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電影觀后感2021
"感”,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寒假電影觀后感20215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寒假電影觀后感1
921,1927,1928……2021屏幕上跳動著一個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刻,訴說著我們的黨排除萬難,滿懷豪情地走過了100個春秋。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憶往昔,我們熱血沸騰。董存瑞,黃繼光,楊靖宇……雷鋒一個個英雄的名字牢牢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又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黨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他們是人民永遠歌頌的,緬懷的。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黨的溫情就在身邊。他號召我們要學好各門功課,勇于參加社會實踐,用科學來武裝我們的頭腦,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寒假電影觀后感2
黃石的孩子》觀后感
星期五的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凱樂大劇院看電影《黃石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30年代末抗日戰爭時期,60多個黃石孤兒與三個成人的愛心故事。
主人公何克是一名英國戰地記者,他親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殺,自己也差一點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被一名共產黨員陳漢森解救。后因養傷被派往黃石,在黃石與遭日寇屠殺過后幸存下來的60多名性格各異的孤兒相遇,肩負起照顧這些孩子的責任。戰爭更加逼近的時候,為了避免這些孩子再次受到殘害,何克和陳漢森等人義無反顧地帶領這60多個孤兒跋涉千余公里歷經艱險,來到沙漠的邊緣逃避戰火,何克卻因破傷風失去了生命。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要獻出自己的愛心為別人服務。
寒假電影觀后感3
電影《鐵娘子》重點講述Denis Thatcher的部分,顯得過分細碎而隱蔽。撒切爾給了她丈夫很高的評價,而事實上Denis對于撒切爾的支持相當重要,而且更重要的,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曾經在撒切爾第三次當選首相之時就預見了她的下臺——而這一切都被簡化成了一個生為背景死為鬼魂的存在,不得不令人扶額。
其實我們都明白,這部鐵娘子,其中心思想無非是想向大家表明:鐵一般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女爵,其實也是一個女人,必然具有女人的一面,甚至可以說,只不過是個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的女人罷了。這個立意倒是不錯,關鍵是承認撒切爾是女人,與其去渲染她相同于一般女人的部分,不如去突出她不同于一般女人的選擇。她的確是個女人,但她是作為英國前首相而被記住的,她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光,必然是她作為英國首相的那段日子。而本片選擇將這段大量濃縮,而是以她的老年作為主題,首相時光閃回插敘,無異于自取其辱。
而更令人不滿的是,這種首相撒切爾和女人撒切爾不能共存的視角,其實相當反諷地給我們表明,編劇和導演(兩位都是女人)還是潛意識地對于女人首相有偏見的,對于撒切爾的政策還是不愿意去贊同的?;蛟S正如撒切爾的子女對于這部鐵娘子的評價一樣:自始自終,都不過是左派的意淫罷了。
寒假電影觀后感4
女排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們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
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沒有私心雜念、敢于犧牲的人,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在各種困難挑戰面前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集中精力迎難而上、勇闖難關。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這種為實現國家、民族利益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女排精神包含著很多層意思。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郎平巧妙運用團隊協作的法寶:用老隊員穩軍心,用新隊員打拼殺,12名隊員輪番上場,人人都是主力。女排背后的大團隊也形成了支持女排的強大正能量,各種專業人才形成了托舉女排高峰的巍巍高原。推進民族復興,我們更要萬眾一心,人盡其力,凝聚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中國女排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艱苦創業史。從白手起家到鑄就輝煌,靠的是艱苦創業;從低谷再到巔峰,靠的仍然是艱苦創業。這樣的艱苦創業精神,在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新長征中永不過時!
