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電影文化圈子,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討電影藝術和文化。什么才算好的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1
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王二小、張嘎、海娃等小英雄,他們和我年紀差不多,我很喜歡他們。今天,又是我一個人在家,我打開電視,看起了抗日戰爭片《雞毛信》。影片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小八路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故事。
雞毛信,就是把一根雞毛粘在信上,表示很重要。海娃趕著羊去送信,在路上,碰到日本鬼子,他就把信藏在羊尾巴下面。面對危險,他沉著冷靜、機智勇敢,最后成功地把雞毛信送到了八路軍手里。
看了以后,我對海娃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真聰明!想出那么好的辦法,又這么勇敢,面對危險,一點都不怕,要是我,肯定嚇傻了。
我和他相比,我們現在真是生活在天堂里,他和我一般大,不但不能上學,還要放羊,更要去面對這樣的危險。
爸爸告訴我,那時候,我們的國家很窮,很落后,受到日本的侵略,人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也就是許許多多像海娃一樣勇敢的人,不怕流血,勇于面對困難,才救了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現在,我要做的,就是多學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2
星期三,是“六一”兒童節,學校組織了看電影的活動,每位同學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看得電影,去各班觀看。我卻選擇了“雞毛信”這部電影。
“雞毛信”主要講了:海娃是一個牧童,專門放羊。有一天,共產黨叔叔交給他一封粘著三根雞毛的信,讓海娃親自交到三王村的王師長手里,于是海娃拿著信出發了。走著走著,海娃看見鬼子正向這邊走來,趕緊把信藏在綿羊的尾巴下面。他被鬼子捉住了,但是,海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逃出了鬼子的魔掌。把信交給了王師長。
看了“雞毛信”這部電影,我非常敬佩海娃,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電影里的一位牧童,更是電影中的小主人公。雖是牧童,但竟然靠自己聰明的智慧,和鬼子周旋,機智勇敢的贏了那些“笨”鬼子,很是了不起哦!在最危險的時候,他把雞毛信藏在了綿羊的尾巴下面,這體現了他的機智。有一次,在路上,海娃不小心把那封信弄丟了,他十分著急,心想:這封信可是非常重要的,上面有三根雞毛,說明一定有十萬火急的事。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等鬼子睡覺后,他一個人在來的路上一路小跑,尋找掉落的那封信。后來,海娃在路邊的草叢里找到了這封信,他激動地苦出了聲,然后他重重地嘆了口氣,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羊群。
從電影中可以表現出海娃機智、頑強的精神。如果是別的小朋友的話,可能會想:反正只是一封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海娃卻沒有這么想,他知道這封信與一場戰斗的勝利有關。
小小的信卻看出了一個人的品質!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3
提起《雞毛信》這本書,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本書講的是抗戰時期,龍家村對面,有一個鬼子炮樓,樓里面有一個司令官,他生來心狠手辣,不知道他手上粘滿了多少龍家村村民的鮮血,于是,村民們就把他叫做”貓眼兒“。
有 一天,貓眼兒司令又準備去掃蕩龍家村,幾乎搬空了所有兵力,海娃的爸爸知道了,就讓海娃把一封粘著三根雞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并且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萬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一聽便趕著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這時海娃遠遠的看見有一隊鬼子向這里走來,海娃心想:把雞毛信藏在哪里?扔了肯定不行,埋起來萬一找不到怎么辦?這時他看見頭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有了一計,他把信綁在羊尾巴底下,終于躲過了鬼子的搜查,但鬼子非讓他帶路去三王村。眼下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便趕著頭羊在羊道上飛奔,羊道太難走了,鬼子便讓他走的慢點,可海娃不聽還是飛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巖石之后,眼看就要進三王村的包圍圈了,他便高聲呼叫:”快打鬼子,鬼子來了!“ 鬼子知道上當了,開出一排排子彈。一顆子彈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一個八路軍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說:”羊尾巴下面有雞毛信,雞毛信在羊尾巴下面……“雞毛信安全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里。