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1
看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后很受感動和啟發,主人公納娜是一位患有雷圖特綜合征的女老師,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這種天生的怪病從小就讓她在說話時抽動,并伴有類似打嗝的怪聲,就像電影開場,納娜去求職的學校的面試官所說:她可能不適合當老師、教學生。她在成為老師前,被學校拒絕了很多次,我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氣。
影片中的9F班只有14名學生,是附近城中村的孩子。由于原來學校的地皮成了現在學校的操場,這14名孩子也被劃到這所著名的私立學校上學。而這個班,也是全校師生眼中的“差班”。9F班的學生斷言:納娜一天就得走人。這個9F班的學生為何這么狂?校工說奈娜是這個班過去7個月后的第8位班主任。說明平均一個班主任在9F班至多呆一個月。自從納娜接了9F后,9F班里14個學生都很叛逆,開始時對納娜并不認同出現各種惡作劇,納娜通過調查知道了這些孩子的生活情況,經過努力終于得到學生的認同,9F班的學生第一次感受到被同等關注,最終取得好的成績。
事實證明,納娜是一個有方法、有水平的老師。她因材施教,從扔雞蛋講拋物線,從汽車三檔比二檔快講物理的摩擦力,從烘焙變化講化學,她讓學生發揮所長,不怨天尤人。
影片讓每一個身處逆境的人感受到希望和愛的力量,也看到教師職業的接力與傳承、博愛與奉獻。透過納娜老師,讓人明白,教書育人,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有啟迪智慧,鼓舞志氣。
《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2
《嗝嗝老師》這部影片,主要講身患妥瑞癥的女主如何一次次在媽媽和弟弟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突破世俗枷鎖,成為一名老師,并且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改變許多孩子的未來的故事。
片中奈娜老師是一名天生患有妥瑞癥的人,從小備受身邊同學和他人的嘲諷,但是校長對她的肯定和鼓勵影響了她的一生,長大后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成為一名像校長一樣的好老師,影響和鼓勵每一個學生,但是在這過程中她遇到了重重困難。
五年的求職都沒有學校愿意接受她,最終她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教的班級卻是來自貧民窟的學生,是被整個學校排擠,看不起,給予不公平待遇的班級,9F。這個班的學生也十分叛逆,抽煙酗酒,課堂搞怪,捉弄老師。可是奈娜老師并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感化學生,同時,她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零基礎的孩子踏進科學殿堂,扔雞蛋講拋物線知識,打籃球驗證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等等有趣的片段,引得觀眾眼前一亮。最后,女主突破自我與父親冰釋前嫌,以及貧民窟里的孩子們如何破繭成蝶完成逆襲,是全片最催淚的部分。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貧富差距對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教育是改變貧富差距的唯一途徑。一位好老師,肯為這些孩子付出自己的愛和耐心,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為人師表,永不言棄,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準則。
《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3
