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可以幫助人們鍛煉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1
《心靈捕手》講述的是一個心靈交互與救贖的故事。這個電影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場景,也沒有觸目驚心的情節,有的是它所表達的耐人尋味的主題及心靈之門開啟的全過程。其核心之處也就在于西恩如何開啟了威爾的心靈之門,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創傷所導致的心靈牢籠,能夠有勇氣去感受生活、更積極地面對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愛的人生旅途。
看完《心靈捕手》,心里的滋味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震撼,惆悵,感概……
影片從麻省理工大學著名教授的一堂數學課開始。教授得意地給學生們留下了一道引以為榮的數學難題,不料卻讓一個清潔工——威爾解答了。這讓教授很是吃驚。他終于發現了威爾是個聰明絕頂的數學天才,但是他卻卻叛逆放蕩、惹事生非,被少年法庭拘留。
教授不忍心看著這樣一個天才就此荒廢,所以向法官求情保釋了威爾。雖然教授希望威爾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之前的幾個心理醫生都無能為力。一個試圖用人本主義觀點的勸說方式,迅速完成干預,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企圖用催眠探尋威爾心靈最深層的土地,然而他的不配合讓治療無疾而終;只到西恩的出現,是這個資深的心靈捕手解救他這個心靈受創的孤獨天才。
幼年被棄,并且還常遭養父的毒打,這樣的童年陰影讓威爾對這個世界默然。長大后更是將自己緊鎖在狹隘的自我空間中,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強烈的自卑感充斥著他的每一滴記憶。拒人于千里之外,以為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威爾太缺少愛了,他需要愛,需要得到幫助。西恩洞察到威爾內心封閉而自卑的根源,即他擺脫不了幼年經歷的陰影,導致他不敢去信任別人,不敢面對世界,不敢付出愛甚至不敢承受愛。
信任是探知心靈的基礎,而西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此。他在信任的基礎上與威爾建立了平等的互動關系,進而捕捉到其內心深處的創傷。我們看到,信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第一次談話時,他們的心靈不是交互的而是碰撞與沖突的。威爾由一張畫莽撞的評論了西恩的感情與生活,激怒了西恩,因為那些話碰觸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結。
可貴的是,西恩率先敞開心扉,以寬容、理解和信任與威爾進行了一次深入而平等的溝通,也許就是那次談話觸動了威爾的內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西恩在啟發威爾的過程中,自己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雖然在過去的婚姻生活中扮演了一個救贖者的角色,但他并不后悔,依然回味著那美好的回憶。
西恩應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治療方法,這讓治療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治療中西恩向威爾袒露了一些自己的事情,這是與原則相違背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適度得暴露心理師的一些經歷是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的。事實上,也就是因為這些而得到了威爾的信任,在西恩的面前脫下了偽裝的外殼。
從影片中我也看到,沉默應該是一個心理師必備的素質,并且知道什么時運用最好。在心靈即將開啟之前,西恩耐心的等待威爾,等待其想好該不該說出自己心中的痛,將一個透明的威爾展現在心理師的面前。但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他是絕不會放過的。這也就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西恩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It’s not your fault”,步步逼近。終于,徹底沖破了束縛威爾多年的心靈枷鎖。他緊抱著西恩,泣不成聲。
在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蘭博教授,他也應該是威爾的一個救贖者。但他的救贖顯然有著功利目的,并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威爾,希望他能夠走自己為之所設想、甚至設計好的道路。他的“救贖”,不是從人性的本質出發,不是出自平等的關愛,而更像是一種操縱,所以他觸摸不到威爾的心靈,也打動不了他。
影片的最后,心靈釋放后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拒絕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著車上路了,去追求屬于他的愛情了,去追尋一條自己向往的人生之路。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2
看完《心靈捕手》這部影片之后,我想了很多,寫下了這篇觀后感。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蘭博、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并找回了自己和愛情的故事。
這部電影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劇情合理而有趣。盡管講的是導師與天才的故事,但是強調的卻是“等待天才的自我發掘與定位”。它不是簡單的導師指明一條道路給天才的故事,而是導師如何觸動天才學生對生活道路的自覺選擇。
威爾是一個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著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甚至為此幾乎入獄。為了幫助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爾終于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