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海娃的勇氣震撼了。海娃機智勇敢,遇事能隨機應變,一個十四歲的孩子面對鬼子的刀槍毫不畏懼,躲過了鬼子的嚴密搜查。海娃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冷靜,不能沖動,不能妥協,要巧用智慧,隨機應變。我要向海娃學習,熱愛祖國,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4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雞毛信》這部抗日題材的紅色電影。電影里講到了12 歲的海娃在山上邊放羊、邊放哨,一旦看見日本人來了就把“ 消息樹” 弄倒,這樣村里的人們就知道日本人來了。
一天海娃在放羊,突然看見周圍山上的“ 消息樹” 倒了,于是也把“ 消息樹” 弄倒,趕著羊去和他爸爸會合。村里人知道日本人來了,把家里的糧食和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了,一件也不留給日本人。海娃跟爸爸會合了。爸爸把一封雞毛信給了海娃,對他說:“ 這封雞毛信非常重要,馬上把它送到三王莊去,親手送給指揮部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趕著羊就走了,誰知日本鬼子也走這條路,怎么辦呢?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下面,躲過了鬼子的搜查,誰知鬼子又看上了他的羊,把羊趕到了羊圈里,讓海娃和它們在一起睡。到了半夜,海娃乘鬼子睡著了,帶著羊兒跑了,飛快地把雞毛信交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
我感覺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會隨機應變,區區一個十四歲的海娃能躲過鬼子的嚴密搜查機智的把雞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軍張連長的手里真不簡單。影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越危險的情況下,越要冷靜,不能沖動,不能逃跑,要隨機應變。我要向海娃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好好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5
海娃是英雄人物,以便將信盡早交給張連長手上,經歷了重重的艱難困苦,才獲得了取得成功。這類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培訓。這部電影也讓我明白了大家如今的日常生活得來不易,要懂得珍惜。
《雞毛信》這部電影產生在中國抗戰階段,年僅十二歲的海娃收到每日任務:將一封十分關鍵的雞毛信交到張連長。海娃堅定不移地說:父親,你大能安心,我一定能順利地達到目標!講完,便走著羊離開了。可這一路并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覺得,就碰到了日本鬼子了。海娃惱羞成怒將雞毛信用布帶綁在了一只頸部是黑的老羊的小尾巴下。陰險毒辣的日本鬼子看見他,說:小孩子,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卻不慌不忙地說:不是我小八路,我只是幫人放牧的日本鬼子不敢相信,搜身,結果發覺真沒有就放了海娃。海娃掩著面開口笑了,可在這時候日本鬼子的首領叫人將他的羊帶去,海娃趕忙吹動吹口哨跑了起來,可他哪跑得過日本鬼子呀。因此,海娃被日本鬼子抓來到。之后,日本鬼子沒有食材,吃完海娃的羊,海娃痛哭,可海娃想:我一定要把信交到張連長。夜里,海娃又冷又餓,精疲力竭,瞎想睡一會兒,但是他又想:已過今夜,可就沒有機遇再逃走了。因此,他趁日本鬼子熟睡的情況下,輕手輕腳地逃了出來,可是想不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家。最終,海娃憑借他那令人震驚的恒心和不畏艱難的精神,總算將每日任務圓滿完成,自身也疲憊的暈了以往。
我深深沉浸在這部電影當中,我來海娃那不畏艱難,不害怕挫敗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因為我知道大家如今的幸福的生活都是這種英雄人物用聰慧與性命換得的。大家還要為社會發展出一份力,不負這種抗日英雄!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6
電影《雞毛信》真是太驚險了!那天電影一播放,我的眼睛就緊盯屏幕,心潮隨著主人公海娃的遭遇起伏不平。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根據地龍門村。在龍門村不遠的地方,有一座日軍的大炮樓,炮樓里有一群日軍和可惡的貓眼司令。這年秋天,鬼子來村子里大掃蕩,炮樓里兵力不足--這是一個重要的情報。海娃被派去把一封插了三根雞毛的緊急信件交給八路軍張連長。
故事中有一個情節“路遇鬼子”,真是扣人心弦!海娃送信的路上,突然發現一群鬼子朝自己沖過來,情形萬分緊急,怎么辦?雞毛信是緊急信件,千萬不能落到鬼子手里!海娃想把信塞進石頭縫里,可是石頭縫太淺,萬一敵人發現了怎么辦?海娃又想把信埋在地下,又怕自己也找不到了,完不成任務怎么辦?敵人越來越近,海娃越來越著急,我的心也跳的越來越快。這時,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領頭羊的大尾巴下。敵人抓住海娃后,只從海娃身上搜出兩個烤地瓜。真是有驚無險啊!
