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1
周六晚上,我們?nèi)w師生觀看了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嗝嗝老師》,影片的主人公嗝嗝老師奈娜給我的印象深刻,讓我感動至深。
奈娜患有先天性“圖雷特氏綜合癥”,總會不受控制地抽搐或發(fā)出類似打嗝的奇怪聲響,因此被18所學校勸退,圣蒂克學校的校長以寬大仁愛的心接納了她。經(jīng)過刻苦努力,她獲得了雙學士學位,立志做一名老師。她四處求職,卻屢屢碰壁,先后被拒絕12次之后,終被母校所聘用,教了一個最差班級——9f班,經(jīng)過師生的不懈努力,9f班逆襲成全校最優(yōu)秀的班級。
看了這部影片,我懂得了堅持不懈的真正含義。9f班的孩子們一次次戲弄她、嘲諷她,學校也給她施加壓力,她哭過、傷過,但都沒有放棄。她采用獨特的方法教育他們,喚醒他們改變命運的激情。她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做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因而也收獲了常人所沒有的碩果。公交車上、廣場上、貧民窟里、實驗室里留下了她和孩子們拼搏的身影;領獎臺上,也見證了他們創(chuàng)造的奇跡。“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成了奈娜的人生信條,她也因此最終成為一個受人敬仰的校長。
相比嗝嗝老師,我真是差得好遠好遠,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人生中的第一個門檻——小考,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課程,做不完的練習,太忙了,太累了,也太難了!我無數(shù)次想過要放棄,看了電影才知道眼前的這些根本不算什么,將來還有更艱巨的使命,根本沒有理由放棄。嗝嗝老師在逆境中鍛煉自己,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我也要像她那樣勇敢、堅強、積極,以最好的狀態(tài)沖刺小考。
今后,再遇到困難退縮時,想想嗝嗝老師;再受挫折落淚時,想想嗝嗝老師。嗝嗝老師時刻鞭策著我,鼓勵著我,使我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相信我的人生也將隨著這部影片重新啟航!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2
昨天晚上,帶著兩個寶貝去看了一場電影《嗝嗝老師》,因為看著評分很高,所以想著應該挺好看的。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反映了一個社會現(xiàn)實,患有圖雷特綜合征的奈娜從小就被同學,老師歧視,大家都視她為怪物,不能像其他人一樣正常上學,直到遇到一個校長,他能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待她,并且能接受她,讓她在他學校像正常人一樣上學,奈娜就立志長大了要當一名老師,當她雙教育學位畢業(yè)后,她就開始去應聘教師,可是,每次都是因為她那不受控制的打嗝,抽搐,讓各個校長都認為她不適合當一名老師,但是,她卻沒有因此停止她的夢想,整整持續(xù)了五年的應聘教師的時間,直到遇到一個機會:能教一批貧民窟的孩子,但是他們不被學校,老師公平對待,所以一直搗亂,怨天尤人,然后趕走了一個又一個老師。而奈娜用她的愛心,智慧讓那一群孩子得到了轉(zhuǎn)變,獲得了學校以及其他同學,老師的尊重,并且最后還和學霸班級一起參加了全國科學競賽獲得了金獎。
在這部電影中,一個個場景都很樸實,但是又很感人,可能與自己是一名教師有關,能更好地理解老師的那種心境,只要學生能好,能進步,能被尊重,一切都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前提!所以,整個一部電影,我被感動了好多次,特別是聯(lián)想到我遇到一個學生,原來也是在我課上很是調(diào)皮搗蛋,直到有一次我很委屈,準備了一節(jié)課,但是他卻在課上不僅不聽,還故意搗亂,我當時就很生氣,一股腦把自己的委屈都吐出來了,還偷偷地哭起來了,從那次以后,那個學生居然有所改變了,課間看到我會主動和我打招呼,課上還會幫我一起管紀律,幫助我做一些小事情等等,明顯的讓我感覺到他好像一下子長大了!