這種導師與天才學生相互交往的過程,對雙方都同樣是觸動,也給雙方下一個階段的生活都帶來了改變,這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很多人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為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于是就認為自己很笨,多少人因此錯過了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多少人的天賦被扼殺在搖籃里。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忽視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幫助他解決它,才能使他成功。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3
《心靈捕手》,又名《驕陽似我》,講述的是一個心靈交互與救贖的故事。這個電影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場景,也沒有觸目驚心的情節,有的是它所表達的耐人尋味的主題及心靈之門開啟的全過程。其核心之處也就在于西恩如何開啟了威爾的心靈之門,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創傷所導致的心靈牢籠,能夠有勇氣去感受生活、更積極地面對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愛的人生旅途。
看完《心靈捕手》,心里的滋味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震撼,惆悵,感概……
影片從麻省理工大學著名教授的一堂數學課開始,教授得意地給學生們留下了一道引以為榮的數學難題,不料卻讓一個清潔工,威爾,解答了。這讓教授很是吃驚。他終于發現了威爾——聰明絕頂、數學天才,卻叛逆放蕩、惹事生非,被少年法庭拘留。教授不忍心看著這樣一個天才就此荒廢,所以向法官求情保釋了威爾。雖然教授希望威爾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之前的幾個心理醫生都無能為力。一個試圖用人本主義觀點的勸說方式,迅速完成干預,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企圖用催眠探尋威爾心靈最深層的土地,然而他的不配合讓治療無疾而終;只到西恩的出現,是這個資深的心靈捕手解救他這個心靈受創的孤獨天才。
幼年被棄,并且還常遭養父的毒打,這樣的童年陰影讓威爾對這個世界默然。長大后更是將自己緊鎖在狹隘的自我空間中,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強烈的自卑感充斥著他的每一滴記憶。拒人于千里之外,以為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威爾太缺少愛了,他需要愛,需要得到幫助。西恩洞察到威爾內心封閉而自卑的根源,即他擺脫不了幼年經歷的陰影,導致他不敢去信任別人,不敢面對世界,不敢付出愛甚至不敢承受愛。
信任是探知心靈的基礎,而西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此。他在信任的基礎上與威爾建立了平等的互動關系,進而捕捉到其內心深處的創傷。我們看到,信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第一次談話時,他們的心靈不是交互的而是碰撞與沖突的。威爾由一張畫莽撞的評論了西恩的感情與生活,激怒了西恩,因為那些話碰觸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結??少F的是,西恩率先敞開心扉,以寬容、理解和信任與威爾進行了一次深入而平等的溝通,也許就是那次談話觸動了威爾的內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西恩在啟發威爾的過程中,自己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雖然在過去的婚姻生活中扮演了一個救贖者的角色,但他并不后悔,依然回味著那美好的回憶。
西恩應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治療方法,這讓治療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治療中西恩向威爾袒露了一些自己的事情,這是與原則相違背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適度得暴露心理師的.一些經歷是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的。事實上,也就是因為這些而得到了威爾的信任,在西恩的面前脫下了偽裝的外殼。
從影片中我也看到,沉默應該是一個心理師必備的素質,并且知道什么時運用最好。在心靈即將開啟之前,西恩耐心的等待威爾,等待其想好該不該說出自己心中的痛,將一個透明的威爾展現在心理師的面前。但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他是絕不會放過的。這也就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西恩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It’s not your fault”,步步逼近。終于,徹底沖破了束縛威爾多年的心靈枷鎖。他緊抱著西恩,泣不成聲。
在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蘭博教授,他也應該是威爾的一個救贖者。但他的救贖顯然有著功利目的,并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威爾,希望他能夠走自己為之所設想、甚至設計好的道路。他的“救贖”,不是從人性的本質出發,不是出自平等的關愛,而更像是一種操縱,所以他觸摸不到威爾的心靈,也打動不了他。
影片的最后,心靈釋放后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拒絕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著車上路了,去追求屬于他的愛情了,去追尋一條自己向往的人生之路。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4
