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記錄下觀影者對影片的印象和感受,同時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對影片或創作者的情感和態度。下面是一些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有用。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1
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題記
告別半年的“冰封”狀態,電影院復工已有一個多月了,近期《八佰》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疫情雖然讓人懼怕,但觀眾對這部《八佰》電影卻充滿了期待!上周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用智慧、勇氣和鮮血,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選擇自下而上的底層視角,以一群臨時并入阻擊部隊的非正規軍為主視點,講述了一群英勇無畏的熱血兒郎們也會眷家戀母,但為國捐軀但死而無憾,怕死畏戰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的故事。
跳
“快,快給我砸!手不要停!找準點,給我砸!”這是四行倉庫里謝晉元發出的指令,日軍就在樓底下,只有砸開了這面墻,才能與日軍進行搏斗,那墻是用磚頭一磚一瓦砌成的,非常的堅固,想要用錘頭砸開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面對日軍的進攻,就必須要把它砸開!說干就干,陳樹生和老算盤一起用錘頭砸墻,你一錘我一錘,終于把墻砸出了一個洞來。以陳樹生為代表,一群戰士們義無反顧的將炸藥綁在自己身上,異口同聲的喊著:“綁緊點”!他們將炸藥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然后整齊的排成一字形,跳下樓去,與敵人同歸于盡。這種無畏生死、義無反顧的精神使我感動至極,淚珠在眼眶里不由得的打轉……
護
謝晉元在征求過大家的同意后,決定在天臺上升起旗幟。而這面旗幟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熱血希望,更是在向敵人們挑釁!果然旗幟還未到達頂端,日軍的飛機便飛來了,謝長官的第一個命令就是保護旗幟!戰士們紛紛跑上前去,不顧危險,死死地抱住旗桿。即使自己的身體暴露在外面,敵人的炮彈隨時會擊中自己,但他們的手,以及他們的保護旗幟的決心,并未因此而放開……
退
四行倉庫和安全區只有一座橋的距離,謝團長在收到指令后,決定當晚全員撤退。雖然橋并不長,但是這也相當于完全暴露了自己,果不其然,謝團長沖鋒在前,帶著幾個人先行上橋,被日軍擊中了。但他們并沒有倒下,而是用盡自己最后的力氣,為隊友打掩護。最后,他向后面的隊友們喊了一聲:“快過橋,活著就是勝利!”最終大家還是成功過橋了……
八佰壯士最后的堅守,極大地激發了河對岸所有百姓強烈的抗日情懷,猶如星星之火一般,卻可以燎原!
片中有多個觸人心弦的時刻,其中最讓我戳淚戳心的一幕,源于一個看似平常的對話場景:跟隨方記者進到四行倉庫的外籍女老師詢問戰士們,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還這么拼命抗爭,有什么意義?
一位戰士回答:“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八佰》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舍生取義”的意義。
此刻,我想起片頭打在銀幕上的那句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向所有為保家衛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烈士們致敬!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2
很早就期待《八佰》這部電影,如今終于上映了。今天,我和姑姑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淞滬會戰末期,八十八師的戰士們堅守四行倉庫的真實故事。他們抱著為國捐軀的決心,在地獄般的環境里守了四天四夜,最終打退了敵人多次瘋狂進攻。
其中,讓我最震撼的是戰士們升國旗的場景。為了表明與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他們決定在四行倉庫的頂層升起國旗。國旗剛升起來,敵人就像發了瘋一樣,派飛機轟炸我們的戰士和國旗。飛機經過的地方,尸橫遍野,很多戰士受了重傷??墒撬麄円廊挥米詈蟮牧獍淹榈氖w堆在旗子下面,不讓國旗倒下。一個年輕的軍人,看起來還是個孩子,他的腸子都被打出來了??墒撬麤]有害怕,沒有膽怯,仍然舉著槍對著飛機掃射,最后,這位戰士也壯烈犧牲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潸然淚下。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了中國軍人的精神,那種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鼓舞著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3
英雄豪杰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于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感謝管虎導演,讓我見識到了這場真人秀展現出來的戰爭的殘酷,還有人性的光輝。在這場誰也輸不起也不能輸的真人秀里,謝晉元領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正規軍、保安團的八百兒郎們,以把倉庫當墳墓的決絕,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后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銀幕外那群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當別人問我《八佰》怎么樣時,我還深吸了一口氣,我說: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打起仗來,一個人是真的想不到自己的死活的,這人腦子里可能只會想到:得把這幫龜兒子打下去……
