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的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電影《芳華》的觀后感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1
《芳華》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執導,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以劉峰為首的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在愛情萌發時經歷了殘酷戰爭的洗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電影《芳華》的觀后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多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節課上睡著了,一覺醒來還在初中的教室里。老師的粉筆迎面而來砸到你的臉上,提醒你,上課不要睡覺。你告訴同桌,說做了個好長的夢。同桌罵你白癡,叫你好好聽課。你看著窗外的球場,陽光灑在臉上,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還充滿希望!”
這是我們在心里想過無數次的場景還原,也是電影《芳華》最大的主題。
它最大的痛處在于再也回不去了。人間有多少芳華,就有多少遺憾,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就會發現,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東西。
文工團解散的時候,所有的人哭得稀里嘩啦,舞蹈指導老師抱著政委哭著說:“政委,為什么要解散文工團?為什么?”
這讓我想起每次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散伙飯,我明明覺得這樣的學習生活無趣又累得要_,盼著它快點結束,可是真的快要結束的時候,又非常舍不得,這里埋葬著我的整個青春啊!
何小萍穿著病服在月下獨舞,那是全片最美的片段。劉峰遭人陷害,被開除出文工團,幾乎所有人和他劃清界限,那是全片最殘酷的片段。
劉峰唯一一次釋放,就是對林丁丁表白,擁抱了她,這個擁抱卻讓他萬劫不復。何小萍唯一一次釋放,是拿了林丁丁的軍裝去拍照,作為新人的她,卻永遠被室友們釘在恥辱柱上面。
《芳華》懷舊美好的畫面背后,展現出來的,是無奈的現實。
“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這句話是我在全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把何小萍和劉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條線,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善良的人。
劉峰被迫的離開文工團,只有她一個人去送行,臨走前賭氣似的大聲喊,想讓所有人都聽見:“我明天早上來送你!”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團隊里的人集體背叛了劉峰,只有何小萍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會疏遠?因為三觀早已不同。
劉峰和何小萍都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人,何小萍看穿了文工團所有人的勾心斗角,利己主義,即使給她跳主角的機會,她也不屑與那些人為伍。
后來她從文工團離開,跟隨劉峰的腳步去當了一個戰地護士,她在病榻前,那個十七歲的士兵問她有沒有心上人,她說:“我配不上他(劉峰),他是個很好很好的人”,看得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多年之后,蕭穗子成了知名記者,林丁丁嫁給了華僑,陳燦變成了地產商,郝淑雯跟他有了孩子,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劉峰斷了一只手之后,變成了一個從事書籍運輸的小販,他的車子還讓城管收了,自己沒錢交罰款。
劉峰的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自足而充實,他和何小萍相約著一起看望那些在戰爭中_亡的戰友。
