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
眾所皆知,歷史電影內容大多涉及政治、軍事方面的斗爭。歷史片創作因取材于史實,表現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必須符合歷史真實,但次要情節和細節描寫允許有一定程度的藝術虛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篇1
《孔子》這部影片講述了孔子從年輕到衰老的故事,說明了他的大志與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為。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而孔子后來從宋國移居到魯國。那是正是宋朝,人們信奉周公的仁與禮,孔子也將仁禮視為約束自己的兩個條件。那時的孔子從一介蔗民到被魯君識中才華提為相國,可是他卻被其他同僚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離開魯國。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愿老師一個人走,便跟隨孔子。被逐以后,孔子和眾弟子周游列國,傳經授禮。可是,這種日子并不好過,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危險。衛國請孔子的弟子:子路去衛國當大將軍,抵擋外來侵略者。子路為了保護小小的衛軍,被敵人殺害,但是,他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聽說后,雖然十分悲痛,可是卻說他是君子。終于,魯國大司徒醒悟,請孔子回國。途中,馬車正在過冰河時,冰面突然裂開,使孔子的弟子顏回和載有孔子書籍的馬車掉入河中,顏回有自救的本領,完全可以馬上上岸,可是他卻一個猛子扎下去,盡力把書籍打撈上岸,就這樣,顏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復上下,體力終于支撐不住,被凍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撈上岸,孔子緊緊地抱了他八個小時,要知道,顏回是他最心愛的弟子啊!可是,人死不能復生,弟子把他拉開。經過了十幾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將近七十歲的時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魯國。他時刻不忘顏回提醒他的那句話:您知道您為什么被逐嗎?是因為您把自己的思想硬加在別人身上。孔子一邊撫摸著《春秋》,一遍自言自語:人們敬仰我,是因為它,人們誤解我,也是因為它。說罷,他把這部書交給侍仆,命燒掉。
孔子文采奕奕,說話出口成章,面對敵人的威脅仍從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車,嚇退了齊國的500乘兵馬。孔子語言條理順暢,說的話大都被世人謹記,如在影片中出現過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等。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揚天下。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也能然人體會到深受教育,人們能在悲觀或樂觀的場景中得到知識。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的幼苗,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銘記這位開創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篇2
上甘嶺,是朝鮮的一個小村莊。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上甘嶺地區依托坑道工事,打敗了美韓兩國組成的“聯合國軍”。
《上甘嶺戰役》這部影片中,七連堅守的主峰陣地情況令人時時刻刻都感到危急。七連傷亡十分慘重,師部不得不派出八連去接應七連。當八連連長張忠發來到陣地時才發現七連連長和大部分戰士已經犧牲,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導員趴在巖石上指揮著幾個戰士。八連接過陣地,在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里就受到了敵軍的二十三次攻擊。八連不得不撤回坑道,過起了坑道生活。
在坑道中由于被敵軍封鎖,八連的戰士不僅要時刻準備戰斗,還要忍受渴與餓。可以戰斗的戰士在一天天削減,連長張忠發不得不讓幾個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去山下搶水,可是每一次那幾個戰士都被敵人的機qiang打死了。個個戰士的嘴唇都干裂了,就連連長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到了腳下的土地,這土地是千千萬萬個戰士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我們一定還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時的戰士個個都被渴與餓威脅著生命,今天的我們吃得飽、穿得暖。這樣的條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這些雖然都是半個世紀前的戰爭故事,雖然今天的祖國已經強大起來了,但是作為一名中國人,不應該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而應該講屈辱的歷史化作前進的動力!前進吧,做一個好孩子;前進吧,做一個好少年;前進吧,做國家堅實的棟梁!
此時此刻,我的耳畔響起了那激勵戰士和渴與餓、和敵人作斗爭的名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篇3
電影《長征》反映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再現了當年長征中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的壯觀場面,謳歌了紅軍戰士勇于挑戰自我極限、敢于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不禁思考紅軍憑借了什么力量,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保留了中國革命珍貴的火種?
