正常人“大部隊”,他們無情、自私,使問題更趨于復雜,讓人與人之間更加趨于冷漠,令人擔憂。
自私是人類的通病,也是人性的毒瘤。我們因該要放棄心中的自私,用愛來溫暖世界,這,才是我們的使命。
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3
比喪尸更可怕的是人心,當欲望開始侵占身軀;毀掉的,不僅僅是肉體、意志,更多的是生而為人的道德。一列火車就像一個微型的社會,折射出人們的善惡美丑;扭曲可笑的面具,揭開真實的面貌。
當災難降臨人間,宙斯拯救了孕婦和小孩,他們代表新生和純真。自私與奉獻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私自利,也沒有絕對的無私奉獻;好壞相對,各自摻半。當世界一片混沌,人們首先自保,再救人。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對他人的尊重。初戀愛情的純真,愛情升華的結晶,親情割舍的疼痛,朋友之間的友誼;都無論生老病死,貧富老弱,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徘徊,這些情誼是相互鼓勵,支撐的盾牌,這是廣義上的無私,而以喪失他人生命為代價,以割舍他人情感作為支點,奢求到的是狹窄的自私。可是這個世界沒有分清好壞,贏到最后的人總是自私狹隘的人,他們喪失人性道德,卻獲得了成功、權利、希望與生命。故事里總有好人陪葬。社會毫無規矩可言,好心吃虧,奸詐卻是勝利的捷徑。人心總是跟隨大流,忘記了喪尸的可怕,卻防著無私救人的正常人。
現如今,需要得到救贖,獲得重生的是人心;信任、只在故事里心酸陪襯可惡可悲。如果人學會無私奉獻,多考慮別人,那么這場災難是否不會上演,真誠的人是否能夠存活,親人不會離散、愛情不會銷滅,友情不會那么無能為力,社會不會陷入混沌。總有那么多意外襲來,如果多一點真誠、善良和無私,那么減少的不只是一場糾紛,更是巨大的災難。
即使全世界都與我為敵,我也只聽從內心的聲音。愿你真誠處事。
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4
韓國喪尸電影釜山行,一部經常會在美國電影出現的喪尸這次出現在了韓國電影中,相比較美國電影片中場面,這部韓國電影更傾向于對人性的展現,更有深意值得人們思考。
影片男主是一位工作狂,為了事業而忽視了家人,致使妻子離開自己而和女兒的關系又比較緊張,正臨女兒生日之際,在他讓女兒再次失望之時,男主決定做點什么來挽救彌補他們間的關系,于是答應陪女兒踏上釜山之行去見媽媽一面,但是沒想到這趟釜山之行竟成了不歸路……一夜間喪尸病毒的迅速傳播讓這趟列車儼然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沒成想車上也有一名感染者,應該慶幸他們是在車里還是車外呢?列車因為這名感染者也在慢慢淪陷,越來越多的喪尸在攻擊感染正常人,車里的幸存者也在逐漸遞減,他們要如何在密閉的列車里躲過這場劫難呢?
每個人在危機時刻所做的決定和舉措是千差外別的。有的人只顧自己保命不管不顧,而有人卻可以不惜讓自己涉險幫助他人,展現還得蠻犀利現實的。碰到這樣的事兒誰不害怕不恐懼呢,但是此刻人性的弱點卻暴露無遺,你會如何在生與死之間做出抉擇,想必不是道簡單的選擇題。看得過程有痛心也有欣慰,男主開始是那種只想護自己和女兒周全而不愿伸出援手的那類人,但是看著那些素不相識又一次次救自己女兒的那些人想必是有所感悟和觸動的,他的行為態度轉變是讓人有所欣慰的,只可惜最后的結局還是有些過于苦澀,讓人難以掙脫那復雜的情緒。而那名中年男子的所作所為從始至終都讓人唾棄無法接受,人可以自私但是怎么能自私到這般地步?那位失去好姐妹的老婆婆最后的舉動其實還蠻解氣的,那種心灰意冷的極致表現蠻出彩的。
你會從中看到什么是偉大的父愛,什么是膽小如鼠,什么是舍己救人……有時還真不能以貌取人,好比那名乞丐,看起來最不起眼也是最沒用的人卻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舉動,不妨體會下其中的那份大愛。其實最難的不是去想你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么,而是如何戰勝內心的恐懼和怯懦,有時不放手一搏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為了我們所愛的和在乎的人其實能做到什么程度自己都沒法估量。
釜山行電影的觀后感5
對于此片,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即便好友先安利我此片豆瓣評分高達8.2。我看了預告片和拍攝花絮后依然提不起半點興趣。但我還是將其推薦給了萌媽。沒想到萌媽看完此片,大加贊賞,并深刻地剖析了此片的中心思想……
我:“老婆,這片子講的啥?”
