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
《無問西東》這部影片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1
觀眾對一部影片的好感,明擺著,直接拉伸“豆瓣評分”的分值,反過來,“豆瓣評分”又會招攬一輪又一輪的觀眾,“不分青紅皂白”地走進影院,然后帶著滿滿“不問西東”,大智若愚的快感,或是掛著一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狐疑,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惆悵的走出影院。
一向懷揣點兒文藝情結,越是生澀,朦朧,迷離的影片,越是直呼過癮,走心的觀眾,越是偏向《無問西東》這類片子,更何況影片導演聚集起來的,像章子怡,王力宏,張震,黃曉明,祖峰這樣強悍的“卡司陣容”,也足以助推著“豆瓣評分”的高度。
能想象得出,導演在這部影片里是想有追求的,平行,縱橫,交叉,擰巴的四條線最初看起來,一頭霧水,霧水一頭。矜持一點的觀眾,出了影院,還不好意思向身邊看過影片的人問個究竟。四個故事,四個人物,有點像四根面條擰成了一根粗大的“麻花”,放在“油鍋”里好一陣煎炸,香倒是蠻香,卻有點生硬,嚼得有點牙疼。導演又很想將這根擰在一起的“麻花”,炸出“民國”,“抗戰”,“__”和“現代”的味道來,然而,嚼在嘴里,還是比不上“爆米花”的味道。
影片中不斷出現的“黑屏”,是導演用來“切換”和“穿越”年代和時空的“狠招”,不這樣,不足以區間原本沒有太多關聯的故事脈絡。如此“多線”敘事,和“多點”敘事而形成的“波線”敘事手法,雖然大膽打破了常規性的電影觀影趨勢和慣性,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冒險性和獻身精神。
其實,每一位角色構成的故事,一旦展開,都會是一部獨具人生價值的電影。恰恰導演卻“蜻蜓點水”般有意無意的掠過,可惜和浪費了手上這幾個好素材,好原料。再說,也沒用足這幾位“大卡司”,沒讓他們演過癮,也沒讓觀眾看過癮。
所以,有觀眾不無遺憾地說,等于拍了四部短片,又等于是為“清華”拍了一部“獻禮片”,又像是一部“清華同學”的影像合集。
觀劇和觀影一樣,最怕的是讓觀眾“跳戲”。觀眾進了影院,原本“入戲”就難,像這部劇來來回回不斷的“跳躍”,“交叉”,好容易培養起來的情緒和注意力被東扯西拉,斷斷續續。一場電影下來,觀眾不光會覺著有些疲憊,對影片的那點兒好感,也會大大削弱。
不多說這部影片的成色究竟如何,影片中的章子怡和王力宏,還是深深聚焦了觀眾的看點,對章子怡這樣的國際影星,這個小角色,這么一點的戲份,她同樣演出了“大家”的風范和巨星的氣質。
王力宏在影片中不僅帥爆,還帥出了英雄氣概。過了“小鮮肉”年齡段的他,演技明顯大漲,加上給他的那段戲又是全劇最“催淚”的幾場,相信,他這部影片之后,在歌壇上的“過氣”,會在電影銀幕上“回溫和”“飆升”的。
還應該說說,這部影片中音樂的運用,總體是值得贏取美譽度的。比如,那首經典的《奇異恩典》多處用在了影片背景中。原本“情感不足”的分,被這首背景音樂補救了不少。但可惜的是“神父”領著孩子們用童聲和中文演唱,一下又衰減了零點幾分。導演還用了一段類似當紅的“彩虹合唱團”那樣風格的男女生合唱,用了一段有點像音樂劇唱段的童聲合唱,初衷是好的,是想與劇情和“真情”形成反差和逆轉。聽上去,除了覺得有那么一點探索意義,但還是不很協和,不很貼切。
花了錢,從影院出來,可以不假思索,不去糾結,無問西東。我想,觀眾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拷問一番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影片中的人和事到底帶我們“情歸何處”?
