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
在內(nèi)戰(zhàn)題材中,影片《集結(jié)號》擯棄了傳統(tǒng)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還原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荒謬絕倫。它沒有歌頌,甚至也沒有批判,而是以冷靜的敘事角度講了一個極為殘忍和迷亂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1
當喧囂的山城還沉浸在新年歡樂氣氛里時,我卻走進了電影院,看了馮小剛的電影《集結(jié)號》。
近年來,馮大導演的電影向來以幽默,搞笑的賀歲劇作為主打,并且熱衷于公映前的大肆炒作,所以在《集結(jié)號》推出前后我就沒有認真關注過它。
但這次給我的震撼和感受卻是巨大的。電影一開始的戰(zhàn)爭場面太逼真了,一下子就把我?guī)肓藨?zhàn)火連天的年代,好像就發(fā)生在我的周圍。那紛飛的子彈和炮火把我給炸了,所以當時異常想哭,是真的害怕了。
“聽不見號聲,就是打剩最終一個人,也要之后打下去”。忘不了的臺詞,忘不了的命令,這是一個英雄下給一個英雄的命令。三營九連全體47人參戰(zhàn),僅谷子地一人生還。戰(zhàn)爭的畫面讓我的心一次次遭受震撼。四次應對坦克,姜茂財選擇義無反顧地與敵軍的坦克同歸于盡,焦大朋被燃燒瓶燒死,呂寬溝為了給連長找一塊手表被狙擊手射死,王金存從一個柔弱書生到一個戰(zhàn)斗英……
這是一部要用心去看的電影。應對死亡的挑戰(zhàn),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選擇迎接還是逃避,然而戰(zhàn)場上的士兵則只能選擇忠于職責。“槍林彈雨”這個詞以前對我來講實在是太遙遠了,而應對大熒幕,的確,我膽怯了。應對戰(zhàn)爭,我們會說“死亡是太容易的事”了,難的是怎樣勇敢地戰(zhàn)斗下去。生離死別是人所應對的最痛苦的事,而戰(zhàn)爭中,人們需要經(jīng)歷的不僅僅是對死亡的畏懼,還有一次次戰(zhàn)勝痛苦的勇氣。
戰(zhàn)爭不是兒戲。誰也不想去送死。當然,有比送死更不能理解的,就是白死。當47具英雄的尸體躺在大山深處,被說成所謂失蹤,當谷子地說:“本來都是爹媽給起好了名字,怎樣到最終都成了沒名兒的孩子了”那句話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盡管名字看來只是些虛無的符號,但往往許多時候,這對人來說很重要,這與別人無關,只與自我有關。
谷子地,一個標準的軍人,有著軍人那種特有的執(zhí)著和使命感!更多的是一個男人的職責感!對上是絕對的服從,對下,藏在心底的兄弟情!一個好男人是不會隨意表達情懷的!
不想多寫了,愿我們的世界和平永存!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2
高中的時候我曾經(jīng)看過一次《集結(jié)號》,那時只是覺得谷子地和他的九連太受委屈了,他們沒有得到應得到的榮譽和公正的待遇。但這次從頭到尾,認認真真重地新看了一遍《集結(jié)號》,心中的感受和第一次不一樣了,心中想的更多了。也許人對一件事物的認識要經(jīng)過全面的多次的重新理解才會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吧。
重溫經(jīng)典,少了對他們委屈的過分在意,而是重新思考他們?yōu)槭裁催x擇那條路,為什么受苦卻又要堅持。我覺得谷子地和他的九連的每一位戰(zhàn)士都很偉大,他們甘愿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也成全自己心中的夢想。
谷子地的遭遇正像每一位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一代人的縮影。他們?yōu)榱送品刂鞯膲浩龋瑸榱藝业暮推剑瑸榱苏紊系男叛觯尘x鄉(xiāng),投入到革命隊伍中。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和命運作斗爭,每一刻都可能犧牲掉自己的生命。
王金存一開始害怕上前線是因為他害怕犧牲,更害怕讓自己的母親和媳婦擔心。但他選擇了為共產(chǎn)主義獻身的道路就不該畏懼犧牲,雖然殘忍,但集體理想的實現(xiàn)沒有個人的犧牲是無法達成的。當他目睹了自己戰(zhàn)友一個又一個的犧牲之后,他變得勇敢,堅強起來了,將個人情感置于一邊,真正的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信仰而敢于沖鋒了。他的選擇是對的,他的犧牲是他生命中最絢爛的的時刻。
谷子地是個有血有肉的鐵血男兒,本來他也會死的,但他僥幸逃脫了,他的余生不為自己而活,為了給自己死去的戰(zhàn)友一個證明,一個歸宿!讓社會認同他們的付出,認同他們的生命是有意的!當他在朝鮮戰(zhàn)場上為趙二斗接過地雷的時候,他又為集體做了一次犧牲,因為他不能讓他的炮兵連失去眼睛!他放不下自己的使命,就委托趙連長幫自己繼續(xù)找尋自己的組織。他的選擇再一次體現(xiàn)了他的無私,他的偉大!
