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
關于票房火爆而又誠意滿滿的《捉妖記》你有去看么,劇中的哪個人或物(是妖王還是小胡巴)最吸引你的目光了。你對影片表達的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思想有什么樣的看法,你有什么樣的獨特見解!
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1
《捉妖記》之所以能夠成功,我認為基于三個原因。
第一,就是中國市場太缺乏這類電影了,可以說達到饑渴的狀態,所以,當人們看到有這么一類喜歡、感人的電影,就會口口相傳,將其推上巔峰,剛剛我看了一下,票房已經接近7億,估計徐崢保持兩年多得記錄馬上就要被破了,這是中國電影之幸,也是《捉妖記》的成功,值得慶賀。如果徐崢真的想再次搶回票房神話,那就要看他的《港囧》到底能不能支撐口碑與票房了,觀眾可是很挑剔的喲,在這里也希望徐老大能夠有所突破。
第二個原因應該是制作精良。3D電影不勝枚舉,可是能夠達到像《捉妖記》這樣水平的,還確實沒有見過,除了這兩天正火熱的《大圣歸來》還算是良心之作之外,其他的,也只有個別還是過得去,《捉妖記》的問世,經歷了幾番波折,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柯震東的吸毒事情讓《捉妖記》差點兒就流產,井柏然臨危受命,也算是完成了使命,不得不說江志強是一個了經不起投資人,光看看投資過的電影,你就會知道他的眼光有多么獨到,《臥虎藏龍》《色·戒》《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這些,估計只要喜歡電影的人,無所不曉,江志強能夠盯住壓力,臨時換人,追加投資,可見他的魄力的堅持良心之作的決心,在這里,請容許我對江志強說聲感謝,感謝你為我們創造出這么一部讓人笑、淚俱佳的電影。
第三個原因就是應該是萌娃胡巴了,如果《捉妖記》受歡迎的程度為什么能夠達到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胡巴的功勞,這個讓人笑,讓人哭,讓人感動的小不點,是整個片子的靈魂,是他讓正個《捉妖記》都充滿的靈氣,對這部電影的表演,井柏然也就是一般般,發揮正常水平,而白百合稍微好一點,這是她相關的套路,萌娃使得這部電影有代入感,雖然制作方也請了很多大牌作綠葉,可是,誰也搶不走胡巴的光環。
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2
突然間,心情因為世事的糾纏有一些煩,加上村子里的突然變遷,與兒子擬定的出游計劃難以兌現,浮生偷得半日閑,決定到電影院里看一看,終究放不下家里未曾辦完的各種事務牽絆,以到達電影院的時限,選擇了3D影片《捉妖記》觀看,也就沒有過高期待,只為讓心緒在笑聲中能夠舒緩。
誰知,一直看下來,竟然除了部分忍俊不禁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卻不由得跟隨劇情思索其間,驀然有一些遺憾,也有一些溫暖。
這部電影雖名為“捉妖”,但電影中“妖”不是我們常態認識中的妖,不是鬼怪精靈,而是與人類曾經共生的生命,因為生存環境與生存空間的`局限性,被迫排除到人跡罕至、與我們不同的其他生命。冥冥之中,不論是人,還是妖,都有好有壞,有邊界,也就會有相遇的紛爭,就像電影中的反映,大多數天師為了利益不分好壞一心只想捉妖殺妖,而另一部分天師如小嵐和羅剛卻是因為與妖的親密接觸,也就不知不覺中重新認識和改變著自己對待妖的態度。就像當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慢慢地人們認識到需要和睦相處,需要愛與保護,而不是唯我獨尊的殺戮。