有時候,老師的滿足感,成就感就在這小小的時刻,看到學生一點點進步就會很開心,很滿足,不因名,不因利。
但是,社會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地方,能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老師呢?不過,老師能做的,就是無愧于心,無愧于學生,那就足矣!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3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名妥瑞氏癥患者奈娜,獲得了理學和教育學雙碩士學位,夢想成為一名老師,在經(jīng)歷了第18次面試失敗后,終于成功成為自己母校的一名老師,而后通過她的努力帶領學渣們逆襲成學霸,自己也成為最受歡迎的教師,最終成為校長的故事。
在我看來,納娜她是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老師,她那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沖擊,也是對當今社會普遍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的沖擊,雖然我們口頭上也提倡寓教于樂,因材施教,可是能做到的人還是少數(shù)。納娜對克迪亞說:“難道只有寫進教學大綱的方法就是對的嗎?”這似乎也是對當今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老師發(fā)出了拷問,并不是說教學大綱不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全都是錯的,我覺得無論在何時,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沒有教不好學生,只有不會教老師。”教育工作者對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但真正去踐行的又有幾個?看完影片,我覺得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去反思。
影片中的奈娜老師就不用說了,她自始自終堅持這個真理,用盡方法來教育每一個孩子,她成功了。影片中的另一位老師,他都是帶9a班的學霸,一直看不起9f班的學渣,甚至想盡辦法要把他們趕出校門,可最后他還是良心發(fā)現(xiàn),主動承認了錯誤,把優(yōu)秀獎章頒發(fā)給奈娜老師。這個情節(jié)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作為教育者,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發(fā)生,我希望我們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好學生,只有不會教老師”這句話。
影片已落下帷幕,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學習之路,教育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學生、父母、老師在負重前行的同時都要及時反思,及時調(diào)整,愿我們一起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4
《嗝嗝老師》同《摔跤吧爸爸》和《三傻大鬧寶萊塢》一樣,都是典型的印度教育類型的電影,在風趣詼諧的語言及情節(jié)中,讓我們體會其中蘊含的巨大哲理。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也反復問自己,如果我是片中的納娜,我是否有勇氣站上講臺,作為一名教師呢?
納娜并不是一名普通人,她從小身患雷特綜合征,抑制不住總要“打嗝”,因而被身邊的人視為怪人,被孤立、被嘲笑,直到遇到圣蒂克的可汗校長,才使她的人生發(fā)生改變,可汗校長在全體同學面前向她承諾,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她,并且也使其他同學接受她,認同她。就是這樣一位校長,讓納娜從自己小小的圈子走出。
長大后的納娜立志成為一名教師,盡管連續(xù)被18所學校拒絕任職,仍舊堅定信念,最終,她被圣蒂克學校錄取——作為9F班的班主任。這個班是一個特殊化的存在,正如小時候的納娜一樣,不被周邊老師、同學所接受,14名來自平民窟的學生,被學校所拋棄,也被他們自己拋棄。開始時,他們嘲笑納娜的“打嗝”、惡作劇、打架等等,向這位“特殊”老師展示著他們的放縱。但是,當他們闖下大禍時,是納娜為他們擔下責任,扛起一片天。也許是納娜的堅韌、也許是納娜發(fā)自真心的關愛,感動了這批學生,使他們開始正視自己的存在,相信自己。在教學中,納娜因材施教,并不將學習固定在教室內(nèi),而是放到室外,拓展到生活中。種種做法都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納娜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天生就比別人“特殊”,但是,她并不因此自暴自棄,而是樂觀面對。而這也為她后來面對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面對學生時,我們應該拋棄有色眼光,用愛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讓其發(fā)光發(fā)熱,也許一切正如納娜所說:他們就是一群孩子,還能有多糟糕!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5
