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
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小編帶來《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1】
早就聽說《阿凡達》這部電影不同凡響,自己看過之后,還真是覺得與眾不同?。 栋⒎策_》這部電影生動有趣,情節曲折,非常吸引觀眾的眼球。這部電影講了一件地球人到潘多拉星球開礦的事情,為了能獲取更多的資源而研制出了一種人與當地土著民納威人基因的合體——阿凡達。驅使一個雙腿癱瘓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杰克操縱著他的阿凡達混入納威人群中,利用他來趕走納威人。而正義的杰克被美妙的大自然和熱愛大自然的納威人所感動,他歷盡艱險,成為了“魅影騎士”,他團結了許多力量,把擁有許多高科技武器的人類打敗。
我走出影廳,心里一邊回味著人類與納威人爭戰時的動人情節,一邊在問自己:我們人類原本純潔的心靈到哪兒去了? 人類的心靈為何會變得如此骯臟?我們人類也是從遠古時代發展而來的,那時候我們深深地熱愛著大自然,保護著大自然??墒牵涍^了幾百萬年的進化與演變,不僅僅是人類的貌相改變了,而且心靈漸漸也變得污濁,貪婪得猶如一滴滴骯臟的墨汁,玷污了人類原本純潔的心靈。人類心中的心魔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擾亂人類的精神,使得人類砍伐了森林,污染了河水,破壞了大自然。我真是納悶:人類從森林中走出,在大自然的滋潤下成長,為何到我們有了力量的時候,卻又要毀滅它們?見利忘義的行為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天性。我真誠地向全世界呼吁:讓我們的心靈回到原來純潔的樣子,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吧!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2】
在今年年初,一部巨型3D電影《阿凡達》橫空出世。僅用了6周時間,《阿凡達》便以18億4300萬美元的總入賬超越了《泰坦尼克號》保持12年之久的票房紀錄,成功登頂全球票房之最,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也將注定作傳奇載入影史。
這部電影講述了多年以后,人類在潘多拉星球發現了一種非常寶貴的礦石,而大量的礦石埋在當地納威人的領地,人類為了和他們談判,利用人類與納威人的DNA制造了一種叫“阿凡達”的生物。主角杰克就是因為他哥哥(他哥哥是某個阿凡達的控制人)去世了,哥哥的阿凡達就不能醒來,杰克和哥哥是同胞弟,基因相同,他就成了唯一能控制這個阿凡達的控制人。一次跟科研人員外出采集,碰到了野獸,與同伴散。在與野獸搏斗中,被女主角救了。
后來,主角慢慢融入了納威人的生活,慢慢的他喜歡上了這個種族,也愛上了女主角。在交談中納威人不同意離開,誓死守衛家園,杰克看清了人類的丑惡嘴臉,用自己的超強能力成為了魅影騎士和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生物一起抵擋住了人類的高科技武器,將人類趕回地球,而他和善良的人類永遠居住在了潘多拉星球。
這部電影雖然有點老套,但是體現了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一個話題,那就是環保。原來的地球就像片中潘多拉星球一樣美麗富饒,但是現在因為人類的開采和破壞,地球已變得傷痕累累。
地球從一個多彩的星球變成了一個只有鋼筋混凝土的世界;從一個被海水包圍,被森林覆蓋的星球變成了只有高樓大廈的世界?,F在我們要努力保護地球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3】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阿凡達》。
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山姆,為了拯救另一個世界里的人們,他就像做夢一樣,變成了藍色的人。山姆
來到這兒,便改名為杰克。他嘗試著去攀爬高高懸空的藤蔓石,去騎著飛龍飛上高空,去用心與各種各樣的動物們相處……
這些藍色的人們都有一條長長的頭發,他們把頭發編起來。這就是他們與動物的“聯系管”。他們一直都很快樂!