如小妖王胡巴雖是妖,但在宋天蔭、霍小嵐眼里,胡巴就是他們的孩子。胡巴餓了,病了,他們像一般父母一樣擔心,一樣竭盡所能照顧它。他們付出的關愛換來的是胡巴的信任,于是,彼此漸漸變成相互依存的同類。所以當宋天蔭也為人父母最終不得不讓胡巴離開自己的時候,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在他腦海,他一剎那間明白了父親當年的舉動的苦衷的,就如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胡巴,他決定去找到父親重新認識了解他,而不再念念不忘并且懷恨在心父親當年拋棄了他。驀然讓我們體悟到人性的溫度,不要輕易從表面現象揣測父母的用意,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去溝通,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己所不欲,不僅勿施于人,更應不施于萬物。
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失誤之處,我仿佛看到人類的悲哀之處,世界很大,萬物有靈,不是只有人類才聰明,也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感情,現實中多少導盲犬與盲人和睦相處,多少人與動物愛的幸福;多少一面之緣,卻成就一生的彼此關注……
同時也不得不說說電影中的音樂和歌舞,讓你啼笑皆非中驀然回首來時路,多了一些敬畏自然在靈魂深深處的頓悟。
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3
作為一部描述妖怪的電影,中國妖怪博大精深,《山海經》《搜神記》中包羅萬象,從古到今,一直延續著“萬物皆有靈”的妖怪特色,什么東西都能成精。我國有《神怪大辭典》這樣的妖怪盤點類工具書,就連日本的插畫大師水木茂都出過一本《圖解中國妖怪大全》,都詳細的描述了中國妖怪的特色。
西方妖怪的外衣 但在電影方面,話說華語電影還真的在這方面有些欠缺。中國的很多妖怪電影都讓妖怪變成了人形,或如《西游記》那樣單純的呈現“動物成精”的半獸人形象,這一點就不如日本,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三池崇史的《妖怪大戰爭》都是用動畫或cg技術讓本土妖怪在大銀幕上活躍,而這些電影有屬于那種滲透到既定文化產物中的老少咸宜之作。很遺憾,華語電影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這樣的電影,年初《鐘馗伏魔》幾乎完全是西方式的妖怪,還是講愛情。而《捉妖記》也沒有讓中式妖怪呈現在大銀幕上,而是用cg原創出的妖怪百科,很西方化,但值得肯定的,《捉妖記》在志怪奇幻電影的諧趣模式下,用刻意的萌化妖怪,真正做出了一部奇幻合家歡電影。 《捉妖記》的技術究竟有多強,已經不僅僅能用“讓人眼前一亮”這種詞語來形容了,作為一部真人+cg合成的作品,電影在技術層面上的在國內電影中處于“飛躍”狀態的。
真人+cg的兩大難題 盡管如今cg技術效果日新月異,但cg+真人電影的難度在特效電影中制作屬于最為苛刻的一種,細節更加繁瑣。因為這里涉及到兩個技術層面上的問題。
其一真人電影需要演員在綠幕和動作捕捉等技術下完成表演,還要考慮現實攝像機機位和軌道搖臂等技術限制,但cg動畫則可以省略即時拍攝的步驟,在計算機中通過cg建模進行全方位模擬,高速攝影、打斗特效和環境變化,并完全無視物理空間的限制,二者需要尋找到一個完美契合的點。
其二就是光影的運用,作為后期將cg與真人演員完全結合的情況下,光影效果必須在真人演員與cg角色身上得到完全一致的體現,比如有人真人角色呈現出陰影與色調,在cg角色上也必須做到一致,否則會難看。
正是由于以上兩個原因,真人+cg作品或者電影作品中需要涉及到這方面的情節,后期制作真心復雜,比如《指環王》中咕嚕,在電影的藍光花絮碟中,就見識到了cg咕嚕與真人演員一同出鏡是一遍又一遍的分層渲染。但《捉妖記》更復雜的地方在于,包括咕嚕在內的很多cg角色都是采用動作捕捉技術,可以有演員在現場表演,而《捉妖記》的cg角色完全是即時演算。不但制作難度大,且演員表演難度也大。
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4
如果回想國產的奇幻電影,叫好又叫座的屈指可數,
?!蹲窖洝愤€未正式上映,未經市場檢驗,是否叫座拭目以待。但在看完全球首映后,我真心想為他先叫個好!
