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
《阿凡達》這部片子首先使觀者欣賞到無與倫比的美輪美奐的畫面,仿佛使人置身于夢幻般的仙境而流連忘返。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篇1
嗨,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叫《阿凡達》。
它的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地球發生了無可挽救的災難。于是,人類就搬去了潘多拉星球。在那里,一位叫杰克的美國青年躺在一個機器里,便來到了潘多拉星球另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于美娜公主相遇。人類知道了,就妄想把那個美麗的家園占為己有,便于阿凡達開始了激烈的戰爭。而杰克,當然是站在正義的一面——與阿凡達一起對抗人類。這場真正,不論是人類還是阿凡達,全都傷亡慘重。就在阿凡達快要失敗的時候,潘多拉星球的動物、猛獸也對人類發起了進攻。于是,阿凡達與動物、猛獸們齊心協力,把人類打敗了。從此,潘多拉星球又恢復了平靜。
我想,《阿凡達》驚心動魄的劇情很值得一看。這是我推薦的理由之一。
此外,我也被《阿凡達》的那場戰爭所感動。美娜公主雖然失去了她的父母親,可她依然那么堅強,依然那么努力地保衛著他們的家園;阿凡達本來與動物們水火不容,可在最關鍵的時候,它們居然可以與阿凡達們一起對抗人類!它們沒有做縮頭烏龜!這更加反襯了人類那種貪婪、自私的心理。他們原本生活的多么愉快,可一場戰爭,卻改變了他們的一切。
我推薦的電影,叫《阿凡達》,我希望同學們有空能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篇2
昨晚終于看了傳說中的《阿凡達》,對于我這樣的平時不大看電影更不屬于魔幻發燒友的人亦是震撼不已。《阿凡達》的瑰奇想象力、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自然是老少皆宜,尤其推薦給以下幾類人看:
適合環保主義者們觀看。《阿凡達》給人以最大的視覺享受是童話仙境般的大森林和納威人騎著鳥兒(忘了名字)翱翔于天際的場景,類似于地球上的原生態地帶。可是,這美好的一切,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鋼筋混凝土武裝的推土機面前是多么的蒼白無力、令人嘆息。影片往往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科幻片亦常常影射現實生活,《阿凡達》也不例外。看了此片之后相信會對地球上的環保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適合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有志青年們觀看。主人公杰克 薩利是一位腿部殘疾的前美軍海軍陸戰隊成員,在人類眼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廢物”,而納威人的公主卻對他青眼有加,對他的稱謂“白癡”其實毫無輕蔑之意,有的只是親密和憐愛。當人類的棄兒化身為納威人的魅影騎士從天而降時,怎么不令人感慨萬千?當其為保衛納威人的家園而振臂一呼、應者如云時,怎么不令人熱血沸騰?天生我材必有用!
適合意志不堅者們觀看。《阿凡達》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科幻片。我看過的電影不多,科幻片更少。印象中的科幻片往往都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科技實力也遠超地球人。《阿凡達》顛覆了傳統。既然連弓箭都能戰神導彈、飛機,還有什么不可能?拋棄唯物論的陳腔濫調,相信人的意志才是決定性因素。
末了,想起友人的一句話:中國人拍大片喜歡拍古代,美國人則擅長拍未來。細細咀嚼之下,還真是那個道理。
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篇3
趁周末去電影院看了阿凡達,感覺還是很值得電影票錢的,要知道今年值得電影票錢的電影不多,之前變2算一個。
雖然外域時代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阿凡達還是勾起了我70年代的美好回憶,漂浮的島就是納格蘭,發光植物就是孢子地圖,然后再一看主人公,喲,這不人類和巨魔嗎。巨魔為代表的獸族騎著各色怪獸,還有雙足飛龍和科多獸(我就是這么認為的),和科技發展到星際人類水平的人類作戰,完全的被碾壓。
劇情被劇透了也根本不影響觀看,因為第一沒什么很曲折的劇情,第二咱就是當星際/魔獸電影版去看的,順便給這家導演致敬一下而已。里面的巨魔族擅長野外生存,弓箭和馭獸,加上身材和膚色,簡直就是巨魔翻版,加個貓臉而已。所以我們可以稱其為貓臉巨魔。
按說這種電影和魔獸世界的片頭一樣,都是一幀一幀經過勤勞的工作者做出來的,視覺效果相當震撼,這種感覺是無法靠槍版甚至高清版電腦播放的DVD來享受的。這是吸引觀眾跑電影院而不是下載電驢BT的最主要動力。至少這一點,感覺國產電影還是應該有潛力的,沖破山寨盜版橫行的枷鎖,發展下去,不然就想那個黃金甲那點破效果都得找國外做,實在太水了。
阿凡達觀后感800字左右篇4
今天去天津金逸影城花了80塊大洋,看了3d《阿凡達》。影片的確很絢,戴上3d眼鏡,夢幻世界里的東西似乎近在眼前。那種與故事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確實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當然影片并非完全3d,有些像圣樹種子飄落的場景立體效果就很好,也有些就是很普通的平面感覺。總的來說,《阿凡達》兼有《變形金剛2》的超絢色彩,和《____》的震撼特效,應該是一部值得去電影院好好欣賞的影片。
片中的場景美輪美奐,很佩服導演的想象力,虛構出一個如此夢幻般色彩斑斕的世界。那段眩目的人類與納美人的最后空戰也成為整部影片的高潮,不禁讓我想起星際中人族和蟲族的對決。當然,這部科幻大片的華美,依然無法掩蓋情節的單一老套。也許我們不該苛求太多,去電影院就是為了享受視覺的盛宴。拋開政治因素,客觀地講,老美的科技的確令人佩服。
影片中的大多數人類都是反面角色,人類的“叛逆者”jack的阿凡達最后成了納美人的英雄,騎著飛龍穿梭于漂浮的山體之間,那感覺應該很酷。導演似乎是在講述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貪婪索取,削弱了人類良好的天性,不僅毀壞了人類的家園地球,而且還會毀滅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
影片發人深思,我們在不斷的文明進步中,也失去了原本最美好的東西,即人類善良的天性。這些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被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所毀滅,而且還在歌頌著這個毀滅的過程。我們從文明中受益,但機器終究無法代替人本身。所以,與其說是原始狩獵的納美人打敗了現代化裝備的人類,還不如說是人類被貪婪打敗了自己。
《阿凡達》的主旨并非反人類,而是愛之深恨之切。如果人類能夠愛護自己的地球,解決好氣候變暖等各類環境問題,維護好生態平衡,也用不著跑別人的主場搶他們的資源了。最后引用一位記者很經典的話說:“矛盾的是,影片用最先進的技術講述了一個反技術的故事,用最多的美元說了一遍原始社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