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1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亮點,即使在眾人眼中的差學生,只要找到一個切入點,去撬動它。便能使他們的人生綻放光彩。奈娜老師,就是他們的一個支點。
《嗝嗝老師》這部印度電影,撥動了我們的心弦。患有妥瑞氏癥(每說幾句話就會大腦抽搐,發出“哇”“哇”“嘎”“嘎”的聲音)的奈娜,從小飽受老師與同學的嘲笑,但因為校長的一句話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在五年18次的碰壁之下,擁有雙學士學位的奈娜,她始終堅持聘當老師。終于她的執著,被上天感動了。在她首次成為教師之時,她接手了9f班。9F班的14位同學,全部來自貧民窟。他們因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從此變得“玩世不恭”。而奈娜,滿懷希望,悉心教導他們。起初,同學們嘲笑她的叫聲像老鼠“吱吱”。還編了一首rap,但奈娜老師,并不生氣,反而同他們一同唱。
這些學生墮于學習,她被這群孩子玩弄于股掌中,上課的粉筆被裝了火柴沫,凳子被鉆散架,化學課發生爆炸,炸破了玻璃。但她仍然咬牙堅持,她用不同尋常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從不同的切入點,不同的上課環境,學習多種文化交融,帶動了學生的學習氛圍。
然而他們,卻受到9A個別學生的歧視,將他們參加全國科技展的模型炸毀。這些學生因惡作劇被休了學。但奈娜仍堅信“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的觀點,日月兼程,風雨無阻對孩子們關懷備至。在四個月的學習下,奈娜的不懈堅持使得9f班的同學們,變得優秀起來。讓他們也可以擁有徽章。
這聽著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愛因斯坦說過:“有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大的威力。”是啊!奈娜的堅持與執著,是感化學生的重要因素。奈娜便是學生的北極星,在這地球上照亮他們的燈塔。奈娜就是生命樂觀的寫照,她曾用粉筆舉例過,“為什么與為什么不的差別只是打個嗝而已。”她同時也是自信的,她曾笑著對校長說:“我天生就是當老師料。”
只有堅定信念,才會挖掘潛力。在她優秀身影的折射下,我們看到了一顆堅定的心。她帶領學生逆襲,這讓我懂得了不是沒有希望,只是沒有毅力。所有覺得不可能的事,都還只是,等在被完成一天的路上。每個人身上都有亮點,只是等待被挖掘的那一天。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你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力。
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2
我看了一部電影。這是一部關于班級競爭和師生感情的電影。我記得很深。
電影中的英雄(奈爾·金圖森)也是老師嗝嗝。她患了一種疾病,這種疾病使她年輕時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完成學業后,她歷經艱辛,最終被圣保羅中學聘為9F班的班主任。9F班的學生淘氣又生氣,因為他們受到了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嗝嗝老師用有趣的方法引導每個人走向完美之路。這一刻,兩個帶來毀滅的事件悄悄地接近了9F班……
有一次,9A班的學生冒犯了阿提什。因此,他和9F班的所有學生在9A技術模型中插入了一個玻璃瓶,導致它在操作過程中爆炸。出乎意料的是,——名9A班的班主任老師發現并嚴厲懲罰了他們:他們不能在考試前到校。所以嗝嗝先生集中在室外班。但這并沒有持續太久。他們中的一個給了9F班錯誤的答案,但是沒有人看到。然而,校長誤認為他作弊,他將被永遠停職。這時,瓦斯老師發現并說出了真相,允許9F班繼續上課,并頒發了一枚徽章。9F班的學生也意識到了不足,主動做出了新的榜樣。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始。嗝嗝在9F班遇到了四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我打碎過一次教室的玻璃。但是這位老師沒有抱怨,不像前七位班主任,他們因為惡作劇而被迫辭職。嗝嗝老師也收到惡作劇:粉筆加火藥,椅子不結實。當做錯事時,他也替他們代禱,讓老師和學生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并學會學習,直到他拿到徽章。因此,14名學生在卡嗝總統的儀式上非常感激。
人們沒有天生的超能力,更不用說絕對的智力了。后天培養它們。每個孩子出生時都像一張白紙,他得到的東西都被畫在上面。如果老師不給予很好的指導,學生更加努力學習,那有什么用?為什么嗝嗝先生成功了?她成功了,因為她堅持說她真的愛學生。然而,其他老師在他們的教育中不能成功。因為他們并不真正理解,理解學生的性格。沒有辦法適合他們。同樣的學生,不同的老師,為什么結果會如此不同?因為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
但我認為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好老師是對學生負責的人。每個老師都有一種教學方法,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判斷。好學生是努力學習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方法。根據他們目前的結果,我們不能認為他們毫無價值。所以應該是這樣的:“沒有壞老師,也沒有壞學生。”
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3
對于教育問題的關注,在印度電影里已經屢見不鮮了,從《三傻》到《起跑線》,再到這部《嗝嗝老師》,總是能在輕松的敘事中,深刻反映頑固存在于印度社會中的階級不公、體制僵化等問題,寓教于樂,雖然有些套路,但絲毫不妨礙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