當谷子地又一次死里逃生后,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四處奔波,不畏艱難險阻,執(zhí)著的要為戰(zhàn)友和他們的連隊找到組織。當他走在無名烈士公墓的時候,他的心情是難過的,有名的孩子沒了名字,有意義的生命卻得不到認同,這更堅定了他尋找組織的執(zhí)念。無論風吹日曬,無論旁人唏噓冷落,他都一直在挖,讓戰(zhàn)友們重見天日!黃河終有澄清日,當戰(zhàn)友的尸體找到的時候,谷子地愣了,他終于等到那一天了。那一天,九連的戰(zhàn)士們聚在了一起,接受了榮譽的授予和革命隊伍的肯定。集結(jié)號響了起來,英雄們可以安穩(wěn)的走了。
活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是我們的幸福,但我們不能忘掉老一代革命分子為我們所做的犧牲,我們也要繼承前一代人的夙愿,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中國,讓革命火種永遠傳遞下去!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3
一幕幕炮火連天、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血腥撕殺的場面令人驚心動魄;一場場戰(zhàn)友慘死、尸骨無存、背負失蹤名份的情節(jié)使人撕心裂肺、悔恨哀怨;一個個舍生取義、視死如歸、鍥而不舍的英雄壯士讓人無限敬仰、難以忘懷。整個影片讓人震撼、讓人心碎、讓人感動、讓人長嘆。當人們期盼以久的集結(jié)號最后在片尾中吹響的時候,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感慨萬千。這就是我觀看了電影《集結(jié)號》后的切身感受。
有許多人都說電影《集結(jié)號》是一部戰(zhàn)爭片,但我卻感到她更像一部倫理教育片。本片導演馮小剛說《集結(jié)號》是表達誠意的作品,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戰(zhàn)爭的殘酷場面只但是是為這部片子的主題思想鋪墊一個前提,其真正的思想主題是在弘揚忠誠。
《集結(jié)號》吹響的是一曲以忠誠為主旋律的壯麗詩篇。四十七個壯士血灑疆場是忠誠、為的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為的是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焦排長在重傷彌留之際說聽到了集結(jié)號吹響了是忠誠,為的是余下的戰(zhàn)友的生命;劉營長不讓吹集結(jié)號也是忠誠,為的是大部隊的安全撤退和人的生命;王金存的未婚妻千里尋夫也是忠誠,為的是至高無上的感情;谷子地應對必死無疑而選取堅守,應對地雷爆炸而將生存留給戰(zhàn)友,應對四十七個失蹤的亡靈而不懈地追尋、不屈地抗爭,更是顯示了他的忠誠之心。
沒有這些敢于以血肉之軀同鋼鐵坦克同歸于盡的`忠誠戰(zhàn)士,就不可能實現(xiàn)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沒有那些肯于服從大局,甘愿犧牲局部利益,承擔打阻擊、做掩護的指戰(zhàn)員,就不可能有三大戰(zhàn)役的輝煌勝利;沒有千千萬萬個先烈的壯烈犧牲,就不可能有這天的和平環(huán)境和幸福生活。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忠誠一詞被許多人淡忘了,在一些人生活的辭典中成了癡傻的代名詞,成為許多人譏笑嘲諷的對象,讓許多人敬而遠之。他們熱衷追崇的是個人利益和經(jīng)濟實惠,他們追逐索取的是個人的名利和享受。為了到達個人的目的,他們指鹿為馬、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們助紂為虐,成為殘害忠良的幫兇;他們貪贓枉法,不顧平民百姓的死活;他們弄虛作假,一意追求個人的所謂政績。這些人太就應看一看電影《集結(jié)號》了,用影片中的英雄們的光輝形象來對照對照自己,用血與火的震撼來洗刷自己的污穢心靈。
戰(zhàn)爭年代需要忠誠,和平建設年代同樣需要忠誠。政府需要忠誠的公務員,企業(yè)需要忠誠的員工,黨和人民需要忠誠的領導干部,建設和諧的社會需要忠誠的信念,和諧的社會需要千百萬忠誠的民眾。