當然,留在片尾“彩蛋”里的那一組組歷史上的“清華”大師名錄和簡歷,多少托起了這部影片厚重的教育根基和信念傳承的神圣使命感。這組看似不經意的“彩蛋”,倒是濃墨重彩勾勒出這部影片的“真情”和“實意”......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2
在王菲的歌里,青春是“奮身做個英雄,不枉那青春勇”,在毛不易的歌里,青春是“如果光已忘了要將前方照亮,你會握著我的手嗎”……歌曲里的愛痛徹心扉,但電影《無問西東》里的青春卻因為劃時代的影像穿梭,展現出多樣的觸動力。
這部電影讓我落淚,以致于在電影結束后心情都難以平復,很久沒有在電影中感受到這種直抵內心的義無反顧和愛的力量了。
從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在國家大義面前,投身另一個民族事業;還有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家境優渥卻“棄文從武”,在抗日時期不顧個人安危;到“兩彈一星”和支邊建設時期,黃曉明、章子怡之間在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之間的悲歡離合;最后是活在當下的張震,他飾演的張果果身處利益至上的職場,常常要面對良心和錢的取舍……看似毫無關聯么?橫跨多個時期,卻暗線相連,剪輯流暢自如。這樣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這樣真實青春的小人物,將人的情緒一點點燃燒起來,喜看美好,卻更映襯出無奈和殘酷,霎那間悲從中來!
電影內容飽含深意,畫面音樂也是如此極致。音樂讓我們的心一絲一絲的疼。作品充滿了詩意的浪漫,在那些歲月里雖沒有華麗瀲滟的場景,那份真實質樸卻撲面而來,“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令人沉醉,單純的藝術,單純的人性,單純的電影盛宴。
萬紫千紅護手霜和雪花膏、飛揚的連衣裙和連體的空軍服、一杯飄著枸杞的養生茶水……成了這部影片的重要物件,多簡單的道具啊,可是,都能體會到這簡單下的深深情意!這些“物非人是”的場景設置在畫面上既為時空的轉換提供依據更是凸顯出愛戀的執著。
潔白的護士服掩飾不住嫉妒扭曲的人心,灰藍色的工裝里是一份為了愛情奮不顧身滾燙燙的愛……這又是反差帶給觀眾的心靈碰撞,想要愛的卻不會愛,有人情深緣淺,有人愛而不得,有人情深不壽!到底什么年代才有最偉大的愛情?而未曾品嘗愛情就拋頭顱灑熱血的王力宏,是不是更加讓人心痛?
含蓄和隱約的愛情,在每個年代都無比珍貴。心動的片刻都曾擁有體會,可當個人利益和愛情相權衡時,那個對你心心念念的人兒啊,是否還能一往無前?當章子怡的目光越過墻頭,追隨著即將奔赴邊疆的男人時,可曾后悔有此一場?多年后,那個活在他人口里的好醫生 ,卻把自己永遠埋葬在邊疆。
在這部影片里,可貴的真實讓人深陷,人性怎么會不復雜,人心怎么會不多面?欣賞時,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在心里傳遞,而另一方面,一種惆悵也悄悄滋生。克制含蓄的對白,無處不在的音樂,純凈而又如油畫的大漠孤煙,還有那座曲折迂回的村落,盼望著空投食物的眼神,一切都是那么純粹,一切都是那么唯美。
“無問西東”是什么?這四字來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看過影片后,在我心里“‘無問西東’更是一種態度,內心沒有雜念和疑問,無論外界如何左右,最終都能回到初心,對自己真誠,無問西東。影片傳遞的那種明亮,溫暖的色彩,一直纏繞在我心里。
字幕升起,那些老照片一個個地出現,他們追隨清華輾轉昆明空地教書,無論世事變遷始終視學問為上,梅貽琦、梁思成、王國維、馮友蘭、錢穆、楊振寧、錢鐘書、朱自清、……仿佛是在說,電影里的`年輕生命都曾真實存在過,努力生活過——心生敬畏。幾個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
真正成功快樂的人都是如此。我好像從黃曉明身上看到了陳楚生、王力宏的影子,他們宅心仁厚,簡單無私,同時自強不息,堅忍不拔。感謝導演,到現在我就能夠理解了,每代人每個人需要完成對自己的革命,讓自己的個人品質真正成為優秀。抓住時代的機遇,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為他人的幸福做出努力。
“你生而有翼,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蟲蟻。”這是詩人魯米的詩。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萬物有翼,也許你忘記了自己能翱翔,愿我們一起能重新找回你的翅膀。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3
宣傳里看起來像個爛片,但真的不爛,不止不爛,還好的不得了,好的快上天了。每個人都演得特別好,王力宏上天開始我就一直哭一直哭,感動的不行orz。本來以為會節奏很亂很突兀的四段式,實際效果很流暢,銜接的特別好。劇本、攝影和剪輯都是大師級的,加上膠片質感,看起來不要太舒服。 結束大家都起身準備走的時候,片尾出了人物介紹,然后所有人都站著安安靜靜地看完最后幾分鐘,這種感覺真的好。不知道為什么一直跳票了這么久,不過最后能上映真是太好了。看了點映真是太好了。 西南聯大,泰戈爾訪華,抗日,__,現代。史詩又青春。
劇情跳躍,時空跨度挺大,一開始看的時候有點懵,看到結局才豁然開朗,題材很新穎,串聯講述了幾個時空的故事,卻又隱隱相互關聯,有很多讓人深思的地方,電影挺有深度,很感人,好多處淚點,耐人尋味。演得都還不錯,王力宏好帥,章子怡很漂亮。無論你處在哪個時代,都愿最珍貴的你,對人生抱有期待,希望。在你迷茫時,愿守住你的珍貴,勇敢的活出真實的自己,并真誠為之努力,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的故事長久以來總是非常打動我,感謝宗璞先生的野葫蘆引系列。飛行員這個角色讓我想了澹臺瑋,最溫和謙謙的瑋瑋。 最讓我動情是時間軸最早的兩個故事,一個舒服,溫和里蘊藏人生的力量,梅校長的話是治愈的針劑;一個熱血,正義勇敢,叫人潸然淚下。 這才是真正宣傳愛國主義的好片子吧,每次飛機滑過云層,鏡頭掃向大地,我都在想,這里是我的祖國啊,怎么能夠不為她自豪不為她流淚呢。我都想,假若我生在戰爭年代,也一定上前線去吧。 最熱淚盈眶的是真實的報道出現在熒幕上時,真實的數據白紙黑字陳列,日軍的連續轟炸,抗日空戰報道出現的時候,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刺痛而感恩。 好片子,半星扣給選角王力宏。