好景不長,人類因為想要那里的礦產資源,所以開著大飛機和機器人到這里挖資源。杰克得知這個消息,就來到了圣母樹,他請騎士允許他說話,并翻譯。杰克對人們說:“空中人就要來了,是不可抵擋的。但是,我們也能飛上天空,把他們打回去!”于是,杰克一直在找圖靈鳥。某一天,他看見了圖靈鳥,便縱身一跳,跳到了圖靈鳥的身上,并騎著它飛翔。圖靈鳥是飛龍中最大的一種,它的身上大部分是紅色的。當然,杰克騎上圖靈鳥就是魅影騎士!
“轟!”糟了,人類來攻擊了!杰克的隊伍正在峭壁上等著他們哩!“嗷!”圖靈鳥大叫一聲,所有的龍都飛了起來,人們用箭攻擊人類??扇祟惸?用大炮、子彈來攻擊呀!可杰克他們并不害怕,馬、龍、獸,都是大自然賜給他們的武器。加油!可子彈是很快的。當然,第一場人類占了上風。接下來的一場戰爭中,那些動物們也一起到這兒為大自然而戰!龍兒們干脆到機艙里去殺人,結果殺的他們落花流水。
就連機器人都被那些大家伙踩扁了……最后,人們因為有大自然的力量才贏得了這場戰爭。
人類本想采取礦產資源的,可是人類最后不但沒有采取,反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讓我們一起去保護大自然吧!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4】
“不行,絕對不行,你還好意思來要節日禮物呢?我告訴自己潛意識的判斷也會出錯。我們進去了,先走進了恐龍世界,那里全是古代恐龍的骨架、化石等。這是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的臉上都帶著豐收的喜悅;但是也有很多人是白手起家的,他們最后成為了百萬富翁。任何語言都有音、形、義三個層面,也都對其書寫、作文有一定的要求,當然英語也不例外。
或許人和別的生物是兩種互利共贏的個體,但是人確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是世界的主宰。人類向世界無節制的索取是可惡的,但當地球被破壞后向別的星球索取則是可悲的。《阿凡達》這部影片雖然是講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搏斗,但是時時刻刻都體現出外星人對自己星球的熱愛,無論是一只野獸還是一顆樹苗,他們總是靈魂相同的,記得影片中女主人公在第一次遇見杰克時,雖然幫杰克打退了野獸,但是她為每一只野獸都做了祈禱,他們認為能量是流動的。
阿凡達電影的主線應該是人類的罪惡行動,但暗線卻又是那么的明顯,便是男女主角的愛情,或許所有著名的電影都有這一根暗線,但是《阿凡達》中卻又是那么的感人,外星人對杰克的理解由于杰克的運氣,但是杰克卻以自己的勇敢感動了每一位外星人,從而獲得了尊重。最后激動人心的決戰中,看似外星人要失敗了,但是杰克奮勇向前,騎上魅影鳥領導了決斗,為星球留下了凈土,為哪個世界留下了生機。杰克的轉變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大自然和愛情是每一個有思想的人走得更遠。
《阿凡達》的電影雖然結束了,但是他的沖擊卻是漫長的。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5】
今天,我和媽媽、小姨、田姨叔還有田蘊妹妹一起到楊家坪UME影城觀看《阿凡達》這部電影。
電影開始了,主人公杰克同意接受實驗,讓他控制的阿凡達到夢境般的.潘多拉星球混入納威族里面打聽礦石資源的信息。可是他的阿凡達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小心與同伴失去了聯系,一個人在荒山野嶺中迷了路,被一群兇狠而怪異的野獸包圍了,他與它們進行了殊死搏斗,最后還是寡不敵眾,被怪獸撲倒在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支毒箭射向了最兇狠的一只怪獸,緊接著,一個苗條的納威美女趕過來,驅散了所有的怪獸,拯救了阿凡達。