愿《集結(jié)號》吹響的弘揚忠誠的主旋律,使的人們受到啟迪,受到震撼,有所感悟,有所心得。讓忠誠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4
集結(jié)號這部電影從8月開始我就想看了,一直等呀等呀,終于等到月,終于有幸讓我一睹馮氏戰(zhàn)爭片。——震撼!
有人說集結(jié)號可以給出這樣一個概括性的公式,類似:太極旗飄揚+拯救大兵+兄弟連+激情燃燒的歲月+藝術人生。也有人早就宣傳稱這是一部中國的“拯救大兵瑞恩”。無論人家說什么,自己眼見為實——在戰(zhàn)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說到戰(zhàn)爭片,讓我惡心的就是中國戰(zhàn)爭片,連長頂著炸藥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這里有我頂著!”……(吐了)好假!在這部馮氏戰(zhàn)爭片里,雖然許多地方采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表,寬溝找到手表后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上半身垂直于水平面)!這不是自告奮勇地當活靶子嘛!不過從中也許還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yè)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老實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己置身戰(zhàn)場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現(xiàn)。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于非戰(zhàn)斗性減員。
可見集結(jié)號并不是傳統(tǒng)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zhàn)爭怎么怎么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階級、宗教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非常佩服導演敢這么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zhàn)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不記得是兄弟連里寫到過還是戰(zhàn)神里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zhàn)場上的,這樣的人注定了之后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在烈士陵園,劉澤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結(jié)號沒有吹響,知道了大部隊早就撤走留下他們牽制敵人,其實這種舍小為大的事情戰(zhàn)場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后就是發(fā)怒了——“你們怕大部隊被咬死,就不怕我們被咬死?我們真的都被咬死了!”這個時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為要知道,傳統(tǒng)戰(zhàn)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不可以“自私”的,傳統(tǒng)戰(zhàn)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恨不得犧牲一人拯救全軍的。自私的老谷,難道就不是一個可愛的人嗎?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幾個弟兄都當成親兄弟對待——記得父輩的旗幟里,MIKE說“我要和我的兄弟們在一起。