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
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不能忘記戰爭,不能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嗎?不妨來寫一下你的觀后感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1
一片漆黑,諾大的屏幕上蹦出兩個殷紅而又蒼勁的大字,帶給我強大的視覺沖擊。“誘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官至中將。另一位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第三游擊隊隊長兼政委,抗戰英雄曾雍雅。可以說兩人都有勇有謀。但怎么說呢!因為正義力量之強大,最后我方還是戰勝了敵方。
其實,我認為所有的革命電影結局都差不多。無非是別的國家來侵略我們中國,經過“我們中華民族英雄兒女”的奮力抵抗,最后正義戰勝邪惡。如果真像我所說的一樣,那為什么國家、父母、老師還要讓我們看這種“無意義”的影片呢?答案毫無例外,當然是希望能讓我們記住“血的恥辱”,明白“少年強則國強”。緬懷先烈,祭奠先烈。
從古至今,我們華夏民族從來沒缺過烈士,不論男女。如今到了我們這一代,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媽媽”你去幫我拿一下東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歡這個,我就想要。
“奶奶”你幫我削個蘋果。
“爺爺”你去幫我買點東西,就是___,就在樓下的___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餓了。
“外公”我小汽車壞了,你幫我修一下吧。
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六個大人,就像蓮花中的蓮子,被一層一層保護起來。而所謂的結果,大部分孩子因為過度玩手機、電腦,早早戴上了眼鏡。
下雨天連路都看不淸,保護不了自己,何談那些大話想成為保衛國家的“英雄”。
曾經有一次,看見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騎著三輪車帶到了學校。學校里有專門提供學生吃飯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領著到座位上,奶奶幫他放好書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門對面的早餐店幫他買早餐,過了幾分鐘又急匆匆地拎回來了早餐,還挺豐盛的。然后,把裝有餛飩的.一次性餐盒打開,吹涼,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個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張著口就行了,一邊還在無聊地玩弄著奶奶的衣服。呵這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難道這就是我們中國式教育?
小時候倒還是挺羨慕他們的,經常責怪母親為什么總不幫我,有些事總讓我自己做。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懂了,母親要我獨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沒有她的情況下也能獨立生活。
這不是在體驗過去的生活,因為以前生活更艱難,母親只是在磨礪我,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當然,我肯定也會有過抱怨,可當母親說起她以前的往事時,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與母親有過爭論,經常說,現在都什么年代了,當然比你那個時候好。
而母親總只有一句話就駁回我的所有: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我們才更應該記住以前,常回憶以前,來勉勵自己,不應當就因此松懈,不求上進。
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2
阿甘是美國匆匆而過的人流中普通的一員,在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智商只有75的阿甘卻用獨特的方式開辟了人生的新天地。因為那份愛,那份深藏在生命里的愛。
只因有愛,那份母親對兒子的真愛。憔悴的母親竭盡全力,終于將阿甘送進了著名的公立學校,甘太太默默地盡著母親的責任,讓阿甘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明白了生存的意義。阿甘雖然沒有朋友,但絕對不會有那種無枝可棲的孤獨感,因為他有一個始終支持他的`母親。阿甘更不會有那種找不到價值的空虛。在母愛的支持下,阿甘跑進了小學,跑進了大學,跑進了大陸,跑向了總統府。
只因有愛,阿甘在顯赫之時,并未改變對珍妮的愛。面對珍妮的虛偽、叛逆,阿甘依舊用愛支撐起了自己的感情天空。沒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但始終沉淀在心中的那份感情,卻伴隨珍妮流浪的步伐,走遍了天涯海角。口拙的阿甘絕對不會對珍妮說:“世上本沒有沙漠,我每想你一次,上帝便落下一粒砂子,于是便有了撒哈拉”。但執著的阿甘卻在珍妮蓬頭垢面時,讓她度過了最歡樂的時光。
