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
該片講述了神經少女陳驚與男閨蜜和小伙伴組成2.5次元樂隊,大戰西洋樂的勵志青春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1
以前,我覺得民樂很老土,有一點點難聽。西洋樂很時尚,又酷,而且很動聽。我自己學二胡,也不是很重視。但是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閃光少女》,讓我有了改觀。
電影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樂器是:民樂樂器揚琴和西洋樂器鋼琴。之前,彈鋼琴的王文,瞧不起敲揚琴的陳驚。王文說揚琴不算樂器,不能上臺表演。憑什么,揚琴可是民族樂器中的大型樂器,是敲擊樂。如果這點還不懂,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音樂家。陳驚為了向王文證明揚琴也是樂器,就想組個樂隊上臺表演??墒谴蠹叶疾粫袊鴤鹘y樂器。陳驚為了組樂隊,去了502宿舍。那里的人,都活在二次元世界里,但是她們的音樂技術高超,全都是學民樂的,學的樂器種類繁多:二胡、琵琶、冬不拉、古箏。我也真是沒想到,竟然會有人樂器學的那么好,她們一定是堅持了很久的,而且他們還學關于樂器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陳驚想要和她們組隊,她答應給大家酬勞。就這樣,她們幾個人勉為其難組了個樂隊。
她們都為了這個團隊,每天都在練習。一天,外號叫千指大人的古箏手說:“最近有一個動漫展覽會,在那里可以上舞臺表演各種東西,我們就上臺表演民樂吧?!贝蠹衣犃硕键c頭表示同意,還給樂隊起了個名字“2·5次元”。到了那天,她們準備上臺表演。可是,“2·5次元”團隊一上臺,大家一看到民樂,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都走光了。她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交換了眼神,互相鼓勵,開始合奏樂曲了。出乎她們的意料之外,大家一聽到這有節奏的音樂,立刻圍了過來。后來,他們這一段視頻上了微博,學校里所有人都看見了。大家都愛上了民樂,開始學習了。
一次,民樂樂隊和西洋樂樂隊在視查領導面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兩隊都演奏《小蜜蜂》。民族樂隊先出來了古箏,西洋樂隊又出來個豎琴;民族樂隊這邊接著出來拉二胡,西洋樂隊不甘示弱,出來了小提琴;民族樂隊這邊打開了一扇門,里面傳出了動聽的揚琴聲,西洋樂隊也打開了一扇門,里面傳出了美妙的鋼琴聲;我民族樂隊這里一個吹著笛子的女孩走慢慢的'走了出來,西洋樂隊派出了單簧管。最后,民族樂隊這里使用了必殺技——嗩吶。嗩吶一出來,打破了之前僵局,勢均力敵的音樂氣氛,一下子橫掃千軍,吹出了優美的音樂,讓整個學校喜氣洋洋的,讓人聽著這個音樂,可以想象出小蜜蜂在辛勤的工作,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就是因為嗩吶,西洋樂隊輸了。
輸掉的懲罰是:讓民族樂隊去上海音樂劇院的舞臺上表演。這次,王文終于理解了民樂也是可以像西洋樂那樣好聽又酷的。因為這個,陳驚有了自信,上臺發揮的更好了。只見,臺上投射出了一個動漫人物,在空中撒下了一些花瓣,這些花瓣跟民族音樂也很配,非常美妙。這場音樂會受到了所有觀眾的熱烈鼓掌,整個劇院里掌聲雷動。
哇,原來民樂也可以這么酷啊,我以后要好好學習我的二胡,讓自己變得也很酷?,F在編鐘漸漸失傳了,二胡以后也有可能會消失的??赡芤院笾袊鴺菲鳎紩夭辉倭鱾鳌默F在起,我要好好學習二胡,成為合格的音樂家,發揚民族樂!
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夢想。這些便是自己心里最神圣,最美好的東西。
《閃光少女》主要講述了學民樂與學西洋樂的沖突。還有一些喜歡二次元而不被大眾所接納的故事。結局是美好的哦,人們不再只學習西洋樂,更注重傳統的,古典的樂器了。
民樂與二次元的結合產生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排練時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學校里的排練廳留給了學習西洋樂的人,第一次合作時找不到可以合奏的曲子,只好先用《春節序曲》代替,參加漫展時,聽民樂的人寥寥無幾……
這些故事的背后卻有著更令人深思的問題:再排練廳里排練的都是學習西洋樂的,系里的老師不給開條,沒法用排練廳。連學校的老師都認為學習西洋樂的學生更優秀,更出眾。民樂隊的學生很不受待見,所以,民樂隊在幾次掙扎之后只好解散了。
西洋樂真的那么好嗎,民樂就真的那么俗氣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F在,越來越多的人學習西洋樂并不是真的喜歡,而是覺得那樣才優雅,不落伍。其實,這都是人們心中崇洋媚外心理在作怪。
民族樂器是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它不僅代表著一種音樂,更象征這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社會在進步,人們與時俱進的思想是對的,但是過分的貶低自己的民族的精華就是不對的,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國的圓。有些愛好民樂的人更是被叫成土包子。愛好不同,自然選擇不同,為什么要貶低別人的愛好呢?
