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阿凡達觀后感
《阿凡達》在很多方面和《泰坦尼克號》有著類似的地方,最明顯的是都采用了上半場文戲下半場動作戲的結構,都有一條貫穿全片的感情線,而且男主角都叫杰克。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亞阿凡達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亞阿凡達觀后感篇1
昨晚終于看了傳說中的《阿凡達》,對于我這樣的平時不大看電影更不屬于魔幻發燒友的人亦是震撼不已。《阿凡達》的瑰奇想象力、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自然是老少皆宜,尤其推薦給以下幾類人看:
適合環保主義者們觀看。《阿凡達》給人以最大的視覺享受是童話仙境般的大森林和納威人騎著鳥兒(忘了名字)翱翔于天際的場景,類似于地球上的原生態地帶。可是,這美好的一切,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鋼筋混凝土武裝的推土機面前是多么的蒼白無力、令人嘆息。影片往往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科幻片亦常常影射現實生活,《阿凡達》也不例外。看了此片之后相信會對地球上的環保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適合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有志青年們觀看。主人公杰克 薩利是一位腿部殘疾的前美軍海軍陸戰隊成員,在人類眼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廢物”,而納威人的公主卻對他青眼有加,對他的稱謂“白癡”其實毫無輕蔑之意,有的只是親密和憐愛。當人類的棄兒化身為納威人的魅影騎士從天而降時,怎么不令人感慨萬千?當其為保衛納威人的家園而振臂一呼、應者如云時,怎么不令人熱血沸騰?天生我材必有用!
適合意志不堅者們觀看。《阿凡達》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科幻片。我看過的電影不多,科幻片更少。印象中的科幻片往往都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科技實力也遠超地球人。《阿凡達》顛覆了傳統。既然連弓箭都能戰神導彈、飛機,還有什么不可能?拋棄唯物論的陳腔濫調,相信人的意志才是決定性因素。
末了,想起友人的一句話:中國人拍大片喜歡拍古代,美國人則擅長拍未來。細細咀嚼之下,還真是那個道理。
三亞阿凡達觀后感篇2
看完《阿凡達》,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不僅驚嘆于它精美的畫面制作、震撼于它堪稱完美的3D視聽效果,更為其悲壯、凄美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對自然生態的熱愛和對人類瘋狂地、毀滅性地攫取地球資源強烈撻伐的主題久久不能平靜。
Avatar源自梵語,意指天神在人間施展善靈時所附著的肉體,即化身、替身的意思。影片中雙腿癱瘓的老兵杰克因為哥哥的一次DNA捐獻以及不幸被殺,而代替他來到富含礦物元素“unobtanium”的潘多拉星球采礦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思維控制由人類和Na’vi族人的DNA合成并克隆出的毫無意識的Na’vi人。
故事進行到這里,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阿凡達》是一部簡單的科幻探險類影片。但隨著情節的不斷發展,那優美壯闊的畫面以及自然真誠、引人入勝的劇情發展,深深地吸引著每位觀眾的心。同時,它給觀眾的震撼和反思也變得愈加強烈、深刻。
在一次勘探行動中,杰克的化身遭到猛獸追捕而脫離隊伍,危難時刻被美麗的Na’vi公主相救,并邂逅了一段凄美、悲壯的愛情:她將他帶到巨樹城堡,讓他看到Na’vi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他卻將巨樹位置泄露,人類軍隊大舉入侵將它毀滅。在對自然的眷戀和對人類肆意破壞的強烈憤懣中,杰克和公主將各部落的Na’vi人團結起來,用最原始的方式與擁有最先進的人類軍隊展開血戰,并取得最終勝利。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一個帶著孩童般想象的美麗童話。在那優美的畫面中,我們雪藏已久的童年記憶得到釋放。那是一個仲夏的傍晚,一個孩童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逐漸閃亮的星星,靜靜地幻想著屬于自己的英雄史詩:和公主美麗的邂逅,無憂無慮地游玩,奔跑于一望無際的草原、巍峨俏麗的山巔抑或風景娟麗的湖畔;愛情萌生于山花爛漫的季節,成長于激情洋溢的歲月,在風雨中經受考驗,在悲壯的歌詠中變得永恒……
《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是一次對生命中那種原始美的完美體驗,是對現實中因人類的貪婪和欲望而對自然環境、其他物種甚至人類自身暴虐無度的強烈拷問。
當靈魂樹的種子飄蕩在杰克和Na’vi公主周圍,每一只晶瑩剔透的種子好似精致的小水母一般在畫面中輕輕飄過,我似乎看到童年的某一天日暮時分白楊樹纖弱而執著的種子隨著暖風飄過眼前;當杰克和公主騎著各自的迅雷翼獸在萬米高空自由翱翔,我仿佛重溫了童年的某個夜晚夢中揮動潔白的翅膀自由飛翔的豪壯;當看到巨樹城堡遭到人類攻擊而被連根拔起,盤虬臥龍般的枝干在最后一次享受了陽光的撫慰后轟然倒下,我似乎看到故鄉的老桑樹林在最后一次用甜美的桑葚送別這群懵懂的少年之后,在電鋸冰冷而無情的鋸割聲中逐漸消失;當看到Na’vi人獲勝之后逐一將人類趕上飛船遣返離開,我真不愿去回想現實:鋸扔在不停地截斷老樹的筋脈,而當年那些手握電鋸的人已經不在,卻將它傳到了兒子手中。而他們,當年亦曾接過老桑樹臨終前最后的饋贈和囑托……
