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
《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遇到突發事情,機長臨危不懼成功解救包括自己在內的9名機組人員和119名乘客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那么你知道《中國機長》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歡。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1
公司組織員工觀看《中國機長》,感受感悟影片的精神,該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在2018年5月,發生了一場驚險的高空脫險的飛機事件,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飛往拉薩航班時高空遇險,在飛機巡航階段時,駕駛艙右座的前擋風突然玻璃爆裂脫落,座艙失壓,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的極端罕見險情,航班機長劉傳建在危險面前,保持極端的冷靜,處事不驚,成功將飛機安全備降到成都雙流機場,機場119位乘客安然無恙。
觀看過程中,影片的震撼,我基本全程處于緊張狀態,身臨其境。自己的情緒隨影片中人物和情節的變化而變化,緊抓衣角,整個心跟隨影片劇情發展不段發生變化,開始的揪心、感動到最后的歡呼,
看完《中國機長》,收獲頗多,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機長精湛的飛行技術、專業的管理能力、過硬的心里素質,責任的背后是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是專業和責任,“欲戴皇冠、必成其器”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他是“狂風利刃艱難險、定守生命備周全”的英雄,他用他的堅守和執著,守護了119條生命。
在《中國機長》中,除了感嘆機長超高的駕駛技術之外,整個團隊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視的,任何一次飛行,都不是機長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影片中整個機組在飛機上需要協同能力,從飛機出現失壓,命懸一線時更需要乘務、管制、地面等相互之間的完美協作,有時候公司就仿佛時一個大家庭或者小社會,他需要一環扣一環的合作,每個人都有自己散發光芒的技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能。
從機長到普通空乘服務人員,他們在生活中都是普通人,他們有愛自己的人,也有自己愛的人,他們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做到盡職盡責,在電影開頭,每一處工作細節都有條不絮、繁而不瑣,效率極高的完成每項工作,讓我看到工作中專業、預習、目標、檢查、計劃等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們每天的工作也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自己的工作,自己就是人生的機長,只有兢兢業業的同時,也要日積月累、學會思考,在工作之余不斷的提高自己和挑戰自己,在人生中遇到“事故”、“挫折”“困難”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主宰你的人生,將你人生中的“飛機”安全降落。
身為企劃公司__部門的一名員工,雖然融入這個集體的時間不長,但是整個部門的工作態度和團結協作的態度讓我很值得學習,部門的每一個人對網絡安全不能一絲懈怠,隨時繃緊網絡安全這根弦,認真巡檢,將安全網絡扼殺在萌芽中,確保一切正常,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把每一項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嚴以律己、恪守職責,扎實做好工作,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職業素養;結合自己的專業崗位立足于實際。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經驗教訓。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2
故事講述了飛機在空中遇到險境,環境極度危險,隨時有可能墜機。機長與機組成員臨危不亂,從容的控制飛機,不惜以自我生命為代價,換取整機乘客的平安。
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飛機幾次遭遇險境,乘客極度恐慌。乘務人員與機長在穩住大局的情景下,努力的安撫現場,鼓勵大家,讓大家堅持鎮靜。在這萬米高空之上,飛機一旦遇到危險,那種心境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出來。他們在瀕臨死亡的邊緣,追求生的盼望。
在極度危險恐慌的時候,飛機在劇烈搖晃隨時有可能墜落的時候你會想起誰呢?在影片中,乘客與機組人員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的家人。飛機上有一對交往中的情侶,男孩努力的喊道我喜歡你,女生擺擺手,示意你不嫌棄我是一個啞巴嗎?男生大聲喊道,那我還是喜歡你!生命誠可貴,感情價更高。此時此刻,機長們在應對飛機前擋風玻璃震碎的情景下,拼命的控制住飛機。一位輔機人員剛剛被拽下來,在擋風玻璃震碎的那一刻。這位年僅二十歲出頭的輔機人員飛了出去,安全帶緊繃的掛在他的身上,機長努力的控制飛機,拽了他幾個來回,才將他拖回駕駛艙,在死神邊緣剛剛撿回生命的他,迅速的回歸到自我的崗位上,協助機長控制住飛機,他們不顧自我的安危,就算是拼了命也要拯救出整架飛機的生命。