電影其實是設置了“雙重反轉”,其一是女老師,她先天有身體缺陷,患有無法治愈的雷圖特氏綜合癥(面部神經間歇性抽搐,不時發出怪聲),按照常理,她做老師這件事近乎天方夜譚,但她的自信和不肯放棄,為她贏得了這樣一個機會,最終她用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得到了尊重。其二是9F班那些被認為無可救藥的“差生”孩子們,他們曾一度自暴自棄的態度終于在女老師的不懈堅持下而不斷激發出自身潛力,最后成功逆襲。這樣的“雙重反轉”,傳達了“人生而平等”的觀念,無論是工作還是受教育,沒有人應該被歧視,機會平等。當然,現實也許遠比電影里要殘酷得多。
影片節奏明快流暢,近兩小時的片長完全沒有拖沓之感,細節豐富,情感真摯,每一個角色的表演都很到位,女老師的堅強自信不服輸,學生們從頑劣不堪到自我醒悟的轉變,乃至“反派”老師從歧視刁難到為9F班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親手戴上獎章,都表現得細膩生動,充滿趣味性。教育原本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就像中隊的隊員們一樣,正所謂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訓練成績不理想的、有思想不穩定的,作為政治指導員的我們,就應該向電影里的嗝嗝老師一樣,耐心地幫助他們,用真情去感動他們,盡可能地走進他們的世界,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難題,指導他們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從而不斷的完善自己。有的隊員,入伍幾年退役后,發現在部隊沒有學到任何東西,步入社會后倍感壓力,發現部隊的一切都與地方格格不入,出現這樣的情況,中隊干部或多或少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從這部影片里找準自己的定位,正視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做好中隊執勤戰備的同時,讓我們的隊員們再學習一些實用的技能,給自己“充充電、加加壓”。例如人際交往和溝通,步入社會后肯定是非常實用的,或者是駕駛、烹飪、攝影之類的技能,要引導隊員們培養自己的愛好,找到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一味地一到休息時間就抱著手機打游戲,虛度光陰。
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4
看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后很受感動和啟發,主人公納娜是一位患有雷圖特綜合征的女老師,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這種天生的怪病從小就讓她在說話時抽動,并伴有類似打嗝的怪聲,就像電影開場,納娜去求職的學校的面試官所說:她可能不適合當老師、教學生。她在成為老師前,被學校拒絕了很多次,我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氣。
影片中的9F班只有14名學生,是附近城中村的孩子。由于原來學校的地皮成了現在學校的操場,這14名孩子也被劃到這所著名的私立學校上學。而這個班,也是全校師生眼中的“差班”。9F班的學生斷言:納娜一天就得走人。這個9F班的學生為何這么狂?校工說奈娜是這個班過去7個月后的第8位班主任。說明平均一個班主任在9F班至多呆一個月。自從納娜接了9F后,9F班里14個學生都很叛逆,開始時對納娜并不認同出現各種惡作劇,納娜通過調查知道了這些孩子的生活情況,經過努力終于得到學生的認同,9F班的學生第一次感受到被同等關注,最終取得好的成績。
事實證明,納娜是一個有方法、有水平的老師。她因材施教,從扔雞蛋講拋物線,從汽車三檔比二檔快講物理的摩擦力,從烘焙變化講化學,她讓學生發揮所長,不怨天尤人。
影片讓每一個身處逆境的人感受到希望和愛的力量,也看到教師職業的接力與傳承、博愛與奉獻。透過納娜老師,讓人明白,教書育人,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有啟迪智慧,鼓舞志氣。
電影《嗝嗝老師》的觀后感5
《嗝嗝老師》這部影片,主要講身患妥瑞癥的女主如何一次次在媽媽和弟弟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突破世俗枷鎖,成為一名老師,并且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改變許多孩子的未來的故事。
片中奈娜老師是一名天生患有妥瑞癥的人,從小備受身邊同學和他人的嘲諷,但是校長對她的肯定和鼓勵影響了她的一生,長大后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成為一名像校長一樣的好老師,影響和鼓勵每一個學生,但是在這過程中她遇到了重重困難。
五年的求職都沒有學校愿意接受她,最終她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教的班級卻是來自貧民窟的學生,是被整個學校排擠,看不起,給予不公平待遇的班級,9F。這個班的學生也十分叛逆,抽煙酗酒,課堂搞怪,捉弄老師。可是奈娜老師并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感化學生,同時,她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零基礎的孩子踏進科學殿堂,扔雞蛋講拋物線知識,打籃球驗證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等等有趣的片段,引得觀眾眼前一亮。最后,女主突破自我與父親冰釋前嫌,以及貧民窟里的孩子們如何破繭成蝶完成逆襲,是全片最催淚的部分。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貧富差距對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教育是改變貧富差距的唯一途徑。一位好老師,肯為這些孩子付出自己的愛和耐心,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為人師表,永不言棄,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