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里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經典《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5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篇1
《海上鋼琴師》很經典的一出電影,是一定該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堅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只留下一點聲音的碎片,也許我們都一樣害怕腳踏實地的生活,害怕烏煙瘴氣的世界。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后,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可是1900真的孤獨嗎?后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
1900出生在船上,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雖然它有無數個機會可以這樣做。直到最后這艘退役的老船即將用6噸半的炸藥被炸掉時,他也沒有選擇下船,雖然Max嘗試過勸說。“整座城市……那么大,一眼忘不了盡頭。無窮無盡,麻煩你告訴我,它的盡頭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帥氣,對于下船毫無疑問,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你能體會嗎?那些我看不清的東西。在那延綿不斷的城市中,我能看見一切,可就是看不見盡頭,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盡頭,盡頭正是我所未見。比如說這個鋼琴,琴鍵有開始,也有終結。傻瓜也知道只有88個鍵,它們是有限的,在這88個琴鍵上你可以彈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我就喜歡這樣,我也只能這樣生存,但你們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著無數個琴鍵的鋼琴,沒有盡頭。可琴鍵是無窮的,我又該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說我坐錯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鋼琴,老天啊!你有沒有看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的街道。怎樣才能從中選一個,選一個女人,選一棟房子。選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于自己的風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壓在你的肩頭,黑漆漆的看不到頭,要你離開這里,到那個陌生而有無窮的世界里。你難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過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亞號爆炸的前夕,拒絕了Max的勸說,說出了上面的話。我們從中也許能領會出他拒絕下船的原因。這不能簡單的用怯懦來定義。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它不但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許多出色的曲子,實在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杯佳釀。
最后我只想說: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篇2
今天重溫一下經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到這部電影的
海上鋼琴師”,以主人公為線索,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從沒踏入陸地的杰出鋼琴師。片中很令人嘆息的時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來,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船上這種簡單而又單純的生活。即使在最后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也選擇了與船共生死。他,就這樣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沒踏上陸地,不知這是否是他的遺憾,還是說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執著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個他從未了解過的世界
當看到他將要下船片段時!當他站在云梯上思考,丟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無從下手,無從選擇,怎么辦?他扔下了帽子,給了城市一個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后悔。這,便是他的選擇!他會在腦海想象美麗的景色,從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選擇的是忠于自己的內心,他是一個活在內心世界的人他不適合很復雜的人生城市充滿雜亂,是個喧鬧的世界,在那里,沒有恬靜的生活,沒有美妙的音樂創作靈感,只有船上才有清凈的音樂。這是他的世界。感受著他的世界,這是現實無法比擬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給了大海和天空。”