《心靈捕手》這片子,以前曾經看過片段,這次在課堂上終于得以看完。
作為好評無數的經典電影,本片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無論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姆斯等對角色感情的細膩把握,還是接二連三讓人眼前一亮的雋永臺詞都讓人印象深刻。
于我而言,本片值得一看的原因主要還是它算是一部心理勵志劇——主角威爾的困境其實來自于他的心理障礙,或者說源自童年的心理陰影,全劇展現的即是威爾在尚恩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走出童年陰影的過程。
威爾縱橫的才氣和他心中的陰霾并非毫無關聯。想起一本書的名字大概叫“狂躁抑郁多俊才”吧,已有無數專家論證過那些有著各種心理問題的天才,他們內心異常的折磨如何給予他們超常的才華。像很多缺乏安全感、偏執的孩子一樣,威爾異乎尋常的聰慧。而他的絕頂聰明更讓他想要也能夠深深地隱藏自己,也可以說加重他的心理障礙。他對自己內心的掩藏看起來是華麗的,但骨子里卻是源自童年經歷的安全感缺乏。
很多時候,對于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直面自己”才是走出陰霾的出路……尚恩是個出色的心理學老師,愚以為最出色之處是他的鍥而不舍,這鍥而不舍或許源自威爾勾起的回憶,或許源自一份職業道德,總之當尚恩不斷告訴威爾“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完成了從逃避到直面的轉身。
之所以想到這些可能是因為我曾經飽受強迫癥的折磨。關于強迫癥的描述通常是缺乏表現力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感受得到那無比的痛苦,無盡的糾結與反復像束縛心靈的鎖鏈,對擁抱美麗生活的渴望換來的是更加的焦躁不安乃至身心俱疲。讀高中時的我曾數次覺得自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后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意識到我應當直面自己,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包括強迫癥在內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會使人產生逃避的想法——希望自己沒有經歷一些事,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然而沒有誰是完美的,身陷強迫者會發現不可能任何事都十全十美,而威爾這樣的經歷已然發生也是他無路可逃的。我不斷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活”,它不完美,但真實……就這樣不斷奮爭,其間無數的復發與抵抗,我經歷了一次失敗的高考,然后轉科復讀,最終考入了一所對于我所在的城市和中學還算不錯的大學。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強迫癥,但至少沒輸吧。
我說這些并不是說自己的經歷與劇中人有什么相似點,更不是自以為有什么天才,而是想說這電影讓我共鳴之處即在于威爾從逃避走向面對并最終戰勝了心中的陰影。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尚恩對威爾鍥而不舍的幫助——每一個有過相似經歷的人都會明白身邊有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幫助是多么可貴,這是值得感激一生的。
人最大也最難克服的阻礙不是肉體上的,而是來自內心。而直面的勇氣,或許就是戰勝心魔最鋒利的武器。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內心,縱然不是威爾這樣的天才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5
一匹千里馬被發現,僅僅只是它命運的開端,更為重要的是一位偉大的馴馬師的出現,能夠牢牢掌控住它的心靈,進而使它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在《心靈捕手》中,主人公通過自學以驚人的天賦精通了幾乎所有學科,但他卻置身于社會最底層,染上了許多罪惡的習氣。一位教授發現了他的驚人才能,決心幫助他改變現狀,發揮出他的才干。教授找到了他的朋友——一位心理學導師——幫助主人公治療。然而,治療的過程卻充滿挑戰和阻礙。最終,教授和朋友的話令主人公認清了自我,而心理導師的刺激則讓他徹底醒悟,拋棄了以前的習氣,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我認為,影片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改變、能成功,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教授的發現使他的人生有了希望,二是心理學導師的引導使他步入了正軌。
試想一下,假如沒有那位心理學導師,那么主人公的才能即使被發現,也無人能改變他的本性,他的才能也就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流逝,而無法發揮。所以,一匹千里馬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慧眼識珠的伯樂,更需要能夠駕馭它的心靈的馴馬師,只有二者共同努力,這樣才能讓千里馬找到前進的最佳方向,從而不斷地發揮出自己的驚人能力,一直向前奔騰,奔向未來那燦爛而美好的曙光,成就一番傳奇!
一匹千里馬的養成,總是漫長而曲折的,不被發現會成為一匹野馬。一匹功成名就的千里馬,需要伯樂作為基石,馴馬師作為指路明燈,這樣,千里馬之心才會被點燃,千里馬的才能才會被發揮和利用!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6
看完整場電影是非常有感觸的!首先令我感觸的一點是關于尚恩的,他很愛他的妻子,平時淡定溫柔的他,在第一次威爾他說他妻子怎么怎么樣的時候,非常生氣的對威爾動手,淡定從容的他只有在別人觸碰到自己底線時候才會有這樣的反應,他把妻子視作底線。這反應足夠能看出來尚恩有多愛他的妻子,可以想象一下?以前他們兩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平淡的日子里有自己的摯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讓他倆過的無比開心,無比美好。可是,當他妻子病重時,尚恩會有什么心情呢?我覺得是絕望吧!從心底發出的絕望,尚恩這樣的愛情實在讓人羨慕。一生敢于這樣去愛一個人勝過愛自己,得到自己的'摯愛,不論結果如何也算是無遺憾了!