萌媽:“人性!”
好吧,我可以原諒一個表達力嚴重匱乏的文科生,但我確實不能辜負好友的推薦,更無法壓抑自己對‘人性’兩個字的好奇心。所以昨晚,我一個人大半夜看完了這部韓版的‘行尸走肉’。 看完影片,我明白,好友是懂我的!向我推薦此片,是了解我的電影品味和愛吐槽秉性的。而且,萌媽的‘二字影評’也是中肯的。
在一個快餐經濟的時代,一切追求價值收益最大化是無法避免的。電影作為快消文化產品的代表,更是無法免俗。所以,我們能看到的電影越來越多,場面越來越大,特效越來越玄,面孔越來越美,但能被觸動、感動和銘記的卻越來越少。因為眾多編劇、導演考慮的是市場,是票房,是投資方的回報率,而很少有人關心這場文化盛宴被烹制成了一頓垃圾食品大餐。我一直覺得,一部好的電影,它首先要是一個好的故事,它可以主線單一,情節單調,人物單薄,但它必須能讓人明白它在講述什么,并能在你靈魂的最深處激起哪怕一絲漣漪。值得慶幸,《釜山行》做到了!起碼于我如斯。它的故事簡單俗套,題材也不新穎。說病毒擴散,前有《生化危機》;說喪尸題材,前有《行尸走肉》;說拍攝場景,前有《雪國列車》。所以,影片的各種元素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這也是我一開始提不起興趣的原因。而且通片的女性角色真的需要嚴重吐槽!讓我一再懷疑大韓民國的整容事業是否江河日下。小女生和老太太就不提了,女學生竟然還沒那個孕婦阿姨好看……全片的顏值就靠一個長腿歐巴和一個壯漢歐巴撐著。可惜俺不是哈韓小女生,對他們既不熟悉,也不迷戀。但說起敘事和鋪墊,導演還是比較老道,起碼不拖沓,無尿點,觸發淚點的包袱抖得恰到好處,最后小女孩的歌聲也做到了前后呼應。
為了不劇透,劇情就不過多分析了,畢竟自己也非專業影評人,功力尚淺,只是發發感慨,吐吐槽就好:)小時候,我覺得《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長大后,見了些人性的丑陋,陰暗面,年輕的自己又憤而覺得“人之初,性本惡”才是真理,貪婪、自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后天的教化才能馴服收斂。而現在,我只能說,人性是復雜的,即便一個殺人如麻的--,也會有他‘悲天憫人’的一面,一個看破紅塵的高僧,也會在極端的情境下,動‘不可告人’的邪念。這是天性,是本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就《釜山行》一片而言,除了人性的丑惡與光輝,感動和觸動我的更多是一個情字。母子情,父女情,夫妻情,姐妹情,同學情,朋友情,同事情,甚至是陌生人之間,因為一個偶然的突發事件,結成的生死情。當然最讓我為之動容的還是壯漢歐巴給孩子起名字和長腿歐巴把孩子鎖到駕駛室的兩個橋段,真的讓我一個三十多的老爺們不禁潸然淚下。
還記得兒時跟父母去電影院看《媽媽再愛我一次》,影片至感人處,整個影院里充滿唏噓抽泣,有人更不免失聲痛哭。那時小小的我,只誤以為,當眾哭泣是極丟臉的行為,所以即便難過,也忍著淚水,強顏歡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年幼的孩子,沒有經歷過人生太多的痛苦,不知生離死別為何物。就像小時候把《大話西游》當喜劇來看,從頭笑到尾,成年了才知它是一出徹頭徹尾的悲劇。好多事都是如此,一部無厘頭的影片,一群嘻嘻哈哈的演員,演出的確是真實而嚴肅的人生。一部刻板正規的影片,一個格調高雅的晚宴,一個主題積極的會議,一群樂觀向上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反映和演繹著一出出悲劇、鬧劇……真正可笑的不是那些loser,而是偽善、道貌岸然的所謂成功者;真正可悲的不是支離破碎、殘缺不全,而是那些委曲求全、自欺欺人。就像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喪尸,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