“他彈琴,不是為了追求彈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為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毅然決然,再不后悔。”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都要通過電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電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個我們從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獨,他對愛情有著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懼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靈魂中的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船上孤獨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屬于自己的很少。怎樣為自己在這樣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間!很難!所以,當你找到后,不要放棄,不要離開,留在這里吧,守住這只屬于自己的空間!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篇3
這是一個美麗而又傷感的故事,除去這些帶給人更多感覺的能夠歸結為一個“謎”字,到處充滿著不解。這是一個屬于他的故事。用黑白鍵譜寫了他人生的序曲,靜靜的海上奏響只為獻給那些能夠讀懂它的人。海上鋼琴師一部傷感的電影。
一段輕快的薩克斯結束帶出的是冒著黑煙的巨大的遠洋輪船。先前的寂靜瞬間被轟鳴般的歡呼聲所代替,遠處的自由女神靜靜的矗立著,看著向她揮動手臂的人群,人們即將踏上陸地或者是踏上他們的另一個未知的旅程。
1900一個特殊的名字,不經意的被添煤工人發此刻鋼琴架下,沒有過多的懸念,就是一個被拋棄了的孩子。然而這個小插曲卻能夠看做是一場特意的安排,一個預示著成為鋼琴天才的鋪墊。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愛1900,他教他讀書,像對待親生的兒子一樣照顧他,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會離去,一個人也必定會經受一些磨難才會更加成長。Dannyboodman的死訊是1900成長的有一個契機。影片中失去親人的1900靜靜地靠在窗邊看著眼前翻滾的大海,這也似乎預示著他一生將于大海牽扯不清。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師,沒有別人的指導卻能無師自通的彈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他從沒踏上過陸地卻透過收音機了解各地的風俗人情,以至于把剛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樂,在影片開場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領著吐得一塌糊涂的____進入大廳,搖搖晃晃的船上他卻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穩當,出人意外的主意卻給人帶來了莫大的快樂,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鋼琴隨著大海的翻滾在大廳中無拘無束的游離,滑行。差點砸到腦袋的大吊燈,被破門而入氣的吹胡子瞪眼的船長,一切的一切那么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礦堆上還是依舊的談笑風生,這是否就是真實的1900。他遇到過真愛,想要為此付諸行動開始他的另一個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完美,或許到此刻我還在疑惑為什么下船對他來說是如此的可怕,記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為他會帶著對那個女孩的愛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腳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仿佛站了一個世紀,一個足矣讓他思考完善的時間,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吹著康恩牌小號的max也就是整個影片的線索,他引導著我們進入1900的世界,用他的眼睛看著1900傳奇的一身,新的出發,他用他的小號成功的在船上謀得了職位,暈船讓他偶遇了1900,最后的賣小號讓他重新找到了他的朋友,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在冥冥之中。讓他跟1900有牽扯不斷的聯系。
有時候故事中的天才也能成為吸引我們眼球的一個賣點,正是因為天才的隕落才讓我們感到扼腕嘆息,一個小小的孩子在沒有理解專業訓練前就能演奏出令人陶醉的音樂。這個在影片中仍然是一個謎,或許正是因為導演的沒有直接點出我們才能更加的迷戀這個彈奏著一首好琴的1900,激烈的比賽又一個成為我們了解他技藝的媒介,與鋼琴大師的比試,雖然一開始就明白故事的大概發展走向,但是令我驚嘆的是影片中的演員竟然能如此出神入化的將鋼琴演奏的如此之極致,或許是作為一個鋼琴的外行人來評價海上鋼琴師這個場景的演出。