本來想寫個長長的影評,但臨了臨了卻又不知該從何寫起。 好像有很多想說的,但又不知道要說些什么。感覺自己的學識還是太過淺薄,言語還是太過匱乏,無法將我的所思所想完美的表達出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自詡為正義的行為,難保不是對他人的傷害。善與惡的界限并沒有我們小時候想的那么分明,一念之差,成仁成魔。“北平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這是文人最好的時代,正是這個時代成就了他們;但這也是文人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容不下他們安心做學問。在那個時代,有著太多太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三代五將”這是怎樣一種榮耀與悲哀,那碗冰糖蓮子羹,那個少年卻是再也喝不到了。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卻是不知道要說些什么,就這樣吧。如果你們知道你們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人生,你們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上嗎?在這個社會上,有著太多的謊言與身不由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但愿你們所有付出終有回報,愿你們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劇情簡介
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吳嶺瀾(陳楚生飾),出發時意氣風發,卻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沈光耀(王力宏飾),自愿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他一直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最初的錯誤,只是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小謊;最初的煩惱,只是在兩個優秀的男人中選擇一個;但命運卻把她拖入被眾人唾罵的深淵。陳鵬(黃曉明飾)把愛情擺在了理想前面,但愛情卻沒有把他擺在前面。張果果(張震飾)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為了贏,他總是見招拆招,先發制人。然而有一天,他卻面臨了一個比“贏”更重要的選擇。
這幾個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4
這個電影今年1月份上映的時候去電影院看了兩遍,也是唯一一部我愿意去二刷的電影。今天在互聯網上又看了一遍,仍然是滿滿的感動。
整部電影的主題是真實,“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要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是影片結束的時候,張果果的一段臺詞。他對著襁褓中的四胞胎說:“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去年1月,情感的低谷時期,覺得自己無比的卑微,做了很多如今想起來不值得的事情。這部電影便是我的精神食糧,對自己真實,發現自己的珍貴,尋求那份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我走了出來,回頭再想,慶幸那份感情在沒有開始的時候就結束了,現在的我感覺到了真實。
我認為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沈光耀的故事。第一次覺得,王力宏的帥超出了我的表達范圍。富貴人家的孩子,卻能夠對貧苦孩童獻出善意。他將食物投遞給貧民窟的孩子,我感受到善意是可以傳遞的。如果沒有沈光耀,或許陳鵬以及許許多多的孩子都會被餓死。沈光耀選擇做空軍,他戰死的那一刻,留下的唯有一句“媽媽,對不起。”我不禁想到,我們如今平安穩定的生活,是那些在戰亂年代中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用生命換來的。那一輩人的犧牲成就了我們這一代人,在他們的人生還沒有享受到俗世中的幸福的時候,他們的人生就已經結束了。沈光耀這樣的軍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無比的真實。
我們幸運的生活在了和平年代,輕易地擁有了戰爭年代中人們渴望的東西。但是,很多人都像張果果一樣不開心。我們面對這名利、愛和責任的枷鎖,手握利器,隨時等待著和這個世界開戰。就像前幾天,同學的包掉了,包里有一部剛買不久的平板。在警察局查監控,找到了撿包的人。這個撿包的人完全就沒有想過把包還給它的主人,而是第一時間刷了機,以1000多的價錢賣給了某人零售商小店。我在想,撿包者做這件事的時候是真實的嗎?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否有過愧疚與不安?同學質問收平板的店主,這種一看就是來路不明的東西,怎么敢收?店主的回答,“大家心知肚明,很正常的。”或許,這是很多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的第一課,名字叫做“現實”。心中悵然若失,真實的那一代人,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實的一代人。
