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
《真愛》是由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孔都孜扎依·塔西、拜合提爾·艾則孜、索星宇等人主演的劇情電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1
隨著以“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深入開展,5月27日,工信委組織機關黨員干部觀看了電影《真愛》。這是一部歌頌偉大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反映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影片。影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震撼,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大家無不是滿含熱淚看完了影片。影片凸顯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
《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并在那么困難的時代,靠自己的勤勞把19個孩子養大成人的真實故事。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一群孩子嘩啦啦地吃飯、做作業、玩耍,為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借助母親對小彩霞的收養,傾其所有為小彩霞治療滿頭的瘡疤,讓她長出黑亮的頭發,以及她和哥哥的到來,與其他孩子及阿尼帕媽媽親生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沖突,到最后在情感上的接納等一幕幕故事情節至今仍在腦海中閃現。阿尼帕媽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自己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群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為他們遮風擋雨。從平實無華的寫實中體現了阿尼帕媽媽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更是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現實寫照。通過觀看《真愛》,讓我們的靈魂得到一次凈化,讓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為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并樹立“阿尼帕媽媽對其他民族小朋友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的民族團結思想意識。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2
阿尼帕媽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以全國道德模范阿尼帕阿力馬洪撫養六個民族19個孩子真實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真愛》中,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了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并努力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也許,在她看來,自己為孩子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但這恰恰詮釋了無私而博大的無疆大愛,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展現,是我們正極力倡導和樹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是四川什邡人,阿尼帕媽媽的無疆大家,深深地感動著我,也深深地感染著我,使我不禁想起了六年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那場震驚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想起了全國各族人民對我們四川地震災區人民的無疆大愛。在那些抗震救災的日子里,身處極重災區的我和家鄉父老,被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無疆大愛暖流包圍著,感動著。一幕幕感天動地的生命大營救,一顆顆滾燙的愛心,一份份無私的援助,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與大愛,是多么的難得和寶貴……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愛》告訴我們,只要中華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并人人像阿尼帕媽媽的那樣,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我們的民族就大有希望,我們的國家就必定富強,我們共同憧憬的偉大的中國夢就必將實現。
我以為,在當前這種特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電影《真愛》的意義重大,對促進全國各民族大團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集各民族人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正能量,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3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影片凸顯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質,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良知,也是人類永恒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么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媽靠自己的勤勞把19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凍僵的雙手清洗著一桶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周圍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了.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疆各民族群眾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是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
電影中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4
今年五月是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將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成電影《真愛》,在五月開始全國公映。5月24日,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影片,《真愛》用真實自然的故事與唯美的表現形式感動了我,觀影中,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即使寫這篇觀后感,我也能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激蕩,我的眼角竟然再一次泛起淚花,我甚至無法找到合適的語句來做這篇觀后感的題目,人間的偉大莫過于此,如此的真愛該如何詮釋?
《真愛》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拍攝得如此唯美, 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生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讓大愛廣為傳播、。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相濡以沫、共同建設新疆、守望美好家園的心靈路程,影片中所表達的“母愛”就像是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而這個河床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季節性畫面呈現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景語已經變成了情語,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們潸然淚下的原因,質樸的情境留住了觀眾的心。純凈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畫面,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現實中經受了種種磨難之后,內心是如何獲取踏實和希望的。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5
《真愛》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拍攝得如此唯美, 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生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讓大愛廣為傳播。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相濡以沫、共同建設新疆、守望美好家園的心靈路程,影片中所表達的“母愛”就像是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而這個河床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季節性畫面呈現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景語已經變成了情語,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們潸然淚下的原因,質樸的情境留住了觀眾的心。純凈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畫面,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現實中經受了種種磨難之后,內心是如何獲取踏實和希望的。
《真愛》是觸及人們命運和靈魂的電影,影片中,19個孩子從過去的苦難到現在的幸福,用了3個時空來表現,其中最難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進入商業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直接簡單,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幸福指數并不低,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們對幸福的感受都一樣,那就是“愛”。阿尼帕媽媽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影片中老人滄桑的臉,她那雙粗糙的手,我們可以想象阿尼帕媽媽撫養19個孩子的不易,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豐富情感。
《真愛》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付出,偉大的真愛,這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著,托舉著的。
《真愛》是真心之愛,人人身上皆有之,人人心中向往之,所以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產生了強烈共鳴,這是良知與愛的力量的傳遞過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民族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6
一個天真無邪的小男孩,生活在斯里蘭卡國內種族戰爭時期的一個富裕的家庭里;他不能去學校上學,只能在家中接受家庭教師的輔導;他的弟弟在戰爭中喪生,每每他在父母前提起弟弟的時候,都會被母親岔開話題,小男孩甚至某些時候出現了幻覺,以為弟弟還在身邊,其實是他在思念他死去的弟弟。
小男孩的家庭及仆人構成的生活環境,正好是國內戰爭的縮影:現實中兩個種族僧伽羅族74%,泰米爾族18%,僧伽羅族統治國家,影片中家庭也是大致如此,爸爸僧伽羅族、媽媽泰米爾族,仆人多數是僧伽羅族。在文字不通和文化價值觀差異較大的環境下,兩個種族間的悲歡離合開始了。首先,影片中小男孩的爸爸媽媽是恩愛的,家庭中的兩個異族的仆人也和諧的曖昧著;但是本片也通過描述家庭中兩個仆人的一次小摩擦,揭露了矛盾的存在,在家主人的處理態度反應了當地的社會現實:僧伽羅族的強勢。我想這只是個被美化了的縮影,其國內的現狀可能更加暴力血腥一些。
通過本片我個人可以看出,導演呼喚著人們心中原始的祈望和平的本性,或者說是弱者在生存中希望得到同等待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