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這一段也十分緊張,會讓看的人一時喘但是起來,似乎到處都彌漫著令人窒息的氛圍一種從兩個比賽者身上散發出來逼人的氣場,他們那時候是強大的,個性是1900的表現,就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輪船是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而整個影片也是在一艘遠洋輪船上發生的人們因踏上陸地而興奮,而他電影的主人公1900卻選取永遠的留在船上,等著時間流逝等著船漸漸老化,等著人們漸漸遺忘,在爆炸的前一刻他遇到了好友,原本想靜靜的消失,就像他靜靜的躲藏在廢棄的游輪中等待毀滅,在油輪中成長,在游輪中度過他的歡樂時光,海是寂靜的又是波濤洶涌的,他是屬于大海的,輾轉于各個國家,卻從未離開船一步,那最漫長的等待也是在下船間的停頓,陸地上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就像中國的浮萍一樣,離開了船離開了海他就沒有了根,在期間也有動搖是不是他的膽量不夠,沒有人清楚,也沒有人會理解,在影片的開始他了句話是從他的好友口中道出的“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也不會被人忘記”。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篇4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鋼琴師”改編義大利小說名家Alessandro Baricco的獨白劇,講述一位誕生于海上的音樂奇才,精采不凡且富爭議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為名,成長于往返太平洋間,任風浪翻騰的蒸氣船上。天賦異秉的鋼琴才華吸引了爵士樂史上普遍公認為“第一位巨匠”的Jelly Roll Morton注意,特地前來船上與他較量。而這位從未接觸過陸地的鋼琴師,更因著對愛情與新世界的好奇,離開他原有的世界,去尋求更美的理想……
是的,在最富于戲劇性的新的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由一部講述發生在上一世紀初的傳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來為僅有區區百年歷史,卻早已在當今世界所有藝術形式中獨領風騷的電影這門藝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海總是載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希望或不堪回首……以前我并不知道在海上生活也是生命的一種方式,純粹,自然。沒有人能像他那樣簡單地活著,生命中只有鋼琴。看了《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最初打動我的是主人公1900的個人魅力:自信而執著;優雅而瀟灑;可以輕易的透過表象而通透他人的心跡;可以揮灑地通過88塊音符表達自己想要表現的——自己的內心或所洞察到的。編劇賦予他不同尋常的身份、出生、 收養和死亡,無師自通,天生的鋼琴師。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孤獨的,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紛繁復雜,我們的欲望日益膨脹,所以,我們的思想有過多的束縛,我們活得也就更辛苦。而1900的生命少了這些,因此,他活著的方式更令人羨慕。他的生命只有大海、音樂、鋼琴,生于海上,長于海上,死于海上,鋼琴和音樂就是他的生命。一個屬于大海的人,在陸地上無法生存,彷佛是海洋動物,離開了海就會死去一樣。離開了大海,他聽得到只有在陸地上才能聽到的海的聲音嗎?聽得到能指引他的生命方向的呼喚聲嗎?不能。他用音樂與朋友交流,在黑夜的海上,船開始劇烈顛簸,兩個人并肩坐在鋼琴前,隨著海浪的起伏,靈動的旋律,與鋼琴一起在地板上起舞。看到這里,彷佛自己的世界也搖擺起來,有點暈乎乎的感覺。黑夜的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讓人恐怖與敬畏。然而有了美妙的音樂,這個夜晚變得如此鮮活與快樂。
每個人都有一艘船,承載著自己的夢想和生活。有一天,到了必然要舍棄它的時候,就會恐懼迷茫,彷佛自己的世界坍塌了。未知的世界看不到的無限的可能,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的選擇,讓他失去了方向,他害怕離開了自己的船,害怕再也演奏不出音樂了,他的生命還有什么意義呢。當他的朋友聽了他最后的告白后,獨自離開,他的生命火焰隨著船的殘骸湮沒于海洋的深處。海上鋼琴師用決絕的方式回到了天堂,回到了大海的靈魂深處。他的音樂到過很多地方,但是他的身體從未離開過大海,最后,當身體沒有了可以寄托的角落,他選擇和船一起毀滅。也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自己的船,我也會恐懼,但是我不會選擇和船一起毀滅,我會選擇新的生活,以更大的勇氣面對未知的旅程。有時候,選擇勇敢地生存遠遠比選擇勇敢地死亡來得更難。
有些人認為,1900選擇死亡是悲觀的一種表現。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面體,選擇什么樣的生存方式,旁人無從定論,因為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在這里我并不想評論1900選擇死亡是對還是錯。有些時候,兩種選擇方式都是對的,刻意去扭轉一些東西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沒有意義。1900沒有父母,沒有朋友,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鋼琴的天賦,他從鋼琴讀懂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用鋼琴帶給貧苦人們最簡單的快樂,一切都是即興之作,不為功名利祿。心靈的純凈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說過: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的世界盡頭。這是他的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在一片心靈的凈土上生根、發芽。
