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給人類提出了警示:作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的家園,不要真的有一天讓地球變成一個流浪的孩子。品味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篇1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制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篇2
隨著一聲發射,我的心隨著地球被推動器推動時地球上人民歡呼的聲音,我的心無比的震撼和激動。
這是國產影片《流浪地球》。對我深深的震撼!影片的開頭。在面對太陽系崩潰的地球即將毀滅。人類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沒錯,就是團結全人類的全解全地球的團結。所有每一個人其實活的像心一樣閃爍,即使他沒有他們,沒有像劉培強一樣犧牲自己推動地球,希望就是一片干渴土地中的一條河,然后責任義務愛與勇氣源源不斷的供給著這條河。
很久以前,劉啟從爸爸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只要他抬頭就可以看見一棵爸爸的星星在多年不見是父子。中出現了隔膜。慢慢的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最后劉培強犧牲的那一刻,劉俊劉啟心中應該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吧,看爸爸就是星星,你抬頭看見我像星一樣閃爍淚水洇出眼眶,那一刻竟是無言的感動。
讓劉琦也沙娜想通了一個拯救地球的方法,許許多多的人前仆后繼。演繹了。拼搏與堅持,每一個努力的人像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像星一樣閃爍,星河仍舊被留存,因為他曾輝煌過這部電影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事,也許人類脆弱的不堪一擊,但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心中。
心仍舊在流浪,但卻有什么東西變得不一樣了,原來像星星一樣閃爍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篇3
我從來未敢想過若干年后的地球會冰雪覆蓋,沒有任何的光明。《流浪地球》無疑拓寬了我的想象能力,但真正口碑好的片子不僅僅是為了拓寬人們的想象能力,更是為了留給人們深刻啟迪的。
一 、要心懷希望
把希望放在第一說,顯示了它的重要地位。片頭初中生韓朵朵的班長夸張的語氣總是讓人忍俊不禁:“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很多觀者在看到這一幕時,心情大致和韓朵朵一樣:“過分了吧?”但越到后面,希望就越顯示出了它的重要性。CN-171-11救援隊隊員們不計一切甚至肯犧牲自己來保全火石,為的不是希望嗎?希望,像鉆石一樣珍貴,它可以是盼望著東風來臨的歡喜期盼,也可以是17年堅守領航員空間站只求與親人團聚的父愛,可以是凄清夜晚的一顆明星。所以,我們要永遠心懷希望。
二、 好好活著
王磊上尉在最后時刻下達的命令——“好好活著”——讓人潸然淚下。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世界末日面前全變成了小事。有這么一句話:“不能跑的人想想不會走的人,不會走的人想想沒有腿的人,沒有腿的人想想沒有四肢的人,沒有四肢的人想想沒有思想的人。”人生在世,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在困境面前我們要學會昂頭,好好活著。記得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與劉啟一起逃出派出所的小黃毛問科學家老何死是什么感覺,老何當時說死很痛快。但當危險襲來時,他卻比誰都想要求生。這一調侃式的情節告訴我們誰也不想死,好好活著吧。
三、 珍惜身邊愛我們的人
劉啟和韓朵朵這一對兄妹在影片中可以說是感情最深的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劉啟和韓朵朵進入到通往地面的電梯時,劉啟把妹妹的頭盔一把拿過,一臉寵溺的看著她。雖然朵朵老是一口一個“戶口”叫著他的哥哥,但他們的互相珍惜,互相依賴,是很早就有了吧。堅守空間站的劉培強,也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他的兒子。與四歲兒子分離的場景永遠定格在他的記憶里,這么多年,他從未放棄過在自己的窗邊畫木星形狀,他知道他對不起兒子的太多了。但沒辦法,他是領航員,他有事業。最后劉培強與劉啟的對話更是引人淚崩。身邊愛我們的人很多,請好好珍惜。
四、 不要永遠保持理智
擁有強大智慧的人工智能莫斯,被加加林時代的一瓶烈酒摧毀。它的一句“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讓我深受觸動。人類注定不能時刻用冰冷的數據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是人類,有血有肉有感情。理智能提高我們成功概率,但請不要永遠保持理智。劉啟如果保持理智,他不會為了妹妹的一句話對學校故障操作,會在最后關頭放開妹妹的手,如果劉培強保持理智,成功率0%方案不可能圓滿成功…..