《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電影里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受到嘲笑和譏諷,在媽媽的堅持下,她一直讀著普通的學校,因為母親的堅持、關心、理念,她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很充實。因為校長的一句話,她一直都感恩遇見,勵志成為老師,雖然她擁有高學歷,但因為疾病她面試教師時屢屢遭受阻礙。憑著“我天生就是為當老師而來的”堅強信念,終于在圣蒂克學校現任校長的支持和鼓勵下成為了9F班——14個平民窟的孩子的老師!這個班也是圣蒂克學校最差的班級。納娜瑪圖爾站在圣蒂克學校的大禮堂里,老校長可汗先生的身影出現在舞臺上,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面對學生各種惡作劇和挑釁,奈娜老師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選擇不同的方式發現每一個人擅長的領域,以此為切入點,翹起一個人的未來和夢想。最終,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我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優勝劣汰的工具。孩子們不應該被貼上優等還是劣等的標簽,無論是從我學業還是哪方面。阿提什說:“我不知道那片星空在哪,但是你就是我的北極星,我人生中的燈塔。”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善于去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不去給孩子貼標簽,引導孩子自信,陽光,肯定自己的價值。自己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會使別人接納這樣的自己。
好的老師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奈娜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榜樣,我會像她一樣,做一位心中有愛、育人為先、趣味教書、一視同仁的好老師。
《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4
星期五,老師帶我們去電影院看《嗝嗝老師》,這是一部出于印度的電影,看的我淚流滿面。
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嗝嗝老師,原名奈娜,患有妥瑞氏神經性綜合癥,不能控制自己,總發出怪叫,周圍人都嘲笑她。在這樣的環境下,奈娜通過自己堅持不懈,最終實現夢想。
奈娜有個好媽媽,由于奈娜會發出怪聲,所以被12家學校勸去特殊學校,在外面奈娜爸爸覺得她很丟臉,應該去特殊學校,而她媽媽不覺得,對爸爸說:“奈娜是個普通孩子,要上普通學校。”就在這時,在奈娜的成長道路上,遇到了可汗校長。可汗校長對她說:“我們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你。”他為學生們樹立了榜樣,教會他博愛的精神。給了她希望,給了她面對世界的勇氣與動力。
不久奈娜長大了,她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她想當老師,在她被許多家學校拒絕后,她不氣餒在面試里,她總是先告訴他們什么是妥瑞氏綜合癥。
她的教育方法不同,哪一個老師會在數學課上在操場上拋雞蛋、上數學課打籃球、物理課上玩橡膠水一樣的東西而是固體。從學校最差的班級到學校第一名。
奈娜的成功有一個特別的品質就是堅持。堅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要當一名老師,傳承可汗校長的理念與美德。奈娜的成功在于她心中有個標桿,榜樣的力量;她有一個夢想,回報社會;她有獨特的教育方式,不拘泥于形式;她有一顆寬容,平等待人的心。
最后,奈娜成功她當上了校長,繼承了可汗校長理念的美德。
《嗝嗝老師》電影觀后感感想5
《嗝嗝老師》這部電影,樊登老師也推薦過。今天在親密關系電影賞析課上有幸看到。整部電影都貫穿著主人公的堅強,堅持和不輕易妥協的精神。既然是在親密關系課程觀看的,那我就從學到的知識里,結合著試著做一做分析,來鞏固自己課上的內容。
首先,奈娜(女主)是一名圖雷特氏綜合征患者。因為不停的抽動腦袋以及發出“哇哇”噪音,奈娜不僅不被自己父親喜歡,而且從小就面臨著被很多學校拒收的困境。但奈娜之所以能夠從小堅韌不拔,跟她還有非常愛她的母親,以及好暖男的哥哥有非常大的關系,也就是說原生家庭中,奈娜雖然身體不完美,但精神被呵護著,所以,才能讓奈娜能夠正面對待自己的病。奈娜之所以長大很難原諒父親,是因為小時候,父母因為她的病而吵架的情景讓奈娜非常痛苦,更何況因為她。尤其小奈娜因為討厭自己的病,而在廁所不斷往嘴里塞衛生紙這一幕讓我們都很心酸,思考到底怎么正確對待孩子的所有是需要認真,仔細思考的。母親堅持要讓奈娜去普通孩子的學校,而不是殘疾人學校,讓奈娜感恩倍至,也非常溫暖。并且媽媽不放棄的幫孩子小學校也無形中影響小奈娜成為一個堅持不放棄的孩子。同時,在家里,哥哥也對妹妹是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就讓奈娜能夠在那樣的病痛之下還能活的比別人燦爛。