我答應過他們的媽媽把他們平安的帶回去,我已經(jīng)對他們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這樣的嗎?他要他的那些兄弟們死也不能落在敵人手里。誰敢對這樣一個“自私”的軍人做正面宣傳?誰敢?誰敢對一個“畏敵”(老谷讓大伙喘口氣,指導員罵他畏敵)的連長做正面刻畫?誰敢?那些傳統(tǒng)戰(zhàn)爭片的導演都不敢,他們都不敢,唯有馮小剛!“一個烈士等于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里那么拍!”他說:“我不過是把一個人的經(jīng)歷給拍下來。”哪來什么教條?哪來什么英雄主義?有的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
之前給了這部電影四顆星,現(xiàn)在又后悔,給了五顆星星。給四星,是因為坐進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總感覺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有點不值票價和造價。可是,正如人家說的,看電影都帶著自己感情色彩去看的話,那就沒幾部好電影了。而自己寫完這篇東西(算是影評吧)——標題一直沒起——我覺得,應該把最可愛的星星獻給最可愛的谷連長。他是最可愛的解放軍(谷子地,長谷子的地,你們識字都識傻了!——原話記不得了),因為,至少是影片里的老谷、至少是馮導手下的老谷,是個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漢子。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5
首先這個片子告訴我們戰(zhàn)爭原先是殘酷的。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南方名將伯特·李將軍曾說道:“戰(zhàn)爭如此殘酷是件好事,否則就會有人喜歡它。”但是看以往我黨拍的片子,我們是很難感覺到戰(zhàn)爭的殘酷,比如《小兵張嘎》,一個小孩子把日本人耍的團團傳;比如《絕境逢生》,潘長江拿著把鐵錘在全副武裝的日本人堆里殺個幾近幾出,最后力盡鐵錘脫手而飛還砸倒一個人;還有《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居然奈何不了一群沒有經(jīng)過軍事訓練的平民。
這在現(xiàn)實中根本不可能發(fā)生,子曰:“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意思是拿沒有經(jīng)過軍事訓練的百姓作戰(zhàn),跟拋棄他們沒有什么兩樣。平民和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作戰(zhàn),是占不了便宜,勝了也是慘勝。大部分國產(chǎn)戰(zhàn)爭片中,智勇雙全的主角在子彈橫飛的戰(zhàn)場總是能無所畏懼,簡單搞定敵人,順便還能泡個mm。俺們黨這么拍片子是用心良苦,都是為了俺們好,生怕俺們不敢上戰(zhàn)場,或者一上戰(zhàn)場就開小差,所以把戰(zhàn)爭片拍的既溫馨又簡單。
有人說這個片子很像《兄弟連》或者《拯救大兵雷恩》,那是因為所有的戰(zhàn)場都是大同小異,戰(zhàn)場是怎樣樣的呢?血肉模糊的軀體、斷裂的四肢、滿地橫流的血水、和泥土混雜在一齊的內(nèi)臟、因為恐懼和痛苦而面目猙獰的士兵。
如果是冷兵器時代,你還能夠看到滿地亂滾的人頭;如果是熱兵器,你能夠看到渾身冒火的鋼鐵怪獸。谷子地曰:“子彈頭上飛,手榴彈擋下滿地滾,神仙也得尿。”斯言是也!但是我們的戰(zhàn)爭片中卻很少能看到普通士兵臉上的恐懼,在大部分片子里,如果有死亡,主角們總是英勇大無畏的死去,配角則無足輕重地死去,間或爆出一聲慘叫。很少能在我軍士兵的臉上看到恐懼。我們的導演和編劇用英雄主義掩蓋了對戰(zhàn)爭的恐懼。只有《集結(jié)號》中,我們能夠看到這種恐懼,當文教員慌亂地躲避著同伴的尸體的時候、當遍體鱗傷的士兵顫抖地告訴連長集結(jié)號響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種恐懼,也看到了人性——凡是人,總會害怕死亡,機器和螺絲釘是不會害怕的。