五、 回家與傳承
劉培強說:“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地球是我們的家,但如果這個家沒有了人,便變得毫無意義。韓子昂回憶之前與老伴的幸福生活,語氣中洋溢著甜蜜,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我想,不管人們是關注太陽,還是關注錢,不管家里的飯是咸是淡,只要有家,我們的生活便有了奔頭。老何在抽煙時看到的:“天冷了,記得穿秋褲”是否想起了他的家,他的媽媽?韓朵朵在韓子昂死后的那句:“爺爺不在了,我們的家在哪啊?”讓人心涼半截,韓子昂臨死叮囑劉啟的“當哥哥要保護好妹妹,帶她回家”讓人痛苦惋惜。
回家之后,便是傳承。劉啟作為航天英雄的后代,在片尾也成了一個航天人。而他的“流浪地球”計劃竟與劉培強當時執行的計劃那么相似。貫穿全篇中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更是讓我們學會傳承。
流浪地球2觀后感400字篇4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觀的人不計其數。電影院里觀眾滿滿當當,為這樣一部超越現實的作品“助陣”,宏大的場景、動人的情節、壓抑的杯具……從津津樂道轉向沉默無聲,電影帶給觀眾非同尋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園,北京、上海、濟南、杭州……一個個地標在電影里出現,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那極寒天氣里,我們已經找不到絲毫的溫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個個地球人送給了災難,僅存的轉移到地下空間,再也無法享受藍天與空氣,再也無法感受四季的完美。失去的,正是我們今日所擁有的;擁有的,正是我們明天要失去的。整個地球都是命運共同體,想盡千方百計,讓地球能夠安全的去流浪。賴以生存的地球,成為人類命運的一葉扁舟,何去何從?這樣的開頭,實在讓觀眾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黃色的校車、熟悉的大廈……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法回到過去了,只能往遠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園。可,家園在哪里呢?
感情是作品的紐帶。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爺孫之情、同事之情、戰友之情……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唯有這些感情值得讓人落淚。看完這部電影,災難我們能夠咬緊牙關,情感卻無法控制。人類的眼淚是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從大海邊的陪伴開始,父子之間有了某種默契,語言傳遞著關心,行動詮釋著大愛。當吳京扮演的父親為拯救地球而毅然飛蛾撲火的時候,情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此處無聲勝有聲,多少觀眾已經無法按捺自我的情緒……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間讓我們看到了人的偉大,父親的偉大,也看到了人性的義無反顧——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為因為他(她)把每一次行動當成詮釋生命的意義的最好機會。
在很多人看來電影中主人公的果敢與堅毅為影片增彩不少。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僅有在苦難與艱險面前才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回到個人,所謂勇敢是一種人生選擇。并不是哪一個生來就是勇敢的,人在應對危險的時候,自保是本能。我們不能渴望每一個人在應對挑戰的時候都如此堅毅果敢,選擇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著豐富而趣味的生活,他們從來不擔心在舒適的環境里一蹶不振,舒適對他們來講意味陷阱還和考驗。想到一個很老套的問題:假如生命還僅有七天,你會如何選擇?電影給我們這樣幾個提示:和家人在一齊,安靜而平和的與世界握手言和;心懷期望,勇敢去抓住最終的機會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對期望的堅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終將會化成水。”在上海的鴻溝中命懸一線,兩位劇中人感慨著上海的冰天雪地,以往的繁華煙消云散,冰冷冰冷的,世界還會好起來嗎?正是因為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災難中獲得永生。這個時代,期望是最珍貴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說過:世界上沒有最壞的事情,只是還沒有結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風云變幻之后都會有好的結果,要充分地相信。當受困于一片沼澤,要相信能夠活著爬出;當烏云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陽依然光芒四射;當時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種態度;當朋友離你而去,要相信生命里還有生動的相遇……相信愛,相信自我,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們也能夠始終堅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期望在每個人的心中燃燒,每當災難來襲,絕望之中的期望,尤為珍貴。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風雨中顛簸。拼死一搏,我們終將戰勝恐懼,到達彼岸。愛的世界里,人類何嘗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斷裂,自私與貪婪瘋長,一張張臉已經扭曲變形。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人們不明白自我真正需要什么,不明白如何安頓好自我的心靈,不明白如何愛這個世界。粉飾的笑臉,空虛的靈魂,無以言表的不屑一顧,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隱喻。沖破藩籬,需要人自身的勇氣和力量。
電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讓自我變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員的回家是一種悲壯,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長情。家是人精神的寄托,無論走多遠,都牽連著游子的心。《流浪地球》中地球再回到原先的位置變成了一種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變成了浩劫一場,越是難以抵達的,越是值得去嘗試。回家之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不曾背離。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遠,家在心里越清晰。鄉情濃郁,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未來已來,在春天里開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讓我們在地球的懷抱里安靜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