此時此刻,機長的身體承受已經到達了人類極限。陷入短暫昏迷當中,就在這瞬間,機長的眼簾映現出他那可愛的女兒正在家中等著一個父親回家給她過生日,這是機長出發前答應女兒的事情。機長眼睛紅潤,淚珠旋轉,拼了命的睜大眼睛,心中反復的提醒自我必須要帶全機人員脫離險境,安全著陸。這是一位來自父親的力量,這是愛的力量,愛的力量是何等偉大啊!愛能夠支撐起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能夠為了愛赴湯蹈火,愛能夠喚醒我們沉睡的心,愛能夠帶領我們突破重圍,沖出險境,這就是愛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難處,只是有的人不喊疼。親愛的多謝你們來讀我寫的這篇流水賬。文章的中心思想,表達的是,讓我們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了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活出上帝的榮光與美。親愛的你,無論今日有多難、多累,請記得必須要給自我加油!就算全世界都放棄你,記住!有一位上帝會永遠愛你,喜歡你。請你來到他的懷抱中,感受上帝的愛。無論你做什么事情,賺多少錢,要記得自我的身體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尊重生命,不要輕易去傷害身邊的人。
當你走不下去的時候,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孩子,想想我們的至親好友。愛能夠喚醒我們繼續前行的道路,唯有愛能夠改變人,愛能夠遮掩過錯,用心去愛,讓我們用心去體會。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3
《中國機長》上映,我們再次回顧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這一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在觀看完這部電影和了解機長劉傳健28年飛行生涯的心路歷程,不由從中感悟到了一些黨員干部在基層“生長”的道理,愿與大家一齊分享。
基層亦課堂,學不能夠已。劉傳健言道,我們在學校學的很多東西,在平時生活中、工作中用得十分少的,可能不到10%,但在關鍵時候,別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那90%就是用來解決這個時候的問題的。
我們常用“上頭千根線,下頭一根針”來形容基層干部的狀態,每一天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極少數基層黨員干部異常是年輕黨員干部,來到基層后發此刻學校學到的很多知識用之甚少,難免心生白學之感,然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疏于學習,甚至不愿學習。
劉傳健這段話很好地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堅持學習。在基層工作過程中,會不斷遇見新的問題,人民群眾也會有更新更高更具體的期盼,我們必須堅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人民群眾學,不斷提升自我的知識的厚度和寬度,這樣才能在急難險重的關鍵時候,有底氣站得出來,有本事頂得上去,圓滿地解決好各種問題。
起點非“終點”,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不凡。劉傳健說,他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飛行。部分基層年輕干部,在學校是天之驕子,滿懷抱負地來到基層,一心想做轟轟烈烈的大事,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到了基層,發現并沒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蕩和光鮮,反而可能因為不懂方言、缺少經驗等原因弄得灰頭土臉、滿身泥濘,心里難免產生落差,心生委屈,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此時,何不想想楊善洲,20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種樹;想想王繼才夫婦,30余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守島;想想王有德,40多年,專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治沙。他們平凡嗎?他們平凡,也是普通人,然而他們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將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極致,于是便成就了不凡的一生。所以,作為基層干部,不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也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基層,扎根人民,立足于本職工作,將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生之熱愛,用堅守與執著書寫屬于我們不凡的一生。
小事并不小,在“小事”中錘煉出“大本領”。在“5·14”事件中,應對當時的極端情景,劉傳健能冷靜果斷地應對,平安將飛機降落。這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呢?他言道,飛行不能有半點的含糊,僅有一絲不茍地把每一個動作做好,才能保證安全。
