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夜襲觀后感范文
1937年10月八路軍七六九團 在陳錫聯團長的帶領下北上時, 為了躲避日本飛機把部隊往山中轉移,卻發現日寇的飛機又在天上飛,而且聲音比上回更大,這是怎么回事?隨軍記者郭小姐說,飛機近聲音大,遠聲音就小。陳團長眼睛一轉,便想到鬼子的飛機場肯定就在附近,經過部下的偵查果然發現了日本人的飛機場。他們決定夜襲敵軍機場。第一次夜襲沒有成功,陳團長吸取教訓,在第二次夜襲中敵人的二十四架飛機全部被炸毀。在團長陳錫聯率領下,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軍軍史上“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極大地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抗戰熱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夜襲觀后感的精選范文吧。
夜襲觀后感一
《夜襲》是一部戰爭片,描寫了八路軍129師769團偷襲陽明堡機場的戰斗經過。
1937年10月129師769團奉命前往雁門關打響,可在他們準備上火車時,來了一支準備前往忻口的國民黨隊伍截下了這輛火車,他們那目中無人、氣焰囂張的樣子真叫人氣憤。最后團長陳錫聯把這趟火車讓給了國民黨軍隊.準備步行前往雁門關,在那里遇上了郭記者,在雁門關的途中發現了陽明堡機場,在一個夜晚把它炸毀了
129師769團的成員個個都很樸實,他們雖然普通話都說不標準有很濃重的鄉音,常說一些不文雅的話,可是著更能讓人與人之間的心更加貼近。他們不但樸實還很勇敢,為了戰爭的勝利而犧牲自己的生命,趙大力說的一句話,與一架飛機同歸于盡的畫面至今還在我耳邊回蕩,在我眼前浮現---趙大力看了看身后的飛機,轉過身對團長說:“團長3架了。”然后點燃了身上所有的炸藥向身后的那架飛機跑去。
“鐵蛋”、“機窩”、“鋼鳥”??這一連串從八路軍戰士嘴里迸出來的詞兒,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復雜而又單純、無情而又有意的時代,一個《夜襲》導演極力想呈現給下一代人的時代。
當“鐵蛋”從天而降,四散的霰彈撕裂了血肉,掀起的氣浪擊圮了籬墻,揚空的煙塵掩埋了家園和山河??還有誰,屹立不倒于這錦繡萬里的河山之上?他們便是這樣一群說著亦莊亦諧的詞兒們的戰士,攜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朽的靈魂,與敵人周旋在每一寸被淪陷的土地上。戰士即“站”士,即便刀山火海、槍林彈雨,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絕不讓倔直的雙膝彎下??這是一個戰火紛飛,民族災難深重的復雜時代,但卻激發了每一個國人單純而熱烈的愛國情,同仇敵愾,沒有任何的顧慮,沒有任何的理由,毅然決然地投入了滾滾的抗戰洪流。這部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悲壯的畫面刺痛我的雙眼,我終于知道熱血真的是可以沸騰的,那些堅強、勇敢的身影也在我的腦海中留下的深深的烙印。
他們不怕死,但他們珍惜生命。為了更多戰友的生命不白白犧牲,為了同胞們不再受苦,他們在熊熊的火光中與碉堡同歸于盡。
忘不了火光中每個戰士的身影,忘不了他們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炸毀飛機的鏡頭,忘不了他們每個人最后的神情?..
《夜襲》不但讓我感受到了抗日隨時會遭到的危險,而且還看到了革命先輩熱愛祖國的心.
不自由,毋寧死。我們的先烈們用鮮血在歷史的天空寫下,每每仰望總是熱淚滿盈。積貧積弱的中國在1931年就變得殘缺不全,東北三省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遏制我們的煤鐵資源。而關東軍卻在東北磨刀霍霍,日本遠洋艦隊也在加緊訓練隨時準備吞并肥美的中國和中南半島。我們的正規軍隊裝備和訓練水平都和日軍一期、二期相差甚遠,所以備受打壓和封鎖的八路軍裝備更差。可是我們的子弟兵為什么能打那么多的勝仗?因為他們的信仰是華夏大地,即使它當時貧弱不堪,即使它當時無法庇護它的子民。他們用身體和胸口擋住了敵人的子彈,把存活的機會留給戰友,他們用鮮血洗凈了日軍在華夏大地遺留的骯臟。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已遠離了戰火硝煙,但我們不能在安逸的生活中忘掉現在的使命。現在中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統一,國家還沒有足夠強大,我們要時刻不忘復興偉大中華,盡我們的一份力做祖國的奠基石。
夜襲觀后感二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民族利益不可被凌駕”,這是鐵證的道理,也是歷史的洪荒中一個正確的充滿嚴肅性的選擇。當日本帝國主義打著“大東亞共榮”的幌子無恥地入侵中國,使中華民族遭受到歷史上是無前列的恥辱,祖國的河山和子民遭受到慘痛的蹂一躪時,是抗日還是內戰,走上了狹隘的亡國之路,自己標榜著“攘外必先安內”,還以為是“大義凜然”呢!
