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
《霸王別姬》為陳凱歌贏得1993年度法國戛納電影節最佳電影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獲得被全世界認可的最高影展獎,一聲驚鴻之作——《霸王別姬》,與這部戲有關的三個角兒,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在變化的時代中,走向悲劇。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1
看完《霸王別姬》,內心感觸頗深。在之后的幾個夜里,我總會憶起"那個比煙花還要酸楚幻滅上千萬倍的江邊虞姬,在漫天風雨的歲月里回眸淺笑,清唱著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的萬劫不復......"
程蝶衣自小被母親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當他的母親切下他的第六只手指迫使戲園老板收下他,就已經意味著他悲劇的命運的開始。他在《霸王別姬》這部戲劇里演的是虞姬的角色,但是一開始的他并不是想做虞姬,他排斥著虞姬這個角色,而與其說他排斥這個角色,倒不如說他排斥戲里虞姬的命運,他不想成為虞姬,他不想走進虞姬的世界里,因此電影里有一幕是在剛開始時戲園老板要他唱出那句虞姬的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時,他總是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他不想接受虞姬的命運,因為一旦接受那就像是他未來的命運。但是,他接受了,在他的師兄在他面前受罪的時候,當他被張公公猥褻,當段小樓對他說“你就想你自己是個女的”,他終于在性別認定上改變了,他唱出了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而后畫面一轉就是張國榮那個顛倒縱生的程蝶衣出現了。
“不瘋魔不成活”這是程蝶衣成年后的表現,他活在了虞姬的世界,同樣他也把段小樓當成了他的霸王,所以在電影里出現了那句經典臺詞: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程蝶衣有的只是虞姬,在他看來世界就是戲臺,而他就是虞姬,但段小樓呢?他除了是舞臺上的霸王還是生活里的段小樓,他總把生活與戲臺分得很清。恰恰因為如此,段小樓找到了菊仙,那個在蝶衣看來是插足者的菊仙來到了段小樓身邊,只是虞姬是真的,霸王卻是假的,沉迷入戲的蝶衣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他的知己袁四爺,袁四爺懂他,比霸王更懂他,在段小樓與菊仙洞房花燭的那晚,蝶衣來到了袁四爺處唱戲。那晚過后,蝶衣又一次找段小樓,希望讓他的霸王陪著自己——虞姬,只是這又怎么可能呢?于是霸王虞姬分道揚鑣了,程蝶衣不再唱《霸王別姬》了,他唱《貴妃醉酒》戲臺上他是楊貴妃,戲外?他還是虞姬。
這段時間里虞姬與霸王分開了,當“霸王”被日本人捉去讓蝶衣唱一曲戲,菊仙來到蝶衣屋里讓他救小樓,說只要他救出小樓后,就躲他們躲得遠遠的,他答應了,當段小樓救出后,段小樓問:“你給日本人唱了嗎?”蝶衣答非所問,只說了句:“那個青木是個懂戲的。”在程蝶衣心目中,最重要的不過就是霸王和京劇了。時間不斷往前走,戲班班長死了,蝶衣又再次遇到了他曾經撿的那個孩子,日本人來了又走了,國人對京劇的不尊重,蝶衣被抓了,懂他的袁四爺為他辯護,蝶衣吸了又戒了,最后來了……
拖著段小樓去批判,那個戲臺上的霸王,戲下卻是那么的懦弱,他把蝶衣拉出來了,蝶衣又把菊仙拉出來,菊仙上吊死了,終于他們的故事似乎結束了……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在電影結尾又再次回到了電影開頭,段小樓和程蝶衣時隔多年后再次回到了戲臺,蝶衣拿著曾經贈予他霸王的寶劍唱出了那句“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他終于清醒了,這次他不再是虞姬了,他是小豆子,但是時間又無法倒退,他在他的戲臺上自刎而死,那個風華絕代的虞姬死在了他的霸王身邊。
電影里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但是我希望給虞姬的時間可以慢點,再慢點,讓他可以和他的霸王在一起。
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2
夜深了每個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然而我一個人獨自坐在電腦前看著霸王別姬。這部劇看起來是一部和很老的劇,拍攝也不是很高清。但它莫名中戳中了我很多淚點。一直哽咽著,含著淚水看完這部電影。