愛是什么?愛是一種無言的承諾,無悔的承擔,無怨的承受。珍妮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一個殘缺的家庭,但珍妮又是幸運的,忠實的阿甘始終用心呵護著她,不論她在哪里。
只因有愛,一種對生命的熱愛,阿甘和甘太太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用自己的生命演繹著一部部真情的戲劇。
甘太太始終讓阿甘恪守著“笨有笨的作為”。一句母愛的勸言,讓阿甘用自己的一生履行著生命的承諾。阿甘并非名門將后,也非文人騷客。他平凡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波折,驚不起生命的浪花,但是感動人的往往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生命中的細節。
阿甘是至誠男友,至親孝子,至真朋友,他每時每刻都將別人放在自己生命的第一位,唯獨忘記了自己。這份胸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只有他,智商只有75的阿甘才具備這樣一份豁達與無私。
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3
夏洛的煩惱,何嘗不是我們的'煩惱,夏洛穿越時做的夢,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日日夜夜夢中的期待,滿滿的驚喜與甜蜜。只是,當夢醒來之時,一切歸零。聽著那些曾經影響幾代人的流行音樂,突然有著說不清的感動與難忘。夏洛的愛情與事業,穿越夢中時的叛逆青春與成長疼痛。影片用一種乏黃的色調,將穿越時的幸福感一一呈現,多了份浪漫與質感。
有的人缺鐵,有的人缺鈣,我最缺的就是面子。當這句充滿哲理性的旁白拉開電影的序幕,聽著旁白聲莫名的喜感。突然明白,高品質的喜劇電影就是與眾不同,《夏洛特煩惱》做到了。無需大牌明星與俊男美女,通過沈騰與馬麗的表演,將國產喜劇電影詮釋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詮釋的青春情懷在穿越中真實呈現,激起無數觀眾的校園回憶,那些過往如發生在昨天,引發所有人的共鳴,看后毫不吝嗇的給出最滿意的分數。
影片從昔日校花秋雅的婚禮開始,學生時代就暗戀秋雅的夏洛看著周圍事業成功的老同學,生活不順的夏洛借著七分醉意大鬧婚禮現場,甚至惹得妻子馬冬梅現場發飆,而他發泄過后卻在馬桶上睡著了。夢里他穿越重回校園重走青春,可謂是情場得意事業順利,追求到校花女神、事業上也一帆風順甚至成為無所不能的流行樂壇巨星……
夏洛的面子在經歷一場夢中穿越后來了個翻身農奴把歌唱,經歷做夢情懷,主導自己的美夢,打老師,吻了秋雅,泡到了女神,自己甚至還成了紅極一時的歌星。
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4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之一,今天下午,我校組織三至六年級的師生到市影劇院觀看描述抗日戰爭題材的影片《地道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熟悉的旋律又在耳邊響起,一種沖動,一份渴望,一絲感動,愛國情結又一次在心中涌動。如今在文化沖擊的浪潮中,青少年關注更多的是當紅影星的新作,而很少再看抗戰影片。這不是一種好現象,它意味著更多的人忘記了當年的困苦。觀看《地道戰》,讓我們重溫舊日殘酷的歷史,想起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地道戰》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是什么促使他們這樣步調統一、攜手并肩地進行戰斗,是我們的民族魂——愛國情。
愛國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地道戰》中所給予我們的精神將永記于心。
抗日英雄電影觀后感5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印度的一位摔跤冠軍辛格,想生一個兒子來實現自己摔跤夢想,但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孩,其中大女兒叫吉塔,二女兒叫巴比塔。
一天,吉塔和巴比塔把兩個男生打得鼻青臉腫,事后辛格不但不懲罰她們,反而問她們是怎么打人的。吉塔和巴比塔給爸爸演示了一遍,辛格恍然大悟,他想到: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練習摔跤。
然后,他就讓兩個女兒開始了魔鬼訓練。兩個女兒堅持不住了,就說了兩個理由,一個理由是穿著裙子不好跑步,結果辛格給她們穿上了男生的衣服。第二個理由是頭發不方便,辛格就把她們的頭發剪掉了。
爸爸還給她們用草堆搭成了一個摔跤場,用買米的錢給她們買來雞肉,給女兒們增加營養。之后,她們摔跤的水平越來越高,贏得了許多的獎牌,成為了全國冠軍。
這個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爸爸對她們的愛是無私的。
我們的成長也是一樣的,有歡樂,有淚水,有父母的關愛,有親人的呵護,有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所以成長是幸福的。
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歷風雨,怎能成功?!
我的成長之舟,行駛得雖然不穩,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澎湃,但也正是各種各樣的驚濤駭浪,才讓我真正了解到成長的路上,有一定的煩惱,但是會有更多的快樂。
就讓我們一起在成長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