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30多年來,中國女排前進的道路上有輝煌也有挫折,但不論在什么情況下,中國女排一直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處順境就自強不息增創更大優勢,處逆境則自強不息化劣勢為優勢,從不怨天尤人,始終以頑強拼搏精神帶給人們感動與鼓舞。在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尤其需要弘揚這種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也只有這種精神才能保證我們在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接力賽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寒假電影觀后感5
1月19日,電影《奪冠》在京舉行全球首映禮。導演陳可辛,監制張一白,領銜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扮演80年代女排隊員的演員們及特別出演劉敏濤一同出席?;顒有枪忪陟冢€有81歲高齡的“時代之聲”宋世雄驚喜亮“聲”?;顒蝇F場,導演與主創也和觀眾分享了不少故事和心情,導演陳可辛表示拿出了女排精神拍女排故事:“這是一部帶著使命感的電影?!彪娪啊秺Z冠》即將于2020大年初一全國上映。
宋世雄“時代之聲”掀起全場回憶殺
電影《奪冠》全球首映禮于1月19日在京舉行,觀禮的眾多名人大咖紛紛化身女排“鐵桿粉”《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自曝“開場10分鐘就想哭”。馮紹峰一開口就表白:“我對中國女排的感情是特別深的,他們伴隨著我的童年,”更大贊道,“俐姐飾演的郎平形象讓我非常滿足?!蹦怯ⅰ昂蠡凇睕]帶紙巾,感慨電影喚回了她對女排的熱情:“80年代女排奪冠時我才十幾歲,電影喚起了很多年沒有的那種熱淚盈眶。”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激動表示看電影時如臨其境,“很多人知道女排,但并不了解,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什么是中國女排、什么是女排精神?!崩钪瓮㈦m然之前沒有那么了解女排故事,卻在看完電影后迅速成為課代表:“中國女排精神也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精神。就是不甘心,就是不服,為了這口氣我也得打到底!”
當宋世雄老師的聲音從觀眾席中響起,偌大的放映廳響徹歡呼,掌聲不絕于耳。現場所有主創、嘉賓、觀眾仿佛集體穿越,回到那個洋溢著青春、揮灑著熱血的80年代。81歲高齡的宋世雄,看片后勾起無數回憶:“我又想起我們中國女排所走過的艱難歷程,特別是1981年世界杯的場景歷歷在目。這部影片反映了中國女排的精神,我向創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謝意,謝謝大家!”
寒假電影觀后感6
假期的時候,爸媽為了讓我感悟在苦難環境下孩子的學習生存狀況,特地在網上找了一部電影《背著父親去上學》——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們一起花了二個小時,在無言的感動中看完了電影。
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朋友石娃的故事。石娃很小的時候,媽媽因病去世了。姐姐小學畢業,石娃7歲時,到了上學的年齡,由于家里很窮,只能供一個人上學,爸爸左右為難,只好用"轉勺子"的方法決定他和姐姐的命運。結果勺子把指向了石娃,石娃得到了上學的機會,而姐姐只得輟學在家。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不禁淚流滿面,石娃一家是多么的貧困。然而,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一家人互相體諒、互相關愛,是多么的幸福啊!
小的時候石娃騎在爸爸的背上,讓爸爸背著他上學;而兒子長大了,中風的爸爸為了不連累兒子,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跳進了一口井。石娃把爸爸救了上來,為了不耽誤學習,又能更好地照顧爸爸,兒子毅然決定背上爸爸去上學。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呀。看到這兒,爸爸媽媽暫停了電影,爸爸告訴我,這絕對不是簡單的背與互背的角色轉換,這對父子,他們都互相照顧,誰也不放棄誰,誰也不離開誰,他們演繹出的是多么偉大的人間真情。
看看石娃,想想自己,我感到無比慚愧。我有一個勤勞聰慧的媽媽,知識豐富的爸爸,有了他們的呵護,我簡直成了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怕吃苦,怕受累,學習成績還需很大的長進??晌覐牟惶娓改钢?,從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記得有一次,我期中考試粗心成績不理想,爸爸非常生氣,我看到了他高高舉起的一只手,當時我嚇蒙了,可是爸爸的手還是慢慢落下來了,只說了一句:"把這張試卷錯題重做一遍,"便長嘆一聲回到了書房?,F在想起當時我爸爸的心情該是多么的糾結啊!?
如今我知道了爸媽讓我看這電影的意圖。我想,我的父母也如同電影中的爸爸一樣,對自己充滿著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只是我們不應該把這些關愛視為理所當然,也要有反哺之恩。我暗下決心:一定要以石娃為榜樣,學習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學習他迎難而上的精神,發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