《霸王別姬》是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這三位明星主演的。是第一部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內地電影。此境界可表演的可歌可嘆。
程蝶衣和段小樓是從小在戲班子里面認識的。蝶衣是妓女的孩子,長了一張秀氣的臉蛋,就像女孩兒一般。在戲班子里的訓練是非常嚴格的,他們的訓練已經超出了人可承受的地步。記得一個孩子受不了此折磨,上吊而死。蝶衣為了一句我本是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在蝶衣的心里他與戲已經結尾一體,一直在說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為此他挨了不少打。這個時候我感受到了一個人對于自己所愛興趣如此癡迷,該是多么敬業啊!但在他為公公表演后,被那變態的公公拉去糟蹋。這讓我的心沉淀了,感覺到那個時候真的是黑暗呀!看到了蝶衣眼中的恐慌,但他無法掙脫。自從段小樓和程蝶衣的霸王別姬京劇火了以后,他倆真正的成了他們心中的角兒。而段小樓不知道的是,這么多年來,程蝶衣愛上了他,這是多么癡醉的同性戀啊!可段小樓是個直男,根本不懂,娶了妓女出生的菊仙。那個時候看到程蝶衣內心的復雜,我哭了,程蝶衣也哭了,他成為了別人的所謂“紅顏”。自此開始沉迷于鴉片。一天天活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日本人進城了,霸王別姬依然在唱。蝶衣為了段小樓為日本人唱戲。但他并不后悔,因為,在他認為,日本的那個將領是懂京劇的,他并不是賣過,他只是為了京劇文化。正是如此,發生了那幕,__期間,段小樓告發程蝶衣賣國,而蝶衣忍無可忍說出了菊仙的妓女身份。最后的最后菊仙上吊自殺了。一切就這么完了,讓人不知道該怎么說,應該說是__的不是,還是說人性的自私。自此多年以后他倆以一場霸王別姬告終,蝶衣拿劍自殺。一切就這么完了。
淚水嘩嘩的流的,嘆的是電影的劇情過去感人,但悟的是,當時的社會,當時的人的內心,讓人難以揣測。我為自己生活在新中國感到慶幸,也為那些活在黑暗社會的人感到悲哀。只希望一切都恢復平靜。
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3
人間,只不過是抹去了脂粉的臉。
電影中的人物全都有血有肉,獨具代表性。他們有的性格耿直、剛烈、用情專一;有的通世故、有同情心,卻又不失原則;還有的出身卑微,敏感倔強。他們在面對各個歷史時期重大事件時,所體現的內心仿徨與掙扎,以及在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懷疑與糾結中全面地再現了真實的人性。
人最難得的,便是活得清清楚楚。這是我最大的感觸。
一句“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到“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成為這部影片的最大轉折點。為什么小豆子不斷地唱錯這句詞?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的確確是男兒郎,可當他唱出“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時,意味著他不清楚嗎?不!并不是!他記得師傅說的從一而終,他記得自己的使命,他記得要唱一輩子……
而段小樓不記得,他怕錯,于是他糊涂地活著,順著時代的發展而活著。他娶妓女為妻為的是臉面,他與蝶衣分道揚鑣為的是臉面,他讓小四代替蝶衣的位子演虞姬為的還是臉面。在影片的結尾他再次提醒蝶衣:“錯了!又錯了”!他只知道錯,怕錯,怕與時代背離。
我們活在世俗中,一生所求的不過是一個世人同意的“人生贏家”,生怕行差踏錯,一時一刻的時光也不愿去嘗試“輸”,你追我趕,到頭來,茫茫一生,不知所為何。我們不是沒有理想,我們的理想對我們來說是正確的事物,而世俗評判的卻是什么是正確的。影片中,程蝶衣因給日本人唱戲而被抓后,本有機會逃離死刑,可他沒有選擇欺騙,他選擇清清楚楚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忘初心。時期,段小樓將程蝶衣的一切都一一供出來,蝶衣的一句:“騙我,你們都騙我!”透出那個時代的無助與失望,殊不知,這只是無力的呻吟。菊仙的自盡更是諷刺!所謂的承諾在那個時代竟如此可笑。
那么,承諾在我們這個時代可靠嗎?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中,個個都是戴著面具相處。研究表明,人一天至少要撒15次謊,這些謊話,都是為了迎合時代。時代如何發展,我們便如何適應。