更驚險的情節“深夜出逃”還在后頭呢!晚上,海娃被鬼子押到了一間房子里,海娃的羊則被關在羊圈里。海娃本想趁鬼子睡熟了之后逃出去,可是,門口被鬼子把守著。此時,海娃心里是亂作一團,不知不覺他竟然睡著了。夢里,海娃夢見爸爸在給他交代任務,夢見兒童團團員們在叫他醒來。他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看看窗外,天已經蒙蒙亮。他想:現在是逃出去的最好時機。如果鬼子醒了,就逃不出去了。想著,想著,他站起身,躡手躡腳地走了幾步。突然,“哐當”一聲,海娃的手臂不小心碰到了一個鐵水壺。海娃趕緊用手扶住,屏住呼吸,望向四周。看到這里,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幸好,敵人睡得太死,沒有一個人醒過來。海娃這才松了一口氣,我的心里的大石頭也落了地。海娃又邁過了幾個鬼子,走到了門口。門口的鬼子也睡著了,躺在地上,但一條腿高高懸起,擋住了海娃的去路。海娃試圖邁過鬼子,但是邁不過去。他又試了試,還是邁不過去。這時,鬼子的腳動了一下,海娃趕緊趁機邁了過去,跑到羊圈里,取走雞毛信逃出了敵人的營地。
海娃在送雞毛信的路上,歷經艱險,他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讓我懂得:實現一個目標,完成一個重要任務的途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難。只要目標明確,意志堅強,總能找到戰勝困難的辦法,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關于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7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影片中的情節曲折生動,深深觸動了我。
影片主要講得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門村里有名兒童團員叫海娃,他的任務是每天上山去放哨、放羊。一天,爸爸對海娃說:“海娃,這里有一封非常重要的雞毛信,你要把它送到對面山下的三王莊的張連長手中。”海娃對爸爸說:“爸爸,你放心,我一定會盡快把信送到張連長手中的。”說著就抽著羊鞭上山去了。海娃找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沒想到還是碰到了鬼子,他心急如焚,一會兒把雞毛信塞到石頭縫里,一會兒把雞毛信裝到口袋里,一會兒把雞毛信掖到衣服里,可這些辦法都行不通,正在焦急之時,他突然看見了肥肥的羊尾巴,于是靈機一動,把信夾到了羊尾巴底下,這下海娃可放心了,他抽著羊鞭繼續走。鬼子軍官走到他跟前,問:“小孩,你是干什么的,知不知道八路在哪?海娃嘀咕著:”我只是個放羊的,八路是什么,我不知道。“鬼子軍官立刻齜牙咧嘴的說:”搜,搜!“鬼子兵立刻對海娃搜起身來,抖的抖,掏的淘,摸的摸,什么都沒搜出來,可鬼子想吃烤羊肉,就伸手要去抓羊,海娃急忙吹了聲口哨,羊就和海娃一起飛奔上去,可他和羊還是被鬼子抓住了。晚上鬼子們都睡著了,海娃趁機逃了出去,可還是被鬼子抓了回去,鬼子讓海娃帶路,可海娃趁鬼子不注意逃了,鬼子開槍了,海娃忍著疼痛把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張連長通過信中的重要信息,瓦解了鬼子一個個據點,取得勝利。
通過觀看《雞毛信》,我懂得了我們要像海娃那樣機智、勇敢;面對事情要沉著、冷靜;對待事情要認真,就像海娃那樣堅持不懈,就能取得勝利!