有些人認為《阿凡達》是一部老套的故事,只不過在3D技術的應用和畫面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它里面所表現出的Na’vi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生靈萬物的眷顧是如此真切,如此令人動容。它讓每位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為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對自然資源貪婪攫取,帶給其他生物和自身永無止境破壞的深深的負罪感和恐懼感,為每位觀眾上了深刻的一課。
三亞阿凡達觀后感篇3
昨天晚上在家里看了《阿凡達》,總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感覺電影的細節做的相當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個東西都做的很精細,感覺和真實的沒有兩樣。還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上面的電腦幾乎都是可以觸控的平板電腦,薄的像玻璃一樣的,看上去帥極了,這應該也是像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下一代電腦應該逐漸的要淘汰鼠標和鍵盤,換來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阿凡達》在劇情上稍顯不足,總得來說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個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進行采礦,但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人類未經發現過的生物。人類到一個野蠻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謂的高科技武器進行毫不憐惜的動作,毀掉本來屬于潘多拉的東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環境,以至于引致整個星球的反抗。
最后人類失敗被迫退出潘多拉。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最終啟示:人類不是上帝,人類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毀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毀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為是,必然會帶給自己無情的抱負,最終失敗的還是人類自己。
當然劇中不能缺乏愛情,主人公的愛情也確實讓人感動,當維斯特已經知道簡的目的.和欺騙之后,雖然開始很是氣憤,但在她心里還是一直很是掛念簡,為他的生存擔憂,而簡也因為這個本是不該的愛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類的反面,帶著維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類,因為他確實愛維斯特,在生命樹下他們的愛情宣言是真實的。
但最終簡的死,讓我心里有點失落,維斯特還是單身,還是會一直思戀曾今和自己一起飛翔天空的男人,思戀那個懵懂的男人,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可以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撐著我們美好的家園,片中開頭陳述:一個人死了,必然另外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就會誕生,所以我們的精神永遠不滅。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感受,說的可能有些混亂,不過等大家看過《阿凡達》相信會有更深的感觸,不在于劇情多么的跌宕起伏,而在于劇本身給我們的傳遞的東西。國內好像要等到元旦過后才會在影院上映,相信電影院的效果會更好。
三亞阿凡達觀后感篇4
首先這部電影的畫質,想象力,奇幻與視覺的震撼都令人念念不忘。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兇狠的,但又是忠誠的,只要建立了聯系,心就會被連在一起,感覺到彼此。族人的靈魂樹,艾娃神,魅影騎士……
當人類的星球上,污染,邪惡已充斥了整個星球時,人類進攻了潘多拉星球,與那里的原住民爭起了地盤,為了得到豐富的地下礦藏,人類不惜摧毀納威人的生存依靠。
無論在哪里,無論身陷何處,人性與良心是人最后的底線。當人類企圖使潘多拉成為第二個地球時,杰克站了出來,即使明知自己的身份不會得到對方足夠的信任,仍在回到現實后又一次次的試圖拯救那些“自己的”族人。
當自己的家族即將遭到毀滅時,納威人的勇敢與不屈展現無疑,面對比自己強大萬分的敵人,也毫不退縮,堅持作戰,直到自己倒下的那一刻。為了家園與家人,也要勇往直前。
在困難面前,納威人更是有堅定不疑的信念。
當為了生計或存活,不得不殺生時,他們會感到難過與誠心的愧疚,他們對艾娃神的敬畏,更是始終如一,真心不移,勇敢是納威人的標志,他們會捕捉自己一生的伙伴,用心與對方交匯,感受對方與萬物。
納威人,才是真正的人類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