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5個故事既有令觀眾捧腹大笑的瞬間,也有讓人感動淚奔的時刻,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筆馬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
又是一年國慶,八天長假如約而至。八天里每天都會發生許多趣味非凡的事,雖然有趣的事層出不窮,但總會有一兩件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國慶期間觀看的《我和我的家鄉》就令我印象深刻,回味長久。
雖說全劇都能令人熱淚盈眶、滿腔熱血,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家鄉的味道”這個部分。
那里曾經是一個漫天黃沙鋪天蓋地的地方,一群灰頭土臉的孩子在座位上一字一句地讀著名言。講臺上一個老師背著一個小孩兒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寫著字。突然,外面一聲驚天動地的沙聲,令所有人一齊望向了窗外。他們深深陷入了對家鄉變樣的憧憬中。二十年后,這里已經綠草如茵,煥然一新。
原來在五年前,那個被老師撫養長大的男孩回來了,他帶著讓家鄉變貌的決心回來了。
他絞盡腦汁讓人們擺脫貧窮。盡管現實不如人意,他受到了來自現實一次又一次殘酷的打擊。但他呢決心去促使他前進,從而造就了今天那個家鄉。
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去報效家鄉,也許我們沒有英雄般的豪言壯語,但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的雙手和一顆心。
真正的英雄從不需要大言大語,只需要那顆赤子之心足矣。
也許他們的名字會被時間抹去,但他們的精神將會永遠流傳在世間。
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2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我和我的家鄉》,里邊講了五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北京好人》,葛優主演的。其實講的就是老百姓身邊的事,講的是主人公張北京用自己醫保卡替舅舅治病,被拆穿后呢,舅舅為不牽連他,撒謊說他偷了張北京的醫保卡,他就決定了,用自己買車的錢給舅舅交手術費。后來回村里,發現舅舅原來有醫保卡的,其實這個就講的是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小人物身上的小事兒,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醫療體制的完備。
第二個是《天上掉下個ufo》,第三個是《最后一課》是范偉主演的,范偉主演真的是老戲骨,把這個人物塑造的特別的鮮活,因為我本身我也是一名老師,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他對學生的那份感情。第四個小故事,那是《回鄉之路》,第五個是《神筆馬良》比較的出彩,我喜歡那種畫面中的美感。
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會被某些情節著,會雙眼有些濕潤,有些東西,它的確是可以觸及內心的,你像我看到醫保卡的時候,因為北京我也去過,我真的覺得很多人在北京活的很渺小,前兩天送女兒去北京讀書,她有一個快遞放到了菜鳥驛站,我倆按照驕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的地址輾轉著,從現代化的都市走到了小平房里,到了那里之后取完快件,我問兩夫妻:“地鐵怎么走?”他們笑著說:“沒筆過地鐵。”我倆出來之后,有段時間是沉默的,此時是下班的高峰,好多人騎著電動摩托,自行車在狹窄的路上,在奔忙著。
這些人也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為這個城市在努力,在奮斗,可是他們面對疾病的時候他們的無助,所以我很理解,張北京借自己的醫保卡給舅舅,我感動……但后來看到舅舅有醫保卡的時候,我內心有種很自豪,想歡呼的感覺,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的一個發展與強大的一種象征,經歷這次疫情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很有力量。我媽媽都經常感嘆,說做夢沒有想到自己是農民,還能每個月開工資。我覺得我在我的成長中也見證了這個國家的發展,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東西南北中各地的景色如畫,好影片是種精神上的豐盈,建議可以一家人去看一看,每個人可能都會/每個人的感受……
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3
“腳下良田千萬畝,只愛家鄉一寸土。”這句話讓我想起前些天看的《我和我的家鄉》中的人物。
《我和我的家鄉》有五個故事,以北京為中心向四面發散開,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有為親戚以身試法的《北京好人》張北京;有在《天上掉下一個UFO》中具有創意的黃大寶;有在《最后一課》中的老師;有為家鄉種植沙地蘋果,不惜負債的喬樹林;還有《神筆馬亮》中考上重點美術學院卻因扶貧,竟不去出國深造的馬亮。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回鄉之路》的喬樹林了。在回山西參加校慶的路上,他遇到了閆總,他不僅搶頭等艙,還愛說大話。他說沙地蘋果是他種的,結果呢?到了那里,荒蕪一片土地上啥也沒有,還被老同學和閆總拋在了荒蕪的沙漠里。看到這里,我以為喬樹林就是一個言行不一,愛說大話的騙子。可是后面的故事著實讓我大跌眼鏡,他說的沙地蘋果是真的,而且他的虧空也是因為這個。在故事的結尾處,我才明白原來他就是“貧窮時不忘家鄉,富有時故土難舍”的人啊。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喬樹林在他的高媽媽死之后,拼了命地想要把故鄉那一片荒蕪的土地變得碩果累累,為之傾家蕩產都沒有半點怨言。我相信我們同學們都會以他為榜樣,現在就要好好學習,將來學有所成將來努力為家鄉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愛家鄉就是愛國,努力把家鄉的沙漠變成綠洲,就是在幫助國家治理沙漠。
總而言之,幫助他人,幫助家鄉就是在幫助我們的國家,同時也可以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添磚加瓦,這也是對我們偉大祖國最大的熱愛!