于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鏡頭:一個個士兵排著隊,身上系著成捆的手榴彈,從幾層樓上跳下去的同時引爆,好讓敵軍的銅盾土崩瓦解。個別人還能跟別人說上一句:綁緊點。
我想不到什么人能在這時完全不考慮自己。英雄,只有英雄是這樣的。
敵人夸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都差點信了。因為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國家和軍隊太弱了,那時的貧弱,就像那時的苦難一樣刺眼。
成排往下跳的士兵,每個人跳下去之前都要喊一聲自己的籍貫和姓名,大多數人連照片都沒留下。我一掃而過,來不及記住銀幕前每一個士兵的名字,但我記住了這些人:八佰。
不止我記住了,連河對岸原本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蕓蕓眾生們也記住了,所以,白俄妓女能拿著賣身錢認捐;開賭場的拼死送電話線;黑幫老大招募幫手;戲子不再秀愛國;女童子軍敢冒著危險游過河;沒了工作生活窘迫的老師敢背著老婆把項鏈扔到捐款的旗面上,連一向嘮叨的老婆也不再責備;原本有錢便是娘的記者也會為了一句承諾帶走戰士的信物……為什么呢?
因為大家看到了一群特別帶種的好漢。何況河對岸是一群值得拼上錢糧甚至性命的一群好漢。他們連照片和名字都沒有,打起仗來,身邊誰都顧不上誰。
后死的弟兄把先死的弟兄抬下去接著頂上。這是我聽到最震撼的話了。這哪里是人命?在鏡頭外,我都能感受到這些士兵們的淡然,還有準備赴死前排隊洗澡的平靜。
沒有戰爭、不當兵的話,他們就是一群農民、大老粗、街市無賴、老實伙夫,偏偏跌入了這個修羅場。什么叫國際社會同情和援助我想他們是不知道的,連他們在這個國家的哪個地方都要有人用地圖指出來。就是這樣一群放在現在來看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的人,成了一群可以讓人在河對岸抱拳行禮的戰士。大概率地,我是相信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國家和大義的,但他們肯定知道什么叫爺們。
這些普通人趕上了一場戰爭,骨子里帶著點血氣,想活命的心思動過,但時局不好,走了太丟人,干脆都死在這兒吧,能落個好名聲,家里的牌位都立好了……我的心思隨著影片的推進而推進,眼見著一個個到死衣服都破破爛爛、渾身臟兮兮的人倒下了,我已經忘記現實里他們是哪個明星,哪個演員了。在我眼前的,是幾十年前那一場激戰中死守不退的軍人,雖然他們中有些人,曾經不過是懦夫和無賴,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最后唱著秦腔京劇扛著旗,面對重炮和坦克,來演一場生命中最后的大戲。
“殺身成仁,舍身取義”,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再看八佰,何止“八佰”。感謝管虎,感謝《八佰》。祝福它,期待它,希望電影人和觀眾一起為它集氣。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4
今天是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八佰》,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7:10分開演,我們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們大家都熱血沸騰。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十分復雜,全程神經緊繃,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中國人抗日的熱情是一樣的,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開,只會更加緊緊相連。這場電影讓人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很多,當敵人發起進攻時,為保衛倉庫,戰士們腰纏炸藥跳到樓下的日軍中,一個接一個,讓人看的熱淚盈眶;還有升旗時,為保護戰旗能夠矗立不倒,幾個軍人也獻出了寶貴生命,還有民族英雄謝晉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撤軍時內心的掙扎感,讓我們大家看著很揪心,能感受到軍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對下屬的關懷中看到身上熱血浪漫的一面。
歷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硝煙彌漫,六層樓鋼筋水泥筑,墻厚樓高,易守難攻,有糧食、牛皮和絲繭,準備持久作戰。敵人放的毒氣,要過橋,水戰,空襲,遞送電話線,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畫了一張張生動的臉。在年輕戰士身捆炸藥跳下樓的片段我們大家都熱淚盈眶。
看完后,我感覺抗日英雄不畏強敵,視死如歸,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這一場電影讓我們看的振奮人心,一會興奮,一會緊張,一會悲痛??谷諔馉庍M行了很多年,最后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活得有尊嚴。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5
先說下《八佰》電影主要內容是啥?