這種風氣不知何時才能有所改變。但有一句話我想送給那些極力崇洋的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3
一直以來,青春片成了“懷舊”的代名詞,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父輩的革命情懷,是70、80后的大學生活,是創業者的青澀日記……語調里充滿了感傷和苦澀,有時這些故事里又帶有幾分成功者的自戀,一個個年少時就未能打開的心結成了故事講述的開端,總之無趣大于可愛,矯飾蓋過天然。
如果青春還有另外一種苦澀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種孤獨,一種不被理解的失落與無助,一種付諸行動卻一無所獲,驚不起半點漣漪的痛苦。無論是愛情還是理想,只有一個人對影自憐的時候,世界確乎是不完整的。《閃光少女》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主題,但是劇作本身又跳出了感傷的限制。
《閃光少女》是一群慢慢被音樂學院附中所忽略的民樂班學生,為了證明他們熱愛的音樂也可以有觀眾,通過組建樂隊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勵志小故事。鮑鯨鯨的天才創意將青春期的孤獨和身份認同的話題巧妙的編織在了傳統民樂和西洋古典樂的沖突中。她筆下的少女默默無聞,但為了愛情卻爆發出了能量驚人的小宇宙。她的詼諧幽默戰勝了心態蒼老者的懷舊,用滿滿的少女心畫出了青春最靚麗的弧線。
徐璐賦予陳驚身上“神經大條”的氣質沒有絲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會為誰是欣賞者而糾結,但是她更享受開花的過程。《閃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難度上給演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徐璐不僅要展現出青春期少女獨有的活潑可愛以及戀愛的煩惱,她還需要用樂器來表達自己,揚琴是她和別人溝通的最重要工具,音樂是她身份的另一個象征。徐璐靈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達
《閃光少女》里的徐璐讓觀眾看到了青春最真實的樣子,沒有被太多的規矩束縛,沒有過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陳見。徐璐的“2.5次元”樂隊,用樂觀和堅持打破了堅不可摧的次元壁,不僅展現了證明民樂的價值和音樂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為對于成長來說,“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后隱藏著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種可以獲取身份認同,從而擺脫“異類”標簽的心理安全閾值。
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4
做什么事都沒有“容易”兩字,周五上午,掌校組織觀看了電影《閃光少女》
影片中民樂學生為了證明民樂組織了一個樂團,從樂團的成員招集到最后登上國家大劇院的演出,這條路如流水,漫長而又布滿無數坎坷、暗礁。
電影中,民樂的學生非常不受待見,不僅僅是西洋樂學生的無情白服,院方甚至不讓他們演出,將他們的練習室鎖上鐵門,并宣告以后不會再招收民樂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夢想,都想得以展現,和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尊重,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借下桃練室,在深夜躲開老帥悄悄練習,他們讀遍天下歷史,為這傳承上百上千年的民族本土音樂注入下情感和靈魂,他們為了連手組團用心研讀每個人的愛好。
或是指尖音律,或是口中滔滔音樂歷史,又或是內心對音樂的癡迷,用的是異于凡人的堅心,用的是是一夜夜破曉的艱辛,把音樂刻印在一把把一架架的琴上。憑借看烈火般的熱情,而以此為基礎感受古人創下那樂譜時的情懷,把它們融入指間,口中,讓音樂活起來。每一個音符,每一首曲子,每一段旋律,都讓他們隨之彈奏,從而打敗西洋樂,從而讓民樂“活”起來,讓院長,讓家人看到民樂其靈魂。
民樂是古人們領用數千年乃至數萬年的心血的結晶。如果說西洋樂是歡快動人,那么民樂便是深況婉轉。挑戰權戚,破除成見,選流飛奔,是滿血,也是青春的弦,是一輩子的憶。與首樂結緣也件,是人世通最美好的解追了吧。
閃光少女電影觀后感5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一起看電影《閃光少女》。電影的主要內容是講一所音樂學校里發生的故事。
在一所音樂學校里,有的學生學習民樂,有的學生學習西洋樂。學民樂的和學西洋樂的彼此看對方不順眼,學西洋樂的覺得學民樂的土,學民樂的覺得學西洋樂的裝,他們經常吵架。
學習民樂揚琴的陳驚喜歡學習鋼琴的王文師兄,向他表白失敗后深受打擊,下定決心苦練楊琴證明給王文師兄看,還組建了一個樂隊,叫“二點五次元樂隊”。通過一段時間練習磨合,他們在一起漫展上表演大獲成功,陳驚心滿意足,準備解散樂隊。
由于學民樂的學生少,而且本校學民樂總體表現不佳,學校里準備以后停招學民樂的學生,并且把一次少兒音樂普及展上的表演機會直接給了西洋樂隊,這激起了民樂同學的不滿。民樂的向西洋樂的發起挑戰,定在上級領導過來視察那里進行斗樂。結果,通過一場激烈的比賽,民樂獲勝,作為回報,西洋樂隊同學幫助民樂的進入會場進行表演。
最后表演大獲成功,社會影響巨大,并讓學校改變政策,繼續招學民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