作為基層干部,我們經常應對人民群眾關于田邊地角或家庭矛盾的糾紛、雞鴨鵝豬牛羊的增收或水稻小麥玉米果蔬的增產期盼、產業如何發展如何興旺的焦慮等各種“小事”,然而這些“小事”都直接或間接地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所以我們絕不可敷衍了之、應付了事。“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任何人的優秀都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我們在干各項工作的時候不能僅滿足于干了就行了,還要千方百計干得快、干得出彩,在“小事”中鍛煉出“大本領”,慢慢便會生出優秀的“慣性”;做好為人民服務這件“大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在為人民群眾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不能僅滿足于解決了就行了,還要想方設法地解決好,解決地讓人民群眾滿意,在“小事”中獲得“大認可”,漸漸我們便會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朋友、親人。 基層是天、是地、是那星辰大海!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當不負時代,不負春光,一齊在基層這片豐沃的熱土葳蕤“生長”、拔蕊怒放!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4
電影《中國機長》主要敘述了飛行團隊應對突發飛行事故各司其職沉著冷靜處理的事件,體現了飛行團隊基礎扎實、應急本事高超,異常是機長在事故發生前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十分深刻“當你認為沒有錯誤的時候,錯就必須會來找你”,我們在工作中應做到不麻痹、不大意、不僥幸的三不原則將隱患和事故扼殺在搖籃中,高超的應急本事是要由扎實的基礎本事來體現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有職責感,對自我負責,也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在工作中,必須牢記安全,安全工作對我們來說是頭等大事,安全是維系我們生命的重要保證,只要你敬重它,珍惜它,換來的就是平安幸福!同時我們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在實際工作當中從嚴精細,時刻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對各種問題隱患要有針對性措施,力求自身工作業務素質本事的不斷提高!
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高水平的應急處置本事,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都折射出當代人所學習的工匠精神,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要努力學習的方向,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規章。
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按時對區域內的設備進行維護,對各項應急預案流程爛熟于心,保證在出現異常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安全的處置,明確自我崗位應當做的事情。
一部電影,一個行業,身在化工行業應當永遠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巡檢不放過每一個細微之處,認真處理每一項異常,做好每一次交接班記錄,將安全牢記于心。
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300字5
一場特別的萬米高空首映禮,給電影《中國機長》增添了新話題。影片是根據去年川航機組的英雄事跡改編,導演劉偉強受訪時表示觀眾此刻是知道事情“解決了”,那如何在保證電影真實性基礎上做合理藝術性改編,是考驗創作的一大難題。
讓觀眾認識到坐飛機“不是簡單的事”
身為影片導演,劉偉強有過《無間道》這樣的成功經驗,但拍攝《中國機長》經歷還是讓他感慨連連。首映禮上,當被問到讓一個已知結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緊張刺激的懸念感,他回答說:“沒錯,觀眾進電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結果是“沒事了”,所有人已經很安全地下飛機了。所以我們在真實事件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么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么想辦法去繞過障礙,障礙之后還會遇到什么……在成功備降以后,他們還要擔心很多很多問題,觀眾就會持續被情節吸引,會給觀眾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
劉偉強說當初接受博納邀約擔任導演,確實是被這個故事的特殊性打動,因為工作關系他也是“空中飛人”,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中國機長》故事背后的意義,“我是個常常坐飛機的人,但有很多東西我原來根本不知道的。比如,為什么飛機常常晚點,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看完電影之后,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飛機在天上飛,是要符合很多很復雜的條件。比如,會有很多工程人員去檢查飛機,確保飛機是健康的,才會放行。再比如,天氣條件要符合飛行條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飛機之后,空乘會播放安全須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們可能會完全不看。但是我覺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飛機真的發生意外情況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務長、乘務員,他們真的受過很強的專業訓練。”
劉偉強說,觀眾看完電影后能意識到坐飛機去某個地方“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了解了民航體系的不簡單,就算是影片的貢獻了。
中國機長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