所以,母親的堅持和小奈娜的積極樂觀,直面事實,讓奈娜經歷很多學校被拒后,在遇到圣蒂克學校校長給予奈娜的關懷,包容和接納時,從容鎮定上臺回答校長的問題,繼而接受這所學校給予奈娜像天賜一樣的禮物——允許在這里讀書。所以,從那一刻起,奈娜似乎明白了她到這世間的使命。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名那樣的老師。因為她經歷了從無所適從的失望到點燃她新生希望時的那種蛻變喜悅。這應該是一般沒有經歷如此巨差的人所無法感受的吧。
在圣蒂克學校拒絕奈娜12次以后,同時也是奈娜兼職漫畫五年并在這五年,不斷尋找可以讓她教課的之后,因為印度教育改革,圣蒂克學校的9F班(貧民窟的14個孩子)成為了奈娜的練兵場。
在這個機遇里,奈娜總能做到,尊重孩子們:跟孩子們一起嘻哈,支持創造力然后再教課;給予機會和選擇,讓孩子們自己選要不要改變,以第二天九點為期限,充分把權利交給孩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在面對不公平時去努力爭取,讓9F班孩子一樣可以競爭榮譽勛章;而且奈娜非常相信自己的內心,在那個9A班的老師一直詆毀不信任她能教好那個班時,她沒有陷入自己的情緒中,而是從很正面的方向思考,重申自己對那些孩子的信任,對生命有著更高緯度的認知。
在剛接手這個班時,奈娜包容了所有孩子們對她的惡作劇,甚至為了他們,攬下責任,教會了孩子們擔當,并且獲得了孩子們認可。之后,奈娜制造出了無數與孩子們的“珍珠時刻”:早上戶外丟熟雞蛋,順便教拋物線;打籃球來教重力,等等,都是教學新方法;尤其,在露臺,疊紙飛機教孩子們將恐懼寫進紙里,然后飛出飛機釋放時,教會孩子們——情緒是不應該被壓抑的,只能被疏導。情緒越被壓抑,越容易在人最意想不到的時候,以最意想不到的強度爆發出來。就像那個最調皮的孩子,剛開始飛機里什么也沒寫,最終,他被9A班老師羞辱后,破壞了學校里要參加科技展的作品。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所以,最后這群學生因為這個原因被拒絕在學校學習,但需要參加期末考試時,奈娜也有些灰心了。但正因為前期種的善良和正能量的種子,這些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主動找到奈娜,那時的奈娜正在哥哥安排的父女相見的咖啡廳。那時,奈娜非常開心,這應該就是努力到自己最極限可以獲得的結果。尤其,當孩子們比出奈娜教他們怎么用手和北極星辨別方向時,奈娜的眼睛亮了,因為孩子們將她比作了北極星,他們的燈塔。父親當時的在場也為后來理解孩子,知道這個孩子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打下基礎,為最后奈娜教會了父親如何面對心里的恐懼以及生活埋下伏筆。直到,父親的轉變,奈娜的接受,雙方都寬恕了自己。
孩子們不斷的在奈娜引導下進步,但在最后,作者也給了點睛一筆:假試卷。在那個最調皮男孩擔心自己考不好影響老師前途的時候(孩子們考不好,老師也要走人),他買下了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提供的試卷。但最終在班里其他學生的抵制下,他們也不再想作弊。最終,這份假試卷,竟然是9A班的優等生做的假,通過那個人賣給的F班。這一個反諷用法實在讓人更加深思:這9A班老師,一直注重知識,卻在孩子們人格上造成了偏差。一直以來那個9A班的老師都對F班抵觸,鄙視,這些也都讓他教的孩子們看在眼里。
所以,最終這個結局也是告訴我們,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如果只在知識上過關的老師,其實是需要提升的。好在電影里A班老師被原諒了,否則現實中得有多少老師心靈顫抖,恐怕自己沒有機會。只要現在不斷學著認識人性,了解人格,學習做人,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奈娜老師,這一生到退休終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說一個人到底怎樣過才算擁有幸福的人生,我想,奈娜就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在我們轉過頭看我們自己,磨難沒有奈娜大,信心和決心沒有奈娜強時,如何能夠找到自己的使命點,從而讓自己斗志昂揚,應該是我們不斷努力要去探索和追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