觀看《嗝嗝老師》印象最深的就是奈娜老師讓學生們把自己恐懼的事情寫在本子上并將它們撕下折成紙飛機,然后帶著學生們到天臺放飛這些紙飛機。她對學生說從今天起,這些害怕的、討厭的事情將會成為生活的前進力量而不是阻礙,讓它自由飛翔吧!漫天飛翔的紙飛機,帶走的不僅僅是孩子們內(nèi)心深入的恐懼與自卑,更多的是它還孕育著一份份正在萌芽的希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而很多評價來自于因為奉承而虛偽,以為競爭而詆毀,這一切都未必就是真實的你。因為土地回收而進入圣蒂克學校學習的貧民窟孩子們,可能一開始也期待著受到高品質(zhì)的教育,也想要積極的融入這所名校,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歧視與排斥,那些上層階級的學生,完全不能接納這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樣的遭遇,即便是成年人,都會感到非常難受,何況他們還只是十來歲的孩子,稚嫩的心靈一下就被擊垮,他們開始變得叛逆,總是惹是生非,企圖用這些將內(nèi)心里向善的自我封閉起來,以滿身獠牙和銳刺示人。但其實,這些不是他們的本來面貌。
只有你的內(nèi)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奈娜老師也正是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她通過挨家挨戶的家訪去了解她的學生們,她鼓勵孩子們直視自己的出身和天賦、缺點,幫助他們學會認識自己,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在遇到社會與人生困境時,要如何選擇勇敢地去打破、去革新,而非回避問題,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羅蘭曾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zhàn)勝別人之前,先得戰(zhàn)勝自己。”而要戰(zhàn)勝自己,首先要能正確地認識和讀懂自己。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正確認識自己、讀懂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自己一個恰當?shù)亩ㄎ唬@樣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機遇和挑戰(zhàn),給自己更多的成功和歡樂。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6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一場校園勵志題材電影,片名叫《嗝嗝老師》。
這部電影的故事是講述印度一位身患圖雷特綜合癥的女老師,時不時不由自主地聲帶抽動,發(fā)出如打嗝奇怪的聲音,因此電影的名稱就叫《嗝嗝老師》。
這位女老師從小就受到周圍的歧視,幸運的是一所學校像對待正常孩子一樣接納了她,后來她成為了一所學校的老師。其實在求職的過程中她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就是因為她的疾病而無法實現(xiàn)她當老師的夢想,在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求職失敗后,她終于得到一個當老師的機會,但是她要面對的是一群難以“搞定”的9F班學生。有語言缺陷的老師開始面對這群頑皮的學生時,遭到了學生種種的惡作劇。
后來嗝嗝老師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同學們愛上學習,對這班受到歧視的學生給予關心和鼓勵,挖掘?qū)W生的潛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嗝嗝老師對他們不拋棄不放棄,用自己教育方法啟迪學生,用耐心和愛心感化學生。在一次學校參加比賽用的模型爆炸后,頑皮的學生們將面臨被開除的處分,但嗝嗝老師堅持要讓同學們留在學校參加考試。
在老師的幫助下,全班都考及格,還有一個學生考了第一名呢!這樣的進步卻又引來了非議,指責他們作弊。在知道真相后的校長不僅不開除他們,還表彰了9F班,為其中考優(yōu)秀的學生佩戴“優(yōu)秀”徽章。嗝嗝老師因此也獲得殊榮,多年后還擔任了這個學校的校長。在退休的那天,那班曾經(jīng)頑皮已經(jīng)長大的學生都來學校看望她,嗝嗝老師在學生的掌聲與鮮花簇擁下退休了,電影的故事也就到此結(jié)束。
整個觀影過程,我兩次掉淚。嗝嗝老師對學生的熱愛,震撼人心。一名受歧視的老師教著一班受歧視的差生,產(chǎn)生了負負得正的效果,為這樣的好老師點贊,她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此外,影片中印度風格的插曲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有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