電影在最后用蕭穗子的角度說:我是在2016年的春天,孩子的婚禮上,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戰友的,不由得感嘆,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但是不難看出歲月對每個人的改變,和難掩的失落,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青春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流離失所,在洗盡鉛華之后,許多人對人生滿是失落,而只有那兩個相同的溫暖靈魂靠得越來越近。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2
歷史的每個階段,都有它的標簽,或是太平盛世,或是朝代更迭,或是馬革裹尸,或是歌舞升平。在和平年代,透過大屏幕走進歷史,沉下心來,也能嗅到幾分歷史的氣息。
那是個激昂澎湃的年代,《芳華》里的主人公們生活的場景看似平和,但周遭環境處處透露壓抑感,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觀眾:現在是戰爭時期,生存問題依然面臨威脅。平凡樸實的老好人劉峰,淳樸堅韌的農村女孩何小萍,一心想往高處攀爬的林丁丁、心高氣傲的郝淑雯、理性善良的蕭穗子……每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人性有正直也有扭曲。
電影里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亦有正邪之分,然而站在劇中人物的立場上,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角,如若大家都通過自我的目光去審視人性,似乎能得出千百種答案。無論是追逐富裕還是平淡,宣揚正義還是崇尚邪惡,修成高雅還是淪為俗人,人所求的大抵都是一個活著——以自己最想要的姿態活著。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極少有人能得償所愿,或多或少留有遺憾,如同上天跟人開了個沒有營養的玩笑。
影片很短,只有兩個多小時,它又很長,承載了一段冗長的歲月。在熒屏里,它是小圈子的人生百態,在歷史中,它是大社會的時代縮影。到了快完結的階段,更多的故事卻還沒講完,只因旁觀者無法窺見他人全貌,當局者也無法評判自我得失。雖然不幸的事總在發生,但每個人都還是在努力堅強地活著,這就是人生。
電影很仁慈,仿佛把戰爭的殘酷性隱藏了大半,那個時候的人們既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在時代的齒輪里艱難獨行,他們看不見前路,卻從未泯滅追尋的勇氣。沒有誰的人生是不辛苦的,但生活中和平年代的人們,已經比前輩先烈們幸福了很多很多。所以,既然生而有幸,便更好地活著吧。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3
分三集看完馮小剛的《芳華》,那段時間炒得很熱的一代人的青春和情懷,整個電影平靜細膩,有些壓抑。
用豆瓣的電影說:“這部電影中哪個最感動你? ”的問題。
那個細節最讓我感動的,應該是精神有問題的苗苗一個人跳舞的地方。 不受愛的、不受壓抑的女孩內心的熱度和生命力在這一刻蓬勃發展。 沒有被善良對待過的人,容易識別善良。 因為苗苗從來沒有被人善待過,所以當劉峰認為自己總是善待別人的時候,她很快就能感受到這種好處。 當然,她也執著于這個好。 是啊,沒有人不想被愛。 只是,也有內心安全的人。 所以,有人遇到喜歡的人可以很好地信任別人,也有人不那么安全。 如果你小心,有些人最終會傷害自己。 雪人式的效果在這種感情上很明顯。 我也要讓自己填不飽自己的心,讓它越來越完整。 從別人那里借來的溫暖永遠照亮不了自己的心,只能一個人坐在一條船上。 其實,一想到自己一直被愛著,天性悲觀的部分就沒有必要破壞自己。 必須相信暗示的力量。
還有一個部分。 快結束的時候,何小萍問劉峰。 “你好嗎? ”劉峰說,“要看和誰比,和躺在這里的兄弟們比起來,那就太好了。” 幸福和不幸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受比較對象的左右,但是,達到幸福的心理設定值少的話,應該會更容易感到幸福吧。
老實說,我喜歡在這部電影之前看的《無問西東》。 那里有很多愛和正能量的傳遞。 這里面也有,但這里面的兩個主角活得很壓抑。 但是,這也是人物自身的性格和內心的強大不同。 其中的兩位主角,都是壓抑自己、無視自己內心的人,而《無問西東》的主角們在那個年代所做的決定,基本上都遵循著自己的真心。 確實,心里經常有清晰的地圖。 讓我們感到不愉快的,可能是無視聆聽內心的聲音,或者是沒有勇氣和力量將內心的聲音轉化為行動成為現實。
最后,對于這部電影兩位主角不太順暢的遭遇,我想說“善良必須有刺”。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4