還有一點是尚恩在開導威爾的過程中還提到了一件事,那便是愛一個人就要接受他的不完美,沒有哪一個是無比完美的。在兩個人相愛的過程中,就是要善于發現對方的優點,對方的美,包容對方的不足,愛情中最重要的是誠實,誠實的坦白,讓對方接受你的不完美之處。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之人,充滿謊話的人是不會被善待的,不止愛情中,在面對無論什么關系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實,包容對方,發現對方的優點,人因不完美而獨特,因有缺陷而顯得更加美好,只有抱著這樣的態度,無論友情愛情或親情都會更加融洽的相處。
今天早上我們也分享了一篇文章,責任感和擔當是一個人必須要學會的東西。是的,在友情愛情和親情中,我們也要必須要有責任感和擔當,這段關系才能更好。相互鼓勵,相互包容,相互進步。
電影心靈的捕手觀后感篇7
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幾個月前推薦我看這部電影,今天我才“履行”了我的任務。故事大概是這樣: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Will Hunting (馬特戴蒙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并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will是一個古典意義上的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著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甚至為此幾乎入獄,為了幫助will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sean(Robin Williams飾)的不懈努力,will終于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
這部電影曾獲得1998年的奧斯卡多項提名,并最終獲得最佳男配角(Robin Williams)和最佳編劇,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正好是這部電影中的兩位主演Matt Damon&Ben Affleck。實在沒想到兩位好萊塢大帥哥還有這樣的非凡才能。反觀中國電影,一個徐靜蕾就能被稱為電影界的大才女,兩個沒有起碼邏輯能力的導演竟然能席卷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我只能說,中國電影的落后是全面性的,文化差距再次顯現了它會比經濟差距更難以拉近的特點。
回到這部電影??赡芏际呛蛿祵W天才相關吧,剛才看電影的時候總是偶爾閃到另一部獲得過奧斯卡的影片------《美麗心靈》。就天才程度而言,約翰.納什可能要比Will Hunting略遜一點,但論心理溫度嚴重程度,Will Hunting的問題要顯得稍輕一些。這么比好像有點不公平,因為約翰,納什是真的,而Will Hunting僅存于銀幕, 但是古往今來,天才的精神世界一直算是一個永遠解不完的謎。天才兩個字也一再和夭折、脆弱、癲狂、變態、孤獨、陰暗等這些不太正常的詞聯系在一起。如何看待天才?這恐怕是我們這個凡俗世界最值得研究的課題之一.
比起那張薄薄的畢業證,我更愿意把今晚的散伙宴堪稱我結束學生生涯的標志。我清楚地知道,離開學校后,我的大學經歷可能會成為我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很多人會以一個籠統的大學生標準來衡量我??墒?,對于我或者每一位大學生來說,大學只不過是過去生活二十幾年中的一部份而已,這四年并不會比先前的十幾年的經歷更能塑造或泯滅一個人。這四年也只是一段經驗而已,而經驗的效用只能用體驗的深度來衡量。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半生的經歷未必敵得過一句話、一個故事或者一個眼神、一個吻。
這部電影的120分鐘里,有一段臺詞發出了最耀眼的光芒,那是sean對will說的一段話: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肯定未見過吧?如果我問關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里,看著他吸著最后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只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了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癥也再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我想這段話不但會讓will感到恐懼,也會讓每一個年少輕狂的青年感到害怕吧?至少于我,這段話實在是太過鋒銳了,仿佛我的整個過往都被穿透,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痛惜自己生活的膚淺。我們都譏笑過那個把所有的首飾都戴在身上的貴婦,現在我卻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把所有的玩具都抱在手里的孩子,我迷戀于信息,卻迷失了自己......
Experience without learning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without excperi-ence. (Bertuand Russell, British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有經驗而無學問勝于有學問而無經驗。(英國哲學家、數學家 羅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