但是,英雄的中華兒女“頭可斷,血可流”,絕不能讓祖國的利益遭受到絲毫的侵害。于是,“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嘹亮的呼聲徹底摧毀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消極抗戰的愚昧行為。以國軍“正面戰場”為主,八路軍“敵后戰場”為輔的抗戰局面便轟轟烈烈、浩浩蕩蕩地拉開了。
影片《夜襲》講述的正是抗日戰爭敵后戰場中八路軍第129師76一9一團一在陳錫聯一團一長的帶領下,夜襲山西代縣日軍陽明堡機場并炸毀日軍戰機24架,殲敵160余人的故事。戰斗的勝利,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戰場的忻口戰役,是繼平型關大捷后,我軍取得的又一重大軍事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影片展現給受眾的是八路軍英勇抗戰、不怕犧牲的激昂場面,詮釋的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八路軍戰士愛國之心,捍衛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之心昭然若揭,熱血男兒各個鐵骨錚錚,在敵人面前絕不畏縮。也許歷史已經將他們的身軀深深掩埋,但是他們的靈魂卻永遠在我們心中定格——熱血的詮釋。
電一影是一門偉大的藝術,也是一種感染力很強,受眾興趣強的傳播媒介,以其特殊的聲像元素,將故事場面生龍活虎地展現在受眾眼前。影片《夜襲》在戰爭場面的再現以及電一影主題思想的傳載上面面俱到,鬼斧神工;在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等藝術設計方面,影片堪稱是一多奇葩,一團一長陳錫聯機靈應變、剛強嚴正、忠于抗戰的精神面貌的刻畫也可謂是“妙技生花”。觀看《夜襲》簡直就是心靈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就像是極度饑餓后飽足美味佳肴一樣。一部影片的成功之處應該是藝術設計和思想傳達兩個方面的完美,只要能夠滿足這兩個方面,影片也就能滿足受眾的共同興趣了,即滿足了受眾某方面的觀看嗜好。而我正式被《夜襲》中那激烈而殘酷的戰爭場面所震懾,被八路軍戰士個個精神煥發的抗戰激|情所感染。這部影片讓我想到: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每一個亡魂都會永垂不朽,每一次勝利都會彪炳千古,每一個英名都會流芳百世!
戰爭殘酷無情,使人類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無比的沉重。《夜襲》中雖然炸毀了敵機24架,殲敵160余人,但是八路軍的犧牲也是慘重的,其中三營長趙崇德等30余名官兵壯烈殉國。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戰士們選擇了死亡,因為他們“死得其所,死的光榮”,他們的死重于泰山,他們的靈魂將與祖國的命運同在,并將長存。而我們就只能在內心將他們深深的緬懷,牢牢的銘記,并將他們那份高尚的愛國情操發揚光大,世代相傳。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忘卻那些為了抗戰勝利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時刻都應該要牢記是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的安寧,是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而捍衛了祖國的利益,是他們用他們的一腔熱血詮釋了什么是愛國主義,他們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祖國的興亡受到侵害時,我們就該毫不猶豫地毅然地擔負起保衛祖國利益不受侵害的義務和擔子,因為我們身上流淌著的是如長江黃河般激騰的血,我們是炎黃子孫、華夏子民!