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4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一樣,都是由幾個感人的單元故事組合在一起的。它們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回鄉之路》,其一是因為這個故事寫出了許無名英雄為家鄉,為祖國治沙綠化沙漠時的艱辛與無私地付出。其二是因為男主角是我的偶像鄧超。
《回鄉之路》故事一開頭是兩個機場服務人員在看鄧超演的男主角喬樹林正對著鏡頭直播推銷“沙地蘋果”。他油頭光臉、臉架墨鏡手挎商務包,一張口就是2千萬的生意,儼然一副“土豪老板”的模樣。這成功人士的派頭,卻遭到同校大師姐、電商女王閆飛燕(閆妮飾)的嫌棄,還被大師姐的助理杰西卡蓋章為“騙子”!其實大師姐已認出喬樹林,她故意逗喬,兩人同回母校參加校慶。“回鄉之路”,一路波折不斷、摩擦不停,叫人笑口常開又感動、溫暖!
畫面一轉,鏡頭來到了一個學校,那其實只是幾間小屋,外面全是沙,閆飛燕久久不能平靜,她再次想起了高媽媽,當地學校的第一位老師,數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者孩子們,一心想讓孩子們長了本事改變自己的家鄉。啊,小學老師說的話再次響起:“你們要帶著本事回來。”正當她熱淚盈眶時,旁邊突然有人喊:“唉!這不是師姐嗎?”這時,喬樹林趕緊與人換位置挨過去,想討好閆飛燕,希望她下單推廣沙地蘋果,助理杰西卡卻一直把喬樹林當騙子……不料,慶典上,畫風突然一變,一位小學生站在臺上鄭重又動情地發言:“我的偶像是喬樹林,就是因為他我們才……”真相瞬間大白,臺下掌聲雷動,為了家鄉,喬樹林傾其所有,四處奔波找投資商,帶動村民綠化沙地,種植果樹致富,一同建設家鄉,甚至不惜背上“騙子”的頭銜……
當結束的音樂響起,《回鄉之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將來的我又會為家鄉做些什么呢?
小學生《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5
每一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愛她的依山傍水、愛她的鳥語花香、也愛著家鄉那與眾不同的特色。今天,我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感動得我熱淚盈眶。讓我對“家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電影一共分為五個主題。但更能打動我內心的卻是第二個主題“最后一課”,主要講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嚴格來說,他是一位可敬的老師。他想念著1992年農村小學的孩子們,他有老年癡呆癥,認不清楚他自己的兒子,卻時刻想念著孩子們。他已經教了十幾年的學。他將他畢生的師愛全部注入給了孩子們。他忘不了孩子們的笑容、忘不了那破舊的教室、忘不了那布滿灰塵的課桌、更忘不了那歲月的黎明……
“月是故鄉明,花是故鄉艷,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第三個主題是“家鄉的味道”。描述了自己家鄉的味道。“沙土里長蘋果”這句話剛開始我并沒有相信。但是最后我懂得了。人多力量大,斗轉星移。這里講的是一位賣蘋果的叔叔。他雖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商販,但是他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吃到他家鄉的蘋果。明明知道自己家鄉的沙漠很難生長植物的,他們依然堅持著!依然努力著!剛開始并沒有成功。許多人都決定放棄。但是這位叔叔仍然用自己行動,用他堅強如鋼鐵般地意志鼓舞著人們。終于他們成功了!在無邊無跡的沙漠里,一棵棵翠綠的蘋果樹如同哨兵一樣,整齊劃一的排列著。陽光下一個個紅紅的笑臉,像是告訴你---這就是我的家鄉。當你咬下一口蘋果,你就會甜在心坎里的!
排在最后的一個主題是“神筆馬亮”。講的是一對夫妻。丈夫的名字叫馬亮。他是一個好爸爸。也是一位偉大的畫家。他考上了俄羅斯的一所重點美術大學。但是他沒有去。反而選擇了一個更偉大的職業。他默默地來到了鄉村,投入到了的自己家鄉的建設中。他要用他的畫筆將家鄉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在空曠的磚墻上畫出一幅幅最美的田園風景畫。他要把他看到的美,用他的畫展現出來。讓每一個人都刻在腦海里,記在心里。每每他妻子給他寄生活費時,他全部都分給了孤寡老人。自己的工資雖然少的可憐。但他依然無怨無悔!這難道不是對家鄉最深沉的愛嗎?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家鄉母親無私的愛!把自己的青春獻給自己的家鄉!我心里由衷地佩服他們!讓我對自己未來人生目標有了更深地感悟。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海倫市。名為“黑土硒都”和“大豆之鄉”。是這片黑土地養育著我。我也會像那些叔叔們那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做一個自強、誠實、善良、勇敢、堅強、樂觀、積極向上的少年。為建設自己的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這片黑土地!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