清清楚楚還是糊糊涂涂顯得異常重要,沒有人愿意糊糊涂涂地活在世上,可世間卻擁有太多物是人非,愿我們都能清清楚楚,抹去臉上的脂粉。
不瘋魔不成活,戲比天大。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4
當一切開始就再難停下,紅色的幕布緩緩拉開,各類角色依次入場。被世人奉為經典的京劇曲目:《霸王別姬》就此拉開序幕。
那鑼鼓聲響起時,寓意著一場大戲的開始。故事已經遙遠到上一個世紀,由《霸王別姬》結緣,因《霸王別姬》結怨。而程蝶衣和段小樓就是這戲里的主角。
他們同是命途多舛的人,小小年紀被買入戲班子里學戲。在這段時間里,程蝶衣對他的師兄段小樓產生了一種似親人又似戀人的感情。他們憑借一曲《霸王別姬》相識,卻也因此而離別。
一道縹緲卻有力地聲音在程蝶衣的耳邊響起:“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隨著一次次的反抗,那嘆息終是落下,他終是向命運投降。
投降之后,是名聲遠揚。可程蝶衣的內心卻在煎熬,像是在泥沼中努力掙扎的魚兒,卻始終出不來。漸漸的,他放棄了最后的抵抗。
樂聲響起,那種彌漫在空氣里的淡淡憂愁開始發酵,如癡如醉。伴著蝶衣的戲腔響起:“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戲幕進入高潮。恍惚間,仿佛看見了狂傲不羈的楚霸王狼狽的逃至江北,虞姬自刎于霸王眼前。
《霸王別姬》講的是楚霸王和虞姬,又何嘗講的不是程蝶衣和段小樓呢?度過種.種磨難,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不再相見。彼此也不想主動認錯。
蝶衣青衣披身,不再穿著華麗的戲服,不在登臺唱戲。一切是那么可悲,雙方都活在回憶的舊夢里。時光在悄悄流逝,程蝶衣與段小樓彼此間的再次重逢,也只能一笑泯恩仇。他們再一次合作《霸王別姬》,隨著落幕的是程蝶衣的死亡。
臺上,《霸王別姬》正在謝幕。耳畔突然響起那帶著憂愁的旋律:時過鏡遷若再描一筆,無非是癡人入了夢…自娛,你若不在,我又豈敢,妄提往昔……
霸王別姬觀后感900字5
不瘋魔不成活
段小樓對程蝶衣說:“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一個人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戲中人、但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出生便相當于登上了生命的舞臺,死亡,便是一出戲劇的落幕。如何過自己的人生是一種選擇,程蝶衣選擇了與角色合二為一。
中國人似乎從古至今追求者成功與頂峰。做達官貴人,做馬云和任正非。人們總是一味的向上爬,永無止境。但許多人卻在追求頂峰的同時忘記了生命的精彩之處更在于它沿途的風景和無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生命本身,就是一場體驗。程蝶衣在我眼中,最打動人的地方在于他對自己的生命毫不吝嗇地奉獻給了京劇。這種愛如此地純粹不摻雜質。甚至超越了國籍、ZZ、倫理,僅僅只剩下了藝術。他崇尚的是一種美,京劇自古以來傳遞出的美。他不在意名與利,不害怕,甚至不害怕失去自己。人世間有幾人能活得如此純粹!
段小樓則是世俗意義上活得現實的人。既能當爺也甘做牛馬被人騎。“時運來時我上天,時運不濟低下頭”。他在歷史的潮流中隨波逐流,避開風浪與礁石,從不會被撞的頭破血流。他確實活得高明。
在時段小樓被人群圍著時,我們清晰地看到他不斷地內心掙扎。但周圍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他腦中的神經也隨之一松一緊,在最后一刻終于斷了。一棟道德倫理的大樓仿佛在他說出菊仙是妓女的那一刻轟然倒塌。一旦潰壩,便萬物皆滅。心中的惡魔在被放出的那一瞬間感到了無限的自由,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飄飄然促使著他繼續向外傾倒著跳動火苗的話語:“菊仙和我結婚前做過妓女,她才罪該萬死!你們快去她!去!去!”眼睛開始冒出紅光,他是如此地興奮,看到了別的靈魂有著無法抹滅的丑陋。啊!那罪惡的污點!那比他更丑陋的靈魂和過往!
與其說致命的影響是破壞了經濟、傳統文化,不如將它看做一場對人性底線的全面測試。只不過,代價是活生生的人,是污濁的鮮血如愿以償地涌了出來,人們一個個在“罪惡”中死去,人間在此刻變成了地獄。
人性經不得測試,也無需測試。就像那釣魚執法,硬生生地將人們心中潛在的罪惡勾了出來,人間便會失去美好與秩序。
《霸王別姬》無論從劇情的深刻性,或是配樂的經典,演員對角色含義的把握,甚至整部電影節奏、布景、服裝,都幾乎完美融合。一部電影來源于生活,最后會影響生活,而好電影則能夠引起我們對生活的無限追問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