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打仗就要靠戰(zhàn)友了。《集結(jié)號》有一個很搞笑的細節(jié),就是戰(zhàn)友們互相稱呼對方“弟兄”或“兄弟”,而不是傳統(tǒng)的“同志”。當打退敵軍兩次攻擊后,死傷慘重的士兵開始崩潰,謊報軍情宣稱聽到了集結(jié)號,然而谷子地一句:“我沒聽到集結(jié)號,我要留下。聽到集結(jié)號的,能夠走。”就把所有兄弟留下來。很顯然,讓兄弟們留下的不是軍令、使命感、榮譽感或者類似“為了新中國”等等的口號,否則他們根本不會謊報軍情了。他們留下是為了和連長同傷共死。而相對的,谷子地回報他們的是千方百計的證明他們是烈士——不停地給組織寫信,獨自一人去媒山挖弟兄們的尸體。從某種好處上來說,他活著的目標就是讓兄弟們的死能夠換回700斤的小米。
“把死掉的弟兄們送到窯里,不要讓炮彈炸著。”谷子地對排長焦大棚說道。
“黑子,到下面后好好歇著。”谷子地抱著犧牲的黑子說道。
谷子地吃力地將最后一名弟兄的尸體拖到煤窯里,細心放好。
“連長,我沒有給你丟臉吧?”受了絕命傷的文化教員問道。谷子地摸了摸他的頭,“沒,下輩子還做兄弟。”
“下輩子還做兄弟。”這就是這個片子主題。呂寬溝和姜茂存冒著生命危險去找手表,殘存的九連士兵自愿留下陪連長,眼睛半瞎的谷子地獨自一人去媒山上挖弟兄們的遺體,統(tǒng)統(tǒng)都是圍繞著“兄弟”這一主題。
比起兄弟,組織就不是那么貼心了。打仗時候不吹集結(jié)號放他們鴿子不說,打完仗后售后服務做得也不好。趙二斗對急著找部隊的谷子地,師里面壓了十幾萬封信,全是找部隊的。想想也是,那時候組織剛剛把朝鮮人民從美帝國主義的魔掌中拯救出來,讓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又忙著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民,哪有功夫管這十幾萬人的個人小事。當然,組織有時候也蠻好的,比如征兵的時候,給你帶著大紅花,讓你騎著大洋馬,后面敲鑼打鼓,別提多有面子啊。
如果說九連的士兵們是為了對連長的兄弟情堅守在陣地上,那么連長谷子地又是為了什么留在陣地上死活不撤退呢?就為了團長一句話:“沒聽到集結(jié)號,打到最后一個人也不許撤退。”
俗話說軍令如山,在中國人的概念中,來自上級的軍令(也許還包括不是軍令的命令)是有點神圣不可侵犯的。當年孫子受命訓練宮女,王妃擔任隊長,但宮女們在訓練時嘻嘻哈哈,不聽指揮,孫子以軍法將隊長處死,殺了妃子后,宮女們言聽計從。在這個故事中,不聽命令本身就導致死刑。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軍人,谷子地忠實地執(zhí)行了這個命令,為此不不惜陪上他自己的生命和骨肉相連的弟兄們。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優(yōu)秀的軍人,他的做法和谷子地有點不一樣。在1944年的冬季,101空降師在德國邊境和德國人隔河對峙。團長命令e連派一支小隊半夜渡河深入敵境抓一名俘虜過來——這真是一個危險的任務。營長溫特斯少校親自安排了這次任務,大兵們在漆黑的夜里偷偷過河,襲擊了敵軍的一個據(jù)點,抓住了一個俘虜,然而在行動中一名弟兄受了致命傷,悲憤交加的大兵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伴垂死哀嚎,然后慢慢被死神奪去生命。
團長過來了,熱情洋溢地贊揚了大兵們的勇氣,稱贊他們?yōu)閳F部爭了光,然后下達了第二個命令——晚上再渡河去找一名俘虜。團長走后,溫特斯少校開始布置任務,在某處用橡皮艇過河,然后在對岸某處集結(jié),然后襲擊某處敵軍據(jù)點,最后他說道:“晚上在營地睡覺,然后明天交給我一份過河后沒有抓到俘虜?shù)膽?zhàn)報。”士兵們吃驚地交換眼神,但是他們?nèi)玑屩刎摚驗椴挥靡驗閳F長想為團部爭光而冒險。
在那里我不想爭論溫特斯少校和谷子地的做法誰對誰錯,我只想問一下,如果你當兵,你愿意是當谷子地的兵,還是愿意當溫特斯的兵?當然,他們都是優(yōu)秀的軍人,也是優(yōu)秀的上司和兄弟。
集結(jié)號電影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