影片并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從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對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部隊帶著大量的緇重滯留在湘江橋,幾天幾夜也沒有能夠完全通過湘江。這時,敵人的飛機狂轟爛炸,前面有蔣介石布置攔截的防線,后面有幾十萬敵人的追兵。面對紅軍長征的第一道難關,幸虧紅軍的后衛部隊拼死抵擋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為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否則后果則不堪設想。
我認為,紅軍避免覆滅的原因,在于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后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甘愿流盡最后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更不要說軍隊的發展壯大,以致最后消滅蔣介石反動政府、建立新中國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如果部隊亂成一團,沒有凝聚力,沒有眾志成城的決心,同樣也不會取得長征的勝利。廣大的紅軍指戰員具備了這些優良的素質,終于使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我們要汲取經驗教訓,發揚紅軍的精神,克服困難,不怕犧牲,眾志成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必將無往而不勝。
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篇4
《苦難輝煌》展現了在那黑暗動蕩的年代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一群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推翻壓迫、剝削的就社會,為受困難的勞苦大眾翻身的解放,建設民主、平等,富強的新中國”作為奮斗目標的堅定信仰,為了實現這一信仰,他們經歷數不清的苦難,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勇往直前。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還有什么能讓我們感動?我們有沒有忘掉戰勝艱難險阻的法寶?我們怎樣在一脈相承的事業中與時俱進?中國的崛起已經舉世公認,面臨的挑戰也空前嚴峻,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實現我們的堅守和完成我們的責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營養。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追趕時代發展潮流。今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正因為有無數革命英雄的的奉獻,前赴后繼,舍生忘死,踏著烈士的鮮血奮然前行,把個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和人民,我們才贏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正因為集合著無數為著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殫精竭慮、夜以繼日工作的優秀黨員,在苦難中不懈奮斗,自主創新,締造一個不屈民族的偉岸形象,賦予一個古老國家以現代的.品質,才有今天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只有探尋這些歷史,才能讓我們真正聆聽生命的真諦,汲取前進的動力。
人間的苦難很多,但不一定都創造輝煌,只有鳳凰涅盤式的苦難才最終創造輝煌。愿我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富國強民的道路上創造新的輝煌。
歷史題材影視劇觀后感作文篇5
《小兵張嘎》是一部革命題材的電影。 影中的主人公嘎子是一名八路軍戰士,英勇頑強地進行抗日活動。雖然奶奶被日軍殺害,老羅叔被抓,但這并不能阻擋他,反而更堅定了他抗日的決心。
嘎子用老羅叔給他做的木頭槍繳獲了一把真槍。區隊長讓他上交區隊,嘎子雖不愿意,可為了大局,只好給了區隊長。這體現了革命戰士顧全大局,嚴格執行軍隊紀律的精神。
區隊中的隊員羅金保,抓了一個漢奸。這個漢奸在八路軍的教育下,痛改前非,成了潛伏在鬼子內部的我軍的臥底。從臥底口中得知,鬼子要經過河邊,于是區隊派人埋伏在那里,兩面夾擊鬼子,把鬼子給全殲了。在行動中,嘎子不顧危險,奮勇追擊鬼子的一名軍官,活捉了鬼子軍官,還繳獲了一把真槍。嘎子開始想自己留著槍,可還是遵守部隊紀律,主動交給了區隊。嘎子這種英勇奮戰,嚴以律己的精神又一次讓我感動。
后來,嘎子被鬼子抓了去,但嘎子死活不說情報,于是被關在牢房里。后來,八路軍又和臥底一起進行了一次突擊營救行動。嘎子打死看守他的鬼子,燒了炮樓,和八路軍們里應外合把鬼子的小隊和偽軍的一個排給全殲了。嘎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小英雄!
影片中的八路軍戰士勇敢頑強地進行抗戰,他們一往無前,精誠團結,顧全大局。為了民族的解放和民眾的`幸福,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奮勇拼搏,用鮮血開辟了一條通往幸福的路。雖然革命先烈已不在人世,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節來臨,我觀看著這些革命傳統題材的影片,心靈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懷念革命先烈,就要學習他們無私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在品德上不斷完善,在學習上努力拼搏、不斷探究,在體育上不斷鍛煉,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