在這個叫奈蒂麗的納威美女的幫助下,阿凡達學會了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降服了地上騎的馬和天上飛的伊卡蘭大鳥,和納威族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和奈蒂麗的交往中,阿凡達漸漸地愛上了美麗善良的納威美女,意識到人類由于自己的貪婪想占據納威人世代居住的圣母樹周邊地區,挖掘稀有礦石是太自私的行為,轉而站到納威人這邊,為保衛自己的家園和人類發生了幾場驚心動魄的惡戰;在第一場戰爭中,納威族由于沒有阿凡達的幫助,人員也太少,在人類先進武器的進攻下遭到了慘敗,連他們的族長也在這場戰爭中死去了。經過這次失敗,為了拯救納威族人,精神領袖請求阿凡達幫助他們攻打人類,阿凡達為了召集更多的將士,冒險帶著伊卡蘭飛向傳說中的只被降服過五次的大鳥魅影,沒想到魅影真的出現了,他不顧一切地撲向了魅影,經過一番搏斗終于降服了魅影,成為英勇的魅影騎士。在極短的時間內召集了各地的幾萬個種族人同人類展開了一場惡戰。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6】
從大的方面來說,《阿凡達》對于劇情沖突的設定,是簡單的正邪對立、非黑即白;而在每一陣營內部,也欠缺多樣性,彷佛兩塊鐵板在那相互碰撞,陽剛的氛圍是有了,但稍微有些傻氣。此外,這樣一種簡單對立關系的最大不良后果,是角色形象的單一。本來我以為在人類雇傭軍這一方,應當是有不同意見的,特別是軍事指揮官和行政首腦之間,其想法應當有細微區別才是,那樣會使故事與人物都更立體化,可惜沒有。作為一個整體,人類似乎是壞人,Navi人都是好人,壞人中的好人(主角和他的朋友們)的作為也是常見的典型;而且,每一個角色群,他們的想法都是單一的……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再“蘿卜絲特”,也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的“蘿卜絲特”;大家不妨想想:權老實再強壯,能敵得過未央生的俊俏風流么?所謂“神作”,是千萬不能老實的(有不知“權老實”、“未央生”為何方人氏者,請致電小學語文老師強烈要求補課)。
“神作”的帽子很大、卻很簡單,不掰開了細說,是難以下結論的。以上說的都是“必要條件”,不具備鐵定成不了“神作”;但是反過來,即使必要條件全具備了,那還得看電影整體以及各方方面面執行得如何,才能充分地下結論。
就電影故事而言,想必大伙都知道了,《阿凡達》的故事比較簡單,也一點都不深刻。說白了,影片情節在大的層面上是太空版的殖民與反殖民斗爭,在個體層次上則是一個跨越種族的愛情故事,都沒啥新鮮的。但是,這種設定對電影而言是“蘿卜絲特”的——換句話說——是足以支撐起電影敘事需要的。直觀地說,一個“蘿卜絲特”的故事給人的感受有二:一,既靠得住又不牽強。《阿凡達》的情節設定,基本上沒有讓人覺得荒誕或者百思不得其解之處,像那種在其他大片中常見的“危險總是追著主角走、但總是差一步”的情形基本沒有。我一向比較佩服卡梅隆玩弄橋段的能力:他總是能將一些本來是俗套的東西,調度得讓觀眾感覺“本應該如此”,這就是“蘿卜絲特”的真諦;另外,影片故事“蘿卜絲特”與否,還可從編導鉤織情節背后的誠意與努力來略窺一斑。一般而言,從“誠意”來看影片的質量是很不靠譜的,因為沒有哪個片方會在宣傳時強調自己“沒有誠意”。這里關鍵得看“人”,電影制作“人”里的核心是導演,導演實沉了,這電影的故事也“虛”不到哪去。向來崇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卡梅隆,絕對是好萊塢最“實在”的導演之一,再加上長達十年的打磨,包括對整個潘多拉世界的設定,積累了如此豐富的“營養”,《阿凡達》這個“孩子”想不強壯都難。