這段故事除了讓我知道,自己生活的年代來之不易,還讓我真正懂得了“沒有能贏得過子女的父母,”這句話的深意。沈光耀違反了和母親的約定“安安穩穩地享受俗世的幸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每個人的出生都承載著父母的期許,他們會在我們還未出生的時候想象我們的未來,或者設定我們的未來。“做科學家好”“做畫家也不錯”“做個作家吧”。。。。。。沈母的期許,沈光耀的“對不起”,這又是如今無數家庭的縮影。希望我們的選擇不辜負那些期許。
真實真的很難,一方面它要與現實做抗爭。另外一方面,它或許還會傷害最愛你的人。能夠選擇真實的人,才是真正知道自己珍貴的人。在選擇中迷失,丟掉的還有自己的珍貴。
“世界對你,就好像老奶奶搖動紡車時低聲吟唱的小曲,無意義無目的,又充滿隨心所欲的想象。
但是有誰知道,也許就在這悶熱倦人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特的貨物,已經上路。他響亮地呼喚著路過你的門前時,你便會從依稀的夢中驚醒,將窗兒洞開,拋下面紗,走出房門,去迎接命運的安排。”
看完電影,回想電影中泰戈爾的詩句,明白所有人面對的世界是同一個,同樣的未知與豐富多彩,內心世界卻各不相同。愿我們能用自己的珍貴,抵抗這個世界的惡意。
聽從你心,行你所行,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5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愛情和理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提供幫助后,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老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泰戈爾說: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該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己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還沒想好怎么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己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后來美國來中國支援并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里,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現在。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6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們一家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無問西東》。里面有一段故事是說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叫沈光耀的學生從香港來到清華大學求學。當時因為戰爭,學習環境很差,教室都是用稻草做的。盡管他是個富家子弟,但他也希望獲取更多知識報效國家。當他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祖國遭到了襲擊,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去當兵。在軍營里,他不但給貧困地方的孩子送東西吃,而且最后勇敢地走上了戰場,打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后不幸英勇犧牲。
看完這部片子以后,我發現那時的學生是這樣求知若渴,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都好艱辛啊!以前的學習環境很差,教學的儀器又很少,比現在落后了太多太多。我們現在有明亮、干凈的教室,有教學用的電視,還有這么多老師來給我們上課,也沒有那么多戰爭和顛沛流離。雖然我們現在的學業不輕松,作業要求也很高,但一想到電影里沈光耀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也刻苦學習,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的機會,努力學習。看到電影里沈光耀在生活物資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也省下自己的口糧,送給窮苦的孩子們。我覺得在新時代,更應該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也很喜歡幫助同學,當一個同學生病的時候,我可以主動幫他帶作業,幫他補課。以后我還要更關心周圍的同學和伙伴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毫不猶豫的伸出友愛之手,使大家一起進步!
我們現在在一個新時代,沒有戰爭,只有和平。這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時間一去不復返,我要好好把握它。當別人在隨意玩耍的時候,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我現在年紀還小,等我長大了以后,要像沈光耀一樣,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勇敢的沖出來,報效祖國。現在先要打好基礎,以后才能為祖國多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記得古文《少年中國說》里說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青少年應該樹立這遠大的志向,承擔這重大的責任。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