故事原型為 1937年 發生于上海的 四行倉庫保衛戰 ,此戰為 淞滬會戰 最后一役。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 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 孤軍奮戰4晝夜 ,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為壯聲勢,四百多人對外號稱八百人。簡稱 《八佰》 。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根本不知道八佰是啥?如果你還沒看過電影,也沒有在抖音以及各種自媒體、新聞看到過,你肯定也不知道,對吧?
再說1937年,如果說到1937年,問你發生哪些大事,你肯定會說,盧溝橋七七事變。是啊,這個從小學到大學課本都有。除此之外,淞滬會戰可能也聽過。那四行倉庫保衛戰呢?
講真,我也沒聽過。吶,現在的 四行倉庫 遺址如下圖。我去過上海幾次了,一次也沒去過這。至少管虎導演這部電影讓我記住它了。
看吧,舊倉庫那破舊的墻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彈孔,感覺戰爭就發生在昨天,看著電影,感覺自己也像是蘇州河對岸的看客。前期像是看熱鬧,后面真正的被壯士們震撼到了。
看這部電影,我真正動容落淚有兩次。
一次是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在歐豪飾演的端午求饒那里。面對端午的憤怒和威脅,老算盤卸下所有的偽裝,苦苦乞求端午放他一條生路。
是啊,你是不是會覺得老算盤太沒骨氣了,油滑懦弱、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等等,但是啊,這反而演得很現實。
朋友說,張譯以前演戲都是很正經,很勵志的,這次角色完全不一樣。 是啊,演技真是沒得說。 即使老算盤這樣極端利 己 的人,最后卻選擇了安全以后選擇與戰友站在一起。
另一次就是護旗了。(其實還有一場沒說,就是鄭愷飾演張樹生綁滿炸彈跳樓那里,真的太感動了,不哭也難。而且,這是真實的的事!護旗激烈戰斗,據說不是真實的)
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以前看的歷史上戰國時代的事,好像也有護旗。與其說是在護旗,不如說在護住中國人的骨氣。所以說,中國人歷來是有骨氣的!
我也在想,如果是我,或者是你,生在彼時彼景,會怎么辦?是啊,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堅持又是為了什么?
看完這個電影,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真的。我大學是中文系,有一門選修課叫電影電視劇劇評。其實,我覺得不好,完全沒有從專業角度來寫。
另外,據說這個電影從立項到現在推出,花了整整十年。十年,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在互聯網上來說,十年可以一大變了。
其實,這也是白楊想說的,現在不管做推廣還是SEO啥的,一上來就是多久我可以看到效果,新站有沒有什么快速方法等等。做人做事都應該看得長遠。要堅持付出才會有回報。
再放兩張照片吧,建議到電影院一看,對了,別忘記帶口罩。
偷偷說下,開頭有幾分鐘沒看到,后面出來了,再刷一遍。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6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于疫情對觀眾入院觀看信心的沖擊,我覺得成績什么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后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眾比接近7:3,20—35歲觀眾占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群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后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斗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為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占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著一顆必死的決心。后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著,誰主政并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為力罷了,只能眼看著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后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并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里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7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后,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躍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占。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墻體正被敵軍扒開,并被粗魯地塞進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士,背著炸藥包,一邊喊著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輝。我看到這里,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舉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軍旗升起來,盡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吹竭@里,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送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接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接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接兩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務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愿,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尸體。終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咸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只鉆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著像趙子龍一樣的戰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愿你們安息!
電影八佰八佰觀后感篇8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于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蕩,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斗,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筑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占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凄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丑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斗,“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斗,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卷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于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