芳華,本來我讀不懂芳華是什么含義,以為是寫花呀,草呀,樹呀的鮮美。讀完一本書,我仔細看了書的封面。它的英文名字叫you touched me ,我才明白。這部描寫六七十年代文工團普通人的故事,“劉峰”這個好到不能再好的“老好人”,對“何小曼”的一次托舉式觸摸,讓她愛上他,對“林丁丁”的一次表白擁抱式觸摸,結束了一直以來在人們心中的英雄時代,只是這普通的一次觸摸,讓他們三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完美的人要一直完美,“林峰”的老好人形象,別人容不得他犯錯,這是一種枷鎖。他的“yan ge”了一直以來獲得的獎杯獎狀這些所謂的慰問。讓自己扔掉這些枷鎖。參加中__爭失去了手臂,在即將_亡的過程中幫助完成了戰略物資的運送。從此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老好人”的標簽貫穿他的一輩子,海南買書謀生中,對小惠“逼娼為良”,罹患癌癥即將_亡之時,對何小曼的囑咐照顧,深深的諷刺了現在社會上某些好人的內心。
“何小曼”的一生痛苦的度過,完美的一家在父親自殺,母親改嫁。度過滿滿被鄙視的童年。“她覺得自己被抱小了,越來越小,小得可以重新裝入母親的身體,裝入她的子宮,在那里回爐,再出來時她就有了跟弟弟妹妹們一樣的名分”。她是多么希望被正視。在文工團的被排擠,被“林峰”的一次托舉觸摸,讓她感受了自己作為女人的存在,可以被正視了。她處分下放后的一次照顧傷員被當作英雄。于是她瘋了,這期間只有落魄的老好人去探望兩次,她的這次的正視不是她希望的,長期的鄙視,漠視,讓她已經徹底地想背叛這些所謂的尊重,所謂的關懷。
文章的結尾,用以“何小曼”對“林峰”的追悼詞而終,好諷刺,最終還是從側面反映出那些以“郝淑雯”這些人明白了自己當初的自己的無知。“老好人”不被社會所容,而“林峰”依然選擇默默承受,并無報復,他把自己的“老好人”形象用一生來佐證。
一個是年輕活力的青春,一個是丑陋殘惡的人性。你好,我不容忍你犯錯,你犯錯我就“痛打落水狗”與用一生佐證“老好人”的“林峰”形成完美的諷刺。善良也好,丑陋也好,都是某些人在社會中不容易的反映。《芳華》也好《you touched me 》也好;一個滿滿文藝是作者對社會人性的期盼和青春活力的向往,一個是微小的事件可以改變不止一人的人生軌跡。人活不易,把握當下,青春如歌,用心譜寫。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5
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影《芳華》昨天上映了,軒主也趕了一回時髦,昨天晚上買票去看了馮小剛這部新片。由嚴歌苓創作的小說已經看過,電影是嚴歌苓和馮小剛聯手打造的,也是他們對于自己那個時代的一種總結吧。
說實話,電影并不特別吸引人,也沒有大片的那種震撼感。可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還是把人帶入那個特殊的的歷史時代,這也許就是編劇、導演的本意所在吧?
電影濃墨重彩的描寫了部隊文工團的好人劉峰,還有文工團的幾個女演員。好人劉峰被稱為“活雷鋒”,在那個年代這是個了不起的稱號。記得軒主小時候學習就號召“學雷鋒,做好事”,雷鋒精神可謂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而被稱為“活雷鋒”的劉峰也就理所當然的應該是一個完人,不能有自己的私生活。這就是劉峰的悲劇所在。女一號何小萍是劉峰帶到部隊的新兵,不知道為什么,她的到來卻引起了文工團老戰士的一致反感,所以何小萍在部隊過的并不如意,好像人人都在故意針對她一樣,當然,好人劉峰除外。何小萍的一切都成了別人嘲笑的對象,因為身體有味道,跳舞的是時候沒有男演員愿意和她跳,還是劉峰出來拯救了她。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戀愛是一種罪過,特別是部隊這樣一個雄性云集的場所,女性鳳毛麟角,而文工團卻又是女性集中的地方,所以必須嚴格控制戀愛風氣的蔓延。所以當劉峰抱了林丁丁之后,被嚴肅處理也就不奇怪了。當然,領導還是手下留情了,并沒有開除他的軍籍,只不過把他調離了文工團。何小萍在唯一的朋友離開之后,也失去了留下來的理由,所以才有了她去衛生所的一幕。最起碼在衛生所,通過自己的努力,何小萍融入了所在的群體,這和她在文工團的遭遇大相徑庭。
說句題外話,看了好人劉峰的遭遇,軒主有些明白了早些時候退伍軍人鬧事的原因了。一個過去總是模范的軍人,一個戰爭中立下戰功的英雄,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刁難,怎么能夠讓軍人安心?而我們整個社會仿佛已經忘記了他們,這對于他們是不公平的,對整個軍人團體也是不公平的,我們不能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當然電影也有一些細節值得磋商,比如說電影中說好幾個戰友的親人都解放了,言外之意是她們的父母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的。在那個年代,政審如此的嚴格,親友中有問題的人肯定不能進入部隊吧?那個年代講究一個“根正苗紅”啊!當然如果是大人物另當別論了。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一代人的芳華終究會有落幕的一天,愿芳華能夠被人重溫吧!
電影《芳華》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