但是,一個“強壯”的、能擔當得起整部電影架構的孩子,未必是顧盼生輝、富有魅力的孩子;而在個人的字典里,“神采”才是一個能達到“神作”級別的電影故事所具備的充要條件?!栋⒎策_》的故事,尤其是中間部分對于潘多拉星球地貌生態、以及Navi土著文明的展現,完美地彌補了通常大片第二幕比較沉悶無聊的缺陷,使得整部電影感覺非常緊湊,將近三個小時的片長也似乎過得特別快;不過,這個故事最終還是流于常規,因為可預期的轉折與結果而缺乏驚喜,無法帶給人新鮮的感觸。
《阿凡達》觀后感與收獲【篇7】
《阿凡達》《阿凡達》,自帶著兒子從潘多拉星球上回來后,到現在仍在回味對此影片的感受。
原來3D電影是立體電影,原來身臨其境是那副神奇的眼鏡帶來的,原來3D利用的就是偏光原理。這是兒子從中得到的收獲。而我呢?當感覺身臨其境時,當忍不住伸手去摸那象水母般的精靈時,卻發現它輕幽幽地飄走了,那一刻,我發現你一瞬間捕獲的以為就在你身邊就在你眼前,你以為可以擁有的東西,往往也是虛幻的。那么我的阿凡達又在哪里?
阿凡達,在印度哲學中,最普通被認為和眾神在地面上的肉體表現形式有關,在梵文中,化身一詞具有透過深思熟慮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下降”,“轉世”的涵義。通俗的說,就是天神降臨,或者說是天神附體。是毀滅之神濕婆凡身的化身。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體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詞比較接近這個單詞的含義。
我的阿凡達在哪里?我就是我的阿凡達。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么一個阿凡達,就象影片中薩利第一次控制阿凡達時,發現自己新的雙腿可以帶著這具輕快的新身體穿越潘多拉這個外星星球最壯麗的大好河山,是多么興奮。 我們心中的阿凡達又何嘗不是在我們的想象中,有一切自然賜福的基因,有足夠靈魂的表達,去接受眾多的祝福與委托,完成生命的囑托與能量的傳遞。可是,正如劇中說:能量是借來的,最終會歸還。所以一旦儀器斷電,或者阿凡達昏睡,薩利都會恢復自己的意識。所以這場 潘多拉星之旅就像是一段電子游戲之旅,也許所有內容全是在薩利腦海里虛擬的,如同我們圓夢罷了,一個存在于虛擬世界但逼真得幾乎觸手可及的幻想人物完成了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潘多拉星球在影片中也再次向我們佐證,再發達的科技,再完美的游戲規則都比不上自然法則。人類見“阿凡達”薩利談判長時間未果,決定強行攻擊納美部落。長達20分鐘的人類與納美大戰,從天空打到陸地,那是一場飛禽與戰斗機的較量,也是一種生物與機器人的較量,最終,圣樹顯靈,自然法則戰勝了自定的游戲規則。帶著赤誠的心,學習自然法則,學習自然中的連接。樹與樹之間通過根部互相連接,樹與樹之間,樹與納美人之間,納美人與動物之間,都可以通過神經末梢相連,達到“身心合一”。所以薩利能飛了,自信了,強大了。而我們,只要用心了,也可在阿凡達的世界里,用心靈去感應彼此情緒的變化,即使來自不同的物種,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星球,用心溝通了,一切都可以從無到有、到美。溝通是需要有基礎的,懂得了相互尊重,相互憐惜,相互需求,相互協助,這樣的愛才能在磨難中不斷成長充實,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吧。
而納美人為何要抵死保護那些礦產呢?因為那些礦產都在圣樹的正下方。正是這些礦產保存了所有納美的精神和記憶。一旦礦產被掠奪,圣樹死亡。納美先輩的思想將斷裂,女神也將隨著圣樹的死亡而離開。
我的礦產呢?我的圣樹呢?我的阿凡達呢?我向圣母祈禱,一切與我同在。(很特別的顏色。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