看了這部影片,自己成長了許多。雖然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試著去思考,特別是自己以后的人生。可是自己卻從不認真思考,對未來也只是充滿恐懼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己就遜色了許多。起碼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也一直都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單純地彈自己喜歡的音樂,直到生命的盡頭,哪怕和船一起毀滅,依然堅持。而我自己呢,雖然以前胸懷大志,但是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也沒有一絲波瀾。很多時候,我都在問自己,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度過嗎?難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嗎?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揚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敗。像《海上鋼琴師》的最后結局時,1900說:我無法舍棄這膄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當看到1900面對即將爆炸的船時,他淡定地笑了,那時,他的雙手還在做著彈鋼琴的動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無法忘記自己在那一刻心中曾有過的吶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為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自己吶喊。
大海,音樂,鋼琴,人生。1900以純粹的生命方式展現了自己的一生,我們能從他的一生中受益匪淺。《海上鋼琴師》給我的生命指明了方向,為我的人生注入了動力,使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思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因為我相信只要靈魂在,一切都在!在《海上鋼琴師》的音樂聲中,我仿佛看到了不斷前進中的自己……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 篇5
電影《海上鋼琴師》又被我國翻譯成《傳奇的1900》,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托納托雷在1998年創作的電影作品,而擔任這部電影音樂創作人的意大利當時著名的作曲大師莫里康,在創作電影《海上鋼琴師》之前,兩人已經密切配合創作電影《天堂影院》與《命運之力》,并且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這兩部電影的配樂也具有深厚的。“在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兩位天才的創作者又一次密切合作,為全球觀眾獻上了電影界的傳奇作品,讓意大利電影史上的藝術三部曲完美呈現給觀眾們。”《海上鋼琴師》中,莫里康以鋼琴音樂為主并且配合管弦樂來創作出眾多音色優美的樂章,讓觀眾在電影中流連忘返。
電影采取了倒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的故事。在1900年,倫敦青年小號演奏家麥克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將自己喜愛的小號賣給了一家樂器店,但是在臨走之前,他請求老板讓自己演奏最后一次心愛的小號。而隨著他演奏小號的聲音,故事也就隨之開始了。在一艘行駛于歐洲與美洲之間的輪船Virginian上,有一個嬰兒被遺棄在船艙,輪船上的鍋爐工丹尼發現并收留了嬰兒。為了紀念在新世紀的第一天撿到了這個孩子,丹尼給他起名為1900,而隨著1900慢慢長大,人們發現了他過人的鋼琴天賦,并且成為這艘輪船樂隊的鋼琴師,許多人聽過1900演奏鋼琴, 都被他投入的演奏而感動。當時爵士樂始祖杰尼自認為鋼琴天賦無人能敵,當他無意中知道1900演奏鋼琴的過人技藝后,專門去這艘輪船上找到 1900來挑戰,最終敗給了1900,1900也因此被更多人知道。但是所有傳奇的事情都發生在輪船上,1900始終不肯下船去陸地上生活,一直在某天他給一家音樂公司錄唱片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氣質典雅的女孩,1900對這個女孩產生了莫名的情愫,因此他演奏了一首溫婉抒情的曲子。但是當輪船靠岸了,1900卻并沒有和這個陌生的女孩走下船,一直到許多年之后,戰爭結束了,麥克斯發現了Virginian號馬上就要被炸掉,他認為 1900一定就在船上,因此瘋狂在船上找尋1900的身影,終于在船艙的角落發現了1900。然而1900并沒有走下船,麥克斯滿懷悲傷離去,遠遠地看著Virginian號與1900一起被炸得粉碎。
在電影中,1900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并且也是具有天賦的鋼琴家,他的雙眸就像海洋一樣蔚藍,能夠看到事物背后深藏的節奏,不管看到什么事物,1900都能夠即興地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在電影中,1900曾經過,“雖然鋼琴只有88個鍵,但是通過它能夠演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就像1900說過的,他可以借助鋼琴發現自己生活的樂趣與真諦,并且賜予了鋼琴魔法。當狂風驟雨來臨的時候,1900依然陶醉在自己的鋼琴演奏中,他可以乘著美妙的音符自由翱翔在船艙的大廳中。當杰尼想用自己熟練的爵士音樂來打敗1900,但是在最后卻失敗而返,這種所謂的自由只會被1900擊敗在高尚的音樂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