夜襲觀后感三
"1937年7月中國人民全民抗戰爆發,10月,忻口會戰打響。八路軍129師769團奉命北上敵后牽制阻擊增援忻口日軍。途中偶然發現位于山西代縣的日軍“陽明堡”機場。769團在23歲的陳錫聯團長率領下果斷襲擊并摧毀機場及全部24架飛機。769團三營長趙嵩德以下30余名勇士壯烈殉國"。這是史料上唯一的也是真是的記載。這部電影的好看和讓人震撼不是因為它來自于真實的歷史,相比以前看過的國產戰爭影片,它更多的是通過對片中不同人物的刻畫讓整個影片變得鮮活起來,雖然知道這些更多的是藝術加工。但是中國的戰爭電影需要自己的《拯救大兵瑞恩》,并不一定要多么輝煌的戰爭場面,而是展現戰爭中每一個人物的表現和變化,這并不是簡單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通過戰爭中人性的閃光讓觀眾重新審視6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從每個血肉之軀炸毀日方飛機的震撼場面中學到每個人為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應該做些什么,這才是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的真是目的。
雖然里面除了團長陳錫聯為那次戰役中的真是人物,其他人物多為創作,但還是讓人在看后記住了他們:勇敢憨厚的三營長趙大力;鬼精靈的偵察排長狐仙;淳樸執著的偵察員小劉;從怯懦到瘋狂的新兵“姑娘”;勇敢機智重戰友情的小飛刀;陽光美麗癡情的國民黨愛國女記者郭小娟等一群鮮活可敬更可愛的年輕人,他們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見證者、捐軀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一面,但是在戰爭面前他們走在了一起,面對敵人沒有膽怯和顧慮,而是英雄般的一往無前。雖然本部影片的真正高潮只有那短短的20分鐘,前面更多的是介紹在平時的戰斗生活中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彼此之間的官兵情、戰友情,有沖突也有幽默,擔當最后那一刻隨著飛機一架架被炸毀,他們的一個個犧牲讓人不由自主想起前面他們彼此間的玩笑、關心甚至是誤會和批評,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觀者的心靈,除了內心的震撼還是震撼……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這部影片,現在的社會人們都變得忙碌,顧不上去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洗禮,慢慢的對不好的現象變得麻木起來,年輕時看不慣的種種現象反而一個一個的在自己身上出現,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我覺得除了在制度上完善國家的各個方面外,更多的應該從人入手,無論貧富貴賤,讓每個人都真正的感受到對這個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感和這個社會對他的認同感,從每個人自己做起才能真正的讓這個社會和諧起來。這需要未來幾代人真正靜下心來,通過不懈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但它所能帶給這個國家的才是真正的繁榮穩定,而不是幾句口號就能實現的……
夜襲觀后感四
今天,我懷著激動地心情,觀看了電影——《夜襲》。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許多情節都催人淚下,但是有些情節又十分幽默,讓人不禁捧腹大笑。看完后,我被這部電影打動,心中產生了許多感想。
這是一部關于打仗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共產黨和日本人戰爭的故事,許多中國戰士都為了打敗日本鬼子而英勇犧牲了。電影剛開始不久,就出現了一幅慘不忍睹的畫面:日本人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一邊飛,一邊炸死中國的戰士,頓時,中國戰士們都被炸得血漿四濺。看到這里,我的心中一下子憤怒起來,因為日本人不顧一切的炸死了許多中國戰士,我真想把那些日本人都炸死。電影繼續播放著,又出現了許多感人的場景,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中國戰士們炸掉日本人的飛機場的情景。中國戰士們都拿著槍,勇敢地沖向日本人的飛機場,與日本人進行激烈的戰斗。有幾位戰士為了炸掉日本飛機,都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在外,還有戰士和日本人同歸于盡,這時,我又一次感動了。電影結束后,我回顧著影片,但在同時,我又慚愧起來:那些中國戰士們那么勇敢,為了祖國,他們不惜自己的生命,特別是陳團長,他是第一個帶領戰士去打仗的人。而我卻十分膽小,平時就連看見一只小蟲就嚇得落荒而逃,記得有一次,我去玩勇敢者道路,許多同學都玩了一些項目,可我還在一旁看著不敢玩,幾位同學拉我去玩,我也不敢,結果被嘲笑了一頓。我想:如果人人都像我這么膽小,那么中國戰士就永遠戰勝不了日本鬼子,世界也不會變得美麗,所以,我一定變得勇敢起來。
《夜襲》真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它使我醒悟,讓我下定決心改掉膽小的毛病,它讓我了解了共產黨的又一件事,那些中國戰士英勇犧牲的情景我永遠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