【故事】不劇透內容,《捉妖記》是個“完整”的故事,起因發展高潮結尾它都有,雖然對于電影故事來說這是最基本的,但實際上在影院上映的不知所云的電影并不少。故事取材于《聊齋》,主旨是“萬物有靈且美”,一個失敗的電影的問題,有時就是對于主旨表達的生硬說教,或是完全無視主旨?!蹲窖洝穮s不同,主旨的表達用情節說話,有理有據、環環相扣、新穎有趣,就在這流暢的情節中講完了故事,主旨自然而然升華在觀眾心中,無需多言。
【導演】導演許誠毅是美國“夢工廠”的動畫主力,是“怪物史萊克之父”。一個中國的古老故事在一個熟練掌握西方電影節奏語言的導演手中,會是怎樣?中國電影史上中西結合最成功例子要數《臥虎藏龍》了吧。而《捉妖記》的節奏、情節設置,能感覺到美式風格,笑點十足。觀影過程某些笑點會讓我想起《功夫熊貓》,歌舞節奏會想起《如果愛》。
【演員】電影本在14年就拍完了,因為原本的男主柯震東吸毒所以不得不重拍?!蹲窖洝分嘏氖窃趹讶?,今天看電影的時候忽然想起,過年后我跟組《名偵探狄仁杰》時,就聽說《捉妖記》在我們組附近重拍。如今看過電影,想想這樣的大制作和優秀班底,如果柯震東演技沒什么bug,這部作品一定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個代表,只是人生都是向前,錯誤和錯過都不能重來了。臨危受命的井柏然,把他的東北范兒帶進了角色,蠢萌又有情義,把男主的人設詮釋的特別自然!井寶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歷重拍,女主白百合是演第二遍,
觀電影捉妖記觀后感5
那里頭的小主角胡巴(小妖王)簡直把人萌翻了!瞧:胖胖圓圓的小腦袋上頂著一叢嫩綠的“小草”,圓溜溜的眼睛又大又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表情豐富、白生生、水靈靈的大蘿卜長著四只手的大蘿卜哦!這小可愛不僅外表萌萌噠,而且性格活潑、可愛、生命力極強??蓯旱膲牡盀榱顺运?,殘忍地將它丟進直冒泡泡的油鍋炸。當所有觀眾為之驚叫時,它卻出人意料地扎了個猛子后“彈”出油面,在滾燙的油鍋中悠閑地游泳、洗澡,還調皮地邊吐出一口油,噴向準備烹飪它的一伙“廚師”,邊發出串串銀鈴般清脆的歡笑。呵,這小家伙還挺會享受的嘛!全場觀眾被它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逗得哈哈大笑,愛意滿滿。
你要是以為這只是一部喜劇片,那就大錯特錯了!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既有笑點,又有淚點。
人們都說妖沒有感情。
胡巴的“媽媽”男主角為了救胡巴意外中劍,倒下了。懵懂的小胡巴驚恐地撲過來,伸出白白嫩嫩的小手,使勁將劍往上拔。鋒利的長劍,劃破了胡巴的小手,它連忙松開,本能地舔舔傷口,疼得小臉都扭曲了。那么小的妖娃娃,這樣的表情,任誰見了都會心疼??伤辜眰牡囟⒅皨寢尅?,毫不猶豫地再次伸出受傷的小手,拔,再拔……眼看小手傷痕累累,血流不止,它卻不在意,不放棄……
《捉妖記》是講太真的宋天蔭、機靈的霍小嵐、調皮呆萌的“蘿卜”胡巴的一段故事。里面有淚點,也有笑點最讓人感動的是宋天蔭為了救霍小嵐被劍殺死,胡巴用自己的血救活了宋天蔭,并開封了寶劍。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是胡巴被大師傅丟進油鍋里炸,我都差點嚇哭了。最讓人飆淚的是霍小嵐賣掉胡巴之后,看到的一塊布,上面呈現的圖案是胡巴咬的宋天蔭和霍小嵐牽著胡巴。此時的我,眼里含著淚水,心里莫名的感動!
最喜愛的角色自然是小妖王胡巴。它調皮可愛,給電影帶來了不少笑點。整個身體潔白如玉,頭上長著一簇翠綠的“小草”,真是個會說話、會走路,會賣萌的“小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